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之浅见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jlu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读、赏、得、背”四环节诗歌教学法的核心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诗歌表达情感,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审美诗歌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多年的探索实践,一批批学生在此方面的成功,印证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古代诗歌;初中;教学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探究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通过自己的鉴赏,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感受力,这些一直是萦绕在我的心头并努力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学习古代诗歌,大体可经过“读—赏—得—背”四个环节。其中,读和赏两个环节尤为重要。
  
   一、读
  (一)读基本知识
  如诗歌某一作品的体裁、出处、题目里的重要信息作者所处的朝代及背景。这些要素中,我认为作品的体裁等相关内容可由老师简单介绍,应重点引导学生细读古代诗歌的作品产生的大背景和小背景。所谓大背景就是诗歌所透出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所谓小背景指的是作家生活的具体年代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换。这可以在学生自查资料的预习和教师的介绍中完成。
  我会告知学生,对于诗人生平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细,对于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刻。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我在教学杜甫的《蜀相》诗时,我不仅要求学生对作品中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求学生对杜甫一生的际遇、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这首诗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杜甫写作此诗的用意。
  (二)读感情基调
  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它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初读古诗时,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尝试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诗作的节奏和音律,直至能自如地做到能抑扬顿挫地读出诗歌的情感基调。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朗读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略微低沉,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曹操的《观沧海》《早发白帝城》,要读出其豪迈喜悦的感情基调;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要以喜悦、自由的语气指导;陆游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读出诗人的悲痛与伤感之情。这样,学生在主题基调下通过反复的朗读,能逐步融入诗歌,为进一步的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赏
  (一)赏表达
  众所周知,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说明。古代诗歌,其议论或抒情绝非空中楼阁,基本上建立在记叙、描写或二者并存的基础上。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诗将描写和记叙结合在一起,借美好的想象抒情,千古传唱。
  (二)赏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的完美结合就是诗歌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十一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三)赏诗眼
  诗眼,往往是古代诗歌中某一句中最引人、最能引起共鸣的文字,也是准确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之处。因此,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快速精准地找出“诗眼”,有助于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如曹操《观沧海》一诗,诗的“诗眼”就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了。
  (四)赏意境
  古代诗歌中写景抒情的佳作颇多,这些佳作所营造的种种意境往往令人神醉其中。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王维《使至塞上》之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了雄浑壮阔之意境;如陶渊明《饮酒》之中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营造了闲适自在之意境;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之中的千古名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营造了一种苍茫悲壮之意境……
  (五)赏情理
  古代诗歌中,抒情诗较多,说理诗也不少。有直接抒情的,也有间接抒情的,有直接说理的,也有后人给诗句赋予了新的内涵的。这些名句,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老师稍加点拨,便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方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比方说,李清照《武陵春》里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比方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六)赏技巧
  古代诗歌中,写景抒情诗使用技巧较多,如对某个景物的形、声、色的具体描绘。或想象,或夸张,或对比,或比喻,或动静结合,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人,实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古代诗歌,可赏析、深挖的太多太多。也许一个字,就可引发一千字的文艺评论;也许某一句,就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我在这里,只是在众人的基础上粗浅的总结一些罢了。
  
   三、得
  所谓得,不难。一是得作者之心,二是得自己所思。品读古代诗歌的某一佳作,能否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成为他后世的知己,全在于全身心的研究。而在此基础上,能辩证地看待诗作,从中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那更是一种超越。
  比方说在教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时,同学们都为国破家亡,痛失爱侣,孤苦无依的李清照掬一把同情之泪。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再深挖几个问题了:每个人应如何面对如此鲜明的生活反差?联系实际,是不是应该珍惜所拥有的幸福,而不是在失去后徒增感慨。从女性视角反映动荡的社会变迁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也许上述所写,有些牵强。但我真心希望,我的学生,能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
  
   四、背
  优秀的古诗文总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背诵欲望,它也许会成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十分重视背诵,古代的启蒙读物《千字文》《三字经》都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宋濂在《侯钧传》中写到:“侯钧积学四十年,每读书,必熟育乃已。尝言人读书不至十遍,终于己无益。”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是完全应该的。它可以使学生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化,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古诗文特有的敏锐甚至是直觉的判断。事实证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都能背诵相当数量的古诗文,特别是诗歌。背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力,背得多了,学生新学一首诗,也就知道该不该背,新学一彷文,也知道哪些句子段落该背。至此,可以说学生基本掌握了背诵的要领。
  总之,四环节诗歌教学法的核心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诗歌表达情感,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审美诗歌的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多年的探索实践,一批批学生在此方面的成功,印证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方浣仙. 中学诗歌教学[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2]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函授部. 诗歌和诗歌教学[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
  [3] 杨东增.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09(2).
其他文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执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又是一位深谙中国历史的伟人,他以传统文化发蒙并在日后的
指导学生写作,可以说是一项系列工程,不仅有着严格的训练顺序,而且有着许多训练技巧。写作应建立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而观察和想象应当和教师的适当点拨、巧妙指导紧密地联系在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引导幼儿认知世界、发展个性与创造性的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就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就此,本文主要从幼儿学习热情、自主能力、社交能力和家园关系构建几方面入手,简要探析游戏教学环境下的幼儿园教育。  【关键词】游戏;学习热情;自主能力;社交能力;家园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主题阅读成为当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教师选定主题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阅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本文以“真爱语文”为主题,认
杂技,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与娱乐活动。时至魏晋六朝,由于统治者的倡导和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这种表演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娱乐性更为浓厚。曹氏家族不受礼仪的束缚而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通过文化的发展和实际交流中传递不同语言推进人類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特定语言文化交流探究的环境,特备是针对于高中英语语言的学习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将临近。中考前的复习,是学生提高物理中考成绩的重要一环。怎样做好中考复习,是摆在每位初三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如何做好新课学习之后的复习,在
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校的效率大半依据学生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由此可见,学习的迁移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能检验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最可靠的导向。学习迁移的研究历来受到教师、专家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学习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中,其中尤其以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最为显著。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大洼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48年,是辽宁省重点小学。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2744名,教职工125人。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大洼县实验小学,始终把“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作为办学理念,把“努力建设一流的教学环境、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流的社会人才、营造一流的校园文化”作为办学目标。在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多年来,我校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把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