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和其他学生沟通协调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启迪,给予学生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但是,现阶段一些教师却盲目地喧宾夺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核心需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缺乏实践经验。师生都处于独自摸索的状态。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反而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挣扎。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数学教师进行反思和探讨,从而制定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帮助更多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准角色和定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从而达到有效合作和快乐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合作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明确合作学习目的,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现阶段如何完成数学教学的阶段任务,并且提高小学生的有效合作的水平,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呢?这需要数学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探讨合作学习的目的,选择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为正式的合作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合作学习并不是作秀的形式任务,学生也不是作秀的道具,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从各种各样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从思想上对于有效合作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再定义。教师要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合作欲望。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规律以及速算技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运算技巧,并且进行迁移运用,使得数学知识可以运用于现实生活,进而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做到乐此不疲。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首先就要确定合作的目标和方向,才能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自身的快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合理确定小组人数,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与互动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调查研究,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個人特长来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往往会事半功倍。教师首要任务是确定小组人数,明确小组成员内部的分工,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效率,使得学生的学习和合作更加的高效。在进行小组人员划分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要作用。小组人数以四到六人为宜,如果人数过少,则很难营造合作的氛围和环境,同时学生的任务也会较重,合作的效率无法提高。如果人数过多则课堂纪律难以掌控,并且在任务分工时难免有所重合和交叉,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完成人数划分以后,教师就要担当配角,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探讨,分配小组内部任务。
3. 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拓展小组合作的深度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强调举一反三的重要性,在讲解数学知识点,布置数学习题和相关任务时都会逐渐的提高难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更加的深入,彼此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的充分。那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实践的过程中,该如何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以及探索的效率呢?数学教师就需要保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之前,教师要对于活动的内容以及活动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分配,避免出现某一阶段耗时过长,某一阶段时间不足的问题。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保证学生的思维可以发散,同时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思维碰撞。
4. 合理设置课堂合作学习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改革活动要求教师要以问题为驱动,为学生的知识探索活动注入动力,并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和其他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和沟通。因此,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的问题来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成了教师的当务之急。同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分阶段分时机插入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调整小组合作的方向。但是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则学习情况良好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会失去挑战的欲望。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甚至参与课题合作交流活动的欲望会消退。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较高,则部分学生会受到打击,在参与小组合作活动时的表现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因此,在问题设计环节应当彰显一定的挑战性、层次性。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逐渐提高,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这可以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各取所需,使得大多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实施合作学习活动来获取正确的答案,进而理清相应的思路。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们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协作意识和探索意识,更容易彰显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5. 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水平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但是教师所采取的策略不一而足。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如果开展一成不变的小组探索任务,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科学的调动,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提不起兴趣。此时教学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无法得到科学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妨开展主题探索活动,将其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结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主题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并且调整先前的分组,方便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互动。
6.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二人合作模式的优势。师生共同努力来对于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探索,并且依托课本内容进行有效延伸。学生逐渐地寻找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下一阶段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们会围绕着完善现有的评价机制、增强小组合作模式的开放度、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而制定教学策略,从而使得学生发现更富有现实意义的小组合作的内容。相信会取得更多的实践成果,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邹冰秋,程翠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7).
[2]刘金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N].贵州民族报,2019-10-23(B02).
关键词:合作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明确合作学习目的,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现阶段如何完成数学教学的阶段任务,并且提高小学生的有效合作的水平,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呢?这需要数学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探讨合作学习的目的,选择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为正式的合作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合作学习并不是作秀的形式任务,学生也不是作秀的道具,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从各种各样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从思想上对于有效合作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再定义。教师要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合作欲望。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规律以及速算技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运算技巧,并且进行迁移运用,使得数学知识可以运用于现实生活,进而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做到乐此不疲。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首先就要确定合作的目标和方向,才能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自身的快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合理确定小组人数,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与互动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调查研究,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個人特长来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往往会事半功倍。教师首要任务是确定小组人数,明确小组成员内部的分工,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效率,使得学生的学习和合作更加的高效。在进行小组人员划分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要作用。小组人数以四到六人为宜,如果人数过少,则很难营造合作的氛围和环境,同时学生的任务也会较重,合作的效率无法提高。如果人数过多则课堂纪律难以掌控,并且在任务分工时难免有所重合和交叉,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完成人数划分以后,教师就要担当配角,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探讨,分配小组内部任务。
3. 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拓展小组合作的深度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强调举一反三的重要性,在讲解数学知识点,布置数学习题和相关任务时都会逐渐的提高难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更加的深入,彼此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的充分。那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实践的过程中,该如何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以及探索的效率呢?数学教师就需要保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之前,教师要对于活动的内容以及活动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分配,避免出现某一阶段耗时过长,某一阶段时间不足的问题。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保证学生的思维可以发散,同时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思维碰撞。
4. 合理设置课堂合作学习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改革活动要求教师要以问题为驱动,为学生的知识探索活动注入动力,并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和其他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和沟通。因此,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的问题来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成了教师的当务之急。同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分阶段分时机插入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调整小组合作的方向。但是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则学习情况良好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会失去挑战的欲望。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甚至参与课题合作交流活动的欲望会消退。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较高,则部分学生会受到打击,在参与小组合作活动时的表现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因此,在问题设计环节应当彰显一定的挑战性、层次性。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逐渐提高,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这可以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各取所需,使得大多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实施合作学习活动来获取正确的答案,进而理清相应的思路。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们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协作意识和探索意识,更容易彰显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5. 开展主题探索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水平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但是教师所采取的策略不一而足。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如果开展一成不变的小组探索任务,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科学的调动,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提不起兴趣。此时教学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无法得到科学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妨开展主题探索活动,将其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结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主题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并且调整先前的分组,方便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互动。
6.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二人合作模式的优势。师生共同努力来对于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探索,并且依托课本内容进行有效延伸。学生逐渐地寻找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下一阶段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们会围绕着完善现有的评价机制、增强小组合作模式的开放度、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而制定教学策略,从而使得学生发现更富有现实意义的小组合作的内容。相信会取得更多的实践成果,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邹冰秋,程翠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7).
[2]刘金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N].贵州民族报,2019-10-23(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