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小说的人物、场景、语言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有了新的界定,但在小说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把目光放在小说的三要素上,这导致小说教学变成了一种师生皆知的定式,使得小说阅读也变得索然无味。《标准》指出:阅读现代文一定要学会欣赏文本,阅读文本的语言,品味揣摩其中精妙之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文本应当重视文本中容易被忽略的精妙之处,尤其是在阅读小说时要把握其中那些极容易被忽略的细微描写,要从这些细微描写中把握小说的深意,做到从“微言”到“大义”的升华。
一、容易忽略的细微的场景描写
在众多的小说篇目中有很多细微的场景描写,而这些却常常是我们教学中易忽略、易过滤的内容。假如我们能够细心观察、细读文本、细致揣摩,抓住文本的细微声音,便会从字里行间挖掘出其中暗藏在文本深处的玄机和深义。2019年笔者在开设一次公开课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就是抓住一个细微场景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深刻内涵的,下面是当时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1:可看出王夫人比较节俭,生活比较低调。
生2:可看出王夫人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她对过去的东西比较珍惜,舍不得扔掉。
生3:我觉得这其中暗示着贾府繁华背后的败落,预示着贾府即将走向衰败。
师:此处的描写在整篇文章的环境描写中可能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经大家分析会发现其中细而不碎、研而有味,暗含深义,这里的细微之处的描写折射出了贾府繁华背后的衰败,甚至也暗含了整部作品的主题。
二、容易忽略的小人物描写
对人物的描摹刻画是小说的核心,小说中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有的文章的次要人物有很多个,其中会有一些被我们忽略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在解读文本时就理所当然的把他们忽略了,但细细挖掘会发现小人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祝福》中对孩子的描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笔者在执教这篇文章时,针对文本中孩子的描写和学生进行了激烈讨论与探究:
师:我们分析了祥林嫂这个主要人物,还分析了“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卫老婆子”“贺老六”等几个人物,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笔下的“孩子们”呢?作者写他们有什么用意呢?
生1:首先我觉得孩子是比较天真单纯的,但是孩子好像也已經厌烦了祥林嫂所讲的阿毛的故事了。
生2:我觉得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力图通过文字来唤醒麻木的国民,他希望社会能保护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不要再受到封建思想的浸染。
师:是的,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的末尾所说:“救救孩子”,作者其实也是在呼吁社会保护这一群天真单纯的孩子们。
三、容易忽略的人物语言描写
分析小说的人物语言是分析人物性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在教学时,还是有些细微的语言变化会被我们忽略掉。
《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问黛玉念了什么书,当黛玉和贾宝玉见面时,宝玉又问其可曾读书,但黛玉回答贾母时说:“只刚念了《四书》”,回答宝玉时却说:“不曾读……”围绕此处的语言描写,师生对话如下:
生1:从中可见林黛玉为人处世比较的谨小慎微。
生2:之所以改口回答宝玉,是因为前边听了贾母说姊妹们“不过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此处可以看出林黛玉十分谨慎小心,也很聪明机智。
生3:黛玉从贾母及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很讨厌读书的,所以黛玉回答宝玉时,就改口说“不曾读”。
师:从“只刚念”和“不曾读”可以看出林黛玉在贾府“处处小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点。所以细微的语言描写,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经过对语言描写的的品味与分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冷酷、自私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容易忽略的意象描写
小说中的意象存在多方面的功能,如在教学《边城》时很多教师会分析“鸭子”“黄狗”等几个意象,却忽略了文中的“唢呐”。下面是探讨“唢呐”深层含义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1:我觉得唢呐象征着翠翠对婚姻的向往,因为听到唢呐声,翠翠知道那是有人娶亲结婚,她还欣喜的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
生2:我认为如果之前翠翠对爱情是一种朦胧的认识,那么此时她则是对婚姻渴望了,尤其是文末,她要求爷爷给她吹《娘送女》。
师:“鸭子”这个意象,还是翠翠爱情萌芽的象征,而后文对“唢呐”的描写则是对婚烟生活的向往了。
五、容易忽略的叙述性语言描写
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体会赏析文本的语言描写,但多数是倾向于人物对话、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但文本中的叙述性语言也很重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往往一言蔽之。有些语言描写只要我们反复琢磨,品味,会发现其中的意味是深长的、隽永的。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进来。
下面是我们就这段话中的“闪”字展开的一段对话:
师:“闪”字妙在何处?
生1:“闪”字可以表现人物动作轻盈。
生2:“闪”字说明饭店的门开的不大。
生3:这个“闪”字,可以表现那两个人物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够正常、让人生疑。
师:一个“闪”字就将人物的形象跃然于纸上,难怪金圣叹在点评这个字的时候说“妙”。
关于小说的教学,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再因循守旧,不能再抱着小说的三要素不放,要学会“思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小说教学的“千人一面”和“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局面。只要语文教师本着落实新课程目标的宗旨,在教学中做到多一点细心,深入文本,挖掘文本,处处留心,那么其中的“微言”就会成为我们理解文本“大义”的利器。
一、容易忽略的细微的场景描写
在众多的小说篇目中有很多细微的场景描写,而这些却常常是我们教学中易忽略、易过滤的内容。假如我们能够细心观察、细读文本、细致揣摩,抓住文本的细微声音,便会从字里行间挖掘出其中暗藏在文本深处的玄机和深义。2019年笔者在开设一次公开课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就是抓住一个细微场景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深刻内涵的,下面是当时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1:可看出王夫人比较节俭,生活比较低调。
生2:可看出王夫人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她对过去的东西比较珍惜,舍不得扔掉。
生3:我觉得这其中暗示着贾府繁华背后的败落,预示着贾府即将走向衰败。
师:此处的描写在整篇文章的环境描写中可能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经大家分析会发现其中细而不碎、研而有味,暗含深义,这里的细微之处的描写折射出了贾府繁华背后的衰败,甚至也暗含了整部作品的主题。
二、容易忽略的小人物描写
对人物的描摹刻画是小说的核心,小说中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有的文章的次要人物有很多个,其中会有一些被我们忽略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在解读文本时就理所当然的把他们忽略了,但细细挖掘会发现小人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祝福》中对孩子的描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笔者在执教这篇文章时,针对文本中孩子的描写和学生进行了激烈讨论与探究:
师:我们分析了祥林嫂这个主要人物,还分析了“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卫老婆子”“贺老六”等几个人物,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笔下的“孩子们”呢?作者写他们有什么用意呢?
生1:首先我觉得孩子是比较天真单纯的,但是孩子好像也已經厌烦了祥林嫂所讲的阿毛的故事了。
生2:我觉得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力图通过文字来唤醒麻木的国民,他希望社会能保护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不要再受到封建思想的浸染。
师:是的,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的末尾所说:“救救孩子”,作者其实也是在呼吁社会保护这一群天真单纯的孩子们。
三、容易忽略的人物语言描写
分析小说的人物语言是分析人物性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在教学时,还是有些细微的语言变化会被我们忽略掉。
《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问黛玉念了什么书,当黛玉和贾宝玉见面时,宝玉又问其可曾读书,但黛玉回答贾母时说:“只刚念了《四书》”,回答宝玉时却说:“不曾读……”围绕此处的语言描写,师生对话如下:
生1:从中可见林黛玉为人处世比较的谨小慎微。
生2:之所以改口回答宝玉,是因为前边听了贾母说姊妹们“不过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此处可以看出林黛玉十分谨慎小心,也很聪明机智。
生3:黛玉从贾母及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很讨厌读书的,所以黛玉回答宝玉时,就改口说“不曾读”。
师:从“只刚念”和“不曾读”可以看出林黛玉在贾府“处处小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点。所以细微的语言描写,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经过对语言描写的的品味与分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冷酷、自私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容易忽略的意象描写
小说中的意象存在多方面的功能,如在教学《边城》时很多教师会分析“鸭子”“黄狗”等几个意象,却忽略了文中的“唢呐”。下面是探讨“唢呐”深层含义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1:我觉得唢呐象征着翠翠对婚姻的向往,因为听到唢呐声,翠翠知道那是有人娶亲结婚,她还欣喜的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
生2:我认为如果之前翠翠对爱情是一种朦胧的认识,那么此时她则是对婚姻渴望了,尤其是文末,她要求爷爷给她吹《娘送女》。
师:“鸭子”这个意象,还是翠翠爱情萌芽的象征,而后文对“唢呐”的描写则是对婚烟生活的向往了。
五、容易忽略的叙述性语言描写
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体会赏析文本的语言描写,但多数是倾向于人物对话、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但文本中的叙述性语言也很重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往往一言蔽之。有些语言描写只要我们反复琢磨,品味,会发现其中的意味是深长的、隽永的。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进来。
下面是我们就这段话中的“闪”字展开的一段对话:
师:“闪”字妙在何处?
生1:“闪”字可以表现人物动作轻盈。
生2:“闪”字说明饭店的门开的不大。
生3:这个“闪”字,可以表现那两个人物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够正常、让人生疑。
师:一个“闪”字就将人物的形象跃然于纸上,难怪金圣叹在点评这个字的时候说“妙”。
关于小说的教学,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再因循守旧,不能再抱着小说的三要素不放,要学会“思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小说教学的“千人一面”和“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局面。只要语文教师本着落实新课程目标的宗旨,在教学中做到多一点细心,深入文本,挖掘文本,处处留心,那么其中的“微言”就会成为我们理解文本“大义”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