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背诵的美丽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脑聪明”就是记忆力超群。就像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一样。本文从肯定“背诵”、感知“背诵”、实践“背诵”、发展“背诵”几方面加以阐述,思考和探索小学生背诵学习方式的实效性。在实践中,我引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环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上做文章,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科学背诵,让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亲近母语,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主动参与;记忆力;创新;信息加工;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教学重视小学生的诵读,但现状却不容乐观。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在教学中,我尝试对人教版高年级的课文背诵进行研究,指导学生对绝大部分课文进行背诵的探索实践,旨在让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背诵实践,自主学习,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知母语的精彩,积累丰富的材料,陶冶美好的情操。

一、理论之中肯定背诵


  新课标强调:“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试想,学生缺少背诵,感受怎能深刻,体验怎能细致,理解怎能到位?新课标呼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背诵。教材不是与学生生活分离而独立存在的,学生通过背诵,深入文本,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共同参与,获得独特的感受。背诵实践,是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比较之中感知背诵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背诵是提高记忆力,培养理解力,增强写作力的有力保障和有效途径。
  (一)背诵,增强记忆力的仙方
  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又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需要技能的训练。背诵就是一种语文的技能。加强背诵技能的培养,会提高孩子记忆的能力,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提供物质基础。
  (二)背诵,培养思维力的金指
  背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通过背诵,学生多次接触课文,必然有疑,必然有思,在质疑过程中必然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三)背诵,提升写作力的魔棒
  语文课本中所选课文,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背诵,能让学生熟记大量的词汇、各种句式和修辞格式,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从而积累丰富的材料。当他们运用语文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这些材料便会从舌底笔端喷涌而出。

三、教学之中实践背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四大要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而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利用四要素支持学生背诵实践,使背诵活动有效开展。
  (一)给环境—激发背诵的动力
  背誦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基于建构主义的环境理论,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背诵环境,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进取,支持和促进学生的背诵实践。
  (1)选定头雁
  布置背诵的作业,总有一些学生踏实努力地去背。老师发现了这样的孩子,运用表扬、鼓励等方法,把他“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信心百倍又不甘示弱地往前冲。
  (2)鼓励竞争
  一段时间后,在老师的培养下,班上有了几个背诵的小能手,他们争先恐后,乐在其中。教师要鼓励竞争,激发学生的兴趣。
  (3)量化管理
  学生每完成一次背诵任务,奖励一颗星。获得三颗星,获“记忆新苗”奖;再获五颗星,获“背诵能手”称号;再获五星,获“记忆之星”称号。
  (二)讲协作—添加背诵的助力
  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任务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一定的“脚手架”或辅导。
  (1)拆拆分分。考考老师,生读前句,师背后句;查查学生,师读前句,生背后句。师用朗诵的语气,推波助澜,生用投入的态度,披文入情。
  (2)演演练练。《绿》这样的抒情散文,小组一起分句配乐朗读比赛。《赤壁之战》改编成课本剧,在排练中孩子们熟悉了对话,进入了情境。
  (3)变变换换。慢的孩子让他当当背书小组长;怕的同学抽查量少一点,内容确定一点;烦的同学陪他问问别人是怎么背的,他也会受到同伴的启迪。
  (三)搭支架—支撑背诵的实施
  背诵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我们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学”。教育的最佳结果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使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
  (1)背诵方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针对不同的文本选择合适的方法,加强背诵指导。例如《绿》背诵法指导,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存同求异”法进行背诵。先熟练地背诵雨中灵隐的绿,再来细细体会对花港观鱼的另一种绿的描写,找出不同的地方运用不同的优美词句描写方式想想读读记记,在比较中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强了能力。
  (2)背诵验收活动。每周,在班级中安排课外活动一次,让孩子们互相纠错。背得一字不差的奖励一颗星,发现同学背错一处加1分,满10分奖一颗星。被查同学背错超过三处,每增加一处倒扣5分,满10分扣一颗星。
  (3)背诵观念培养。老师首先要告诉学生最重要的增强记忆力的方法就是一条,这一点就是——勤奋。当孩子泄气的时候,当孩子怀疑的时候,当孩子抱怨的时候,要让他们坚信“水滴石穿”。

四、反思之中发展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背诵训练,可以说是纲举目张,三维目标能得以充分整合。
  (一)教学模式引领背诵教学持续
  在背诵实践教学中,我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课前生本、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对话——课堂师生、生生、生本对话——课后师生、生生、生本对话
  (1)主观建构阶段。这一阶段体现在课前的对文本的阅读、背诵、理解,主要以学生个人体验为主。课前,通过学生的阅读、获疑、释疑、背诵练习,建构属于个体的经验和知识框架。
  (2)客观建构阶段。这一阶段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升华情感体验,提炼休眠中的感觉,修正主观的建构。
  (3)积累建构阶段。这一阶段,体现在课外。通过一系列的背诵练习、比赛、考查等活动,吸取众人之长,反复实践,建构个人的知识。
  (二)注意细节保障背诵教学落实
  (1)重视学生对背诵的理解
  关注学生课前的背诵,有多少不理解,程度好的学生和有困难的学生差距是多少?怎样帮助一下困难学生,值得研究。比如默写《山行》。有的同学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于”写成了“与”。学生对于书下的注释无意识去看一看。因此教师对于这些孩子还是应该在背前为他们搭一个“脚手架”,进行个别的跟踪指导。
  (2)重视课堂上的背诵练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的两分钟,一分钟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一分钟教会学生下功夫、提速度,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让学生直观感受背诵的过程,对课外背诵有指导意义。
  (3)重视课内素描读写结合
  背诵练习让学生熟稔文本,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供了可能性。教师要充分抓住文本,紧扣经典,突出重点,顺势让学生读写结合,进行“课内素描”练习,这样,背诵和写作扎实又无痕结合起来。
  背诵,是小学生必修的技能,背诵,是老师必做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一直一直往前走,疯狂的世界,迎着痛把眼中所有梦,都交给时间……”我坐在床上,雙眼无神地听着这首歌。(开头引用歌词,引起下文,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唉,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同学们轻松愉快地玩耍,只有我一个人满面愁容地坐在位置上。(同学们“轻松愉快”,“我”“满面愁容”,对比鲜明。)为什么呢?唉,就在前不久,有一个歌唱比赛,我信心十足地去参赛。初赛,我清唱了一首歌,但没想到竟然就这么被刷下来
从表面上看,中考作文题年年都在变化;细细一研究,命题内容与思想情感却是一脉相承。为落实写作“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语文新课标精神,自我类考题一直穩居中考作文的榜首。透过2016年的上百道真题,大家不禁会感叹:“我”原来如此重要!  热点一:“我的生活”类考题。受“我手写我心”这一命题思想的影响,大量考区将命题的视野放在考生身上,引导考生体验成长、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要求在字里行间展示
【摘要】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养,我国西北地区教育比较落后,乡镇学校的课外活动资源匮乏,发展速度慢,本文以西北地区的一所乡镇小学为例,分析乡镇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课外活动;乡镇小学;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活动指学校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范围之外对学生组织实施的各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的需要
【前言】  意象是中国诗歌韵味的集中体现。诗人写诗,第一思考的即是“意象”。《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中这样记载:“诗思有三。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这种凭借意象“取思”及“感悟”,进而传递自身内心感受和对世事态度的方式,促成了诗歌的灵动自然与意蕴丰厚。让诗味的意象走进作文,不失为提升作文品位与文章品质的有效策略。  【路径指引】  一、巧取自然意象显诗韵  中国诗歌中最为普遍而有
我本来是一个心地善良、乐观开朗的小女孩,特别喜欢帮助人,同学们都称我为“知心姐姐”。可也不知怎么的,上了初中后,我的心态渐渐发生了变化,每当看到有女同学考得比自己分数高,或者她们在比赛中超过自己,甚至就连有人穿的衣服比自己好看,我的心里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那种感觉有时像蛇一样在心中缠绕,有时又像石头一样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太阴暗、太可怕了,我感到困惑、难过、愤怒、自责、沉沦
【摘要】对于语文学习,越到高段对于课外知识的需求越大,对于个性化的独特思想追求越甚。可是从大部分孩子的作业发现,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习文创作,几乎都是人云亦云。即使上课专心听讲的学生,答案也全是老师的答案,没有自己的思维,依赖成性。唯有“极个别”学生的作业中,能寻得一丝欣喜与欣慰。  【关键词】课外阅读;知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常用“外行”来形容对某一专业一窍不通的人。然而,历史和现实中,一些重大发明和发现,却恰恰出自“外行”之手。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科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可谁能想到,这一解开“生命之谜”的重大发现,出自沃森、克里克、维金斯和富兰克林这4位生物科学的“门外汉”。当时,沃森是研究动物学的,克里克在伦敦大学学物理和数学,维金斯和富兰克林常年研究晶体物理学,与生物科学更是不沾
我常常埋怨父母:“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吃好的、穿好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却很普通?为什么别人家能住别墅,开豪车,而咱家什么都没有?”  “那只是一种物质的富有,真正的富有并不是这样的。”妈妈意味深长地说,“再说,你现在也不愁吃不愁穿呀!”  “妈,您就别糊弄我了,如果没有物质财富,那能叫富有吗?”  妈妈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妈妈的话,让我一头雾水。直到最近看到那一幕
槐花开的时候,我抽了空去看。人生的旅途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们能相遇到的花期也有限,我不想错过每一场花开。  槐花也属乡野之花。它比桃花、梨花更与人亲,那是因为它心怀甜蜜。花开时节,空气中密布它的香甜,让你不容忽视。于是乡下孩子的乐事里,就有这么一件,爬上树去摘槐花。那也是极盛大的场景,树上开着槐花,地上掉着槐花,小孩的脖子上、肩上落着槐花,口袋里还塞着一串串白。随便摘取一朵,放嘴里品咂,甜啊,糖
我有一个老师爸爸,他每天都在我身边,扮演着“老师”和“爸爸”的双重身份。我对他再了解不过了,但敬而远之,因为他身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怪习惯。  【开头点题,写爸爸身上有些与众不同的怪习惯。问题是,“敬而远之”一词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不如改为“敬而畏之”。】  我的老师爸爸姓王,天生长了一副怪模样:“甲”字形的脸庞,头发向后打着不大的卷儿,里面隐约露出丝丝白发;宽宽的额头上刻着几道不深的皱纹;一双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