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打破课堂的沉寂重要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需要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立足文本,深挖文本资源往往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足文本;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打破课堂的沉寂,最重要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老师会以物质上的刺激,或者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综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过多的物质刺激使学生学习变得功利化,当缺乏物质刺激时会让学生更加没有学习动力,当要再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对物质要求会更加高;而多媒体的不恰当运用或滥用,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情感体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上手段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值得商榷之处。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需要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立足文本,深挖文本资源,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几点做法。
一、立足文本,以文题为切入点,引导质疑,激发学习动机
“学贵有疑”,有疑问,学生则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文本中的文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质疑资源,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对整篇文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也是最先引起读者关注的,因此比较容易入手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阅读课文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学习动机也被激发了。在引导时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先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学生很快就会心领神会,提出一些有价值有质量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追寻答案。如,教学《用心灵倾听》一文时,让学生读课题后用三个疑问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提问,学生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用心灵倾听》讲了什么事情?谁用心灵去倾听?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听的都是什么?
有些文章不容易提问,学生不敢轻易开口,若教师听之任之,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提问有所畏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适当点拔。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让学生就课题提问,但学生只提出了“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人?”这样的问题,显然这种问题不太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让有伯父的学生都举起手来,然后问他们:“你们是怎样称呼你们的伯父的?”有些学生马上回答说:“不就是伯父呗!”话一出口,一些学生就马上举起手来提出了相当有针对性的问题,“伯父就是伯父,作者又为什么在伯父后面加上个先生呢?”话音刚落,学生们马上就领会到,那是作者表达对自己伯父的尊敬。于是另一个问题又提出来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尊敬鲁迅先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出了许多自己急切想知道的问题,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学生就文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源于自觉的思考,这就是一种兴趣的表现,而这一环节也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立足文本,设计关键性问题,引领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慵懒,不爱开动脑筋,不发一言,那怕施加压力也收效甚微,这是课堂一种尴尬的境况。但要知道学生并不想不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教师要懂得设疑,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主动走入问题,探究解决。只要“疑”設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授《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一个问题,再次精读文本,品读感悟。在教授《夜莺之歌》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夜莺之歌》中的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以此引领学生品读词句,理解人物形象,并了解表现人物的方法。因为“夜莺”这一人物形象在本文中太鲜明了,学生们对这样的问题都表现得非常的踊跃,找出有关的语句后,忙不迭地写上自己的批注,透彻地理解了课文。又如在教授《慈母情深》时,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年代、生活环境、整体认知课文后,我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思考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而是从“攥”字入手,让学生回答,我攥着的是什么?“母亲给我的买《青年近卫军》的钱”,钱拿到了,我就可以如愿地买到梦寐以求的《青年近卫军》了。那为什么我又“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样一质疑,学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我结合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语句引导学生,批注理解,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到母亲的不辞劳苦,爱子心切,通情达理的品质。
三、立足文本,关注人物命运,唤起同感
课文中的人物,往往形象鲜明,事例典型,真实可感。若教师能借以点拔,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定能升华学生情感,深化其感受,使学生更热衷于学习。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读文后,我问学生:你觉得大年夜在街头卖火柴的那个小女孩怎么样?学生们都觉得她非常的可怜。于是我继续追问:怎样可怜?学生们都纷纷就小女孩的身世、处境等说明了自己的感受,我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如果说小女孩大年夜光脚在街头卖火柴是可怜的,但她最后的结果是——冻死街头(生齐答)——就更加可怜了!”人物悲惨的命运让学生陷入了沉思。此时有些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课文又说:小女孩和奶奶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些什么呢?教师设疑引领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人物的命运牵动着学生,学生因此深入地研读文本,乐此不疲。
此外,文本中不乏精彩的画面,如果只让学生随便地读一读,那不免有“暴殄天物”之嫌。表演欲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适逢精彩的画面或片断,不妨让学生展开想象,放开胆量、绘声绘色地描摹一番,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会因此而兴味盎然。
总之,立足文本,亲近文本,挖掘文本,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还要多探究如何善用文本,让更多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黄毓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4).
[2]何宇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J].学园,2013(6).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足文本;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打破课堂的沉寂,最重要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老师会以物质上的刺激,或者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综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过多的物质刺激使学生学习变得功利化,当缺乏物质刺激时会让学生更加没有学习动力,当要再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对物质要求会更加高;而多媒体的不恰当运用或滥用,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情感体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上手段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值得商榷之处。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需要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立足文本,深挖文本资源,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几点做法。
一、立足文本,以文题为切入点,引导质疑,激发学习动机
“学贵有疑”,有疑问,学生则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文本中的文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质疑资源,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对整篇文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也是最先引起读者关注的,因此比较容易入手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阅读课文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学习动机也被激发了。在引导时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先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学生很快就会心领神会,提出一些有价值有质量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追寻答案。如,教学《用心灵倾听》一文时,让学生读课题后用三个疑问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提问,学生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用心灵倾听》讲了什么事情?谁用心灵去倾听?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听的都是什么?
有些文章不容易提问,学生不敢轻易开口,若教师听之任之,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提问有所畏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适当点拔。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让学生就课题提问,但学生只提出了“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人?”这样的问题,显然这种问题不太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让有伯父的学生都举起手来,然后问他们:“你们是怎样称呼你们的伯父的?”有些学生马上回答说:“不就是伯父呗!”话一出口,一些学生就马上举起手来提出了相当有针对性的问题,“伯父就是伯父,作者又为什么在伯父后面加上个先生呢?”话音刚落,学生们马上就领会到,那是作者表达对自己伯父的尊敬。于是另一个问题又提出来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尊敬鲁迅先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出了许多自己急切想知道的问题,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学生就文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源于自觉的思考,这就是一种兴趣的表现,而这一环节也激起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立足文本,设计关键性问题,引领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慵懒,不爱开动脑筋,不发一言,那怕施加压力也收效甚微,这是课堂一种尴尬的境况。但要知道学生并不想不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教师要懂得设疑,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主动走入问题,探究解决。只要“疑”設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授《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一个问题,再次精读文本,品读感悟。在教授《夜莺之歌》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夜莺之歌》中的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以此引领学生品读词句,理解人物形象,并了解表现人物的方法。因为“夜莺”这一人物形象在本文中太鲜明了,学生们对这样的问题都表现得非常的踊跃,找出有关的语句后,忙不迭地写上自己的批注,透彻地理解了课文。又如在教授《慈母情深》时,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年代、生活环境、整体认知课文后,我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思考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而是从“攥”字入手,让学生回答,我攥着的是什么?“母亲给我的买《青年近卫军》的钱”,钱拿到了,我就可以如愿地买到梦寐以求的《青年近卫军》了。那为什么我又“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样一质疑,学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我结合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语句引导学生,批注理解,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到母亲的不辞劳苦,爱子心切,通情达理的品质。
三、立足文本,关注人物命运,唤起同感
课文中的人物,往往形象鲜明,事例典型,真实可感。若教师能借以点拔,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定能升华学生情感,深化其感受,使学生更热衷于学习。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读文后,我问学生:你觉得大年夜在街头卖火柴的那个小女孩怎么样?学生们都觉得她非常的可怜。于是我继续追问:怎样可怜?学生们都纷纷就小女孩的身世、处境等说明了自己的感受,我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如果说小女孩大年夜光脚在街头卖火柴是可怜的,但她最后的结果是——冻死街头(生齐答)——就更加可怜了!”人物悲惨的命运让学生陷入了沉思。此时有些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课文又说:小女孩和奶奶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些什么呢?教师设疑引领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人物的命运牵动着学生,学生因此深入地研读文本,乐此不疲。
此外,文本中不乏精彩的画面,如果只让学生随便地读一读,那不免有“暴殄天物”之嫌。表演欲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适逢精彩的画面或片断,不妨让学生展开想象,放开胆量、绘声绘色地描摹一番,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会因此而兴味盎然。
总之,立足文本,亲近文本,挖掘文本,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还要多探究如何善用文本,让更多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黄毓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4).
[2]何宇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J].学园,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