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体验。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变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目前,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和民转公的教师偏多。因此存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较为明显。如何让他们转变教育的观念呢?首先,要组织中老年教师学习、观摩,转变观念。举办中老年教师说课、优质课比赛让中老年教师亲身感受新课程的变化,更主动地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抓好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学校能力强、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较先进的教师和教研组的作用,实现传、帮、带。1、专题学习。以阅读教学为专题,收集、整理资料,包括新课标解读、理论探讨、课例赏析,反思交流等等,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解。2、经验交流。在信息技术、普通话等培训中建立“以师带徒”“以青帮老”结对帮学活动,通过交流实现对新理念的进一步理解。3、认真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自己的策略,进而转变观念。
(二)提倡探究式阅读“探究性阅读”是新课标非常强调的。《纲要》在课程的实施上特别倡导建构的学习,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充分让学生质疑的时候,有位学生曾这样提问:“老师,小女孩为什么没有想起自己的妈妈呢?她妈妈不疼她吗?”老师笑着肯定了他发现问题的能力,想不到这时另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妈妈一定是嫌弃小女孩家穷,跟人家跑了!”“不对,是妈妈生病了!”“不可能,是妈妈去世了!”课堂上涌动着一种探索的生命活力。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探究课文来提高,即“通过阅读来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阅读能力也只有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促进和提高。
(三)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营造和谐民主、主动阅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应该担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任。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学生预习是教师讲授的前提。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列出预习提纲。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培养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2、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阅读笔记是提高思想,丰富感情,增长知识,储备语言,加强技巧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方法。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善于抓住重点,深入钻研,独立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读写结合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如果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疑难问题。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扶”的用力点所在。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4、指导课后复习和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后的回读是对文章中心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步反复阅读,才能真正对文章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对文章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引以为戒,这样在下次的学习中就会得心应手,寻找出学习一篇文章的捷径。其次是课外阅读,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对是否达到“不教”或“放‘的一种检测。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一定能得到改观,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体验。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变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目前,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和民转公的教师偏多。因此存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较为明显。如何让他们转变教育的观念呢?首先,要组织中老年教师学习、观摩,转变观念。举办中老年教师说课、优质课比赛让中老年教师亲身感受新课程的变化,更主动地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抓好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学校能力强、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较先进的教师和教研组的作用,实现传、帮、带。1、专题学习。以阅读教学为专题,收集、整理资料,包括新课标解读、理论探讨、课例赏析,反思交流等等,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解。2、经验交流。在信息技术、普通话等培训中建立“以师带徒”“以青帮老”结对帮学活动,通过交流实现对新理念的进一步理解。3、认真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自己的策略,进而转变观念。
(二)提倡探究式阅读“探究性阅读”是新课标非常强调的。《纲要》在课程的实施上特别倡导建构的学习,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在充分让学生质疑的时候,有位学生曾这样提问:“老师,小女孩为什么没有想起自己的妈妈呢?她妈妈不疼她吗?”老师笑着肯定了他发现问题的能力,想不到这时另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妈妈一定是嫌弃小女孩家穷,跟人家跑了!”“不对,是妈妈生病了!”“不可能,是妈妈去世了!”课堂上涌动着一种探索的生命活力。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探究课文来提高,即“通过阅读来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阅读能力也只有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促进和提高。
(三)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营造和谐民主、主动阅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应该担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任。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学生预习是教师讲授的前提。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列出预习提纲。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培养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2、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阅读笔记是提高思想,丰富感情,增长知识,储备语言,加强技巧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方法。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善于抓住重点,深入钻研,独立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读写结合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如果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疑难问题。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扶”的用力点所在。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4、指导课后复习和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后的回读是对文章中心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步反复阅读,才能真正对文章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对文章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引以为戒,这样在下次的学习中就会得心应手,寻找出学习一篇文章的捷径。其次是课外阅读,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对是否达到“不教”或“放‘的一种检测。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一定能得到改观,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