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茫到认同到超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华裔美国文学是属于美国文学大范畴下的一种少数族裔文学,它是一部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和史,“文化认同”是华裔美国文学百年以来亘古不变的焦点问题,是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文化身份、民族地位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过程中,华裔美国作家不断构建自我身份,寻求自我超越。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认同;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自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所涌现的大批华裔作家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华裔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状况和价值观,作品中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及对文化身份的不断追寻。本文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学各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在文化身份认同中的态度,细数美国华裔不断构建自我身份,寻求自我超越的文化身份的变迁。
  一、文化身份的迷茫
  19世纪中叶的“淘金热”引发了华人移民潮,随着“淘金梦”的破碎,华裔面临着各种种族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这个时期,具有华裔血统的水仙花利用手中之笔为华人的遭遇鸣不平。她笔下的华人不再是同时期白人作家笔下的异教徒,而是会说谎,但又友好、可爱,忠诚且善良的人。水仙花不仅客观地描述了华人的真实心理,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从而开启了华人文化身份诉求的尝试。
  在二十世纪中期到七十年代期间,作为第二代移民的华裔美国作家多数选择了抛弃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美国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态度。向何种文化认同,此段时期多数作家的天平发生了倾斜:作品中的华裔为了在美国立足,割舍了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试图通过隐忍谦让的“臣服”姿态,来得到跻身于美国主流社会的机会。刘裔昌的《虎父虎子》及黄玉雪的《华女阿五》是这阶段较为典型的此类作品。当时的华裔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处于困境与迷茫阶段,他们强烈认同美国文化,做出了与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决裂的尴尬抉择。
  二、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泛亚运动”唤醒了华裔对自身权利的追求及对文化身份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思考,期间,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作家,如赵健秀、徐忠雄、汤亭亭、谭恩美等。
  置身于美国主流文化与华裔少数民族文化下的美国华裔,双重文化背景下的尴尬境地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既迷茫又带有迫切的危机感。一些作家竭力反对为求得认可,而对白人文化奴颜婢膝的态度。他们恪守中国文化传统,弘扬中国民族精神,作品中蕴含着难以割舍的中国文化情结。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家赵健秀的作品猛烈抨击了白人主流文化强加给美国少数华裔的偏见和歧视,他主张华裔作家应树立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男性英雄传统,改变美国东方主义文化中对华裔男性形象的扭曲。同时期被赵健秀诟病的女作家汤婷婷的作品代表了其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定位:美国人,完全的否定“中国人”身份,但在创作中又不可避免地传承了中国文化,游离在“中国身份”与“美国身份”之间的“双重边缘”心态。汤婷婷的方式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来构筑独特的美国身份,将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实融合在一起,以体现美国华裔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寻求和探索。与汤婷婷相似,另一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也坚持自己是美国人,不是中国人。置身于特定的美国文化土壤中,即便成长在美国,依然保留了原有的中国文化根须。双重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困惑、焦灼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呈现在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或人与社会冲突的每一处情节设计中。谭恩美的《喜福会》中所描述的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第二代华裔已经是彻彻底底地美国化的一代,与母亲的意见分歧、事业和爱情上所遭受的挫折、处于中美两国“边缘文化”之间的尴尬等均折射出中美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冲突和碰撞。
  作为20世纪后期移民文学代表的华裔美国文学具有杂交性、混杂性,上述几位华裔美国作家有着几点共同之处:一方面,他们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另一方面,先祖的历史、难以割舍的中国文化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尴尬处境。为了在美国能够寻找生存之道,他们尝试不断挑战和颠覆主流文化,继续追问华裔美国人的身份问题。
  三、文化身份的超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中有股力量主张淡化文化身份的界定,消解文化身份的对立,任碧莲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成名作《典型美国人》以一个美国华裔的全新角度反映了华人适应美国的艰难,而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充分体现了淡化族裔性的策略:淡化不同于同化,相反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她在小说中彻底超越了华裔作家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文化认同”主题,打破了白人主流社会和华裔的二元对立,认为主动选择可以超越原先的血统和环境所限,从而重构专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华裔身份。
  历经百年的华裔美国文学,从水仙花和刘裔昌到赵健秀、汤亭亭和谭恩美,再到任碧莲等,不同阶段的华裔作家对文化身份的执著探寻体现了他们身上承载了太多的非文学的重担。华裔作家不断思索并探究文化身份认同,构建自我身份,寻求自我超越。在后现代多元文化共存,消解中心话语与边缘话语对立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辩证地看待文化身份,促进各优秀文化间的平等交流,赋予文化认同新的价值内涵。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M].中华书局,2007.
  [3]朱振武.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夏季当然要到海边玩一下,享受一下阳光与沙滩的乐趣。在海边玩乐当然要佩戴有防水功能的腕表,否则你手上的表便会因沾上海水而需要维修,但防水腕表与沙滩装有什么配搭上的秘诀呢?  防水腕表并不等于潜水腕表,它拥有轻度的防水功能,但不能潜入数百米的海洋中,一般有几十米的防水腕表已足够你在海滩游泳玩耍。而在搭配上我们在海滩通常穿短袖T恤加游泳裤,功能十足但这样并不能满足时尚品位;大家未来可以试穿长袖的花衬衣,
摘 要:图腾是一些标识性意义的东西,一般在氏族群体建立之初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有些图腾甚至是能展现本氏族的基本特征的文化。本文通过分析蕴含在小说《狼图腾》的意蕴,探讨《狼图腾》意象表征背后所蕴藏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图腾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图腾文化。同时简要叙述中国的民族图腾文化、图腾制度以及图腾仪式等状况,并解释图腾的作用和影响,为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图腾文化发展提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借鉴。
摘 要:莫泊桑作为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运用“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同时又以用客观冷漠的态度来掩饰自己对于现实的分析。《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位女性平凡的一生,故事简单易懂。本文通过约娜与莫泊桑母亲、金钱社会以及男性社会中的这三方面的比较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约娜作为莫泊桑理想的女性形象,从而丰富对莫泊桑及小说的研究。  关键词:莫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坚守与转型——论‘80后’作家的创作与发展”,项目编号:NGY2014163。  摘 要:“80后”作家群最初被冠以“叛逆的一代”,然而随着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80后”作家无论从写作内容还是风格都为了迎合市场进行了转变,巨大的经济利益下的青年作家们身份也完成了转变,他们的成功模式也被不断复制。  关键词:“80后”作家;转型;坚守  作者简介:胡荻(
摘 要:从《理想国》到《1984》,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从文内到文外,本文探索了随时代变迁,文学作品中人类对理想社会观点的变化,以及反乌托邦的出现。并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分析此种思想变迁的原因,以及运用文学作品中产生的这种反乌托邦思想所蕴含的批判性视角来反思自身社会现实,提出对理想社会不断的探求。  关键词:乌托邦;反乌托邦;文学作品;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传统观点认为萧红与萧军感情分裂的主要原因在于萧军,而忽视了萧红的幼年经历、性格等因素也是导致二萧分裂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主要以萧红人生轨迹的变化过程为主线,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造成萧红的漂泊命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过度焦虑;安全感;男性品质;漂泊寻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一、童年——安全感何处得来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蝴蝶这一相同的意象,即黄哲伦《蝴蝶君》作品中主角加立马尔接受不了精神偶像的破灭而选择死亡,在追求“物”“我”的统一过程中失败后放弃和毁灭,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这一寓言故事所表现的追求“物”“我”统一失败后超越有限的悲剧人生,得出当精神追求与现实出现矛盾的时候,一定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遇到的挫折,才能在矛盾的现实世界中取得相对完满的人生的结论。  关键词:《蝴
安哥拉一款能送活羊上门的外卖软件  非洲城市是外卖软件发展的一片沃土。世界上发展最快的30个城市中,有21个在这块大陆上。这些城市带动中产阶级不断扩大,智能手机飞速普及,人们手里的闲钱也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市区交通拥堵严重,不大容易开车去餐馆,但外卖员骑着轻便小车可以顺利穿行。  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外卖行业的创业公司能在非洲崛起。俊雅食品公司为11个国家的城市居民配送外卖。在南非,D先生食品甚至能
【摘 要】商业模拟是不断演进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在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模拟的教学应用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对依托商业模拟优化课程体系和构建商业模拟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以商业模拟为顶点整合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金字塔形课程体系的创新思路,并着重介绍了游戏化多角色博弈商业模拟的模式选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多角色商业模拟的设计思想以翻转课堂、因材施教、难度适中、量化引
那马车越走越远了,扬起一阵阵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兰姨娘与德先叔同进了马车,隔着窗子向“我们”招手,就慢慢渐行渐远了……  兰姨娘走了。其实我并不想去过多妄自揣测什么,因为是她自己,选择了她自己的生活,无论结局是悲是喜,我们都应该祝福她,甚至赞颂她。  兰姨娘三岁被卖给人家,十四岁被带进北京,二十岁嫁给六十八岁的老头。她在这个家庭受尽欺辱后来逃离那里,来到英子家。新青年闹革命时期,一个叫德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