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以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都使得高校的手机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并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手机文化独有的青春特色。
关键词:高校 手机文化 形成因素 特点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将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特别是在高校校园内,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高达94%左右,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所形成的手机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由于高校独特的人群结构、教育氛围和校园环境,决定了高校的手机文化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校园特色。
高校手机文化的定义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方面来定义的,认为文化是对人类自由自觉思维的本质力量的反映,它表现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切活动和结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部分。我们所谈的高校手机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它主要指高校人群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意识以及由这个群体的整体意识所折射出来的一切行为、风俗、习惯活动等。如高校群体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相关规范制度等。由于手机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由此形成的手机文化也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
从高校手机文化的定义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也正是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高校手机文化的特点。
主体及所处的环境。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些特点都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高校特殊的组织方式使其具有组织传播的明显特点,使得高校手机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受到校园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手机文化具有独特的校园特色。
媒介本身的特性。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谈媒介的作用时指出:“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这种感知方式、认识方式、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的变化正是文化发展的表现,所以,研究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可能忽略传播媒介的作用,更何况我们要研究高校群体的手机文化。
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媒介特性主要表现为移动性、隐匿性、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它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娱乐、学习的需要。同时由于手机与英特网的结合,使得手机也具有电脑网络的一些重要特点。
媒介传播的信息。从文化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包括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如价值、观念、意识等,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符号化表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手机与网络的结合更是拓展了高校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内容的范围,从而使手机传播的内容具有了网络内容的丰富性,从而也使得手机文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高校手机文化的特点
总体水平健康,但也不乏低级趣味。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家庭的希望,其身心成长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大学生涉世不深、独立判断能力欠缺,因此学校和家庭都担心大学生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种情况在高校中确实存在,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传播、阅读黄色小说,浏览黄色网站,传播有害信息等,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高校的教育氛围对这种行为的纠正,使高校的手机文化在总体水平上保持了健康。因为高校群体受到多年的知识和思想教育,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同时高校完善的育人机制和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使得高校的手机文化比其他群体健康;再者高校群体利用手机交流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师生之间,与社会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屏蔽,从而保证了高校手机文化的健康发展。
虚拟群体性。传统的社会关系构成必须有实际的、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但是手机文化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中,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没有实际面对面接触和交流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有些朋友可能很少谋面,甚或从未谋面,但他们一直通过手机保持着这份虚拟的关系,这是手机文化中虚拟性的一面。在这种虚拟的关系中他们并不是游离地存在,而是根据兴趣、地缘等结成一种团体。如移动的各种飞信好友群,比如小学、中学或大学的班级飞信群,登山、武术等兴趣群;还有通过手机参与的QQ群、高校内部的虚拟网等。这些虚拟的群体生活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群体生活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手机媒介的虚拟性满足了大学生简化交流方式、扩展交友范围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作为社会动物所需要的群体感,特别是大学生已经形成的集体意识促使他们需要强烈的群体归属感。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高校手机文化的虚拟群体性,并且这种虚拟群体性是和现实的群体性相对应的。
当然,面对高校手机文化的虚拟群体性,要冷静地对待、客观地分析。正如有学者指出:技术的发展永远带有二重性,它有把人拉近的一面,也有把人推远的一面。
时尚娱乐性。手机与互联网的对接、手机电视的流行以及垃圾短信的横行使很多人担心高校手机文化出现泛娱乐化的危机,但事实上并没有大家所预料的那么严重。娱乐和泛娱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中性名词,指使人愉快,后者则具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泛娱乐化的观点认为:一味地简单娱乐将造成某些庸俗的滋生繁衍,错把“愚乐”当娱乐,错把搞笑当文化,最终将导致人的主体性的沦丧。
高校手机文化的娱乐特性没有达到泛娱乐化的程度,而表现出了一定的时尚性,例如听主流的音乐、看时尚大片、阅读经典电子小说等。这种时尚性娱乐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校園主流的、时尚文化氛围的影响,其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表现出很大的自主性,而不是像靶子一样,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因此我们把带有校园特色的娱乐性定义为时尚娱乐性。
个性展现的自主性。手机文化是流动的文化空间,其移动性、便携性维持了个体与世界联通的自由。一方面,个体可以获得大千世界之变化,另一方面,个体也拥有了向世界展示自我的自主权,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大好青春、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虎添翼,使其在个性展现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选择个性化的手机外形与饰物。如奇形怪状的手机外壳、个性化的挂链、个性化的大头贴等。②选择个性化的手机铃声、短信语言等。③利用手机的拍照、录像功能记录并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精彩的、个性的生活瞬间等。以上这些充分说明大学生把手机作为展现自己、表达话语的重要工具,从而使手机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情感倾诉的隐匿性。大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也正是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的时期,这些情感不仅包括男女感情,还有来自父母、同学之间的摩擦以及考研、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如此多的情感压抑不是办法,需要交流,传统的电话、书信等交流方式,不仅互动性差,而且保密性不强;而如今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使其自然而然成为最佳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使其成为完全私密化的交流工具,正好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隐私性需要,从而也使高校的手机文化表现出具有隐匿性的浓重的情感倾诉。不管遇到任何困惑,他们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自己的朋友交流,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及时倾诉,并且这种倾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隐私。
结语
手机文化在高校的发展之快、势头之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转瞬间它将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尽管高校手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校园人文氛围的影响,基本上保持了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加大对高校手机文化的探讨,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引导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杰·切特罗姆[美]著,黄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2.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知识经济》,2008(12)。
3.朱德生、闵惠泉:《文化工具与文化传播的革命》,《现代传播》,2005(3)。
4.张毅:《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危机与应对》,《新闻界》,2007(4)。
5.黄海:《解读大学校园文化新现象:手机短信》,《青年研究》,2005(6)。
6.夏光富:《手机文化的特性与手机文化的产业化》,《新闻界》,2007(4)。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
关键词:高校 手机文化 形成因素 特点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将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特别是在高校校园内,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高达94%左右,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所形成的手机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由于高校独特的人群结构、教育氛围和校园环境,决定了高校的手机文化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校园特色。
高校手机文化的定义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方面来定义的,认为文化是对人类自由自觉思维的本质力量的反映,它表现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切活动和结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部分。我们所谈的高校手机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它主要指高校人群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意识以及由这个群体的整体意识所折射出来的一切行为、风俗、习惯活动等。如高校群体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相关规范制度等。由于手机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由此形成的手机文化也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
从高校手机文化的定义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也正是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高校手机文化的特点。
主体及所处的环境。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些特点都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同时高校特殊的组织方式使其具有组织传播的明显特点,使得高校手机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受到校园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手机文化具有独特的校园特色。
媒介本身的特性。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谈媒介的作用时指出:“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这种感知方式、认识方式、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的变化正是文化发展的表现,所以,研究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可能忽略传播媒介的作用,更何况我们要研究高校群体的手机文化。
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媒介特性主要表现为移动性、隐匿性、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它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娱乐、学习的需要。同时由于手机与英特网的结合,使得手机也具有电脑网络的一些重要特点。
媒介传播的信息。从文化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包括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如价值、观念、意识等,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符号化表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手机与网络的结合更是拓展了高校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内容的范围,从而使手机传播的内容具有了网络内容的丰富性,从而也使得手机文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高校手机文化的特点
总体水平健康,但也不乏低级趣味。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家庭的希望,其身心成长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大学生涉世不深、独立判断能力欠缺,因此学校和家庭都担心大学生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种情况在高校中确实存在,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传播、阅读黄色小说,浏览黄色网站,传播有害信息等,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高校的教育氛围对这种行为的纠正,使高校的手机文化在总体水平上保持了健康。因为高校群体受到多年的知识和思想教育,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同时高校完善的育人机制和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使得高校的手机文化比其他群体健康;再者高校群体利用手机交流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师生之间,与社会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屏蔽,从而保证了高校手机文化的健康发展。
虚拟群体性。传统的社会关系构成必须有实际的、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但是手机文化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中,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没有实际面对面接触和交流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有些朋友可能很少谋面,甚或从未谋面,但他们一直通过手机保持着这份虚拟的关系,这是手机文化中虚拟性的一面。在这种虚拟的关系中他们并不是游离地存在,而是根据兴趣、地缘等结成一种团体。如移动的各种飞信好友群,比如小学、中学或大学的班级飞信群,登山、武术等兴趣群;还有通过手机参与的QQ群、高校内部的虚拟网等。这些虚拟的群体生活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群体生活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手机媒介的虚拟性满足了大学生简化交流方式、扩展交友范围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作为社会动物所需要的群体感,特别是大学生已经形成的集体意识促使他们需要强烈的群体归属感。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高校手机文化的虚拟群体性,并且这种虚拟群体性是和现实的群体性相对应的。
当然,面对高校手机文化的虚拟群体性,要冷静地对待、客观地分析。正如有学者指出:技术的发展永远带有二重性,它有把人拉近的一面,也有把人推远的一面。
时尚娱乐性。手机与互联网的对接、手机电视的流行以及垃圾短信的横行使很多人担心高校手机文化出现泛娱乐化的危机,但事实上并没有大家所预料的那么严重。娱乐和泛娱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中性名词,指使人愉快,后者则具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泛娱乐化的观点认为:一味地简单娱乐将造成某些庸俗的滋生繁衍,错把“愚乐”当娱乐,错把搞笑当文化,最终将导致人的主体性的沦丧。
高校手机文化的娱乐特性没有达到泛娱乐化的程度,而表现出了一定的时尚性,例如听主流的音乐、看时尚大片、阅读经典电子小说等。这种时尚性娱乐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校園主流的、时尚文化氛围的影响,其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表现出很大的自主性,而不是像靶子一样,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因此我们把带有校园特色的娱乐性定义为时尚娱乐性。
个性展现的自主性。手机文化是流动的文化空间,其移动性、便携性维持了个体与世界联通的自由。一方面,个体可以获得大千世界之变化,另一方面,个体也拥有了向世界展示自我的自主权,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大好青春、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虎添翼,使其在个性展现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选择个性化的手机外形与饰物。如奇形怪状的手机外壳、个性化的挂链、个性化的大头贴等。②选择个性化的手机铃声、短信语言等。③利用手机的拍照、录像功能记录并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精彩的、个性的生活瞬间等。以上这些充分说明大学生把手机作为展现自己、表达话语的重要工具,从而使手机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情感倾诉的隐匿性。大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也正是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的时期,这些情感不仅包括男女感情,还有来自父母、同学之间的摩擦以及考研、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如此多的情感压抑不是办法,需要交流,传统的电话、书信等交流方式,不仅互动性差,而且保密性不强;而如今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使其自然而然成为最佳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使其成为完全私密化的交流工具,正好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隐私性需要,从而也使高校的手机文化表现出具有隐匿性的浓重的情感倾诉。不管遇到任何困惑,他们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自己的朋友交流,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及时倾诉,并且这种倾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隐私。
结语
手机文化在高校的发展之快、势头之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转瞬间它将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尽管高校手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校园人文氛围的影响,基本上保持了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加大对高校手机文化的探讨,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引导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杰·切特罗姆[美]著,黄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2.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知识经济》,2008(12)。
3.朱德生、闵惠泉:《文化工具与文化传播的革命》,《现代传播》,2005(3)。
4.张毅:《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危机与应对》,《新闻界》,2007(4)。
5.黄海:《解读大学校园文化新现象:手机短信》,《青年研究》,2005(6)。
6.夏光富:《手机文化的特性与手机文化的产业化》,《新闻界》,2007(4)。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