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有效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是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关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学会在课堂上认真地倾听,审慎地提问,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用巧妙的理答避免一些教学的盲区,挽回一些教学即时生成的亮点,创造一个精彩纷呈的高效数学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一、善于捕捉,及时理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因为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留个心眼,随时发现、捕捉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適的理答,及时引导,适时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生学了“加与减(三)”之后的“整理与复习”课中,我让学生计算课本中的6道减法计算题:99-38=?摇?摇31-24=?摇?摇63-49=?摇?摇50-23=?摇?摇88-55=?摇?摇43-34=?摇?摇当学生计算完毕,我请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哪几题是比较特殊的?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有2道是不退位减,其余4道是退位减法。”当我满意地请他坐下并正打算继续教学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比较特殊的应该是43-34这一题。”我感到奇怪,追问:“为什么?”该生说:“这道题的两个两位数有点特殊,它们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了位置,且它们的差是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灵机一动:“这正是一个让学生发现此类题目计算规律的好时机。”于是我顺水推舟,马上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思路。通过这位学生的举例,全班同学很快发现只有相差是1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得数是9。事后我反思,如果当时忽略了那只高举的小手,这个规律就不可能被发现。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提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这就要求教师不应受缚于教案,要善于捕捉并很好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及时作出合适的引导,有效的理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进程,必能让我们的课堂在高效中异彩纷呈。
二、允许争辩,智慧理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对于那些偏离常规,具有独特的感受和鲜明的个人观点的异议,我们必须确立一种观念,只要他动脑筋思考,大胆质疑,不管他思考的结论是否与课本上一致,是否与其他同学的看法一致,甚至不论想法是否正确,我们都应该予以鼓励,并给学生解释、争辩的机会,让学生把异议的缘由说一说,那样教学会更精彩。
例如在教学了“正比例意义”之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学生纷纷举手,我一连点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能准确地做出回答。这时,我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还在坚持举手,便请他回答。该生说:“X-Y=0,X和Y成正比例。”多数学生听后都愣了一下。我反问:“X-Y=0,X和Y成正比例,对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我又问:“为什么不对?”他们又几乎一齐说:“凡是加减关系的都不成正比例。”我本想继续往下教学,但我相信该男同学如此坚持自己的想法必定有自己的理由,于是我让他说明理由,该生说:“正比例的关系式X∶Y=K(一定)中的K不能为0,如果K为0时,Y也要为0。那么Y和X就不能成为两个变化的相关联的量了。但K可以是小数、分数,还可以是任意不为零的自然数。而如果K为1时,Y和X就成了相等的量。这样,当X=Y时,X-Y的差不是等于0吗?所以,当X-Y=0时,X和Y是成正比例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了掌。我听了他的精彩论述,也为之感动,平时的精心培育终见成果,他们能用转化的方法来判断问题。如果当时,我对该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或简单地否定,那课中生成的“精彩”一幕将会悄悄溜走。
可见,针对学生课堂上的异议,教师应主动面对,而不要回避,决不能一语带过,或武断地否定,要智慧理答,把异议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充分加以利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巧用错误,优化理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留心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有效理答,把学生的错误看做来自学生的宝贵资源,因势利导,纠正其错误,并善于借题发挥,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例如:在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中,有一道题:“光明小学六年级有90人,比五年级的人数少1/6,六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一些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很快列出了“简便”算式90×(1-1/6),另外一些学生列出了算式:90÷(1-1/6)-90。对此,我没有评价哪种方法对或错,而是让学生各自说明列式的理由。待学生讲完,我再让他们动笔算一算,看看计算结果是否一样。经过计算,学生意识到“简便”算法是错误的,因为单位“1”的量发生变化了,六年级比五年级的人数少1/6,不等于五年级比六年级的人数多(1-1/6)。在此基础上,我问:“要使90×(1-1/6)?摇正确,题目中的条件该怎么改?”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将“六年级比五年级的人数少”改成“五年级比六年级的人数多”。
这样教学,既给予了学生鼓励,激发了学生认错、纠错的思维积极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愿广大教师在新理念的引导下,期盼课堂上更多的“意外”出现,能正视这些意外“错误”。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为数学教学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多样评价,深化理答
有效的课堂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同时又是一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教师应该充分发现并挖掘评价这一有效武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我们要及时理答,及时评价,通过评价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引领提升,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当学生回答正确或很精彩时,老师应该充分肯定,毫不吝啬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如当学生解答应用题有独到见解时,说“你的解法老师很好奇,能不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你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你真了不起”。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评价语后,都会喜滋滋地坐下来,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或是没有一定的深度,这时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并通过评价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如“如果你能把×××说得更具体些那就更精彩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讲清楚,那就更有说服力了”。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思维受阻时,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应该沉下心来,充分发挥评价语的启发诱导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自主建构新的知识,经历自悟自得的过程,如当学生把举起的手又放下,举棋不定时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你其实能说的,你想什么就说什么,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都很乐意帮助你的”。
教师在聆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对于其准确、精彩的程度给予不同层次的表扬,或肯定,或鼓励,或建议,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深化理答,让我们精彩的理答使课堂变得更精彩,使学生变得更自信。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是富于生命与活力的。课堂的生成是谁也无法预设的,教师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并善于利用和开发,运用艺术的、充满智慧的有效理答,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一、善于捕捉,及时理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因为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留个心眼,随时发现、捕捉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適的理答,及时引导,适时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生学了“加与减(三)”之后的“整理与复习”课中,我让学生计算课本中的6道减法计算题:99-38=?摇?摇31-24=?摇?摇63-49=?摇?摇50-23=?摇?摇88-55=?摇?摇43-34=?摇?摇当学生计算完毕,我请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哪几题是比较特殊的?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有2道是不退位减,其余4道是退位减法。”当我满意地请他坐下并正打算继续教学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比较特殊的应该是43-34这一题。”我感到奇怪,追问:“为什么?”该生说:“这道题的两个两位数有点特殊,它们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了位置,且它们的差是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灵机一动:“这正是一个让学生发现此类题目计算规律的好时机。”于是我顺水推舟,马上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维改变了教学思路。通过这位学生的举例,全班同学很快发现只有相差是1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得数是9。事后我反思,如果当时忽略了那只高举的小手,这个规律就不可能被发现。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提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这就要求教师不应受缚于教案,要善于捕捉并很好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及时作出合适的引导,有效的理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进程,必能让我们的课堂在高效中异彩纷呈。
二、允许争辩,智慧理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对于那些偏离常规,具有独特的感受和鲜明的个人观点的异议,我们必须确立一种观念,只要他动脑筋思考,大胆质疑,不管他思考的结论是否与课本上一致,是否与其他同学的看法一致,甚至不论想法是否正确,我们都应该予以鼓励,并给学生解释、争辩的机会,让学生把异议的缘由说一说,那样教学会更精彩。
例如在教学了“正比例意义”之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学生纷纷举手,我一连点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能准确地做出回答。这时,我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还在坚持举手,便请他回答。该生说:“X-Y=0,X和Y成正比例。”多数学生听后都愣了一下。我反问:“X-Y=0,X和Y成正比例,对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我又问:“为什么不对?”他们又几乎一齐说:“凡是加减关系的都不成正比例。”我本想继续往下教学,但我相信该男同学如此坚持自己的想法必定有自己的理由,于是我让他说明理由,该生说:“正比例的关系式X∶Y=K(一定)中的K不能为0,如果K为0时,Y也要为0。那么Y和X就不能成为两个变化的相关联的量了。但K可以是小数、分数,还可以是任意不为零的自然数。而如果K为1时,Y和X就成了相等的量。这样,当X=Y时,X-Y的差不是等于0吗?所以,当X-Y=0时,X和Y是成正比例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为他鼓起了掌。我听了他的精彩论述,也为之感动,平时的精心培育终见成果,他们能用转化的方法来判断问题。如果当时,我对该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或简单地否定,那课中生成的“精彩”一幕将会悄悄溜走。
可见,针对学生课堂上的异议,教师应主动面对,而不要回避,决不能一语带过,或武断地否定,要智慧理答,把异议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充分加以利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巧用错误,优化理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是每位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留心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有效理答,把学生的错误看做来自学生的宝贵资源,因势利导,纠正其错误,并善于借题发挥,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例如:在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中,有一道题:“光明小学六年级有90人,比五年级的人数少1/6,六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一些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很快列出了“简便”算式90×(1-1/6),另外一些学生列出了算式:90÷(1-1/6)-90。对此,我没有评价哪种方法对或错,而是让学生各自说明列式的理由。待学生讲完,我再让他们动笔算一算,看看计算结果是否一样。经过计算,学生意识到“简便”算法是错误的,因为单位“1”的量发生变化了,六年级比五年级的人数少1/6,不等于五年级比六年级的人数多(1-1/6)。在此基础上,我问:“要使90×(1-1/6)?摇正确,题目中的条件该怎么改?”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将“六年级比五年级的人数少”改成“五年级比六年级的人数多”。
这样教学,既给予了学生鼓励,激发了学生认错、纠错的思维积极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愿广大教师在新理念的引导下,期盼课堂上更多的“意外”出现,能正视这些意外“错误”。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为数学教学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多样评价,深化理答
有效的课堂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同时又是一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教师应该充分发现并挖掘评价这一有效武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我们要及时理答,及时评价,通过评价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引领提升,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当学生回答正确或很精彩时,老师应该充分肯定,毫不吝啬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如当学生解答应用题有独到见解时,说“你的解法老师很好奇,能不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你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你真了不起”。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评价语后,都会喜滋滋地坐下来,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或是没有一定的深度,这时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并通过评价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如“如果你能把×××说得更具体些那就更精彩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讲清楚,那就更有说服力了”。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思维受阻时,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应该沉下心来,充分发挥评价语的启发诱导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自主建构新的知识,经历自悟自得的过程,如当学生把举起的手又放下,举棋不定时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你其实能说的,你想什么就说什么,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都很乐意帮助你的”。
教师在聆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对于其准确、精彩的程度给予不同层次的表扬,或肯定,或鼓励,或建议,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深化理答,让我们精彩的理答使课堂变得更精彩,使学生变得更自信。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是富于生命与活力的。课堂的生成是谁也无法预设的,教师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并善于利用和开发,运用艺术的、充满智慧的有效理答,演绎出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