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有效备课的基本思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教师备课的有效性的原因,阐述了如何遵循“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法”进行英语备课的四个基本环节,旨在引发教师教学反思备课现状,提高英语备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有效备课;基本环节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备课质量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然而,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实际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关注学生成绩大于关注学生成长,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体现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仍是当代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备课,传统的弊端依然存在。所以,如何提高备课效率,如何变“无效备课”为“有效备课”,使自己在课标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成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英语备课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教师是否下功夫备课,备课的深入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刘婧姝,2008)。然而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因忙于管理学生、补课、批改作业等工作,在备课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有的甚至先上课,后补教案,仅仅用于应付检查之用。备课,这种教学生活中最具创造性的行为,被异化为抄教参或集教案的低效行为,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助长了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风气。这样低效甚至无效的备课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待备课的态度上,大致概括有以下几种:
  
  1.备课就是备教材
  一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把教材内容看一遍,找出核心知识点,编几个句子翻译,找一些配套的练习题就可以了。这样的备课导致教学效果通常也不错。但往往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及格,教师根本就不管,单向认为是因为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重视,学校管理不到位,反正跟授课教师没有任何关系,我已经尽心尽力了,问心无愧。
  
  2.备课就是编学案
  有的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提前编写一份学案卷,并写好配套练习题的答案。因为大部分英语教师具有一定的英语专业素养,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对教师来说非常简单,上课只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师生互动,设计几个小活动可以轻松应付。只要提前把练习题和答案准备好,维护好自己的权威就可以了。
  
  3.备课就是做课件
  有的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而花在如何吃透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和课程设计上的时间却很少。去年在我们学院“一课多案”活动的评比中,初中英语学科教师共提交了192份课件,笔者发现,平均每份课件的幻灯片在35个以上,其中不包括视频和音乐。可以想象,这一节课下来,学生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大,40分钟课堂平均每分钟一张幻灯片,学生还有时间思考,讨论,质疑,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吗?
  
  4.备课就是抄教案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教案,而且教案都是写给领导检查用的,自己对教过的内容已经很熟了,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些无效的劳动上,只要把以前的老教案拿过来稍加修改,有的甚至原封不动提交上去就行了。有些学校有集体备课制度,组内教师轮流备课,资源共享,互相抄一抄就可以了。
  
  以上教师对备课的态度反映了教师以知识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只要学生成绩好,谁也拿我没有办法,其带来的结果就是不能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服务,即不能为使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服务。所以端正备课态度,做到备好课为上好课服务,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应成为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备课的基本思路
  
  备课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是教师教育观的具体再现,是教师运用自己知识和经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备好课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对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笔者认为,有效的英语课备课必须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环节:
  
  1.心中有课标—备课之魂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和效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了三十多年课的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课后有人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准备这堂课的?”他笑着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其实,现场准备只花了15分钟。”这15分钟充分体现了这位教师用一辈子来实现的教育价值追求。在英语教学中要学生成绩还是要学生成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追求,其结果当然也会截然不同。因此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做正确的教育价值追求是新课程给英语教师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英语教师在备课之始,至少要做到如下两点:
  
  (1)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树立教育理想。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①从“教知识”到“教发展”。②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③从“讲授成功”到“学习成功”。④从“重知识”到“重情感”。⑤从“统一要求”到“差异对待”。⑥从“重记忆”到“重思维”(潘锛光,2011)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备课前以谦虚的心态反思一下,“我做好了践行课标理念的准备了吗?”。
  
  (2)从课标的视角全局把握各阶段的教学重、难点。
  如果说课标是灯,那么阶段教学目标就是塔。遵循着光明朝着既定的阶段目标航行才能不偏离轨道。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对每个教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就很容易出现用初三中考的方法教初一的学生,初三的课堂像初一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初一课堂中老师非常详细地给学生梳理知识点,巴不得把他所有的知识倾囊献给学生,而在初三的课堂上,有的老师还在认认真真地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翻译句子。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按照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有效实施课堂教学,造成初一两级分化严重,初三英语课无法进行的局面。如果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读”这一项,初一要求“正确的朗读”,初二要求“连贯、流畅的朗读”,初三则要求“读主旨大意、细节信息、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等高层次理解活动。很明显,通过简单的对比,我们就可以明确各阶段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了。因此,教师在备课之前,要花时间和精力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对各阶段教学中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维度的具体要求,并做到心中有数。
  
  2.脑中有教材—备课之基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备课的基础是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内容分析,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创造性使用。
  
  (1)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所谓整体分析教材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指从教材整体上把握其涵盖了哪些话题和语法项目,他们在初中三个年段是如何分布的,哪些是重点、热点和难点,从全局把握教学内容有利于在教学中做到不超纲不超标,有的放矢;二是指从单元整体分析其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单元与其它单元之间有何联系,单元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有何联系,在此视野下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哪些词汇、短语、功能句、语法等是阻碍学生完成模块任务的“拦路虎”,这些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或感知)有何联系等;三是指从课文整体来分析、确定和处理核心知识点。教师要善于借助教辅用书、课文标题、插图、段落线索以及课后练习题分析确定核心知识点,并做到精讲精练,抓重点、攻难点,而不是所有知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2)处理好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
  英语知识若不经过听、说、读、写的实践,就如同光是嘴上说食物,不吃终究不会饱一样。分析教材的第二步就是要分析这节课的核心知识要达到何种使用程度,是做到能听懂、读懂,还是能说、能写。事实上,很多教师都很贪心,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都希望学生能够对所学新知识做到听、说、读、写四会并举,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明确自己授课的类型,即听说课、读写课、综合语言运用课还是专门的词汇课、语法课、报刊阅读课、欣赏课等等。否则,就会出现处理对话的时候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文本的时候通过听录音获取信息的等不明确教学目的的教学行为。
  
  (3)处理好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传统的教学过分关注语言学习的工具性,忽略语言的人文性,课堂上缺乏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声音、体态、感情表达观点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行为。例如在处理初一下册“ThelifeofWilliamShakespeare”一课时,很多教师只关注了文中信息点和知识的处理,让学生通过完成表格,分析莎士比亚哪年做了什么事就结束任务了。事实上教师只需要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追加一个问题“WhycouldShakespearebecomerichandsuccessful?”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人文要素,即莎士比亚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把自己的爱好和事业结合起来的人。一分钟能处理的事情,但是由于教育观念与行为的链接意识不强,可能导致终生备课时对人文目标的缺失。 3.眼中有学生—备课之根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出发点和根本立足点。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学习习惯与方法;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要等。在备课时,教师要把学情放在首位,把班级授课同差异教学结合起来,从“教材”这一单一要素走向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的整合。 (1)合理把握学情做好知识起点分析。 英语课与其他学科的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的差异非常大。因为有的学生从婴儿期就开始接触英语了,有的学生在国外呆过,语感特别好,有的参加了各种课外补习,外教授课,还有一些学生基础特别差,在小学阶段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两级分化现象是学校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在这种背景下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起点,合理把握学情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初一的教学,刚入学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农民工子弟或随迁子女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有的学生在小学已经把初中阶段的单词都学完了。面对这种外因,作为英语教师没有理由在一开始就放弃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希望,应该想方设法进行因材施教。 (2)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 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意性和和活动目的的盲目性,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建议教师采用“ABCD”格式进行目标描述,即行为主体(audience) 执行行为(behaviour) 执行条件(condition) 执行程度(degree)。例如对一节听说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1)90%的学生(行为主体)能够通过听说活动(执行行为)借助图片(执行条件)识别并理解生词的含义;(2)85%学生能够通过听对话完成表格,获取主要信息,等等。 以学生为教学目标表述对象,以行为动词陈述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一方面要求教师明确英语课型的基本特点和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应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胸中有教法—备课之本 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应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能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将“教法”、“学法”以及评价有机结合,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1)教法要体现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每个教师都要从实际出发,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课的类型与结构,以及学生和自己的特点等,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与所教学科对路的方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课本生活化,语言的使用语境化。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为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即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教育部,2011)服务,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新授课要遵循“感知和领会、巩固和记忆、运用和交际”这一过程来呈现。避免出现学生不理解就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等简单的填鸭式、题海式教学模式。 (2)教法要指导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课上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为教学之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备课时应认真对照课程标准,明确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哪些,并琢磨这些策略和方法如何与语言知识的理解和积累,语言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举一反三、团结合作等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 (3)教法要重视教学评价对学习的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部分,除了课堂生成的即时性评价,一个用当堂所学的知识完成的任务或作业设计应先于教学设计,以任务为驱动或作业为驱动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有利于明确知识点,精讲精练;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所备的教学过程一定要为指导学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或作业服务。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将评价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对各个知识点的教学应该充分估计并合理设计评价行为,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在备课时应反思自己是否透彻领会了课标理念,是否吃透了教材,是否考虑了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教师只有端正态度,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确保它们的一致性,才能不断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8. [2]刘婧姝对提高高校教师备课的有效性的探讨教育探2008(8):107-108. [3]潘锛光初中英语备课探析中学教学参考2011(2):95-96. [4]章兼中外语教育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依照新教学观的要求,教材不应该成为教师的圣经,而是成为师生对话的窗口。因此教师有了更多的权限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只有不断学习,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相应提高。古诗词创作,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     那么,进行古诗词创作,应该掌握古诗词的哪些基本知识、基本特点,创作要求呢?笔者认为,学习古诗词创作,应该了解、学习如下内容:    一、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在汉语言文学中,古诗词内容丰富,有诗经、楚辞、汉代辞赋、汉代诗歌、建安风骨、正始之音、两
随着体育高考生人数的逐年递增,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由此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满足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特别是教学改革的今天 , 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平等   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
李国红 生于江西景德镇,199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现为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鎮市珠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员。
期刊
本人从教至今,曾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现从事汉语教学。在教学期间,经过对比发现汉族学生学英语和少数名族学生学习汉语,其实都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在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体会到汉语教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在现实生活中要使学生能够真正解惑,则要讲究“传道”的方式。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知识飞跃发展的今天,要想掌握知识的真谛,就必须要掌握“传道”的方式,专家和学术人员经历多年的探究,终于总结出一种适合新课和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开放式数学具有以下优点:    一、变“填鸭式”学习为“游戏式”学习    以前的教学都是老
摘要:“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化学这一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更需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问题解决教学的含义,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概念解析    1.问题解决的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问题解决”和“解决问题”视为同一个概念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新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自主探究,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这种理念,我们就必须相应地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引、悟” ;课堂教学策略; 阅读新授课运用   新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