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地理学科中,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地图无论在教学资源还是高考试题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图可以更直观地将知识内容展示出来。因此,高中课程更要注重学生的地图技能培养。本文主要是通过地图技能培养的意义、教师如何利用地图进行直观教学以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懂图、析图、绘图和用图能力进行探析,加强师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图技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技能;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0-0105-03
1 地图技能培养的意义
1.1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更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1]。以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为例,表1是2015-2021广东省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图表题考察情况。分值占比较高,基本保持在60%左右,失分率也会较高,由此可知,地理真题图表题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地理学科从初中开始加入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范畴,地理相对于历史政治这两个文科类的学科来说,更带有理科属性,需要更多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通过地图的运用,可以展示出各个区域的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对地理学科产生好奇心,从而热爱地理学习。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第一章是“地球和地图”,高中第一章是宇宙中的地球。开篇第一章都是比较宏观的概念,对中学生来说,与他们日常生活关联性较小,理解较难。如果在此时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学生厌学情况。运用地图教学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此类情况的出现,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因为教师在教授各种复杂的、遥远的、宏观的地理事物的同时,运用好地图图像进行解析,能清晰明了地解释地理现象出现的现场及其原因,加深它们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形成。
1.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等六大方面,不论哪一种素养,其培育的关键在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都以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为前提和基础。所以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地图就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增强他们的空間感知。只要学生建立了空间思维能力,就会对地理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还能教会学生全面多方位思考问题[2]。
2 教师运用地图图像进行直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条原则是“经常运用图像和其他直观教学手段”,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具风格[3]。通过图像可以获得的地理知识、巩固知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空间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1 运用电子白板进行直观教学
电子白板就是教室中的电脑,老师手中的课件ppt。这也是教师运用的最多的地图教学手段,其特点是图像比例大,清晰明了,教室中的各个位置的学生都能看见。而且是目前新兴教学科技手段,教师可以当场通过电子白板作图,方便快捷,能更好地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通过图像教学,比语言教学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要知识点,能将地理知识更好呈现。
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图片,而不是文字或者语言描述,有利于传授较难理解的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能培养学生看图的习惯,通过地图图像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2.2 运用黑板进行直观教学
“三板”技能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其中的版图版画更展现教师的地理知识功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师的需要,可通过黑板画出简略图或草图。因为是在黑板上现在作图,所以需要教师熟练的技巧和扎实的地理知识。教师拥有高超的作图能力,也能加强榜样作用。这种简略图不追求细节,展示重点部分,不是1:1还原,起到画龙点睛作用,配合教师的语言技巧,可以更好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课堂中,因为是边讲边画,所以教师应在引导过程中同时作图,一问一答,学生如同亲手动笔作图,手脑结合,有问有答,参与程度高,注意力集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3 运用地理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地图图像技能除了通过电子仪器和黑板粉笔方式,还可以使用地理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中学教材中也插入需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活动章节,比如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中,活动题就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通过简单材料制作大气运动的简易模型。诸如此类的活动题有很多,新课标的教材也添加更多需要手脑并用的活动框题。
地理教具相较于板图板画,能更直接冲击学生眼球。一种是教师动手操作地理教具,在讲台展示,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好奇教师手上的教育的外观、组成和运动形式等等;另一种是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参与地理教具制作过程,在制作中,学生亲身体会某一地形、地理现象等的组成成分或物理化学现象等等。
地图图像在地理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充分利用地图图像,进行直观地理教学,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尽可能使用各种教具和现代化手段,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增强空间感等目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传授学生有效的地图利用技能
地图图像也分难易程度,简单的地图图像一目了然,而复杂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但这只是学会了读图能力还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像、绘画地图和利用图像的能力。 3.1 读懂地图是第一步
3.1.1 地图图像的分类
地图图像包含很多种类,通常有区域图、等值线图、示意图等。区域图是高考中最常见的地理图像,包含了经纬网、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城乡分布、交通枢纽等信息;等值线图是由一个或多个地理要素数值的点所连起来的曲线图,最典型的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世界的气候”章节,课本上的插图都是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相结合的等值线图,表示着地理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示意图是解释地理事物形成的特征、结构、原因等,如晨昏线日照图、喀斯特地貌景观图等。
3.1.2 掌握地图的“语言”
要想利用地图,首先读懂地图图像是学习的第一步。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中学教材要求学习的地图的基本要素分别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要素。它们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只有先掌握这三要素,学生才会读图。
3.1.3 读图技巧的培养
读图一般有以下步骤:(1)区分给出的图是区域图、等值线图还是示意图。(2)将给出的文字主题与地图“语言”三要素相结合,看清楚所给的地理要素信息,把握细节。(3)掌握图文转化,将题干的文字转换成图中信息,将图中信息提炼出来,以达到简化读图的难度。
加强读图训练,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和课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地理实验室等等。熟能生巧,而且地图的学习也可以增进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地理核心素养。
3.2 分析地图是关键
3.2.1 提炼地图“语言”
读懂地图的“语言”三要素后,要通过三要素所给出的信息和地图本身透露的信息,讲这些内容通过大脑深加工,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加工策略[4]。因为学生接受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文字,很少通过图像获得。训练学生通过感性的地图图像获得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借助图像讲其知识与课本中文字知识相互结合迁移,将知识有效联系并整合,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获得地图“语言”三要素。比例尺为1cm=10km;上方为北;图例有八个;而且这是两个年份的对比图,分别是2008年和2017年。从所学的知识中,利用区位因素特征分析相关知识,可以获得该地区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并且根据该地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可以分析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这便是将抽象化的图像信息转换成具体化的文字信息。
3.3 訓练绘图是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学生已对地图技能有一定概念,在此,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就可以通过绘图强化能力训练[5]。
训练的方向先由宏观再到微观,培养学生对尺度概念的理解。比如,从中国版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等宏观地图绘画,使学生对地球各地区分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微观方面,则缩小到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某一知识点的绘画。绘图不仅是一个动手过程,也是脑力活动,在绘图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绘画地图,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刚开始进行绘图训练,时间消耗会较长,此时学生的地理知识还不牢固,会耗费较多精力,前期绘图数量应少量。到后期学生课下学习时,通过长期的自主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图速度加快,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问题的地图绘画,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
3.4 利用地图是目的
3.4.1 培养学生地图知识体系
地图知识体系,就是讲所学到的地理图像知识添加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里,产生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
当学生经过长期的读图和析图训练之后,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惯式,将地图图像存放在脑中,构成独有的地图知识体系,就能达到用图片与文字相互转换的层次。例如,当提起我国为什么季风气候这么显著时,学生脑海就会形成欧亚大陆版图,我国的海陆位置,提取出我国位于最大的亚欧大陆和面向最大的太平洋的知识。
3.4.2 培养学生收集地图的习惯
地理学科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内和课外资源,各种类型地图插图,学生要养成收集地图的习惯,鼓励学生养成这个习惯。例如制作一个地图册,收集手绘图或剪图。当读图的数量提高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可以以旅游景点为例子,让学生收集景点的介绍地图,这就是示意图的一种类型,提起学生收集地图图像的兴趣。同时,读图、析图和用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工作。要打好读图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不能急于求成,最终使量变转化成质变。
4 结论
在地理课程中,地图是最基本、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要通过地图图像获得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等相关知识内容,如交通轨道情况、湖泊水文等。让学生主动培养地图技能,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图技能的积极性,将知识内容和地图技能相互结合,使师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地图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戴英,叶滢,余云.从地理教育新宪章谈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45(23):7-8.
〔2〕李迎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课程教育研究,2019,8(36):140-141.
〔3〕刘应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13(S1):90-93.
〔4〕刘晓明.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198-201.
〔5〕高冠军.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51):386-387.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技能;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0-0105-03
1 地图技能培养的意义
1.1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更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1]。以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为例,表1是2015-2021广东省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图表题考察情况。分值占比较高,基本保持在60%左右,失分率也会较高,由此可知,地理真题图表题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地理学科从初中开始加入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范畴,地理相对于历史政治这两个文科类的学科来说,更带有理科属性,需要更多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通过地图的运用,可以展示出各个区域的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对地理学科产生好奇心,从而热爱地理学习。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第一章是“地球和地图”,高中第一章是宇宙中的地球。开篇第一章都是比较宏观的概念,对中学生来说,与他们日常生活关联性较小,理解较难。如果在此时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学生厌学情况。运用地图教学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此类情况的出现,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因为教师在教授各种复杂的、遥远的、宏观的地理事物的同时,运用好地图图像进行解析,能清晰明了地解释地理现象出现的现场及其原因,加深它们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形成。
1.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等六大方面,不论哪一种素养,其培育的关键在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都以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为前提和基础。所以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地图就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增强他们的空間感知。只要学生建立了空间思维能力,就会对地理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还能教会学生全面多方位思考问题[2]。
2 教师运用地图图像进行直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条原则是“经常运用图像和其他直观教学手段”,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具风格[3]。通过图像可以获得的地理知识、巩固知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空间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1 运用电子白板进行直观教学
电子白板就是教室中的电脑,老师手中的课件ppt。这也是教师运用的最多的地图教学手段,其特点是图像比例大,清晰明了,教室中的各个位置的学生都能看见。而且是目前新兴教学科技手段,教师可以当场通过电子白板作图,方便快捷,能更好地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通过图像教学,比语言教学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要知识点,能将地理知识更好呈现。
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图片,而不是文字或者语言描述,有利于传授较难理解的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能培养学生看图的习惯,通过地图图像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2.2 运用黑板进行直观教学
“三板”技能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其中的版图版画更展现教师的地理知识功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师的需要,可通过黑板画出简略图或草图。因为是在黑板上现在作图,所以需要教师熟练的技巧和扎实的地理知识。教师拥有高超的作图能力,也能加强榜样作用。这种简略图不追求细节,展示重点部分,不是1:1还原,起到画龙点睛作用,配合教师的语言技巧,可以更好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课堂中,因为是边讲边画,所以教师应在引导过程中同时作图,一问一答,学生如同亲手动笔作图,手脑结合,有问有答,参与程度高,注意力集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3 运用地理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地图图像技能除了通过电子仪器和黑板粉笔方式,还可以使用地理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中学教材中也插入需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活动章节,比如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中,活动题就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通过简单材料制作大气运动的简易模型。诸如此类的活动题有很多,新课标的教材也添加更多需要手脑并用的活动框题。
地理教具相较于板图板画,能更直接冲击学生眼球。一种是教师动手操作地理教具,在讲台展示,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好奇教师手上的教育的外观、组成和运动形式等等;另一种是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参与地理教具制作过程,在制作中,学生亲身体会某一地形、地理现象等的组成成分或物理化学现象等等。
地图图像在地理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充分利用地图图像,进行直观地理教学,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尽可能使用各种教具和现代化手段,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增强空间感等目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传授学生有效的地图利用技能
地图图像也分难易程度,简单的地图图像一目了然,而复杂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但这只是学会了读图能力还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像、绘画地图和利用图像的能力。 3.1 读懂地图是第一步
3.1.1 地图图像的分类
地图图像包含很多种类,通常有区域图、等值线图、示意图等。区域图是高考中最常见的地理图像,包含了经纬网、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城乡分布、交通枢纽等信息;等值线图是由一个或多个地理要素数值的点所连起来的曲线图,最典型的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世界的气候”章节,课本上的插图都是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相结合的等值线图,表示着地理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示意图是解释地理事物形成的特征、结构、原因等,如晨昏线日照图、喀斯特地貌景观图等。
3.1.2 掌握地图的“语言”
要想利用地图,首先读懂地图图像是学习的第一步。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中学教材要求学习的地图的基本要素分别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要素。它们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应当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只有先掌握这三要素,学生才会读图。
3.1.3 读图技巧的培养
读图一般有以下步骤:(1)区分给出的图是区域图、等值线图还是示意图。(2)将给出的文字主题与地图“语言”三要素相结合,看清楚所给的地理要素信息,把握细节。(3)掌握图文转化,将题干的文字转换成图中信息,将图中信息提炼出来,以达到简化读图的难度。
加强读图训练,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和课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地理实验室等等。熟能生巧,而且地图的学习也可以增进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地理核心素养。
3.2 分析地图是关键
3.2.1 提炼地图“语言”
读懂地图的“语言”三要素后,要通过三要素所给出的信息和地图本身透露的信息,讲这些内容通过大脑深加工,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加工策略[4]。因为学生接受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文字,很少通过图像获得。训练学生通过感性的地图图像获得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借助图像讲其知识与课本中文字知识相互结合迁移,将知识有效联系并整合,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获得地图“语言”三要素。比例尺为1cm=10km;上方为北;图例有八个;而且这是两个年份的对比图,分别是2008年和2017年。从所学的知识中,利用区位因素特征分析相关知识,可以获得该地区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并且根据该地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可以分析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这便是将抽象化的图像信息转换成具体化的文字信息。
3.3 訓练绘图是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学生已对地图技能有一定概念,在此,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就可以通过绘图强化能力训练[5]。
训练的方向先由宏观再到微观,培养学生对尺度概念的理解。比如,从中国版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等宏观地图绘画,使学生对地球各地区分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微观方面,则缩小到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某一知识点的绘画。绘图不仅是一个动手过程,也是脑力活动,在绘图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绘画地图,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刚开始进行绘图训练,时间消耗会较长,此时学生的地理知识还不牢固,会耗费较多精力,前期绘图数量应少量。到后期学生课下学习时,通过长期的自主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图速度加快,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问题的地图绘画,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
3.4 利用地图是目的
3.4.1 培养学生地图知识体系
地图知识体系,就是讲所学到的地理图像知识添加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里,产生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
当学生经过长期的读图和析图训练之后,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惯式,将地图图像存放在脑中,构成独有的地图知识体系,就能达到用图片与文字相互转换的层次。例如,当提起我国为什么季风气候这么显著时,学生脑海就会形成欧亚大陆版图,我国的海陆位置,提取出我国位于最大的亚欧大陆和面向最大的太平洋的知识。
3.4.2 培养学生收集地图的习惯
地理学科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内和课外资源,各种类型地图插图,学生要养成收集地图的习惯,鼓励学生养成这个习惯。例如制作一个地图册,收集手绘图或剪图。当读图的数量提高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可以以旅游景点为例子,让学生收集景点的介绍地图,这就是示意图的一种类型,提起学生收集地图图像的兴趣。同时,读图、析图和用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工作。要打好读图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不能急于求成,最终使量变转化成质变。
4 结论
在地理课程中,地图是最基本、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要通过地图图像获得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等相关知识内容,如交通轨道情况、湖泊水文等。让学生主动培养地图技能,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图技能的积极性,将知识内容和地图技能相互结合,使师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地图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戴英,叶滢,余云.从地理教育新宪章谈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45(23):7-8.
〔2〕李迎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课程教育研究,2019,8(36):140-141.
〔3〕刘应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13(S1):90-93.
〔4〕刘晓明.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198-201.
〔5〕高冠军.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51):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