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名物之间采撷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之水近几年真是出了几本叫座的好书,如《诗经别裁》、《诗经名物新证》等等,通过这些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扬之水这些年在潜心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最终完成了什么。她让你不能不惊奇地发现,繁杂的古名物在她的笔下逐渐清晰起来,本来没有头绪的东西有了头绪。去年她又在三联书店出了一本《终朝采蓝》,也是讲述古名物的。据她在后记里说,她本想叫《古名物寻微》,后来有朋友说要用软性一点的名字才好,于是她就从《诗》中拈来这样一句作为书名。书名很雅,也很有含蓄之美,不失为一个好书名。
  对于古名物我是知之甚少,以前也翻过这类书,但是即看即忘,从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后来我迷上了书法,看到启功先生谈到桌子,讲宋以前没有高桌,只是矮桌。因为这涉及到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我这才对名物之类开始注意,也才知古名物对了解和理解历史的重要。而且我由此推论出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代碑帖上的同一个字,为什么横竖撇捺长短不一,各有形态,原来这与古人写字的姿势有关,这也算是名物给我的启发吧。扬之水的这本精雅的书当然对各类名物讲得更具体、更详细,并且书里面还配有图,使人读后既得知识,又饱眼福,大开眼界。不过这本书因为引用的资料太多,所以你只有慢慢去读,慢慢去欣赏,才能更好地领略古名物的风采,了解古人对这些名物的理解。比如她讲唐代的“床”,从对床的解释,讲到床的历史和它的功用,再讲到食床和茶床,还穿插许多故事,有从《文苑英华》取之的,也有从《太平广记》取之的,这就使我们在了解床的同时,还能窥见古人的生活和情思。这也正如李旻在书的序中写的:“扬之水并不泥于古人对名与物的对照考查,她的求新之处在于关注的是诗文和器物间的契合,尝试‘在二者的遥相呼应处,接通它们本来应有的联系’,由此,使物在诗中的生命于两者的契合处复活。”这话说得真好,很准确,想来扬之水的用心用意恐怕也正在这里,采用如此的写法可说是不同于一般的解说,而是使古名物有了生命,使笔下的古名物活了,这恐怕也是写作者所寄托的。该书所涉及到的古名物内容相当广泛,里面还讲到宋代的花瓶,讲到古代的笔筒、诗筒、砚屏、手炉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古人们对物件不仅做工讲究细巧,其设计风格和形式也讲究渊源和流变,体现出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甚至可以说古名物,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一种中华民族的文明,反映出的是中国人的智慧,对宇宙、对人间万事万物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一物一世界,我们看一个物件虽小,但它能反映无穷大的世界,凝聚着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所以说,真的能赏玩古名物的人,是需要一定的境界的。因为他能在不会说话的古名物面前,听到历史的声音,在古名物平静的背后,感到它的不平静,在古名物的斑驳色彩中,看到往昔人物的陈迹。这也是物与人的对话和沟通,是时间上的和空间上的对话和沟通。高明的鉴赏家其实都是有着如此的心志,才会百倍地珍爱那些古名物,视它们为自己的生命。我读了扬之水的这本书,感觉到她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鉴赏家和学者。
  
  这本书的文字干净,像静静流淌的清水,在眼前流过,了无痕迹,把你带到悠远的历史中去。我们知道,学历史是需要想象的,因为历史不可以复原,但是怎么能看到历史,过去的人们说见其文如见其人,古人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人们千里之远无法相见,只有依托于文字。那么我们今天想象历史,最直观的是通过这些古名物,通过那生动的实物和绘画,把我们带入到历史的长河中。《终朝采蓝》正是有着这样的效果和意义、这样的魅力,因此当我捧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的是一种欣慰,当然更让我感觉到兴奋的是,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扬之水这样的学人,不知疲倦地、不声不响地在采撷这一花一木,然后编纂成册,献给世人。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
其他文献
叶老早在几十年前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应该接受不同层次的语言要素建构范例,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部编版语文教材就一改过去传统的泛人文主题,采取“双线组织结构单元”编排,即宽泛的人文主题(隐线)和系列的语文要素(显线)结构起单元内容和训练,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
除了要承受战乱、饥饿、繁重的家务、感情的折磨,萧红还要承受妇科病、怀孕的负担、产后的虚弱。这一点,被人们忽略了。在大家眼中,萧红只是一位女作家,很少有人想到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在一个男性中心的社会里,萧红的悲剧是宿命的。面对根深蒂固的男性霸权,她只能是一个“软弱者”、一个“失败者”。  事实上,萧红打破文学陈规的创作,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批评。这使得萧红常常深陷在不被认同的苦恼中。她的文学理念超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6课《孔雀东南飞》P25“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这首诗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同学之间讨论:这场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回答该问题在人教版《语文·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P59的参考答案上,原文抄录如下: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焦母不由分说,将他俩活生生的拆开;刘兄贪图富贵,迫使妹妹另嫁他人。正是焦母和刘兄合力将焦仲卿和刘兰芝逼上绝路。这个故事
行政复议是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监督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它有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塑造合法、合理与高效的行政秩序,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与整个法治建设的过程一样,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而且正经历着曲折的历程,在历史的积累中逐步生长和成熟。    民国的《诉愿法》:短命的草创和奠基阶段    制度的意义和权威,来自
鲁枢元先生是中国生态文艺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双重恶化,鲁枢元先生倡导的生态意识从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向精神领域层层深入,启发了不少有志于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研究的年轻学人,嘉惠学林。他先后出版了《猞猁言说》、《精神守望》、《生态批评的空间》,主持编写了《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等图书。  作为一位严谨扎实的学者,鲁枢元先生同时还是一位拥有强烈的
200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了何明星先生《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编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该书收入《中华文史新刊》丛书中。笔者发现书中问题不少,而且有的还很严重。来新夏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清代学术出版的社会学考察》的评介文章,认为此书“颇多新鲜之感”,“是一本有创意的专著,为研究清人文集开拓了新领域,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辛勤用心”,如此评说,则大体上是肯定此书。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至于来先生认为,此书附录
以诗获救的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涉。李涉,自号清溪子,唐朝洛阳人,元和年间曾官太子通事舍人,因事贬谪出京;大和中,复召为太学博士,不久又因事罢官,流放桂粤。  据《唐诗纪事》的记载,李涉在做太学博士期间,一次去九江,因遇雨歇宿在一个叫井栏砂的江村里,半夜里遇到强盗打家劫舍。李涉害怕和“豪客”讲道理,吓得蜷缩在角落
《小雅》并非创刊于南京    陈子善的文章《韩北屏:(诗志)》(载2009年8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厘清了一些事实真相,比如,纠正了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范泉所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中有关《诗志》创刊时间的记载错误,避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实属功德无量。不过,陈先生文章最后也有一处硬伤:  纪弦在回忆录中强调1936年10月戴望舒等主编的上海《新诗》月刊创刊是“中国新诗史上自五四
异域购书,常有艳遇——当然此艳遇非彼艳遇也。  我每到一个异国城市,最感兴趣的不是当地风景名胜,而是它的各种博物馆。访问博物馆,我又有一个嗜好,是购买该馆藏品的指南(Guide)。这种指南会逐一登录该馆重要藏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作者、年份、尺寸、流传情况等等,甚至在各展室平面图上逐一标出这些藏品的摆放位置。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馆才会编印出版这样的指南,例如我收集的这类指南中,有罗马梵
向来对学术界的“四通”人士心存敬意,所谓“四通”,即读得通、想得通、讲得通、写得通。在笔者的心目中,陈乐民先生和资中筠先生就属于这种令人感佩的“通”才。这对学术伉俪在世纪之交呈现给世人的鸿篇巨制——《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给时代添警醒,为民族立诤言,在中西文化研究领域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热心启蒙、冷眼向洋乃是他们一以贯之的精神目标。  唯其如此,汇集于《陈乐民徜徉集》总书名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