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这个“短板理论”正好可以用来说明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的问题是:中小学教师的“知识之桶”里,到底装着多少水?又还能加入多少水?教师的“知识之桶”是由哪几块“桶板”构成的?把这几块“桶板”“箍”在一起的又是什么样的知识呢?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中小学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不断地优化,以适应并促进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知识之桶”的第一块桶板是通识性知识。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背景性作用,是师生成长之树的“庞大根系”。教师的通识性知识可以满足学生探究兴趣与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教师的通识性知识也能够使自己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以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教师的通识性知识包括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这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理论。
“知识之桶”的第二块桶板是本体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部分,也是教师职业“身份”的标志。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常常称呼某教师为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等,即是教师知识的“身份标志”。一位教师准确无误地把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同时,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能使教师有可能与传授相关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取得协调与合作,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
“知识之桶”的第三块桶板是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在教学中,条件性知识涉及教师对“如何教”问题的理解。在教与学的领域中,教学过程被看作是教师将其具有的通识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来思考通识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即对通识性知识和具体的本体性知识作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如何组织、设计和实施评价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被称为教師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
以上三种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形成未来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带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它们还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进行整合,使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类似于“箍桶”的“铁条”。这样,教师的“知识之桶”才能形成,也才能真正盛得了“教育之水”。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经验的积累。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机智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巧妙地化解矛盾,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种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规律、积累教育经验的结果,教师要想学会运用教育机智,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积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和参与教育实验来提升。
只有经过整合的知识结构才是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教师的“知识之桶”才能盛得住更多的“水”,才能使“教育之桶”的“水”更多。
“知识之桶”的第一块桶板是通识性知识。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背景性作用,是师生成长之树的“庞大根系”。教师的通识性知识可以满足学生探究兴趣与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教师的通识性知识也能够使自己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以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教师的通识性知识包括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文化视野。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这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理论。
“知识之桶”的第二块桶板是本体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主干”和“核心”部分,也是教师职业“身份”的标志。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常常称呼某教师为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等,即是教师知识的“身份标志”。一位教师准确无误地把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同时,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能使教师有可能与传授相关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取得协调与合作,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
“知识之桶”的第三块桶板是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在教学中,条件性知识涉及教师对“如何教”问题的理解。在教与学的领域中,教学过程被看作是教师将其具有的通识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来思考通识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即对通识性知识和具体的本体性知识作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如何组织、设计和实施评价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被称为教師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
以上三种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形成未来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不能带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它们还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进行整合,使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三块“桶板”,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类似于“箍桶”的“铁条”。这样,教师的“知识之桶”才能形成,也才能真正盛得了“教育之水”。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经验的积累。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机智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巧妙地化解矛盾,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种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规律、积累教育经验的结果,教师要想学会运用教育机智,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体验、积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和参与教育实验来提升。
只有经过整合的知识结构才是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教师的“知识之桶”才能盛得住更多的“水”,才能使“教育之桶”的“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