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勃拉姆斯作品中的孤独因素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_c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约翰尼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他与“音乐之父”巴赫(Bach)、“乐圣”贝多芬(Beethoven)并称为德国音乐史上的“3B”。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生虽然创作了很多受人敬仰的作品,但是他内心是孤独和寂寞的。身处浪漫主义时期的勃拉姆斯,创作风格却仍然保持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特色。本文通过对作品《g小调狂想曲》的分析,着重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孤独的勃拉姆斯,思索他的人生真谛。
  关键词:勃拉姆斯 孤独古典 传承创新
  19世纪是一个局势极不稳定的年代,资产主义革命爆发使得欧洲音乐在史册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有一位作曲家紧跟其步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他被称为那个时期的复古者。虽然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但骨子里却透着古典主义的情怀。他拥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创作理念,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并且不断创新与发展。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有精湛的创作手法,更重要的是其作品中折射出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他就是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一、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1833年5月7日,约翰奈斯·勃拉姆斯生于北德的汉堡这个港口城市,他的母亲据说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的父亲是一位职业乐师,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尽管勃拉姆斯才华出众,但他的童年很窘迫。后来师从马克逊、戈塞尔、爱德华学习钢琴及作曲。19岁就小有名气并举办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个人演奏会,演奏曲目中有他根据民间舞蹈和歌曲改编的作品,表现出他的音乐才华和民族情感。1894年在维也纳举行了“三B大音乐家”音乐会,即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音乐会,成为欧洲音乐是上古典主义最后一人。
  一个作曲家的作品能够折射出他的整个人生,他的经历也对其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分量。勃拉姆斯也不例外,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生活,早年的痛苦经历使得他对感到厌恶甚至窒息。这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此可见,早年贫困的家庭环境和污浊的生活环境在他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实除了家庭的贫困,父母的不幸婚姻也使得勃拉姆斯深受创伤,因此他对婚姻想象的不是那么美好了,甚至奉劝他的姐姐也不要结婚。这种种经历都是日后影响勃拉姆斯成长的重要原因,使得他变得性格孤僻、内向,少言寡语,甚至不与外界接触。
  如果说失去恩师舒曼带给年轻的勃拉姆斯以沉重的创伤,促使他开始直面孤独,早期作品中都有所体现,那么中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尤其是父母的相继离开再次带给他的又一次对孤独的无奈之情和对生命的感叹。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这一时期的一部作品来解读勃拉姆斯的内心世界。
  二、《g小调狂想曲》作品分析
  (一)作品背景分析
  《g小调狂想曲》是勃拉姆斯的《两首狂想曲》之一(Op.79之一、二),于1897年献给他的知己伊丽莎白·冯·赫尔佐根贝克,是勃拉姆斯创作日臻完善时期的作品。
  《g小调狂想曲》是一首叙事曲风格的作品,全曲基本上由三连音组成,时而忧郁,时而激情,乐曲的喜怒哀乐瞬息万变,如同他的幸与不幸时不时的降临到了勃拉姆斯的头上。此曲为暗淡的g小调,貌似更接近作者当时孤独而又纠结的心情。虽然曲子中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结构上并未散漫,依然采用严谨的奏鸣曲式写成。有一点不同的是,在第一部分的呈示部中表现出了四个非常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主题。
  (二)曲式结构分析
  呈示部由主部A(1-8),连接部B(9-13),副部C(14-20),结束部D(21-32)构成。主部A有两个对称的乐句组成,左手的低音每小节都有一个支撑点,右手旋律声部由低到高,一次次推进,气势磅礴地展开,乐曲的情绪一步步向上递进。副部主题曲调悠扬,旋律流畅,左手的琶音如流水一般,但右手八度与半音相互交替,犹如单薄的人和强大的命运作斗争,正是勃拉姆斯面对孤独而做出的反抗,深感无奈的矛盾心理。结束部D带有附点的节奏型曲调带有一种神秘气息,主旋律移动到左手声部,显得更加沉重,似乎在模仿勃拉姆斯感慨世事难料,抒发内心的创伤。
  展开部就稍微长些了,这一部分比较注重钢琴技巧的发挥,演奏的难度也相应的提高了,声部分明,旋律突出,连绵不断的三连音整齐而有力,大量的使用主和弦和属和弦以及激进的属七和弦,将乐曲推向了最高潮。
  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之后,再现部又快速地回到了激情高涨的主部主题音乐形象,调性也由b小调转回了g小调,主题显得低沉郁闷,变得紧迫起来。最后在一连串的均匀的八分音符带保持的上方音渐渐变慢,回到四分音符上,结尾处以一个强有力的属七和弦回到坚定不移的主和弦上,圆满的收尾。
  综上所述,这首《g小调狂想曲》展现出了他当时的内心活动与现实的写照。有显而易见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表现出非常深厚的情感,更一方面在面对孤独和身处困境时,又迸发出更为生机勃勃的力量,激发人们克服困难,斗志昂扬,在困境中涅槃重生的坚定信念。
  (三)演奏技巧分析
  主部中的前四个小节是一个乐句,起到整体推进的作用,所以在弹奏的时候,双手要有连贯,用指尖勾住琴键,表现出波浪式的递进,不停地进行强弱对比,最后一定有收的感觉。右手小指音色的控制要和前两小节左手跨越触键的感觉一样。
  三四小节右手小指要突出,第八小节要突出旋律的渐强渐慢,尤其是右手的#4要更加表现出来,引出后面的八度和弦。9-13小节左手完全是八度的进行,速度很快并且要很清晰颗粒,不可拖泥带水,因此左手八度一定要紧扣琴键贴键弹奏。
  副部引出了另外一种音乐情绪,有种暴风雨前宁静的感觉。整首乐曲具有连贯性,右手旋律性比较强。弹奏时需用指腹轻轻帖住琴键,这时要注意另一只手的呼吸和连线动作,然后随着旋律哼唱。
  结束部在非常繁复的情绪中不断发展,左手是主旋律,触键要深,要突出强弱,21-32小节中的三连音要弹奏的很平均,音量尽量要控制一致,右手应思索着着弹,切忌绷太紧,否则影响声音的效果。   33-85小节为展开部,左右手交替弹奏主旋律,要非常注重左手,右手下行和左手的上行一直延续了40小节。表现出勃拉姆斯矛盾的心理,充斥着勃拉姆斯孤独的情绪,一直要注意聆听高声部的进行,然后中声部要显得轻描淡写一些,突出高声部。
  再现部是主部的基本重复,有一部分是完全重复,弹奏方法与前面基本一致。左手在一种积蓄的力量下不断坚持,然后利用上手臂的力量。106-115小节有一种对抗的力量,表现出激烈地反抗情绪。
  116-121小节是全曲的结尾部分,右手做渐弱,要弹均匀。其中最后的那两个和弦要突出出来,显得非常干练,这时需要借助肢体和大臂的辅助,表达出反抗不满的情绪。
  三、勃拉姆斯作品中的孤独因素
  从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不难看出,他的创作风格是与其他同处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完全不一样的。作为浪漫主义音乐最后阶段的作曲家,他就孤独地站在那里,特立独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诸如李斯特等人都推崇文学性。标题性的风格。而勃拉姆斯则是对李斯特那种华丽的炫耀技术的音乐很是反感。浪漫主义音乐是一种自由奔放、表现个性、注重民族性的音乐。而且多以民族民间传说、古代神话为题材塑造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而勃拉姆斯则是特别崇尚古典主义的文化传统,听上去他更像是一位被浪漫主义所遗弃的孤儿,因此他很孤独,他就像两个矛盾的统一体,一只手伸向古典主义,一只手伸向浪漫主义。
  勃拉姆斯将民间音乐运用的恰到好处。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深入民间,四处搜集民间素材,然后再改编,那个时候勃拉姆斯定居在维也纳这座艺术宫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宝藏,这对他的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他在崇尚古典的同时对民间音乐也是相当的热爱,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国的音乐素材都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他把民歌当成了自己的一个理想。
  与许多同时代的作曲家不同,勃拉姆斯不是一位高调的人,这和他的性格以及经历都有关。也许有些人对他有争议,但他确实是自舒伯特之后,唯一一位把古典主义完整传承下来的人,更没有人像他那样接近贝多芬,他所作的《第一交响曲》被德国乐评人赞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他虽然这样孤独的与世无争,但是仍然备受众人的尊敬和膜拜,不愧是一位独特的浪漫又古典的伟大作曲家。
  四、结语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勃拉姆斯这位注定一生都是孤独的音乐家在他浩瀚的人生中却谱写出了华丽的篇章。人们记住他了,不只是他的作品还有他的精神。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年代,不必为了追求表面的浮夸而忘记了自己真正存在的意义。这位浪漫主义的复古者非但没有遗弃传统反而将其继承发扬,传承创新,为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近朱.勃拉姆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菲尔·古尔丁·古典作曲家排行榜[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3]关伯基.李斯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朱秋华.西方音乐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郭小苹.勃拉姆斯的性格特点及其音乐创作[J].音乐研究(季刊),2007,(03).
  [6]雷达.西方音乐史纵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李晶.思索死亡的精神之旅[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以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音乐作为培养学生美学思维和素养的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音乐教育,有助于普通高校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全面人才。本文将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施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策略研究   大
期刊
摘要:《禅与乐》是我国第一本关于禅与音乐的著作,作者以“禅与乐”二者相生相依的深层次关系为独特视角,从佛学、音乐学、美学、文学等各个层面,以锋利且文笔秀丽隽永的语言梳理了禅宗与中国音乐的因缘,并为中国现代音乐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禅宗 禅意 禅与乐   田青先生的《禅与乐》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禅与乐”的著作。他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诗意盎然的文笔和紧密的逻辑思维将“禅与乐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学习音乐课程越来越重视,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因此教授学生音乐,教好学生音乐是重要的。  关键词:创新 勤思 业精 五年级 音乐课  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的学习全面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人们也应重视学生音乐的教学,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兴趣爱好,是学生的生活更加的积极向上。本文就
期刊
摘要:音乐有着与人类同样久远的历史,其灵魂和本质就是情感的宣泄,美的情境能够实现音乐的最佳效益。音乐美育教育作为校园美育的重要环节,其语言美、旋律美、形态美和意境美是其他学科很难超越的。音乐美育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儿童的个人情操、活跃他们的思想,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本文主要是在二十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音乐美育教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關键词
期刊
摘要:李斯特改编了三部威尔第的歌剧,分别是《埃尔南尼》(Ernani)、《弄臣》(Rigoletto)、《游吟诗人》(Il Trovatore)。在当时这些作品的演出极大地传播了威尔第的歌剧音乐,演奏这些作品要从改编的素材出处、歌剧情景与语言、人物角色的声音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相应的演奏技巧实现作品的演奏。  关键词:素材出处 歌剧语言 音色 演奏技巧  《游吟诗人》(Il Trovatore
期刊
摘要:美国人沃尔特·昆斯给予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它就是一个静谧的月圆之夜;它就是风儿嬉戏树叶的沙沙声;它就是夜深人静之时远处传来的无名声响;它是心与心交流的唯一语言,两个敏感的灵魂通过它相识相知;它传递的是无尽的爱怜,诉述的是人间的深情;它还有着一个同胞姐妹,她的名字叫作诗歌——而她们共同的母亲哟,确是人生说不尽道不同的苦难!昆斯这一席话形象地道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自然、纯净、
期刊
摘要:双簧管音色柔美旖旎,音色宛如和煦的风、流淌的溪流、轻柔的蓝天。富于表达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感,被称为乐队中的抒情女高音。本文以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为例,探析双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双簧管 交响乐队 艺术特征  一、双簧管——交响乐队中的抒情女高音  (一)关于双簧管乐器  双簧管称为OBOE,它源于法文中的高(Haut)和木材(bois)之意的合成语。  双簧管为木管乐器,
期刊
段皑皑,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6岁开始学习二胡,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二胡教育家王永德教授。曾多次获得二胡演奏比赛大奖,并应邀出访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二胡协奏曲《春江水暖》,
期刊
摘要:同课异构是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多角度、全方位的课堂展示。本文以笔者参加的优课评比活动为媒介,借用多位老师的精彩演绎,拓宽大家的教学思路,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同课异构 高中音乐教学  2015年9月22-23日,江苏省南通市高中音乐优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在通州区二甲中学举行。本次比赛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模式,参赛的8位选手均围绕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中的《动感
期刊
摘要:综艺晚会三要素,要强调鲜明的主题、绚丽的色彩、深邃的内涵。只要掌握这三个要素一个综艺晚会的大的框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主题的确定一定要慎重,不可模糊不可随意转换;色彩也不可以什么靓丽上什么节目,那让晚会光怪陆离也不可取;平淡无奇缺乏深刻内涵的晚会,也会让人乏味没有什么琢磨头。这三要素的合理运用对办出好的晚会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主题 色彩 内涵 三要素  一、主题要鲜明  最近举行的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