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斯特改编了三部威尔第的歌剧,分别是《埃尔南尼》(Ernani)、《弄臣》(Rigoletto)、《游吟诗人》(Il Trovatore)。在当时这些作品的演出极大地传播了威尔第的歌剧音乐,演奏这些作品要从改编的素材出处、歌剧情景与语言、人物角色的声音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相应的演奏技巧实现作品的演奏。
关键词:素材出处 歌剧语言 音色 演奏技巧
《游吟诗人》(Il Trovatore)这部歌剧的主要矛盾冲突有这几个:一是女巫的杀母之仇,女巫的母亲当年被阿拉贡的老伯爵因为误会而烧死;二是女巫因为想复仇而误把自己的儿子烧死,把仇人的儿子抚养长大,她希望养子杀死伯爵又担心养子被杀的一种仇恨和母性的矛盾;三是游吟诗人与伯爵,本来是亲兄弟,但弟弟(游吟诗人)是敌方军队的军官,又是仇人的儿子,相互之间又是情敌,最终弟弟被哥哥杀死。
李斯特改编的这首作品的素材出自歌剧的第四幕,游吟诗人曼里科被抓进监狱,女主人公莱奥诺拉想念曼里科,决心以生命作为代价去救爱人的生命,在监狱外面绝望、无助的情景。因此李斯特没有像《埃尔南尼》和《弄臣》一样直接用歌剧的题目作为曲子的题目,而是用“Miserere”这个词,单词出自基督教《圣经》中的第五十一篇诗篇,本意是“没有希望的”、“绝望的”。
曲子开头左手弹奏的是教堂的钟声,4/4拍,有两个声部构成,从节拍上来看,这些钟声都是从小节的第二拍开始,渐弱走向小节的次重拍,这样的节奏使钟声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当走到重拍时就消失了(谱例1)。弹奏这些音的时候腰部发力,经肩膀和手臂贯穿下去,手指做一下缓冲,让力量达到琴键深处,通过力量转移的方式把第二个四分音符带起来,形成渐弱的效果。右手表现的是教堂里传出的祷告的声音:“上帝,请怜悯这些灵魂,她正要踏上不归路,慈悲啊上帝!这个人不能成为地狱的祭品。”李斯特在这里特别的标注了一句话:sotto voce ma marcato e pesante。要求把这些和弦弹得很轻,但要用按、压的方式弹下去,听起来像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整齐而连贯。
11-21小节是莱奥诺拉的唱段,她唱道:“严肃、悲怆,祈祷者的圣歌,盖住了那份恐怖的气息,悲伤击败了我,觊觎我的呼吸与心跳。”节奏型是八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再加上两个三十二分音符的组合,伴着这样的节奏,音响从很轻声至八小节以后的特别大声使音乐体现了巨大的张力,旋律部分要注意拍点上的长音,力量下去的要深,使其有充足的泛音,左手低音模仿的是乐队的震音,要干净利落。18-21小节的二度级进下行的旋律莱奥诺拉哀嚎般的歌唱,触键要迅速,发力要快,四小节一气呵成。
22-28小节是莱奥诺拉听到的监狱里面传出来的曼里科的声音,曼里科唱道:“死亡这么缓慢呀,对一个想死的人来说,来的多么迟缓,再见了!莱奥诺拉!”这一段的主旋律在中音区,要弹得流畅连贯,气息要长,两小节为一句,要注意因歌词内容与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导致的音乐变化。
29-37小节的旋律是1-10小节右手的主题,伴奏变成三度颤音,把主题烘托得比乐曲开头更加紧张。演奏时要注意手指整齐、掌关节放松而敏捷。
38-48小节的右手分两个声部,高旋律是莱奥诺拉演唱的唱段,低音是乐队的震音,左手的伴奏是半音阶织体,前半部分是上下起伏的半音阶,后半部分是一次次的半音上行,就像莱奥诺拉的内心涌动,她已经做了赴死的决心,这样的伴奏黑暗而残酷(谱例2)。
49-58小节的旋律与22-28小节是一样的,曼里科非常深情地唱道:“如今我以血偿付我对你的爱,永远别忘记我,莱奥诺拉,再见了!”伴奏织体变奏为重复的十六分音符,李斯特在这儿写了pppp,弹这些快速轻柔的和弦时手的支撑要非常好,确保先摸到琴键,固定手型,把力量作用到琴键的下面一半,才能做出作曲家要求的声音效果。
59-76小节是以莱奥诺拉的歌唱:“忘了你,永远忘了你!”为主题的变奏。59-62是二度级进下行的的旋律,分别在降A大调和B大调上呈现,要弹得非常热情,左手伴奏是分解和弦琶音,每组以小二度级进上行的模式与旋律形成反向进行,推动音乐发展,要弹得轻柔连贯。踏板按照和弦变化来踩,基本上是每小节四次。63-66小节力度开始加强,音乐开始变的紧张起来,紧张的气氛推到65小节,织体完全变成和弦,李斯特在低音和弦上标记了“marcatissimo”,所以在演奏这些和弦时要把手指绷紧,手臂相对放松,气息控制好,腰、腹、肩、背直接把力推出去。67-76小节是对59-66小节进行了变奏,67-72小节把主旋律放在了中音区,由双手共同完成,琶音放在了右手的高音区,73-76小节把前段的和弦变奏成八度,这一段的力度有不同的要求,73小节是ff、sf与倍重音记号,74小节是sf、倍重音记号与strepitoso(喧闹的、震耳欲聋的),75小节是ffff,76小节是一个华彩段,力度是martellato,意思是锤打的、断奏的。
77小节以后是尾声。77、78、80、81四小节的左手是带琶音记号的柱式和弦,右手是带双音的长琶音,双手一起做很大的渐强,与79、82小节的旋律呼应。从83小节开始左手低音有六拍的震音,右手的音型模式来自于18小节,这一段渐快与渐强一起,使音乐的戏剧感更强烈。终止是李斯特惯用的八度与和弦,在悲壮的情绪中结束整曲。
学习这首作品时,首先要了解相关的歌剧结构,包括故事情节、各个人物的角色和性格特点、原文歌词的语言特点、乐队的部分的音乐结构等等,根据这些结构的特点,用符合歌剧人物性格特点的情绪、符合歌剧人物声部特点的音色、合理的节奏速度安排、合理的触键方式去把握好作品。
关键词:素材出处 歌剧语言 音色 演奏技巧
《游吟诗人》(Il Trovatore)这部歌剧的主要矛盾冲突有这几个:一是女巫的杀母之仇,女巫的母亲当年被阿拉贡的老伯爵因为误会而烧死;二是女巫因为想复仇而误把自己的儿子烧死,把仇人的儿子抚养长大,她希望养子杀死伯爵又担心养子被杀的一种仇恨和母性的矛盾;三是游吟诗人与伯爵,本来是亲兄弟,但弟弟(游吟诗人)是敌方军队的军官,又是仇人的儿子,相互之间又是情敌,最终弟弟被哥哥杀死。
李斯特改编的这首作品的素材出自歌剧的第四幕,游吟诗人曼里科被抓进监狱,女主人公莱奥诺拉想念曼里科,决心以生命作为代价去救爱人的生命,在监狱外面绝望、无助的情景。因此李斯特没有像《埃尔南尼》和《弄臣》一样直接用歌剧的题目作为曲子的题目,而是用“Miserere”这个词,单词出自基督教《圣经》中的第五十一篇诗篇,本意是“没有希望的”、“绝望的”。
曲子开头左手弹奏的是教堂的钟声,4/4拍,有两个声部构成,从节拍上来看,这些钟声都是从小节的第二拍开始,渐弱走向小节的次重拍,这样的节奏使钟声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当走到重拍时就消失了(谱例1)。弹奏这些音的时候腰部发力,经肩膀和手臂贯穿下去,手指做一下缓冲,让力量达到琴键深处,通过力量转移的方式把第二个四分音符带起来,形成渐弱的效果。右手表现的是教堂里传出的祷告的声音:“上帝,请怜悯这些灵魂,她正要踏上不归路,慈悲啊上帝!这个人不能成为地狱的祭品。”李斯特在这里特别的标注了一句话:sotto voce ma marcato e pesante。要求把这些和弦弹得很轻,但要用按、压的方式弹下去,听起来像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整齐而连贯。
11-21小节是莱奥诺拉的唱段,她唱道:“严肃、悲怆,祈祷者的圣歌,盖住了那份恐怖的气息,悲伤击败了我,觊觎我的呼吸与心跳。”节奏型是八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再加上两个三十二分音符的组合,伴着这样的节奏,音响从很轻声至八小节以后的特别大声使音乐体现了巨大的张力,旋律部分要注意拍点上的长音,力量下去的要深,使其有充足的泛音,左手低音模仿的是乐队的震音,要干净利落。18-21小节的二度级进下行的旋律莱奥诺拉哀嚎般的歌唱,触键要迅速,发力要快,四小节一气呵成。
22-28小节是莱奥诺拉听到的监狱里面传出来的曼里科的声音,曼里科唱道:“死亡这么缓慢呀,对一个想死的人来说,来的多么迟缓,再见了!莱奥诺拉!”这一段的主旋律在中音区,要弹得流畅连贯,气息要长,两小节为一句,要注意因歌词内容与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导致的音乐变化。
29-37小节的旋律是1-10小节右手的主题,伴奏变成三度颤音,把主题烘托得比乐曲开头更加紧张。演奏时要注意手指整齐、掌关节放松而敏捷。
38-48小节的右手分两个声部,高旋律是莱奥诺拉演唱的唱段,低音是乐队的震音,左手的伴奏是半音阶织体,前半部分是上下起伏的半音阶,后半部分是一次次的半音上行,就像莱奥诺拉的内心涌动,她已经做了赴死的决心,这样的伴奏黑暗而残酷(谱例2)。
49-58小节的旋律与22-28小节是一样的,曼里科非常深情地唱道:“如今我以血偿付我对你的爱,永远别忘记我,莱奥诺拉,再见了!”伴奏织体变奏为重复的十六分音符,李斯特在这儿写了pppp,弹这些快速轻柔的和弦时手的支撑要非常好,确保先摸到琴键,固定手型,把力量作用到琴键的下面一半,才能做出作曲家要求的声音效果。
59-76小节是以莱奥诺拉的歌唱:“忘了你,永远忘了你!”为主题的变奏。59-62是二度级进下行的的旋律,分别在降A大调和B大调上呈现,要弹得非常热情,左手伴奏是分解和弦琶音,每组以小二度级进上行的模式与旋律形成反向进行,推动音乐发展,要弹得轻柔连贯。踏板按照和弦变化来踩,基本上是每小节四次。63-66小节力度开始加强,音乐开始变的紧张起来,紧张的气氛推到65小节,织体完全变成和弦,李斯特在低音和弦上标记了“marcatissimo”,所以在演奏这些和弦时要把手指绷紧,手臂相对放松,气息控制好,腰、腹、肩、背直接把力推出去。67-76小节是对59-66小节进行了变奏,67-72小节把主旋律放在了中音区,由双手共同完成,琶音放在了右手的高音区,73-76小节把前段的和弦变奏成八度,这一段的力度有不同的要求,73小节是ff、sf与倍重音记号,74小节是sf、倍重音记号与strepitoso(喧闹的、震耳欲聋的),75小节是ffff,76小节是一个华彩段,力度是martellato,意思是锤打的、断奏的。
77小节以后是尾声。77、78、80、81四小节的左手是带琶音记号的柱式和弦,右手是带双音的长琶音,双手一起做很大的渐强,与79、82小节的旋律呼应。从83小节开始左手低音有六拍的震音,右手的音型模式来自于18小节,这一段渐快与渐强一起,使音乐的戏剧感更强烈。终止是李斯特惯用的八度与和弦,在悲壮的情绪中结束整曲。
学习这首作品时,首先要了解相关的歌剧结构,包括故事情节、各个人物的角色和性格特点、原文歌词的语言特点、乐队的部分的音乐结构等等,根据这些结构的特点,用符合歌剧人物性格特点的情绪、符合歌剧人物声部特点的音色、合理的节奏速度安排、合理的触键方式去把握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