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误区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有些数学课堂教学却陷入种种新误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及多媒体使用等都出现“务虚”现象,必须加以纠正。
  关键词:新课程;合作学习;务虚;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56-02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沸腾”起来了,“不会开口”的学生能畅所欲言了,广大师生都尝到了甜头…… 但是,笔者也发现有些教师在运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陷入一些新误区,下面浅谈如何走出这些误区。
  一、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这一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必说,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对于有些课堂讨论我们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讨论的问题有没有价值;讨论的频率是否过高;讨论的任务是否明确等。比如: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声令下:“开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一团,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一段时间后,教师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这时学生讨论戛然而止。然后,在展示讨论成果时,往往是学习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抢先说出自己的意见,而其他学生则坐在那里当“看客”,失去了表现自己、发表见解的机会,不能达到“有效讨论”。那么,如何避免类似现象,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一) 讨论形式要灵活
  现行数学教材大多通过“留空”、“观察”、及“数学活动”等栏目,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也可以这些栏目为契机,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灵活地使用多种讨论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尽量避免“一刀切”形式的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问题设计多种讨论形式。方法一:互相提问,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提问,或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提问;方法二:讨论前,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讨论时让每个成员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提醒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要有耐心,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能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才能体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全面性原则,在实施中教师应注意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对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而取得的成功,哪怕是很微小的成功,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尤其是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更要特别鼓励。方法三:抽签法,在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形成观点后抽签决定谁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其他成员对他(她)的观点提出看法,在这样互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生思维碰撞,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学《函数》这一节时,教师提出“y=3是函数吗?”这一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首先结合以前学过的函数知识独立思考,然后再抽签决定谁来说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其他成员对这一观点进行讨论,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拿到课堂上交流,再经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得出正确结论;方法四:打破小组成员一成不变的常规,动态编排小组成员,比如,有时让学生自己安排位置,自由组合,有时让男生固定女生流动,有时让女生固定男生流动,有时让某一组成员固定,其他组成员流动等。
  (二)教师的介入要“少”而“精”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有时会陷入有其“形”无其“实”的误区。其表现为老师先入为主的提出问题,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深入思考,就让学生分组讨论,而讨论结果往往是老师提前设计好的,讨论与活动是按照老师预设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的。也有一些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一味地等待、观望,任凭学生“自由”争论,因为缺失明确目的、明确分工、及时指导等使得课堂教育华而不实。这些无疑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对老师介入学生的讨论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随时掌握和利用可挖掘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巧妙地引导,做到既不放任自流,又不过多牵引。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辨、探究、争论,实现有效学习。教师不管何时介入学生的讨论,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即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为了追求课堂的表面圆满而剥夺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学习的机会。
  另外,课堂的“务虚”还表现在老师评价的笼统性上。新课程倡导赏识教育,提倡教师使用鼓励性评价用语,但有些教师把“好”、“不错”、“你真棒!”挂在嘴上,不分对象地使用,造成赞美“泛滥”。这样的评价往往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赞美依赖症”,一旦得不到老师这样的评价就会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教师不能用划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可适当高标准、严要求;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对学困生则以鼓励为主,以消除其自卑感和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总之,教师的评价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情感性原则,能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鞭策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增强其积极向上的动力;二是赏识性原则,使用客观而真实的评价用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中去;三是反馈性原则,教师的评语及时向学生、家长输出信息,而学生、家长的积极反响又会反馈给教师,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还可采用开放性的评价,在形式上变单一的老师对学生评价改为学生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及学生对自己的多向性评价。同时在评价内容上,要变仅侧重学生智力因素的评价为全面考察学生的智力、兴趣、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二、走出教学模式的误区
  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满堂灌”模式逐渐被摒弃了,但是“满堂问”式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作答。这样的提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与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此,教师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本堂课教学内容而言,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要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
  三、走出多媒体使用的误区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直观性、形象化方面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也难免会有弊端。比如“新瓶装旧酒”等现象,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从参考书上挪到了多媒体中,甚至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就不用板书。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为用而用”,不求实效,甚至有时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动手、动脑的时间。有时一些眼花缭乱的画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做一些数学练习题前设计一种小动物在跳跃或做鬼脸,或加入某些音乐背景,反而打乱了学生的思路,不利于课堂教学。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能用实物演示的没有必要用多媒体。正确使用多媒体的关键是不能喧宾夺主,要正确处理美观性、趣味性与实际教学的关系,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真正体现“辅助”作用。
  总之,数学教师在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精神时,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不顾实际,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甚至避开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我们任重而道远,要脚踏实地、怀揣一颗爱心、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其他文献
初中地理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具,能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自制黄道平面模型,能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变化;利用挂图和自制字条,有助于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是以理论基础为主,造成实际教学与社会相互脱节的现象,为此提出基于沟通能力的高职人像摄影实践课程。高职人像摄影实践课程将理论精简到最低限度,通过增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这两种写作手法并在写作中加以应用,开展以“发挥联想和想象”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依托“任务单”教学流程,以“任务单”为主线,借助《西游记》的故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碘锤实验,通过对比碘在常温下和放入热水中的不同现象,来分析碘升华的条件。由于初二的学生并没有"热传递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吸、放热"这一明确的观念,
逻辑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逻辑推理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推理的心理机制、发展时期及影响因素。从相关研究成果中得到启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
8月25日,上海市水产行业协会向该市郊县25家水产养殖企业颁发了《上海市水产养殖场食用水产品准出证明》(简称《准出证明》),上海市食用养殖水产品准出制度正式进入试点阶段。
算法化是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从三角函数走向相似,用三角函数作为工具来解析几何,从特殊研究出一般,既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也可以为平面几何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多便利。同时,这
新课程突出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需要通过学生亲历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科学探究成为化学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深度学习的发生条件(前提)包括有结构化的学习材料、转变学习方式、以学习素养为支撑、以学习评价做保障。结构化的学习材料,是指向学习内容的,主要回答"学什么""怎样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