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全班集体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它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
一 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
组建学习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还应尊重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通常4人一组,由1人任小组长,小组长必须具备成绩好,乐于助人,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素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并适时组织一些小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自信心。
二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素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小组长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学生担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3.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 让合作小组参与课前预习
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而有些同学缺乏预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到课堂上疑点重重,特别吃力。几年来,我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并试做几道题,发现疑难问题可在小组里讨论解决。如简便计算:25×104预习时出现了两种算法:
(1)25×(100+4)(2)25×(4×26)
一种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一种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两种算法都行,但运用的乘法分配律较简便,通过预习,新课教学就轻松多了。
四 让合作小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发挥电教手段,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合作的兴趣,如“多边形面积”教学时,我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充分尊重、相信学生,运用媒体、实物等手段,出示一个“智力机器人”,每出示一种图形,就让学生将有关知识自问自答,或你问我答,我问你答,让每个小组说出一点自己知道的有关知识,并提出一个问题给下一组的同学回答,依次进行。这样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兴趣非常高。
2.要有明确的合作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由老师发起的,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完成指派的任务(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教者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要让每个小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能使小组活动成为热闹的形式,空有外在的表象,没有实质的内涵。
3.精心设计,提高效率
合作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效应,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
4.开展评比,增强意识
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于教师的更有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时自拟几个题目,让学生进行测试,然后让小组长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进行评比。成绩好的同学感到只是自己好还不够,成绩差的同学感到影响了本组有了压力。这样使压力变成集体和个人的动力,每天都有同学互相帮助,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 注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结合
无原则的一味地合作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深刻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受阻,这样只会降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积极性。在合作交流前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思、有所悟、有表达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思维可能受阻或意见不统一,会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这样,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合作交流,无疑能够促进学生思路的开拓及思维的深入,使学生感悟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享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愉悦。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但怎样去利用好这种学习方式,是值得探讨的,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慢慢积累。
六 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外学习
在指导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围绕数学课本知识的内容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等活动。如我教了”求平均数”后,就布置课外作业,调查全校学生的人数和班级,求出平均每班的人数。
我还经常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质疑》、《算得快》、《数学游戏》、《数学故事丛书》等等,分独立阅读,小组共同阅读,碰到疑难问题,拿到小组里合作解决,教师适时点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视野,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 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
组建学习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还应尊重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通常4人一组,由1人任小组长,小组长必须具备成绩好,乐于助人,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素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并适时组织一些小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自信心。
二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素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小组长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学生担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3.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 让合作小组参与课前预习
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而有些同学缺乏预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到课堂上疑点重重,特别吃力。几年来,我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并试做几道题,发现疑难问题可在小组里讨论解决。如简便计算:25×104预习时出现了两种算法:
(1)25×(100+4)(2)25×(4×26)
一种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一种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两种算法都行,但运用的乘法分配律较简便,通过预习,新课教学就轻松多了。
四 让合作小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发挥电教手段,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合作的兴趣,如“多边形面积”教学时,我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充分尊重、相信学生,运用媒体、实物等手段,出示一个“智力机器人”,每出示一种图形,就让学生将有关知识自问自答,或你问我答,我问你答,让每个小组说出一点自己知道的有关知识,并提出一个问题给下一组的同学回答,依次进行。这样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兴趣非常高。
2.要有明确的合作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由老师发起的,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完成指派的任务(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教者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要让每个小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能使小组活动成为热闹的形式,空有外在的表象,没有实质的内涵。
3.精心设计,提高效率
合作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效应,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
4.开展评比,增强意识
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于教师的更有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时自拟几个题目,让学生进行测试,然后让小组长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进行评比。成绩好的同学感到只是自己好还不够,成绩差的同学感到影响了本组有了压力。这样使压力变成集体和个人的动力,每天都有同学互相帮助,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 注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结合
无原则的一味地合作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深刻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受阻,这样只会降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积极性。在合作交流前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思、有所悟、有表达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思维可能受阻或意见不统一,会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这样,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合作交流,无疑能够促进学生思路的开拓及思维的深入,使学生感悟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享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愉悦。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但怎样去利用好这种学习方式,是值得探讨的,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慢慢积累。
六 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外学习
在指导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围绕数学课本知识的内容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等活动。如我教了”求平均数”后,就布置课外作业,调查全校学生的人数和班级,求出平均每班的人数。
我还经常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质疑》、《算得快》、《数学游戏》、《数学故事丛书》等等,分独立阅读,小组共同阅读,碰到疑难问题,拿到小组里合作解决,教师适时点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视野,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