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对于变电运行人员来说,除了要完成基本的变电站日常监盘、巡视维护等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冷静、快速、准确的处理电网事故。因为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异常现象或事故,而快速、准确的处理,是保障电网稳定,降低损失和风险的前提。所以要求现场运行值班人员,除了要具有高超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过硬心里素质以及超强的团队精神。在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时间是宝贵的,分分秒秒都可能导致无法承担的后果,所以把握好时间,提高效率,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事故处理效果。
【主题词】:事故处理 效率 时间
一、前言
变电站做为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电力设施,一旦发生设备或系统事故,将直接威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妥善的处理好任何事故,意义重大。经过数十年运行经验的总结,前辈们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断的追求完美,逐步改进。然而由于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达不到“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整个事故处理过程还是完全依赖于“人”,这样就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多风险不可能从本质上根除。所以只有在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参与,规避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电力系统事故的概念及原因
1、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或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2、引起电力系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灾害、设备缺陷、管理维护不当、检修质量不好、外力破坏、运行方式不合理、继电保护误动作和人员工作失误等。
三、事故处理总体要求
1、事故处理的原则
1.1根据当时网内运行方式、天气、工作情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监控机报出的各种信号、现场设备情况,判明事故的性质和范围。尽快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防止系统稳定破坏或瓦解;
1.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1.3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对所用变及重要用户应优先恢复供电;
1.4设备损坏,无法自行处理时,应立即汇报上级。在检修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应先做好安全措施。
1.5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值班员可一面进行处理,一面作简要汇报,事后详细汇报调度及有关领导:
2.1将直接对人员生命有危险的设备停电;
2.2确知无来电的可能性,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2.3线路开关由于误碰跳闸,立即恢复供电或合上开关合环;
2.4设备严重缺陷需紧急停电者。
四、传统事故处理流程:
1、首先由运行值班人员3分钟内报于相关调度跳闸的断路器及简报信息,并通知全站人员。
2、然后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安排人员检查一、二次设备,打印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装置报文,15分钟内将事故详细信息及检查结果报相关调度,通过企业门户通讯录(或手机短信)将事故简况(跳闸时间、线路名称、跳闸相别、保护动作情况、保护测距信息)上报相关领导。
3、全站人员随时候命,迅速、准确的按调度指令进行故障隔离、恢复送电等操作。
4、最后要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四小时之内将保护装置,故障录波报文以图片的形式,与事故跳闸表通过调度运行指挥信息化平台和企业办公软件打包发至调度及领导,作为存档用以分析查对。
五、传统事故处理模式的弊端
传统事故处理模式要求变电站运行人员,在遇到电网突发事故时,能冷静对待,由值班负责人统一指挥,协调运行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打印设备报文,汇总各检查结果,及时将现场情况报于相关调度机构,积极配合调度人员,并按调度命令组织运行人员进行故障隔离,恢复送电等操作。
该模式完全依赖于现场运行人员,对现场运行人员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极高。要求现场运行人员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可以做到冷静、快速、准确的处理,坚决杜绝电网事故扩大化和人身伤害,所以处理电网事故分秒必争,对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心里素质和团队精神都是及其严厉的考验。
在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所有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繁琐的故障信息上报流程,严重影响了运行人员对事故现场的分析和处理效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处理信息上报。当站内发生事故跳闸时,后台监控机报文信息较多,甚至会有几百条之多,运行人员要迅速从这几百条报文中,甄别出重要信息而不得有丝毫遗漏,工作量极大,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稍有疏忽,将会影响整个事故处理工作,甚至导致错误处理,扩大事故,引发及其严重的后果。而且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同,心里素质的差异,对事故处理流程的掌握以及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工作状态,身体情况甚至天气情况等,都会影响事故处理效果。
六、事故信息自动整理上报
以现有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虽然还不能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自愈”功能,但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系统的改进,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人为工作量,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降低电网运行风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当发生事故跳闸等突发状况时,如果通过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统计重要信息,生产表单,通过网络上报相关部门及领导,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装置也可通过网络打印机,由调度指挥中心,远程打印。减少现场人员的工作量,优化信息上报环节,节省时间。现场运行人员可以专心分析现场情况,思考处理方案,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准备操作处理,确保可以快速、准确按照调度指令进行事故处理。
通过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增加事故处理的软件模块。每当有断路器故障跳闸时,系统自动运行该软件程序,从数据库中筛选重要信息,包括跳闸设备,时间,天气,测距,故障电流,保护动作以及录波情况等,生成故障信息表,通过网络,以邮件和短信的形式自动上传相关人员。提高并且可在软件模块中添加通信录功能,只要将所要发送人员的邮箱和电话输入至通信录,便可实现信息的传送。而且可以随时更新,方便人员变动。
故障信息表如下:
同样,变电站中相关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装置,也通过程序设计,再增加硬件支持,便可实现网络打印功能。当有因保护动作出口引起断路器跳闸时,自动启动网络打印机,实现远方打印报文。避免因传统现场拍照不清晰,照片格式,以及网络上传速度等问题导致调度员及领导不能全面及时掌握报文信息等情况而影响其对事故的判断和处理决策。从本质上减少现场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也给现场运行人员留出充分的设备检查时间 ,事故处理的分析时间,事故隔离、恢复送电的操作准备时间。从而降低整个事故处理过程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七、结论
事故处理对于变电运行人员来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及其富有挑战性。能否冷静的面对和妥善的处理是检验运行人员业务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考验和锻炼运行人员业务技能以及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
当然,运行人员的业务能力越高,自然会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降低风险。但人无完人,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等各种不安因素任然存在,对应的风险就与之并存。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设备、电网构架、运行模式也不断的更新完善,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的宏伟目标,必将实现。然而在这个“新、老”电网的过度时期,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循规蹈矩,要敢于創新,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主动“拿来”,接受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理念,让科技服务与我们,而不是我们被动服务于科学。
【主题词】:事故处理 效率 时间
一、前言
变电站做为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电力设施,一旦发生设备或系统事故,将直接威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妥善的处理好任何事故,意义重大。经过数十年运行经验的总结,前辈们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断的追求完美,逐步改进。然而由于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达不到“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整个事故处理过程还是完全依赖于“人”,这样就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多风险不可能从本质上根除。所以只有在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参与,规避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电力系统事故的概念及原因
1、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或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2、引起电力系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灾害、设备缺陷、管理维护不当、检修质量不好、外力破坏、运行方式不合理、继电保护误动作和人员工作失误等。
三、事故处理总体要求
1、事故处理的原则
1.1根据当时网内运行方式、天气、工作情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监控机报出的各种信号、现场设备情况,判明事故的性质和范围。尽快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防止系统稳定破坏或瓦解;
1.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1.3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对所用变及重要用户应优先恢复供电;
1.4设备损坏,无法自行处理时,应立即汇报上级。在检修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应先做好安全措施。
1.5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值班员可一面进行处理,一面作简要汇报,事后详细汇报调度及有关领导:
2.1将直接对人员生命有危险的设备停电;
2.2确知无来电的可能性,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2.3线路开关由于误碰跳闸,立即恢复供电或合上开关合环;
2.4设备严重缺陷需紧急停电者。
四、传统事故处理流程:
1、首先由运行值班人员3分钟内报于相关调度跳闸的断路器及简报信息,并通知全站人员。
2、然后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安排人员检查一、二次设备,打印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装置报文,15分钟内将事故详细信息及检查结果报相关调度,通过企业门户通讯录(或手机短信)将事故简况(跳闸时间、线路名称、跳闸相别、保护动作情况、保护测距信息)上报相关领导。
3、全站人员随时候命,迅速、准确的按调度指令进行故障隔离、恢复送电等操作。
4、最后要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四小时之内将保护装置,故障录波报文以图片的形式,与事故跳闸表通过调度运行指挥信息化平台和企业办公软件打包发至调度及领导,作为存档用以分析查对。
五、传统事故处理模式的弊端
传统事故处理模式要求变电站运行人员,在遇到电网突发事故时,能冷静对待,由值班负责人统一指挥,协调运行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打印设备报文,汇总各检查结果,及时将现场情况报于相关调度机构,积极配合调度人员,并按调度命令组织运行人员进行故障隔离,恢复送电等操作。
该模式完全依赖于现场运行人员,对现场运行人员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极高。要求现场运行人员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可以做到冷静、快速、准确的处理,坚决杜绝电网事故扩大化和人身伤害,所以处理电网事故分秒必争,对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心里素质和团队精神都是及其严厉的考验。
在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所有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繁琐的故障信息上报流程,严重影响了运行人员对事故现场的分析和处理效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处理信息上报。当站内发生事故跳闸时,后台监控机报文信息较多,甚至会有几百条之多,运行人员要迅速从这几百条报文中,甄别出重要信息而不得有丝毫遗漏,工作量极大,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稍有疏忽,将会影响整个事故处理工作,甚至导致错误处理,扩大事故,引发及其严重的后果。而且运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同,心里素质的差异,对事故处理流程的掌握以及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工作状态,身体情况甚至天气情况等,都会影响事故处理效果。
六、事故信息自动整理上报
以现有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虽然还不能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自愈”功能,但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系统的改进,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人为工作量,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降低电网运行风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当发生事故跳闸等突发状况时,如果通过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统计重要信息,生产表单,通过网络上报相关部门及领导,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装置也可通过网络打印机,由调度指挥中心,远程打印。减少现场人员的工作量,优化信息上报环节,节省时间。现场运行人员可以专心分析现场情况,思考处理方案,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准备操作处理,确保可以快速、准确按照调度指令进行事故处理。
通过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增加事故处理的软件模块。每当有断路器故障跳闸时,系统自动运行该软件程序,从数据库中筛选重要信息,包括跳闸设备,时间,天气,测距,故障电流,保护动作以及录波情况等,生成故障信息表,通过网络,以邮件和短信的形式自动上传相关人员。提高并且可在软件模块中添加通信录功能,只要将所要发送人员的邮箱和电话输入至通信录,便可实现信息的传送。而且可以随时更新,方便人员变动。
故障信息表如下:
同样,变电站中相关保护装置及故障录波装置,也通过程序设计,再增加硬件支持,便可实现网络打印功能。当有因保护动作出口引起断路器跳闸时,自动启动网络打印机,实现远方打印报文。避免因传统现场拍照不清晰,照片格式,以及网络上传速度等问题导致调度员及领导不能全面及时掌握报文信息等情况而影响其对事故的判断和处理决策。从本质上减少现场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也给现场运行人员留出充分的设备检查时间 ,事故处理的分析时间,事故隔离、恢复送电的操作准备时间。从而降低整个事故处理过程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七、结论
事故处理对于变电运行人员来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及其富有挑战性。能否冷静的面对和妥善的处理是检验运行人员业务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考验和锻炼运行人员业务技能以及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
当然,运行人员的业务能力越高,自然会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降低风险。但人无完人,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等各种不安因素任然存在,对应的风险就与之并存。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设备、电网构架、运行模式也不断的更新完善,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的宏伟目标,必将实现。然而在这个“新、老”电网的过度时期,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循规蹈矩,要敢于創新,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主动“拿来”,接受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理念,让科技服务与我们,而不是我们被动服务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