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培养,才能切实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终身必备的基石。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9-080-01
一、培养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能力,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作为教学之前学生自我经历的一种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的预习呈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很多学生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究其原因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没有给学生指明清晰的操作途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更没有具体量化的评价措施,以至学生感觉到预习与不预习一个样。
我在一年级下学期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就以表格方式给学生明确了预习时的相关内容,帮学生指明我们预习时该做什么?孩子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只有让孩子明确自己怎么做,预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其有效性也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二、培养学生养成读书评价的能力,提升读书的水平
学生读书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教学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很难真正地落到实处。即使课堂上的朗读也总是几个稍有水平的学生示范下而后整体齐读,这种走过场式的朗读训练很难使面上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导致学生这种朗读现状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在于我们平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过于注重了有感情而忽视了如何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看看课堂上学生之间对读书的评价往往都是“我觉得某某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如果老师继续追问下去“怎么有感情呢?”学生则很难有针对性地具体回答出来。试想这种空泛的评价有何实际意义?充其量教会了学生说“空话、套话”。
为有效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平时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训练。我结合学生平时读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提出了读书必须做到“四不、两注意”的要求。“四不”即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回读;“两注意”:注意读准轻声、注意停顿。学生对这个要求熟记于心,并在平时读书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朗读要求,学生读书时有章可循,既实实在在培养了读书能力,又使同学之间读书的评价更富实效。
三、培养学生养成小组合作的能力,提升合作的有效性
当下的小组合作更多的是流于一种形式,为落实新课程理念而刻意开展合作的不在少数。这种合作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味从教师自身教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服从教师的教,这种为“教”而开展的“学”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回首有些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内容的呈现是否有必须合作的需要?学生的合作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学生小组内是否有明确的合作分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合作要领?学生小组之间是否在真正地开展合作学习?老师对小组合作的评价能否激发小组合作的热情?
合作学习是生生之间思维与思维地碰撞,是个体自主学习后地延伸,是探究的前提。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习惯,我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听明白合作的问题,服从小组长的分工,每小组内成员应该养成有序发言的习惯(人人都在说等于没说),小组内发言时声音要低,保证组内同学听到就可以;汇报时声音要响亮,保证全班都能听到。组际间的交流对同一问题可以采取“我补充……”、“我追问……”等形式进行,避免讨论交流的重复性和浅薄性。
合作学习只有让小组内所有成员明确合作的目的,具体开展合作的方式才能保障合作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我建构背诵的能力,提升背诵水平
语文学习中,课文的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积淀了好词好句,感悟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促进了读写结合。日常教学中发现,处于记忆黄金期的孩子对背诵很头疼。只要老师提到背课文,下面便开始了“念经式”的周而复始读文。这种背诵方式显然是机械、烦琐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背得索然无味,渐渐对背诵产生了反感,讨厌起背诵来。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考虑到教学需要,往往把背诵放在课外让学生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学生缺乏教师对背诵的指导,出现“小和尚念经”就再所难免了。
教师在布置学生背诵时应力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指导学生对所背内容进行主动自我建构,寻求适合自己背诵的最佳路径。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只有给学生自我建构的时间,相信学生能探询出多种背诵方法。
五、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自我检测水平
当前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质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而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是自我学习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学习中只有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才是最有效,最能唤起主体意识的学习。每次测试之前,我都会针对每个知识点让学生明确目标,典型引路(精练),深化理解目标后,学生针对目标调动积累,自出测试题互相练做,感觉效果明显优于撒网式训练。自测中的题目取之于生,练之于生。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一改常态的测试方式,无疑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测试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自我反思所学的能力,营造了共助、互促、双赢的和谐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培养,才能切实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终身必备的技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9-080-01
一、培养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能力,提升预习的有效性
预习作为教学之前学生自我经历的一种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的预习呈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很多学生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究其原因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没有给学生指明清晰的操作途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更没有具体量化的评价措施,以至学生感觉到预习与不预习一个样。
我在一年级下学期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就以表格方式给学生明确了预习时的相关内容,帮学生指明我们预习时该做什么?孩子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只有让孩子明确自己怎么做,预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其有效性也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二、培养学生养成读书评价的能力,提升读书的水平
学生读书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教学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很难真正地落到实处。即使课堂上的朗读也总是几个稍有水平的学生示范下而后整体齐读,这种走过场式的朗读训练很难使面上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导致学生这种朗读现状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在于我们平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过于注重了有感情而忽视了如何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看看课堂上学生之间对读书的评价往往都是“我觉得某某同学读得很有感情”,如果老师继续追问下去“怎么有感情呢?”学生则很难有针对性地具体回答出来。试想这种空泛的评价有何实际意义?充其量教会了学生说“空话、套话”。
为有效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平时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训练。我结合学生平时读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提出了读书必须做到“四不、两注意”的要求。“四不”即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回读;“两注意”:注意读准轻声、注意停顿。学生对这个要求熟记于心,并在平时读书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朗读要求,学生读书时有章可循,既实实在在培养了读书能力,又使同学之间读书的评价更富实效。
三、培养学生养成小组合作的能力,提升合作的有效性
当下的小组合作更多的是流于一种形式,为落实新课程理念而刻意开展合作的不在少数。这种合作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味从教师自身教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服从教师的教,这种为“教”而开展的“学”无疑是本末倒置的。回首有些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内容的呈现是否有必须合作的需要?学生的合作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学生小组内是否有明确的合作分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合作要领?学生小组之间是否在真正地开展合作学习?老师对小组合作的评价能否激发小组合作的热情?
合作学习是生生之间思维与思维地碰撞,是个体自主学习后地延伸,是探究的前提。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习惯,我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听明白合作的问题,服从小组长的分工,每小组内成员应该养成有序发言的习惯(人人都在说等于没说),小组内发言时声音要低,保证组内同学听到就可以;汇报时声音要响亮,保证全班都能听到。组际间的交流对同一问题可以采取“我补充……”、“我追问……”等形式进行,避免讨论交流的重复性和浅薄性。
合作学习只有让小组内所有成员明确合作的目的,具体开展合作的方式才能保障合作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我建构背诵的能力,提升背诵水平
语文学习中,课文的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积淀了好词好句,感悟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促进了读写结合。日常教学中发现,处于记忆黄金期的孩子对背诵很头疼。只要老师提到背课文,下面便开始了“念经式”的周而复始读文。这种背诵方式显然是机械、烦琐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背得索然无味,渐渐对背诵产生了反感,讨厌起背诵来。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考虑到教学需要,往往把背诵放在课外让学生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学生缺乏教师对背诵的指导,出现“小和尚念经”就再所难免了。
教师在布置学生背诵时应力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指导学生对所背内容进行主动自我建构,寻求适合自己背诵的最佳路径。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只有给学生自我建构的时间,相信学生能探询出多种背诵方法。
五、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自我检测水平
当前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质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而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是自我学习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学习中只有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才是最有效,最能唤起主体意识的学习。每次测试之前,我都会针对每个知识点让学生明确目标,典型引路(精练),深化理解目标后,学生针对目标调动积累,自出测试题互相练做,感觉效果明显优于撒网式训练。自测中的题目取之于生,练之于生。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一改常态的测试方式,无疑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测试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自我反思所学的能力,营造了共助、互促、双赢的和谐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培养,才能切实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终身必备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