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瞻对工布郎吉人物形象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布郎吉的一生具有传奇的色彩。清代中期他所带领的康巴起义军震惊清廷、威胁西藏噶厦地方,但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致使他最终走向失败的道路。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大事件有很多人无所耳闻,即使有些学者知道也是众说纷纭。每个人站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角度,所得出的结论及评价也有很大的不同。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本文通过他一生的历程客观的构建其人物形象。
  【关键词】:工布郎吉;瞻对起义;人物形象
  一、工布郎吉的幼年
  瞻对 [1]属于康巴地区(今川、滇、青、藏交界地),瞻对就字面意思为铁疙瘩或者铁砣砣。关于瞻对名字的由来,古时这个地方有个活佛叫西绕降泽,在1253年,随萨迦派高僧八思巴进京拜见忽必烈时,在忽必烈面前将一把剑徒手打成了一个铁疙瘩。忽必烈赐他官印,令他回家乡当官。但他回到家乡以后也无心过着世俗生活,因此把得到的管理之权交给了其姐姐。后来该家族成了瞻对这个地方一个尊贵而有威望的家族,即“瞻对本从”,后来这个地方也被称为瞻对。瞻对分为上瞻对,中瞻对,下瞻对三个地方。工布郎吉出生在中瞻对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一)家庭背景简介
  工布郎吉又名布鲁曼[2],意为“ 独眼英雄”,1800 年
  出生在中瞻对, 1815年(清嘉庆五年)他移居至乐安布日村。关于工布郎吉的家庭背景问题, 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严重分歧。有的认为是土司家的后代, 有的认为是穷苦人。根据有关资料及文献的分析 , 凡见于汉文史书称他为“ 土酋” 、“ 土司” 、“ 野蕃” ,普遍认为他出生于土司家;而在老百姓眼中, 大部分人说他出生在穷苦的家庭。本人根据众多的藏文文献客观分析,工布郎吉应该是“瞻对本从”家族的后代。 “瞻对本从”家族发展到后来, 以打劫而闻名于世, 由于多次发动骚乱,受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 到工布郎吉曾祖父瞻对·工布旦时, 已下降为当时属于中瞻对的甲孜村头人的地位, 人们称为“甲孜本”或“梁给本”。1728年, 清朝在瞻对分封土司之后, 属于瞻对峪纳上千户管辖。瞻对· 工布旦的儿子名罗布七力,也叫阿罗,在汉文里写的是呵鲁。(工布郎吉的名字也写成工布囊吉,不过这两种写法都不属音译,没有谁对谁错之说,所以不能因写法不同而认为是两个人。)据史料记载“工布囊吉者, 瞻对呵鲁之子也”。 [3] 因此很显然,工布郎吉就是罗布七力的儿子。根据有关史料分析,工布郎吉有四个姐姐。其父亲罗布七力承袭甲孜头人时, 土司是达格· 屯朱汪吉, 由于格达土司家族内部失和, 势力大衰, 罗布七力便利用与达格土司夫人班曾的亲戚关系, 支持班曾同格达土司闹事, 又把四个女儿先后嫁给了附近的萨绒、岭达、墨堆、墨足四个部落的头人。[4]
  后来由于罗布七力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家便从甲孜迁到布日地方。
  (二)成长过程
  工布郎吉从小就很懂事,也很有志气。他八岁就从事了放牧牛羊等生产劳动, 并学会猎获野兽, 喜欢结交朋友。“工布囊吉生而憐力绝人,兼有诡智, 自幼嬉戏, 儿童多受其指挥。既长而驰马试剑无虚日, 每顾盼自雄曰:‘ 天何生我在蛮夷中。’”[5]工布郎吉之父罗布七力通过联姻等方式扩大了家族势力之后,在瞻对横行霸道,毫不讲理。使得瞻对大地民不聊生,其势力已经威胁到了瞻对的安宁,于是到工布郎吉十五岁时,终于发生了一件大事:清朝派军征讨中瞻对番酋罗布七力,“日边各土司中, 瞻对最称犷悍…… 嘉庆二十年( 1815 ) 中瞻对土酋罗布七力作乱, 川军复剿之。” [6]由于这次征讨,工布郎吉的家庭彻底衰败, 被迫过上了穷苦潦倒的生活,可他一点也没有气馁,吃苦耐劳。交了切纠达瓦等三个知心朋友。他们四人常在一起谈论村寨里一些贫富不均的现象。后来, 四人商量决定, 要给穷凶极恶的日弄土司一次惩罚, 为穷人出出气。于是,他们带上猎枪, 到土司官寨十多里外的牛场, 乘其不备, 把上千多头牛羊分给了附近的农牧民。除外,工布郎吉还结识了很多穷苦家出生的好朋友,在他十八岁那年, 带领穷苦朋友用武力推翻了不日村的头人, 并相继战胜了江东岸的泥拖、桑郎、白日、卡娘等村的头人。其举动自然越发遭到土司、头人的仇恨。
  二 瞻对起义
  1820年(嘉庆末年),工布郎吉20岁,这时的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政治威望与组织能力,眼看瞻对头人们欺压百姓愈发猖狂,他带领穷苦人们渐渐地走上了起义之路。他从不正规的团队到建立起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在多次的南征北战、东讨西伐之后,他的起义军队壮大到名震康藏高原,震惊清廷。但是物极必反是世间万事之常理,工布郎吉的起义之路也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一)建立军队
  据《四川总督骆秉章在给同治皇帝的奏折》文献分析对工布郎吉为何起义这一问题具有很高证明价值,其中:“ 查中瞻对自乾隆十年剿办因后, 至嘉庆二十年又与土司构衅滋事, 该罗布七力与其子工布朗结先后继恶, 数十年屡启边衅。自罗布七力既伏冥诛, 而工布朗结贪狠性成, 势复乖张, 侵占各土司地界, 抢夺印信号纸, 强梁自逞……”[7]  《清史稿》中记载: “ 命思举进剿, 克四春、洛( 罗) 布七力就歼, 请分其地以赏上下瞻对诸出力头目。”显然罗布七力因反清失败被诛。罗布七力死后, 他的土地财产,被朝廷没收而赏赐给了其他的土司,其子工布朗吉从此过上穷苦的生活。但是,瞻对的其他土司经常以强欺弱, 由此工布郎吉对清王朝和当地土司头人深怀仇恨,工布郎吉每见这些土司欺负百姓,加上与其家族有不共戴天之仇。于是,当年(1820)他就带领结拜兄弟用武力推翻了色威村的等几个头人,并将他们的财物分给他们所管辖的172户百姓。大大提升了工布郎吉在当地的威望。他招募了一些被头人所欺压的青年壮士,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准备建立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另一方面,像他父亲一样他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了很多值得信任、能够重用的士兵。并经过长时期筹兵训练,工布郎吉组建了一支满足战斗的军队。   (二)南征北战
  1.统治瞻对全境
  工布郎吉首先将独立于上、下、中瞻对头人管辖的一些部落收入囊中之后,又带领他的军队对更大的对手对发起进攻,他首选的战争对象是出生地甲孜头人,也就是中瞻对管辖下的头人,没有过几天他们就轻而易举的打下了甲孜头人,并逐渐将中瞻对的头人都推翻了。其后,他将矛头直接指向瞻对境内最强大的两个对手:上、下瞻对。当时,在上瞻对土司的属下有15个头人。恰好上瞻对土司的女儿是工布郎吉的儿媳,他利用这一点,直接威胁上瞻对土司。正待上瞻对土司还是犹豫不决, “工布郎吉下令把上瞻对土司女儿丢入雅砻江处死”。 [8]工布郎吉这招杀鸡给猴看的作用,令上瞻对土司管辖下的15个头人心惊肉跳,心想他一定会来伤害他们,便逃出瞻对,寻找援兵。工布郎吉军队趁虚而入,轻松攻下了上瞻对,并派亲信管理其相关事务。紧接着工布郎吉把重心转向了下瞻对。针对该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工布郎吉等人改变了作战方案,组织了一批队伍专门学习用云梯攻取碉堡的方法,并选择了在上進攻,在下瞻对土司毫无准备的情况之进行突袭。用弓箭在把火苗射向土司的官寨,在敌明我暗的情况下,趁机杀了不少劣绅。后由于碉楼相当坚固,虽然开始处于主动地位但还是遭到了强烈反击,导致其军队损失不小。工布郎吉只好撤兵,重整旗鼓。其后他再次对土司官寨进行包围,切断水源,甚至还将下瞻对头人们的亲属抓来作人质,最后官寨里的头人们陆续出来投降,工布郎吉占领了下瞻对。并派其长子管理该地。
  至此,工布郎吉占领了全瞻对,清廷所封的土司都被消灭了。清朝皇帝颁给的土司印信、官服等所有东西都抛入江中。他放出狂言:“我既不做汉官,也不做藏官,靠自己的力量壮大起来,这才是我要做的官。”工布郎吉将所有从土司那里得来的财物分给百姓, 并当众焚毁了土司、头人压迫剥削百姓的一切账簿和契约, 宣布“ 废除鸟拉差役, 免除一切贡赋,”[9]等制度。得到了瞻对广大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他还向士兵群众明确提出:“ 跟着我打仗, 就有糌粑吃”,“ 谁的战功大, 就分好土地! ”不过另一方面,已经逃往的瞻对部分头人也正想着办法反攻,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来临。
  2.威震康巴高原
  起义军的首次胜利,  从瞻对传向四面八方。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力量也逐渐强大 。由瞻对外逃的头人们跑到附近的甘孜、章古、德格等地。要求发兵攻打起义军。
  这时工布郎吉也制定了攻打各县土司的战略计划,目标首先选择了章古土司。章古土司历年是进攻瞻对的要道,易攻难守。从该地南下,占领瞻对的“阿色西”牧场一带地,便能对中瞻对和上瞻对构成直接威胁,清军历次[10]进兵瞻对,章古土司都派兵相助。但是作为霍尔五土司之一的章古土司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下的,工布郎吉连续发兵七次,也未能取得胜利。因此工布郎吉改变战略,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他首先偷袭章古土司手下的一个头人,顺利地打败了他并占领其地盘,掌管了章古全境。
  之后工布郎吉又先后发起了许多战争。起义军横扫了整个康巴地区的土司,摇身成为了威震康巴高原的首领。乾宁县惠远寺门口刻立石碑 (一块清朝同治四年九月所建的)记载: “该酋( 指工布郎吉) 性最狡狡黠, 即遣官理处, 旋结旋翻, 各土司力不能支, 分头远避, 近年复侵占德格, 将土妇母子羁留占对(即瞻对)夷寨, 侵夺灵葱拉妥土司地区, 扰及金川、绰斯甲、独松三处,西宁所、履属迭木齐二十五族, 藏属察木多、乍丫等处, 围攻理塘, 烧毁台站, 此寺亦时为所侵扰”。 [11]
  3.高举义帜,四处作战
  巴塘是清王朝派兵驿传通向西藏必经之道, 也是清政府储备粮食、盐、茶、武器之地, 清朝的钦差大臣和西藏信使的来往, 也必须在巴塘停驻, 换取通行的印信号纸。由此起义军首先截断了清军运往西藏的物资,掠获了大批作战的粮食和武器,使清廷钦差大臣和西藏地方政权立即陷入困境。这主要表现在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汉文文献《清实录》明确记载:“同治元年十二月咨驻藏大臣满庆奏称: ‘况里塘为川藏要路, 又被瞻逆阻塞不通, 不惟防兵待炯, 无从解运过来, 即番民必须之茶叶, 商贾亦不获贩运发售, 汉番均有饥谨之虞。’”可见工布朗吉的起事,对西藏地方政府的威胁尤为严重,他公开提出进军拉萨并“ 把马拴在拉萨城的长石头上去” [12]  的口号,严重影响了清廷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利益。1863年,噶厦政府被迫联合清军开始出兵对其进行镇压。
  (三) 起义失败
  自1863-1865年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由于满藏军队的不断镇压, 经过多次战斗, 起义军遭受重创,此后,藏军再次发兵剿杀起义军,在金沙江激战数十日, 双方伤亡惨重。就在这时,起义军内部几个头人勾结起来将所有机密出卖给了藏军,内部变乱使起义军实力大大削弱,战斗形势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满藏联军的步步进逼下,工布郎吉率剩余军队撤回瞻对,不料再次在途中遭埋伏,损失更为惨烈。最后被围困在当年发动起义的布日村碉堡数日,工布郎吉等人仍不愿投降,藏军用火攻焚烧碉堡,起义军所有剩余人员跳入火海,壮烈牺牲,此时工布郎吉65岁。至此,瞻对起义即告失败。
  四 结束语
  工布郎吉起义在藏满联军的强烈镇压下最终失败了,不过我们不能仅仅因它的失败而忽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纵观工布郎吉本人一生的所作所为,进步是主流。他为了使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过上安宁富裕的生活,领导瞻对起义军给蛮横无理、欺负百姓的当地头人、土司等统治阶级以致命的打击;给内地腐朽无能的清中央政府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称工布郎吉是藏族百姓的代表人、康区起义的伟大领袖是当之无愧的。他所领导的起义不仅是18世纪康藏历史上的一次影深远大的农民起义,而且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法言:《第一次金川之役起因初探——乾隆帝绥靖川边努力》,四川大学学报2012(5)。
  [2] [18]:郑勤,《试论贡布郎吉其人[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7(1)。
  [3] 丁人:《布鲁曼其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2(4)。
  [4] 上官剑璧:《瞻对土司布鲁兵变杂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0(1)。
  [5] [6].丁人:《布鲁曼其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2(4)。
  [7]  曾文琼:《十九世纪中叶川康地区的一次农奴大起义》,西南民大学报1979(1)。
  [8]  阿来:《瞻对》,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1)。
  [9]  曾文琼:《十九世纪中叶川康地区的一次农奴大起义》,西南民大学报1979(1)。
  [10] 得荣·泽仁邓珠:《藏族通史·吉祥宝瓶》,P311,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11] 邓明浩:《布鲁曼》,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
  [12] 见《布鲁曼农奴起义》调查报告(内部资料)四川省民委图书资料室所藏。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的发展不仅受到科学技术、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还受社会需求的制约,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作为历史进步的两大思潮,无疑对课程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人文主义鼎盛时,人文课程占主导地位,反之,科学主义繁荣时,科学课程独占鳌头。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科学与人文开始走向融合,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和谐共生。  【关键词】:人文;科学;课程  一、人文主义的鼎盛与课程的发展 
期刊
【摘要】:文章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讨论大学生(独立院校)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应该看到学院党支部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课题,就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进程、原因、具体的解决方案、教育意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独立院校;党支部建设  前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
期刊
【摘要】: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哲学范畴,经发展衍生出阴柔与阳刚。而民族性格中也包含着阴柔的与阳刚的两种性格,这两种性格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一同推进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文从我国的外交政策的角度对这两种性格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  【关键词】:阴柔;阳刚;民族性格;外交政策  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原始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背日为阴,向阳为阳。殷周时期开始,先人发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老工业居住区的问题日益显露,陈旧的居住环境已然跟不上现代的脚步,改变现状迫在眉睫。老工业居住区作为工业遗产的一部分,带有浓厚的"一五”时期印记,红房子住宅区在全国都有典型意义,被专家们称作"活着的工业文化遗产”。本文讨论的是武汉市青山区红房子片区,从物质功能和人文精神角度提出保留和改造,能更好的适应和满足现代功能。  【关键词】:现状问题;保留与改造;居住环境;持续
期刊
【摘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内在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是中国化统战理论成果的思想渊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三大历史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实践,促进了党的统战事业的蓬勃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统战理
期刊
一、佛教和茶的结缘  1、中国茶文化的产生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遇茶而解。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推至三皇五帝时期。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有不同的说法,但通过阅读书籍推断出大概在晋代茶文化逐渐兴起。到了唐朝780年,陆羽著《茶经》一书,标志着茶文化的形成。书中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释、道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
期刊
【摘要】: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思想领袖、哲学家﹑和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思想家,其超验主义理论已成为美国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美国的孔子”。在他思想成熟的过程当中,他阅读了大量的东方文化书籍,并取其精华,丰富了他的超验主义理论。但是在19世纪的美国学者却带着异域偏见选择性的忽视了爱默生作品中的东方元素,使对他的思想定位模糊不清。事实上,爱默生的思想是对中国儒家思想消化处理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被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高校研究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力量,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根据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特点,提出通过高校拓宽理论学习主渠道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育,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系统化地培育和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
期刊
【摘要】: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组织成立的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于1938年7月在武汉成立,1948年3月结束,历经四届十三次会议。《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中共中央和《新华日报》充分利用了国民参政会这一重要阵地,呼吁政治民主,积极广泛地联合中间力量,揭露并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为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期刊
【摘要】:中世纪始于5世纪,讫于15世纪,整整跨越了漫长的一千年历史。15世纪的人文主义学者认为,中世纪是被教会统治下“黑暗的时代[“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迷信的时代”、“野蛮的时代”,这样的观念被大多数人所根深蒂固。这是一个片面的认识,中世纪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个富有变化和曲折前进的时代。我们应该以理性的目光,看待在教会统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