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视角解读林语堂的翻译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cap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学一直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人而言,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刘宓庆所建构的翻译美学理论框架出发,对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做了具体的语料分析,分析了林译《浮生六记》在语言、风格、文化等方面是如何完成对原文的审美再现的。林译《浮生六记》实现了形式美、意蕴美和接受美的有机统一,成为翻译审美再现的典范,有许多成功经典之处值得借鉴,并对指导中英翻译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美学;审美再现;林语堂
  一.林语堂与《浮生六记》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挚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这是人们对林语堂的真切评价。作为用外语创作的一位中国作家,林语堂的系列作品影响深远,被视作阐述东方思想的重要著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他对中西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中英文语言的娴熟掌握,使他在翻译方面有了深刻造诣,他把包含东方文化内容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如《浮生六记》 、《孔子的智慧》 等,其中《浮生六记》被认为是他最具功力的著作,给英文读者带来了阅读的美感。
  《浮生六记》是清朝人沈复的名作。此书用自传的形式记叙了他和他妻子的家居生活和游记,字里行间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也流露了作者夫妻间的情深意笃以及经历人生磨难仍然热爱自然、求真求美的精神。林譯《浮生六记》将原文的内容、形式和文化因素很好地传递给了目标读者,是翻译审美再现的典范。
  二.美学翻译观在《浮生六记》译本里的体现
  文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和风格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在另一种语言中再现的活动。美学与翻译理论结合便形成了翻译美学。刘宓庆教授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发展了中国现代翻译美学。根据他的理论,文学翻译是语言再现的艺术,是审美的翻译。作为语言再现的艺术,文学翻译需用另一种语言(译语)去再现原作的美,这样它便具有审美体验和审美再现的过程。审美再现是审美活动实现的必要步骤,这个过程主要遵循了认识—转化—加工—再现的规律。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建立在对审美客体(原文)的认识上,是将原文转化为译文的过程,也是翻译审美体验的最后一个环节,最能体现译者的水平。
  (一)注重风格再现
  在《浮生六记》英译的个案中,审美客体当然就是沈复所著的中文原著,而审美主体就是译者林语堂。好的翻译作品应使译者完美把握原作的风格神韵,再在译作中比较好地还原出来,做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恰到好处的融合。《浮生六记》总体上呈现出 “幽馨骀荡,清新淡雅,凄艳秀灵”的特点,原文的遣词造句可以说是作者本人字字用心,词词斟酌,真切地流露出了对于妻子的爱恋,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在内。
  林语堂在选择做《浮生六记》的翻译时就曾经有过缜密的思考,促成他选此文本的最根本原因是原作的风格神韵,从思想内容到内外体裁,都与他本人气质性格、人生态度极其吻合。林语堂认为“闲适产生自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气质”。更何况他欣赏的是道家哲学,寻求庄子“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的境界。 可见他的处世之道与《浮生六记》中主人公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合,所以林为《浮生六记》的译者是个最佳的选择。在对原著进行翻译的时候,他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把握,最后在选词造句上充分考虑到原文的特点,完美地再现了原著中的意境,注重了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融洽。达到了这一点后,在翻译时,译者才较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风格。
  (二)注重意义再现
  在英译《浮生六记》的过程中,林语堂作为审美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经验。译者如果不具备这三种条件,他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原文基本含义,更别谈产生一个忠实于原文的译本。在翻译审美过程中,要注重对原文的审美构成(的分析,它由美学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构成。所以,深刻看到原文表象要素也就是要求译者通过直观的观察,从词语、句子、句群的结构形态上去理解原文基本意义,而看到非表象要素是更深层次的要求,要求譯者找出原文的意境、神韵。在我通读《浮生六记》后,发生了很多译者在意义方面处理的比较好的地方,现举例说明:
  示例:“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
  译文:“Since the Book of Poems begins with a poem on wedded love, I thought I would begin this book by speaking of my marital relations and then let other matters follow.”
  《关雎》是我国古代《诗经》三百篇中的第一篇,它是一首爱情恋歌,讲述了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林在译本中没有把原文中所提到的“关雎”这首诗用音译或者脚注的形式译出来,而是直接用了一个名词加介词短语的形式“a poem on wedded love”点明了《关雎》是爱情诗的性质,这样目的语读者就能一眼明白了“《关雎》”所代表的含义。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林语堂作为译者首先是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的,了解中国典籍《诗经》,也才能这么一针见血的向读者清晰地传达了原文意义。
  (三)注重结构再现
  林语堂对文学语篇的结构美没有忽视,不管是在段落的翻译还是在篇章上的翻译,都充分再现原文的结构组织美。对形式或结构上的考虑是再现原文优美的意境的必要条件,因此林语堂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再现原文的形式和结构上的特点。
  示例一:“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译文:“When the water is clear, I will wash the tassels of my hat,
  and when the water is muddy, I will wash my feet.”   从示例二我们可以看出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两次 “When,I will”的结构,无疑是在结构上讲究了对称。而我们在看原文中的结构,“清”对“浊”,这是一对反义词,而“缨”对“足”,二字都是关于名词中物品的相对应。因此,译者在参照了原文结构后,想要尽力,采用了此种译法,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结构的对等,体现了美译的效果。
  示例二: “触我春愁偏婉转,撩他离绪更缠绵”
  译文: “They softly touch the spring sorrow in my bosom,
  And gently stir the longings in her heart. ”
  这个对子是书中主人公沈复回复浙江妓女温冷香所出对子的回应。从上面译文中林语堂的选词上看,依旧是使用了通俗易懂并且语义精练明确的词语; 从语言的结构形式上看,原著中是一种明显的平行结构这一特殊的句法格式,动词对动词,人称代词对人称代词,名词对名词,给人一种古典美感,传递了原文一种略带哀怨、婉转的情感。林语堂先生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原文的这一特征,在对原文语言进行了充足的分析和审美构建以后在译文中也同样使用了简洁凝练的词语,用句式平行的结构(副词对副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地点状语对地点状语)将原文的含义进行淋漓尽致的传递,这样译文语言读起来不仅节奏相符合,跟原文意境是相符的。
  (四)注重音韵再现
  《浮生六记》是清朝时代的作品,是半文言文,其中有很多句子都是工整对仗的,而且在音韵上也是有规律的,读起朗朗上口,与诗歌形式类似。因此,要想阅读和理解这本书所传达的美的文化意境更需要好的译本。 所以,林语堂基于对原文的深刻理解、纯熟驾驭中英文的能力以及自如地行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非凡文化造诣,翻译《浮生六记》时,注重了音韵美的对照,尽量使译文不失原文在音、形、义上的风采。
  在音韵方面, 林语堂恰当选择头韵词和尾韵词,利用音节的重复,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整个诗句意义生动形象, 充分表现了诗歌的音韵节奏美。 同时,兼顾了译文的形式美,即文字的对仗工整之美,与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再现了原文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示例: 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
  Beast-clouds swallow the sinking sun,
  And the bow-moon shoots the falling stars.
  此诗句的英译共十二个词, 译者用 “swallow,sinking, sun ,shoots, stars” 五 个 词 来 押 前 韵 ,“Beast-clouds, bow-moon” 两个词押前韵并在形式上对等统一,用 “sinking ,falling”两个词押尾韵,且在诗句中都作定语分别修饰 sun 和 stars,所有这些
  翻译处理使得此诗句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原诗句达到完美统一,充分展现了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五)注重文化因素的妥善处理
  审美主体翻译时不仅受制于审美客体的可译性,如上文所提到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气质神韵上的融合,同时往往也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要消除文化差异给译者带来的困难,根据刘宓庆所阐释的翻译美学观,那么我们就要提高译者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加强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并在审美翻译过程中,即“认识—转化—加工—再现”过程中,妥善处理中英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浮生六记》是一部文化含量很高的文学作品,从社会制度、家庭伦理到风俗民情等都有涉及。林语堂凭着他扎实的双语功底和对两国文化差异的了解,或用归化,或用异化,贴切的传达了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文意思。汉语中有些文化特色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派生联想意义。译者若要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在译成英文时往往采用异化的方式。林语堂在处理《浮生六记》中不少中国特有文化词汇时即采用了这种方法。如林把中国的游戏形式“击鼓传花”直接译为”a game with a twig of cassia”,然后为这种译法增添了脚注,这显然是异化的方式。这种异化翻译策略有效地传达了中华民族文化里特有的事物形象,令不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人耳目一新。在翻译这类句子时,由于老外不熟悉中国的一些成语典故的来源,难以领会其中的奥妙,若是直译,难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林语堂在处理有些句子时也用到归化的方式,即用英语人士耳熟能详的英语习语来阐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举个例子:林把“循台而西,有石形如馒头”中的馒头译为“monk’s scalp”我们知道外国人并不知道馒头是怎样一种食物,更不知道它是什么形状,因而林语堂巧妙地把它译为了“和尚的光头”,虽然形式上中英文并非完全对等,但他的译文是很容易被外国人理解的,达到了共喻的效果。
  结语
  从林语堂自身来说,他本是一个闲适淡雅、不求名利的人,对于和《浮生六记》主人公品行相投的这一点,足以让林有切身之感,这种正好符合林情感审美需求的文本助就了他的翻译,使译著再现了原文的优美文体风格,再现了原文的修辞特色和音韵之美。他用地道的英语将原著中的意境如一幅幅形象的畫卷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艺术地再現了原文的美学特征,使读者得到了阅读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 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J]. 中国翻译,1986(4):23-25.
  [2] 毛荣贵. 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 沈复. 浮生六记[M]. 林语堂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 潘文国. 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 中国翻译, 2004(2):3-5.
  [5] 董晖. 老到圆熟出神入化—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赏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1-15.
其他文献
【Abstract】: Advertisement is culturally oriented and framed, which is the mirror of the values of a nation and its people. The principal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xert great in
期刊
【摘要】: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是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必须积极在“中国畲乡”上深化,发挥民族优势,做深民族文化,做足民族元素,做强民族经济,打造世界畲族的文化高地和精神家园。  【关键词】:民族自治县;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推进方式  引言  文化是景宁的最大标志和特色,是景宁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景宁县委
期刊
【摘要】:朱光潜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引入中国,不只是完成了一项翻译工作,而是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转化,通过审美态度的“空”、审美创作的“幻”、以及审美欣赏的“真”将西方美学理论中国化,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转换,更将心理距离说融入实际人生,导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心理距离说的中国化,避免了心理距离说在中国美学舞台的退出,也对今天引进西方美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朱光潜;心理距离说;中国化  
期刊
【摘要】:随着多元文化主义影响的日益扩大,基于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功能。本研究从概念、研究的必要性、发展基础、认同条件、结构等方面对民族文化认同进行全面综述。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综述  一 概念界定  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民族成员对本
期刊
【摘要】:为顺应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在分析“轻松体育”内涵及健身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轻松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等问题进行论述,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顺利接轨,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以期对“轻松体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轻松体育;高等学校;体育教育  1、轻松体育”的内涵  “轻松体育”(Ligh
期刊
【摘要】:通过对湖南城市学院体育艺术项目师生2014---2016年度服务地方体育文化发展情况的调查,获以下结论:湖南城市学院体育艺术生服务地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类型分为地方人才需求方面和地方政府或单位活动这两方面;在学校层次上要提高专业教师能力,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支持度;在社会层次上增加体育艺术项目人才的市场需求率;学生自身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不仅仅因为语文是一个国家母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时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
期刊
【摘要】:在艺术的领域,油画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画家可以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情感。任何一位画家的思想态度都是不同的,所以创作出来的油画也有自己的个性所在,而看到油画的人们,通过画面也可以体会到画家所要表达的真实感受。本篇论文旨在探讨,画家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使用到的不同的个性化的油画语言。  【关键词】:个性语言;油画  前言:在油画的领域,专业人才辈出,每一位画家都有
期刊
【摘要】:“自然美”是李元洛诗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自然美”也是诗歌创作的母体之一。诗人在诗中描述自然之美,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颂。在李元洛的诗学观中,“自然美”和山水诗有着紧密的联系,山水诗不仅可以表现自然之美,同时还可以反映时代精神,并且山水诗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和艺术价值。作为中外诗歌中的一种“次文体”,李元洛给予了山水诗公正的评价。李元洛的这些观点,亦和当今流行的“生态批评”不谋
期刊
2012年浙江省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根本出發点是促进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并增加学校、教师、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这代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也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上的。由此我们对多年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总结反思。  我把基础教育改革理解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包括小学和初中的初等教育阶段,另一个是高中的中等教育阶段,这两个阶段是有深刻联系的,初等教育的改革应该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