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音乐个性化课堂教学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工作在偏僻乡村的音乐教师,想要通过农村高效音乐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审美能力,提升校园和谐文化氛围,更离不开巧用各类可用资源,如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流行音乐、节日和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体育美术元素等。
【关键词】可用资源 农村 高效课堂
充分挖掘可用资源,有利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利于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尝试跨学科集体备课,甚至要走进社会,寻找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要素。为了使农村高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获得各类教学资源的支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最有效的获取技能和培养情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人在音乐个性化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努力探索,现将一些粗浅的尝试与同行商榷。
一、适时使用信息技术,让农村音乐课堂更具魅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才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让音乐教学获得“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我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认识到恰当运用它,一定会使平凡普通的农村音乐课堂,变得激情浪漫、光彩无限、魅力无穷。比如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课中,想要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演唱,就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茉莉花的特点以及歌曲的地位。但我们的身边没有茉莉花的实物,况且由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支乐曲《茉莉花》的九七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如何让学生及时全面生动的掌握这些学习材料呢?我运用信息技术把这一问题轻而易举的化解了。我依次给学生放了视频短镜头:又香又白的茉莉花图片,公园游客们纷纷与茉莉花合影的照片,中国军乐队在九七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上演奏的第一支乐曲《茉莉花》。通过视频与学生交流,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守旧教学模式,用生动逼真的画面,富有特点的声音,形象具体的事例,把对歌曲单调的口头介绍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从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力求情景交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音乐课堂实效。
二、搭建合作平台,让农村音乐课堂更加民主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
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等优点。在大家彼此熟悉的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互相帮助的条件。小组合作活动可以放心的让每个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并与教师共同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如在教唱初二上册第六单元多声和谐《献给老师的歌》歌曲中,教师在教唱二部合唱时,可以选出两个“声部长”,并由“声部长”分别带领两个小组学唱两个不同的声部。在“声部长”的教唱过程中,再进一步选出更小的负责人去帮助那些识谱上、音准上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师,只要巡视指导,把握好时间,等着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就可以了。
三、接受流行音乐,使农村音乐课堂更具吸引力
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正强烈地冲击着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冲击着一个个年轻躁动的心。对于怎么都“抵挡不住的”流行音乐,音乐教师们该如何对待呢?
我想,与其一味地压制、贬抑,倒不如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接受,让学生自主地感受、体验和思考,从理念和形式规律上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艺术价值,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流行歌曲服务于音乐课堂。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我积极思考,采用了青少年喜欢的流行歌曲组合如:心跳男孩、动感男孩以及玖月奇迹演唱的《青春舞曲》视频,除了让学生掌握其不同的演唱形式,还让学生对歌曲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另外,我还补充了《策马奔腾》《那些年》《父亲》等流行歌曲,有的作为奖励型歌曲,有的作为感恩父母的专题教育的歌曲。
四、把握节日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契机,让农村音乐课堂与时俱进
我国传统节日及国外的部分节日里蕴藏着无限的德育资源。如:在本学期第二周的教师节前后,我将八年级第六单元的《献给老师的歌》提前到本周开展教学活动。我首先与各班主任取得联系,并与班主任统筹安排,学生课前主动邀请班主任及其他学科老师光临音乐课堂,听一听学生对老师感谢的话语,听一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听一听学生唱给老师的歌,并与老师合影。接着,安排班主任老师还代表全体老师向学生提出几点希望。在整个课堂中,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增进了解。最后,我还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家重视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再次强调老师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尊师重教,热爱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增加体育运动,让农村音乐课堂更健康,更具活力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如声乐演唱、跳舞、乐器演奏、指挥等都是和体育运动紧密相连的。无论是上述领域中的哪一种,都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
一个没有力量的钢琴表演,即使表演者的演奏水平再高,总还是让观众感到不过瘾,缺少了点什么。比如,在教学八年级第一单元《青春与世界联网》这一作品时,我在节奏教学开始的全曲欣赏和最后的表演唱两个环节中,增加了体育中的健美操和华尔兹、伦巴、斗牛等现代舞中的基本步法,学生根据兴趣任选自己熟悉的一种步法,伴着《青春与世界联网》中欢快、轻巧及富有弹性的旋律,学生们边听、边学唱、边跳着合拍动作,很快,整首歌曲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六、渗透美术元素,让农村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细腻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音乐课堂融入美术元素已成为音乐教育的时尚手段。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曾明确告诉我们:“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如我们在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第三单元作品《茉莉花》时,在《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欣赏有关茉莉花的水墨画、国画图片及视频,让学生自己感受茉莉花又香又白的特点,然后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音量、什么样的情感去演唱。在此基础上再展开《茉莉花》的歌曲教学就轻松多了,学生的歌唱也会有更为细腻的表达。由此发现,音乐与美术间有着不可回避的互通性、融合性。也就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
大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和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著名的教育博士李建华说:“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丢了钥匙——这个钥匙就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而个性化音乐教学实际上就是找回这把丢失的钥匙。”如今尽管找钥匙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我愿在这一音乐教改的阵地上不遗余力,努力探索,打造好这把金钥匙,去打造农村高效音乐课堂,开启学生音乐心灵的大门,让乡村音乐教学走得更远,让美丽中国更和谐!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香沟中心校)
【关键词】可用资源 农村 高效课堂
充分挖掘可用资源,有利于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利于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尝试跨学科集体备课,甚至要走进社会,寻找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要素。为了使农村高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获得各类教学资源的支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最有效的获取技能和培养情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人在音乐个性化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努力探索,现将一些粗浅的尝试与同行商榷。
一、适时使用信息技术,让农村音乐课堂更具魅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才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让音乐教学获得“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我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认识到恰当运用它,一定会使平凡普通的农村音乐课堂,变得激情浪漫、光彩无限、魅力无穷。比如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课中,想要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演唱,就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茉莉花的特点以及歌曲的地位。但我们的身边没有茉莉花的实物,况且由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支乐曲《茉莉花》的九七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如何让学生及时全面生动的掌握这些学习材料呢?我运用信息技术把这一问题轻而易举的化解了。我依次给学生放了视频短镜头:又香又白的茉莉花图片,公园游客们纷纷与茉莉花合影的照片,中国军乐队在九七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上演奏的第一支乐曲《茉莉花》。通过视频与学生交流,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守旧教学模式,用生动逼真的画面,富有特点的声音,形象具体的事例,把对歌曲单调的口头介绍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从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力求情景交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音乐课堂实效。
二、搭建合作平台,让农村音乐课堂更加民主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
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等优点。在大家彼此熟悉的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互相帮助的条件。小组合作活动可以放心的让每个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并与教师共同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如在教唱初二上册第六单元多声和谐《献给老师的歌》歌曲中,教师在教唱二部合唱时,可以选出两个“声部长”,并由“声部长”分别带领两个小组学唱两个不同的声部。在“声部长”的教唱过程中,再进一步选出更小的负责人去帮助那些识谱上、音准上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师,只要巡视指导,把握好时间,等着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就可以了。
三、接受流行音乐,使农村音乐课堂更具吸引力
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正强烈地冲击着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冲击着一个个年轻躁动的心。对于怎么都“抵挡不住的”流行音乐,音乐教师们该如何对待呢?
我想,与其一味地压制、贬抑,倒不如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接受,让学生自主地感受、体验和思考,从理念和形式规律上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艺术价值,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流行歌曲服务于音乐课堂。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我积极思考,采用了青少年喜欢的流行歌曲组合如:心跳男孩、动感男孩以及玖月奇迹演唱的《青春舞曲》视频,除了让学生掌握其不同的演唱形式,还让学生对歌曲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另外,我还补充了《策马奔腾》《那些年》《父亲》等流行歌曲,有的作为奖励型歌曲,有的作为感恩父母的专题教育的歌曲。
四、把握节日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契机,让农村音乐课堂与时俱进
我国传统节日及国外的部分节日里蕴藏着无限的德育资源。如:在本学期第二周的教师节前后,我将八年级第六单元的《献给老师的歌》提前到本周开展教学活动。我首先与各班主任取得联系,并与班主任统筹安排,学生课前主动邀请班主任及其他学科老师光临音乐课堂,听一听学生对老师感谢的话语,听一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听一听学生唱给老师的歌,并与老师合影。接着,安排班主任老师还代表全体老师向学生提出几点希望。在整个课堂中,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增进了解。最后,我还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家重视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再次强调老师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尊师重教,热爱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增加体育运动,让农村音乐课堂更健康,更具活力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如声乐演唱、跳舞、乐器演奏、指挥等都是和体育运动紧密相连的。无论是上述领域中的哪一种,都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
一个没有力量的钢琴表演,即使表演者的演奏水平再高,总还是让观众感到不过瘾,缺少了点什么。比如,在教学八年级第一单元《青春与世界联网》这一作品时,我在节奏教学开始的全曲欣赏和最后的表演唱两个环节中,增加了体育中的健美操和华尔兹、伦巴、斗牛等现代舞中的基本步法,学生根据兴趣任选自己熟悉的一种步法,伴着《青春与世界联网》中欢快、轻巧及富有弹性的旋律,学生们边听、边学唱、边跳着合拍动作,很快,整首歌曲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六、渗透美术元素,让农村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细腻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音乐课堂融入美术元素已成为音乐教育的时尚手段。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曾明确告诉我们:“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如我们在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第三单元作品《茉莉花》时,在《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欣赏有关茉莉花的水墨画、国画图片及视频,让学生自己感受茉莉花又香又白的特点,然后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音量、什么样的情感去演唱。在此基础上再展开《茉莉花》的歌曲教学就轻松多了,学生的歌唱也会有更为细腻的表达。由此发现,音乐与美术间有着不可回避的互通性、融合性。也就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
大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和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著名的教育博士李建华说:“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丢了钥匙——这个钥匙就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而个性化音乐教学实际上就是找回这把丢失的钥匙。”如今尽管找钥匙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我愿在这一音乐教改的阵地上不遗余力,努力探索,打造好这把金钥匙,去打造农村高效音乐课堂,开启学生音乐心灵的大门,让乡村音乐教学走得更远,让美丽中国更和谐!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香沟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