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恐怕是一个对多数人很陌生的概念,这是一个游离于传统监管体系之外的地下金融体系,但是不受监管的它,却占据了国内新增贷款数额的半壁江山,相当于GDP两成。它是中国缺少银行照顾的中小企业的生命之源,它所能产生的巨额利润,让国企们趋之若鹜。而不受监管的它一旦大面积出现问题,将给中国金融体系安全带来的,将是美国“次债危机”般的巨大打击。
“影子银行”相当一部分业务被称“银行的影子”,它们灵活、充满创新意识,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业务彼此融合,行业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专家指出,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虽然明确了“一行三会”的监管职责,但对于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融资机构,尚未制定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导致缺乏相应的履职手段和监管权限,权责脱离。 “影子银行”体系所创造的金融工具,几乎完全破除了金融系统结构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这种格局让已习惯于各司其职的监管体制变得无所适从。
影子银行?!对,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有学者认为,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是信托投资公司和银行的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这是金融体系中最大的风险。而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实在是小打小闹,不值得一提。
据一项统计,中国的信托资产规模在2008年底只有1.2万亿。2011年底它几乎上升到5万亿。2013年6月末,它又涨到5.54万亿。这个速度大大超过整个金融系统资产的增长速度。银信合作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实际上也是把资金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变相提高利率。
为什么情况变的如此猖獗?!原因就在于利率管制。人民银行给老百姓定的存款利率太低(远低于通胀),然后,银行即使再加了3-4个百分点的利差(虽然这个利差太大,反映了银行的低效率和暴利)之后的放款利率相应地还是太低。所以全国正规市场的资金价格太低,贷款需求被人为地刺激起来了,连低效率的项目也可以依靠贷款并有利可图。国有企业的烂项目和有关系的民营企业的投机项目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那么,普罗大众只剩下三条路:付高息,走歪门,或者受饥饿。
付高息和走歪门当然主要是指信托公司和银信合作。相比较,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所有贷款加起来,不超过6000亿元,相当于信托资产的九分之一以下。而且,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信贷资金基本上是股东的自有资金,放款决策也分散在6000多家单位,这跟危险的银信合作完全不一样。银信合作使用的是别人的钱,爽多了,杠杆高多了,投资决策集中多了,风险也就大多了。
在中国 “影子银行”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只要涉及借贷关系和银行表外交易的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早期,原中国社科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如此定义。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貸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有别于国外的影子银行的定义,中国的影子银行实质上是在利率双轨制和信贷资源稀缺性背景下,承担了连接货币市场与存贷市场功能的中介运作体系,是对传统银行信息扩张渠道的变相替代或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是一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相对原始的信用扩张机制。
中国式影子银行 风险宜疏不宜堵
近来,中国式影子银行的风险不仅在业界广为探讨,监管层也频频出台相关政策防范风险。银监会发布的“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规范,就被市场视为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重要举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中期报告)》(下称《报告》)预计,按照影子银行最窄口径,即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2012年底,基于官方数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或达到20.5万亿元。
“2010年是一个分水岭,三年时间增长非常快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张明表示,中国式影子银行增长如此之快主要来自融资方、投资方以及投融资中介的三方面旺盛需求。
中国社科院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官方数据,2010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为5.5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2012年规模则上升到14.6万亿元,占比为29%。实际上,中国式影子银行与国际上的影子银行相比有着较大不同,同时,无论是监管层还是研究人士对其界定存在较大争议。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与成长具有合理性。”《报告》认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实质上是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抑制环境下自发实施的一种金融创新行为,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储蓄投资转化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各类型企业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缓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宏观调控对企业层面的负面冲击。
张明分析称,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限错配造成的流动性风险,二是信用违约风险,三是会对央行货币政策构成挑战,四是投资者对影子银行风险认识不足,金融机构面临刚性兑付风险。
银监会“8号文”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单独建账,一一对应,也是为了防范理财产品“资金池”模式期限错配等风险。 “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形成的风险宜疏不宜堵,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限制甚至扼杀影子银行的发展。”《报告》对影子银行风险开出良方,除了加强对长期以来游离于常规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监管,监管层应该厘清影子银行体系参与方的权责关系。同时,加强金融改革降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激励,也是防范风险的手段之一。
影子银行的风险如中国影子银行的问题所在
理解了影子银行的实质之后可以发现,如正规银行业务一样,借短贷长的这种期限错配其实是影子银行存在的基础。仅凭这一点就认为影子银行风险很大是不正确的,更不能因此就将影子银行与庞氏骗局画上等号。
而由于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由商业银行主导,事实上分享了商业银行所享受的隐性存款担保,因此被挤兑的风险也不大。中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有隐性的存款保险——中国的储户们相信银行存款背后有国家信用背书,是安全的。因为这种隐性存款保险无法显化和量化,只能普遍存在,所以很自然地延伸到了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与商业银行密切联系的影子银行产品身上。这基本消除了影子银行被挤兑的风险。所以,雷曼倒闭时的那种局面在中国很难发生。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影子银行没有问题。中国影子银行的真正弊端在以下三处。
首先,影子银行给政府带来的风险。看起来,影子银行的发展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储户获得了更高收益,贷款人获得了资金支持,而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也收取了利差和手续费,赚得了利润。谁在这个游戏里吃亏了?很不幸,是政府,或者说是全体纳税人。影子银行一边从事着风险更高的业务,一边又避开了正规银行监管所带来的成本,同时还享受着政府提供的隐性存款担保,自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分配给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但是,整体的风险却转嫁到了政府身上。影子银行一旦发生问题,将会是系统性危机,留下的窟窿必然需要政府来买单,并最终落到每个人的身上。
其次,影子銀行令金融市场的价格体系紊乱。在微观层面,影子银行享受着隐性存款担保,提供的收益率在储户看来没有风险。这样,在金融市场上就引入了越来越多收益高、风险低的产品,对资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当然,风险并不是真的没有了,而是被隐性地转移给了政府)。这样,那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反而可能因为无法给出较高的“无风险收益率”,从而吸引不到资金。这种价格体系紊乱带来的资源的错配绝非经济之福。
最后,影子银行的操作层面风险。影子银行是金融市场参与者为规避监管而催生的产物,显然在规范性、透明度、监管度上都远远低于正规银行。相对正规银行已经相当成熟的审贷流程来说,影子银行的资金运用并没有完整而严格的制度可循,不排除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人为原因而引入更多的风险,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另外,影子银行相当不透明。中国至今都没有影子银行规模的精确统计,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明证。因此,影子银行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在监管者的视线之外累积的。一旦爆发,比看得见的风险更具破坏力。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在事前约束金融机构追逐风险来博取收益的行为。对影子银行来说,监管的缺失有可能令参与者不恰当地承担更多的风险,在微观层面带来更大的波动,在宏观层面增大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几率。
“影子银行”相当一部分业务被称“银行的影子”,它们灵活、充满创新意识,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业务彼此融合,行业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专家指出,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虽然明确了“一行三会”的监管职责,但对于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融资机构,尚未制定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导致缺乏相应的履职手段和监管权限,权责脱离。 “影子银行”体系所创造的金融工具,几乎完全破除了金融系统结构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这种格局让已习惯于各司其职的监管体制变得无所适从。
影子银行?!对,影子·银行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有学者认为,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是信托投资公司和银行的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这是金融体系中最大的风险。而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实在是小打小闹,不值得一提。
据一项统计,中国的信托资产规模在2008年底只有1.2万亿。2011年底它几乎上升到5万亿。2013年6月末,它又涨到5.54万亿。这个速度大大超过整个金融系统资产的增长速度。银信合作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实际上也是把资金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变相提高利率。
为什么情况变的如此猖獗?!原因就在于利率管制。人民银行给老百姓定的存款利率太低(远低于通胀),然后,银行即使再加了3-4个百分点的利差(虽然这个利差太大,反映了银行的低效率和暴利)之后的放款利率相应地还是太低。所以全国正规市场的资金价格太低,贷款需求被人为地刺激起来了,连低效率的项目也可以依靠贷款并有利可图。国有企业的烂项目和有关系的民营企业的投机项目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那么,普罗大众只剩下三条路:付高息,走歪门,或者受饥饿。
付高息和走歪门当然主要是指信托公司和银信合作。相比较,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所有贷款加起来,不超过6000亿元,相当于信托资产的九分之一以下。而且,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信贷资金基本上是股东的自有资金,放款决策也分散在6000多家单位,这跟危险的银信合作完全不一样。银信合作使用的是别人的钱,爽多了,杠杆高多了,投资决策集中多了,风险也就大多了。
在中国 “影子银行”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只要涉及借贷关系和银行表外交易的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早期,原中国社科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如此定义。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貸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有别于国外的影子银行的定义,中国的影子银行实质上是在利率双轨制和信贷资源稀缺性背景下,承担了连接货币市场与存贷市场功能的中介运作体系,是对传统银行信息扩张渠道的变相替代或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是一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相对原始的信用扩张机制。
中国式影子银行 风险宜疏不宜堵
近来,中国式影子银行的风险不仅在业界广为探讨,监管层也频频出台相关政策防范风险。银监会发布的“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规范,就被市场视为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重要举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中期报告)》(下称《报告》)预计,按照影子银行最窄口径,即银行理财业务和信托公司,2012年底,基于官方数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或达到20.5万亿元。
“2010年是一个分水岭,三年时间增长非常快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张明表示,中国式影子银行增长如此之快主要来自融资方、投资方以及投融资中介的三方面旺盛需求。
中国社科院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官方数据,2010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为5.5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2012年规模则上升到14.6万亿元,占比为29%。实际上,中国式影子银行与国际上的影子银行相比有着较大不同,同时,无论是监管层还是研究人士对其界定存在较大争议。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与成长具有合理性。”《报告》认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实质上是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抑制环境下自发实施的一种金融创新行为,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储蓄投资转化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各类型企业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缓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宏观调控对企业层面的负面冲击。
张明分析称,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期限错配造成的流动性风险,二是信用违约风险,三是会对央行货币政策构成挑战,四是投资者对影子银行风险认识不足,金融机构面临刚性兑付风险。
银监会“8号文”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实行单独建账,一一对应,也是为了防范理财产品“资金池”模式期限错配等风险。 “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形成的风险宜疏不宜堵,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限制甚至扼杀影子银行的发展。”《报告》对影子银行风险开出良方,除了加强对长期以来游离于常规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监管,监管层应该厘清影子银行体系参与方的权责关系。同时,加强金融改革降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激励,也是防范风险的手段之一。
影子银行的风险如中国影子银行的问题所在
理解了影子银行的实质之后可以发现,如正规银行业务一样,借短贷长的这种期限错配其实是影子银行存在的基础。仅凭这一点就认为影子银行风险很大是不正确的,更不能因此就将影子银行与庞氏骗局画上等号。
而由于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由商业银行主导,事实上分享了商业银行所享受的隐性存款担保,因此被挤兑的风险也不大。中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有隐性的存款保险——中国的储户们相信银行存款背后有国家信用背书,是安全的。因为这种隐性存款保险无法显化和量化,只能普遍存在,所以很自然地延伸到了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与商业银行密切联系的影子银行产品身上。这基本消除了影子银行被挤兑的风险。所以,雷曼倒闭时的那种局面在中国很难发生。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影子银行没有问题。中国影子银行的真正弊端在以下三处。
首先,影子银行给政府带来的风险。看起来,影子银行的发展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储户获得了更高收益,贷款人获得了资金支持,而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也收取了利差和手续费,赚得了利润。谁在这个游戏里吃亏了?很不幸,是政府,或者说是全体纳税人。影子银行一边从事着风险更高的业务,一边又避开了正规银行监管所带来的成本,同时还享受着政府提供的隐性存款担保,自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分配给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但是,整体的风险却转嫁到了政府身上。影子银行一旦发生问题,将会是系统性危机,留下的窟窿必然需要政府来买单,并最终落到每个人的身上。
其次,影子銀行令金融市场的价格体系紊乱。在微观层面,影子银行享受着隐性存款担保,提供的收益率在储户看来没有风险。这样,在金融市场上就引入了越来越多收益高、风险低的产品,对资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当然,风险并不是真的没有了,而是被隐性地转移给了政府)。这样,那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反而可能因为无法给出较高的“无风险收益率”,从而吸引不到资金。这种价格体系紊乱带来的资源的错配绝非经济之福。
最后,影子银行的操作层面风险。影子银行是金融市场参与者为规避监管而催生的产物,显然在规范性、透明度、监管度上都远远低于正规银行。相对正规银行已经相当成熟的审贷流程来说,影子银行的资金运用并没有完整而严格的制度可循,不排除在操作过程中因为人为原因而引入更多的风险,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另外,影子银行相当不透明。中国至今都没有影子银行规模的精确统计,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明证。因此,影子银行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在监管者的视线之外累积的。一旦爆发,比看得见的风险更具破坏力。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在事前约束金融机构追逐风险来博取收益的行为。对影子银行来说,监管的缺失有可能令参与者不恰当地承担更多的风险,在微观层面带来更大的波动,在宏观层面增大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