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翻转课堂”以“学生前置自主学习” “师生课堂互动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与提升思想修养为核心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培养能力;提高效率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实现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总目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进一步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比重,《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可是,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目标错位,方法失当: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把串译、串讲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把监督学生死记硬背作为提高成绩的唯一措施;忽略了文言文的思想内涵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本人在近数年的文言文教学中,不断领会新课标的意图与“翻转课堂”的理念,以“学生前置自主学习” “师生课堂互动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与提升思想修养为核心目标。下面我谈谈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理念与运用探索。
一、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
(一) 学生——主动探究练本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学的能力。众所周知,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光学习的效果不好,久而久之还会扼杀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变得毫无热情。朱子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告诉大家,学习重在自己钻研。“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指导并鼓励学生自学,然后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解决学生在自学时遇到的问题。这样,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不光能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还能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锻炼自学的能力,从而对学习保持较高的热情,更加主动地学习。
(二) 教师——解疑释惑寻契机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与过程都取决于教师。学生有疑问的要讲,学生合作交流能解决的也要讲。教师偶尔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又怕耽误时间,等不及学生全部进入状态,就草草收场。随即由老师照直了往预定的答案上引导,只要学生的说法与老师预定的答案不一致,就会被否定;或者就是老师说出答案,然后问问“对不对呀?”“是不是呀?”学生们总是不假思索,有气没力地跟着应付“是”或者“不是”。所谓的合作探讨不过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主动性可言。长此以往,学生必定对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教师讲解要寻找契机。当学生遇到难题,经过自己的努力依然无法解决,急需要向老师请教的时候,老师才可以讲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学的机会,思考的空间,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的智慧,才能有信心去学习。
二、 “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 疏通文意——“校内翻”
学习一篇课文,我首先让学生利用自习时间(有时安排一节课)进行前置自主学习: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我把一篇课文当中要求学生积累的文言实詞、虚词、多义词、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列成一个知识清单,连同测试题等学习资源,分步呈现给学生,督促按要求完成相应练习。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解决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有的问题小组研讨,有的问题由老师一对一辅导,有的问题集中讲解。最后,教师出示检测练习,分组展示。
教《马说》一文,我结合教材上设计的两个“预习”问题,布置了“前置作业”:①了解韩愈其人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准备向大家介绍(每人不超过30秒);②认真阅读课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对课文力求直译,字字落实);③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重要的句式,准备抢答课堂上老师要出示的相关问题。
如我所料,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展示,有的补充,有的纠错,有两个小组竟然为了三个“之”字的用法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发言,然后给学生系统地讲解了“之”字的用法。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我要么让能回答的学生讲解,要么由我加以点拨。就在愉悦的气氛中,第一个教学重点就轻松地完成了。
(二) 主题领悟——“课内翻”
对于课文中心思想的领悟,写作手法的评析与学习,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进行。一堂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节课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探究问题,练习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后半节课:师生集中研讨前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前面说‘心乐之’,后文又说‘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怎样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做出全面准确的理解。我就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我则走下讲台,走进几个探究小组,建议他们联系写作背景去思考。在探讨中,学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莫衷一是。这时我才娓娓道来:作者当时参与改革被贬,心中肯定愤懑难平,郁郁寡欢。于是就游山玩水,借以排遣心中的苦闷。但是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凉的心情就又涌上心头了。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深表赞同。
(三) 巩固练习——“家校翻”
巩固练习是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与延伸,既要形式多样分量适中,又要学练兼顾难易适度。我根据当天或当周的教学内容,精选练习分发给学生。然后把作业信息发送给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有时还要发送完成某项练习的相关资料或者解决某个问题需要的微课,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第二天,我利用自习或者课余时间一对一辅导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或者集中讲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依然没有解决的难题。
总之,运用“翻转课堂”方式教学文言文,学生感到知识是自己探究出来的,是自己学会的。在解疑释惑的时候,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是学生最想搞清楚的,所以学生都会专心听讲。这种教学方式,摆脱了“填鸭式”的窠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李发文,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培养能力;提高效率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实现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总目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进一步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比重,《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可是,很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目标错位,方法失当: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把串译、串讲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把监督学生死记硬背作为提高成绩的唯一措施;忽略了文言文的思想内涵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本人在近数年的文言文教学中,不断领会新课标的意图与“翻转课堂”的理念,以“学生前置自主学习” “师生课堂互动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与提升思想修养为核心目标。下面我谈谈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理念与运用探索。
一、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
(一) 学生——主动探究练本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学的能力。众所周知,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光学习的效果不好,久而久之还会扼杀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变得毫无热情。朱子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告诉大家,学习重在自己钻研。“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指导并鼓励学生自学,然后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解决学生在自学时遇到的问题。这样,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不光能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还能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锻炼自学的能力,从而对学习保持较高的热情,更加主动地学习。
(二) 教师——解疑释惑寻契机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与过程都取决于教师。学生有疑问的要讲,学生合作交流能解决的也要讲。教师偶尔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又怕耽误时间,等不及学生全部进入状态,就草草收场。随即由老师照直了往预定的答案上引导,只要学生的说法与老师预定的答案不一致,就会被否定;或者就是老师说出答案,然后问问“对不对呀?”“是不是呀?”学生们总是不假思索,有气没力地跟着应付“是”或者“不是”。所谓的合作探讨不过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主动性可言。长此以往,学生必定对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教师讲解要寻找契机。当学生遇到难题,经过自己的努力依然无法解决,急需要向老师请教的时候,老师才可以讲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学的机会,思考的空间,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的智慧,才能有信心去学习。
二、 “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 疏通文意——“校内翻”
学习一篇课文,我首先让学生利用自习时间(有时安排一节课)进行前置自主学习: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我把一篇课文当中要求学生积累的文言实詞、虚词、多义词、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列成一个知识清单,连同测试题等学习资源,分步呈现给学生,督促按要求完成相应练习。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解决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有的问题小组研讨,有的问题由老师一对一辅导,有的问题集中讲解。最后,教师出示检测练习,分组展示。
教《马说》一文,我结合教材上设计的两个“预习”问题,布置了“前置作业”:①了解韩愈其人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准备向大家介绍(每人不超过30秒);②认真阅读课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对课文力求直译,字字落实);③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重要的句式,准备抢答课堂上老师要出示的相关问题。
如我所料,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展示,有的补充,有的纠错,有两个小组竟然为了三个“之”字的用法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发言,然后给学生系统地讲解了“之”字的用法。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我要么让能回答的学生讲解,要么由我加以点拨。就在愉悦的气氛中,第一个教学重点就轻松地完成了。
(二) 主题领悟——“课内翻”
对于课文中心思想的领悟,写作手法的评析与学习,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进行。一堂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节课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探究问题,练习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后半节课:师生集中研讨前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前面说‘心乐之’,后文又说‘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怎样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做出全面准确的理解。我就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我则走下讲台,走进几个探究小组,建议他们联系写作背景去思考。在探讨中,学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莫衷一是。这时我才娓娓道来:作者当时参与改革被贬,心中肯定愤懑难平,郁郁寡欢。于是就游山玩水,借以排遣心中的苦闷。但是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凉的心情就又涌上心头了。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深表赞同。
(三) 巩固练习——“家校翻”
巩固练习是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与延伸,既要形式多样分量适中,又要学练兼顾难易适度。我根据当天或当周的教学内容,精选练习分发给学生。然后把作业信息发送给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有时还要发送完成某项练习的相关资料或者解决某个问题需要的微课,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第二天,我利用自习或者课余时间一对一辅导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或者集中讲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依然没有解决的难题。
总之,运用“翻转课堂”方式教学文言文,学生感到知识是自己探究出来的,是自己学会的。在解疑释惑的时候,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是学生最想搞清楚的,所以学生都会专心听讲。这种教学方式,摆脱了“填鸭式”的窠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李发文,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