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课,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已属家常便饭,老师们根据学校的要求一学期至少得听一二十节课。然而,听了这么多的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关注学生的答题了吗?你想过一堂课上会有多少人参与答题了吗?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学生为观察对象的课堂观察活动,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头脑风暴,很受震动,很有启发。
一
本次小学语文课堂观察,将观察的视角聚焦于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答题参与面,并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细致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实现了从课前准备、实地采集、课后交流、预设重构这一系列完整意义上的课堂观察之旅。
我们观察的对象是本校四(1)班学生,执教内容为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三顾茅庐》。为了使本次观察的数据更科学更准确,减少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原有印象,我们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
我们所观察的四(1)班是学校九个平行班中的一个普通班级,该班共有37名学生,学生生源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苏北、安徽等外地,有5位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在这个小镇上是比较高的,学生学习层次参差不齐。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课堂观察,我们确立了一个辅助主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本次观察分为两组,一组的观察对象为学生,一组的观察对象为教师,所有观察人员均为本校语文老师。观察采用以定量观察为主同时结合定性观察的方法,辅以录音笔、手表等作为观察的参考工具。
二
观察结束后,我们对所有的观察数据进行了详细有序的汇总分析。
根据学生所在的座位安排表,我们给每位学生编了号码,分别是1-37号,对每位学生的答题次数进行了一一登记,详见下图:
注:该班共37名学生,1名学生缺席。观察总人数为36名。学生序号边画“√”表示答题正确,画“×”表示答题有误,画“○”表示没有参与答题。
从上图可看出:
1.该班学生共有36名参与了课文《三顾茅庐》的学习,其中21名学生整堂课都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有15名学生参与了课堂答题活动,参与率为41.7﹪,这个数据偏少,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整堂课学生答题55人次,包括集体答题8次,学生个体答题47次,平均答题的机会是1.3次/人。
2.在学生答题的时候,我们用秒表计算了每次答题的具体时间,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我们将时间精确到了秒后面两位数。同时,为了便于与其他学习形式作出比较,我们还记载了诸如朗读、思考等时间数据,详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学习的项目主要有朗读、答题、思考,其中答题一栏中包括47次个体答题与8次集体回答。
要注意的是,其中“思考”一栏中的时间计算因为教师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思考的时间主要有两块:一块放在自由读文中,不再另算;另一块则是教师提问后学生的思考时间,因为比较短暂,难以一笔一笔计算清楚,我们取的是概数,即以每次个体答题前思考时间大约为4″,学生共有47次个体答题,所以总共为3′08″,这不包括集体答题,因为集体答题容易回答,学生基本能脱口而出,一般不需思考时间。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总数为13′20″,一节课为40分钟,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为33.33﹪,一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能保证学生在独立活动,相对于以前观察时“满堂问”“满堂讲”的现象,这个数据我们比较满意。但是,其中学生答题的时间仅为4′31″53,占11.29﹪;相对于朗读来说,学生在课堂上答题的时间并不算多。
三
以前听课,我们从来没有记下过学生答题中的每一句话,可是课堂观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数据说话”,“让事实还原”,根据上面两张观察表格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学生答题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影响学生答题情况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与学习环境有关
学生座位安排:靠近南墙的第四排学生回答问题参与率不高,这组共有9位学生,有6位学生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还有2位只回答了一次;另外座位在后面的学生总体表现不如前面的学生,前排的8位学生只有2个未参与答题,而坐在最后第二排的6位学生就有5位没有参与答题。此次观察结束之后,观察者分别到自己班内对答题情况进行了解时,也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
听课教师的干扰:大多数教师听课时坐在教室后面,影响了后排学生的思考与自由学习,可能有些学生感到拘束,不敢积极参与答题。同时也对上课教师造成了干扰,有时注意不到“藏”在教师丛中的学生。
教师的视线区域:教师的视线影响了其关注范围,如第一排的第一位学生,即2号,坐在教室的西北角,容易成为教师视域盲区,观察者发现该学生表现欲很强,课堂上共举手7次,可老师一次也没有喊他。
2.与情感因素有关
醒目的队干部标志,也在无声地暗示上课老师:我是好学生,特能回答问题。课堂上,13号学生回答次数最多,共10次,他的手臂上佩戴着三条杠,是班里唯一的大队干部。课后访谈交流时,上课老师也提到这位学生,称他为“三条杠的那位”。
学生对课文的喜爱程度也决定了答题情况,课堂上男同学答题人次为34次,女同学答题人次为13次,而该班男女人数比例均匀,正好各占一半,男女答题人次如此悬殊,而小学课堂上往往呈现的是阴盛阳衰的局面,关键原因在哪里?也许除了性格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对教材的喜好程度不一样。课文选自《三国演义》,书里的很多英雄形象武艺高强,体格健壮,耍刀弄棒,爱讲哥儿们义气,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男孩子们。因为符合男同学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爱上这样的课文就很自然了。
3.与教师教学有关
课堂上教师通过绘图、标识、色彩、板书、竞猜等方式,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展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讲解“群雄纷争”“三分天下”两词时,教师在黑板上通过简洁清楚的地图板书,一目了然,学生就能轻松理解词义;如“拜”、“恭”字的现场情境演示学习,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提问精当,举一反三,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处。第二、三两个教学片断学生参与的时间较多,第三时段学生答题的参与率最高,共23人次,占41.8﹪,这跟教师提问质量有关。
相反,如果教师提问模糊,随意,频率过快,教学语言重复等,就会影响学生答题。本次观察,教师共提问43次,约一分钟提一个问题,因此,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相对压缩,时间的限制、教学进度的紧凑,使教师提问后无法有充裕的时间面向更多的学生,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参与面。
如今,新的理念并不缺少,如“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新理念一次又一次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通过这次课堂观察,我们无奈地发现,行动离理念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觉得要真正“读”懂学生,“听”懂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任重道远,需要寻找更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付出更坚实有力的实践与行动。
(孙惠芳,吴江市平望实验小学,215221)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学生为观察对象的课堂观察活动,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头脑风暴,很受震动,很有启发。
一
本次小学语文课堂观察,将观察的视角聚焦于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答题参与面,并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细致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实现了从课前准备、实地采集、课后交流、预设重构这一系列完整意义上的课堂观察之旅。
我们观察的对象是本校四(1)班学生,执教内容为苏教版第八册教材《三顾茅庐》。为了使本次观察的数据更科学更准确,减少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原有印象,我们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
我们所观察的四(1)班是学校九个平行班中的一个普通班级,该班共有37名学生,学生生源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苏北、安徽等外地,有5位学生的父母文化水平在这个小镇上是比较高的,学生学习层次参差不齐。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课堂观察,我们确立了一个辅助主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本次观察分为两组,一组的观察对象为学生,一组的观察对象为教师,所有观察人员均为本校语文老师。观察采用以定量观察为主同时结合定性观察的方法,辅以录音笔、手表等作为观察的参考工具。
二
观察结束后,我们对所有的观察数据进行了详细有序的汇总分析。
根据学生所在的座位安排表,我们给每位学生编了号码,分别是1-37号,对每位学生的答题次数进行了一一登记,详见下图:
注:该班共37名学生,1名学生缺席。观察总人数为36名。学生序号边画“√”表示答题正确,画“×”表示答题有误,画“○”表示没有参与答题。
从上图可看出:
1.该班学生共有36名参与了课文《三顾茅庐》的学习,其中21名学生整堂课都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有15名学生参与了课堂答题活动,参与率为41.7﹪,这个数据偏少,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整堂课学生答题55人次,包括集体答题8次,学生个体答题47次,平均答题的机会是1.3次/人。
2.在学生答题的时候,我们用秒表计算了每次答题的具体时间,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我们将时间精确到了秒后面两位数。同时,为了便于与其他学习形式作出比较,我们还记载了诸如朗读、思考等时间数据,详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学习的项目主要有朗读、答题、思考,其中答题一栏中包括47次个体答题与8次集体回答。
要注意的是,其中“思考”一栏中的时间计算因为教师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思考的时间主要有两块:一块放在自由读文中,不再另算;另一块则是教师提问后学生的思考时间,因为比较短暂,难以一笔一笔计算清楚,我们取的是概数,即以每次个体答题前思考时间大约为4″,学生共有47次个体答题,所以总共为3′08″,这不包括集体答题,因为集体答题容易回答,学生基本能脱口而出,一般不需思考时间。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总数为13′20″,一节课为40分钟,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为33.33﹪,一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能保证学生在独立活动,相对于以前观察时“满堂问”“满堂讲”的现象,这个数据我们比较满意。但是,其中学生答题的时间仅为4′31″53,占11.29﹪;相对于朗读来说,学生在课堂上答题的时间并不算多。
三
以前听课,我们从来没有记下过学生答题中的每一句话,可是课堂观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数据说话”,“让事实还原”,根据上面两张观察表格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学生答题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影响学生答题情况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与学习环境有关
学生座位安排:靠近南墙的第四排学生回答问题参与率不高,这组共有9位学生,有6位学生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还有2位只回答了一次;另外座位在后面的学生总体表现不如前面的学生,前排的8位学生只有2个未参与答题,而坐在最后第二排的6位学生就有5位没有参与答题。此次观察结束之后,观察者分别到自己班内对答题情况进行了解时,也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
听课教师的干扰:大多数教师听课时坐在教室后面,影响了后排学生的思考与自由学习,可能有些学生感到拘束,不敢积极参与答题。同时也对上课教师造成了干扰,有时注意不到“藏”在教师丛中的学生。
教师的视线区域:教师的视线影响了其关注范围,如第一排的第一位学生,即2号,坐在教室的西北角,容易成为教师视域盲区,观察者发现该学生表现欲很强,课堂上共举手7次,可老师一次也没有喊他。
2.与情感因素有关
醒目的队干部标志,也在无声地暗示上课老师:我是好学生,特能回答问题。课堂上,13号学生回答次数最多,共10次,他的手臂上佩戴着三条杠,是班里唯一的大队干部。课后访谈交流时,上课老师也提到这位学生,称他为“三条杠的那位”。
学生对课文的喜爱程度也决定了答题情况,课堂上男同学答题人次为34次,女同学答题人次为13次,而该班男女人数比例均匀,正好各占一半,男女答题人次如此悬殊,而小学课堂上往往呈现的是阴盛阳衰的局面,关键原因在哪里?也许除了性格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对教材的喜好程度不一样。课文选自《三国演义》,书里的很多英雄形象武艺高强,体格健壮,耍刀弄棒,爱讲哥儿们义气,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男孩子们。因为符合男同学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爱上这样的课文就很自然了。
3.与教师教学有关
课堂上教师通过绘图、标识、色彩、板书、竞猜等方式,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展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讲解“群雄纷争”“三分天下”两词时,教师在黑板上通过简洁清楚的地图板书,一目了然,学生就能轻松理解词义;如“拜”、“恭”字的现场情境演示学习,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提问精当,举一反三,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处。第二、三两个教学片断学生参与的时间较多,第三时段学生答题的参与率最高,共23人次,占41.8﹪,这跟教师提问质量有关。
相反,如果教师提问模糊,随意,频率过快,教学语言重复等,就会影响学生答题。本次观察,教师共提问43次,约一分钟提一个问题,因此,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相对压缩,时间的限制、教学进度的紧凑,使教师提问后无法有充裕的时间面向更多的学生,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参与面。
如今,新的理念并不缺少,如“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新理念一次又一次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通过这次课堂观察,我们无奈地发现,行动离理念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觉得要真正“读”懂学生,“听”懂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任重道远,需要寻找更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付出更坚实有力的实践与行动。
(孙惠芳,吴江市平望实验小学,21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