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虽然我国同样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由于需求量很高,所以我国在维持高自给率的同时,某些粮食种类仍然需要通过外贸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变,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却不断下降,外贸进口量不断增加。所以,如果我国自给率仍然一直下降,当下降低到一定程度,而外贸进口出现进口困难时,我国将有可能出现粮食危机,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国家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粮食安全问题对我国尤为重要。
关键词:粮食安全;自给率;外贸进口量;关税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2
一、导论
我国农业用地仅占世界总农业用地的十分之一,但是这十分之一的农业用地却正在提供世界上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需求,所以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尤为重要。同时,粮食安全问题存在连带效应,例如我国从1985年开始,因为粮食的供需失衡导致连续五年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光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以能否妥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将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关键。
二、粮食安全的定义和评定指标
(一)粮食安全的定义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了世界粮食大会,第一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1]在随后1996年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大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偏好。[2]
(二)粮食安全的测定指标
一个国家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测量的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将谷物库存占全年消费量的17%~18%作为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最低限度,其中周转率库存占12%,后备储备量占5%~6%。[2]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很多学者认为这个指标已经不足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所以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放弃这一衡量标准,从新提出了包括营养与健康、可利用性和经济获得性等7项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测量指标。[3]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粮食安全中的“粮食”已经由原先的谷物被替换为食品。
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防止粮食安全问题出现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个办法是依靠我国生产,保持较高的自给率,另一个办法就是提高外贸进口量。
(一)依靠我国生产,保持较高的自给率
粮食自给率是评判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标准,粮食自给率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粮食总生产量与该国或地区总需求量的比值。很多学者认为一国或者地区粮食自给率如果能达到95%以上时,则表明该国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很高,如果一国或者地区粮食自给率在90%和95%之间,则表明该国或者地区处在粮食安全的最低线,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低于90%,则表明该国或地区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几率很高。
1.我国粮食自给率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如下:首先,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9107.4万亩,比2013年增加1174.1万亩,增长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41934.1万亩,比2013年增加1281.2万亩,增长0.9%。其次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其中谷物总产量55726.9万吨,比2013年增加457.7万吨,增长0.8%。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在不断增加,但粮食的自给率却已经出现了下跌趋势。[4]
2.影响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的因素
影响一个国家粮食自给率的因素很多,例如耕地面积,不同地区气候因素,以及当地农业发展状况等等。
(1)城镇化加剧农业耕地流失,土地是确保城镇化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和承载空间。随着我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乡镇城区改扩建项目陆续展开,同时城区建设中的保障性住房也大面积开始修建,而这些都需要不断征用农业耕地才能完成。
(2)房地产业促使农业耕地用途变更,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回报远大于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目前我国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一般都是以当地GDP数值为标准的,于是各级政府为了不断刷新GDP数值,大量将农业耕地征用,用以房地产开发。
(3)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土地经营权能否高效、成功的流转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生产的效率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进度。所以我国应不断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例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等。
(二)外贸进口量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我国不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稳定国内的粮食供需均衡,目前我国粮食除了自己生产外,对国外的贸易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1.我国粮食外贸进出口量现状
(1)贸易总量
从贸易总量来看,我国从对外出口粮食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因为2007年国际糧价大幅度上涨导致我国粮食出口猛增后,在2008年国家为了控制粮食出口,对我国粮食出口税收政策做出调整。但与粮食出口减少趋势相反的是我国粮食的进口数量,从2001年开始,除了2002年、2006年出现小幅度降低,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总体正在不断增加。
(2)贸易结构
本文主要分析玉米、小麦、水稻、大豆四种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
①玉米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关于玉米出口补贴的相关政策,使得玉米出口量大幅上升,我国玉米基本保持净出口状态,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我国玉米出口量从07年的492万吨急剧下降到08年的27万吨,跌幅超过了94.5%。随后国家经过宏观政策调整,我国玉米出口量虽不像07年以前那么高,但也在不断增加。但是2014年国内玉米进口总量为262.9万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较2013年减少约19.5%。鉴于2014年年底MIR162转基因玉米限制放开,2015年中国玉米进口量或会进一步增加 ②小麦
我国生产的小麦基本上无法满足国内居民日常消费需求。从数据来看,1990年到2001年,我国一直是小麦净进口国家。从小麦的自给率分析来看,1996年之前和2004年我国的自给率是低于95%,其他年份均没有跌破95%的底线,但是我国小麦一直未达到国家要求的100%的自给率。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297万吨小麦,同比减少46%且2014年我国的小麦进口量创下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2013年的550万吨和2012年的370万吨。而2015年的小麦进口量可能在250万吨到300万吨。。
③水稻
水稻是我国国民的主要口粮,我国水稻在1995~1996年出现净进口状况以外,其它年份均处于净出口状态。同时从水稻自给率方面分析,只有在1994年跌破95%的底线,其他年份均在95%以上。但是2014年大米进口仍保持增长,进口257.9万吨,同比增13.6%。
④大豆
大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油料的主要生产原料,同时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所以我国对于大豆的消费需求日益上涨。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消息称,在2012年我国的进口大豆数量为5838万吨,同比增长11.2%,201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达到了6338万吨,同比增长了10%。而在2015年1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140万吨,首次突破7000万吨,同比增加12.7%,中国大豆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达85.41%。从产业链上游的种植层面来看,进口规模连续多年激增,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产业的生存。[5]
2.影响我国粮食进口量的因素
(1)饮食结构快速改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高速增加,中国的消费者的饮食结构正在从以前的吃饱向吃好和吃的有营养转变。而不断增家的肉蛋类的需求都需要不断增加动物的数量以及肉蛋类的供给效率,所以对饲料的需求将不断提高,从而加大粮食的需求。
(2)国内粮食价格
我国国内粮食的价格普遍略高于国际市场上同品种价格,例如我国玉米的价格平均高出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的40%。所以这一种悬殊的价格差将导致“替代效应”,当提供某类商品的两个或者多个生产者出现价格差异的时候,在他们所提供的商品质量没有明显差异时,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价格低的。
四、粮食自给率下降,外贸量增加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对我国农产品销售冲击明显
部分农产品我国国内自产的价格和国外进口的价格存在差异,进口价格比国内生产销售的价格低很多,加之由于我国的相关关税过低,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保护本国农产品不受国外农产品伤害的作用。所以市场肯定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品种,于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销售就受到很大冲击,从而影响我国部分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进而制约这部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最后将对我国农业的改革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二)增大我国粮食危机的风险
由于随着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大,本国生产面积,生产率不断下降。如果此时本国生产遭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产量降低,那么我国只能依靠国外的生产来维持本国的粮食供需,这样一方面会造成本国供需紧张,社会发展出现波动,另一方面有可能国外出口国限制或者提高出口价格,此时我国粮食供给将遭到严重波动,同时国家经济也将有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五、针对目前我国粮食供给状况给出相关建议
(一)发挥关税保护作用
关税保护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对外国商品进口征收一定数额的关税。目前国际对农产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水平为62%,而我国的农产品平均关税仅为15.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所以我国应对农产品关税税额进行适当调整,加大对我国国内生产农产品的关税保护。
(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稳定我国粮食自给率
目前我国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同时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限,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现代化水平落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所以农业现代化水平能否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的安全、稳定供给。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農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将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如果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莘.我国粮食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2012.
[2]李广茂.现代化大农业与我国粮食生产以及安全的关系,2010.
[3]徐柠杉.中国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研究,2011.
[4]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粮食产量公告.
[5]中国粮油信息网.进口汹涌,国内大豆产业链迎寒冬-大豆行业分析.
[6]余菲.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仅为世界水平的1/4粮食进出口现状分析.2014.
关键词:粮食安全;自给率;外贸进口量;关税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2
一、导论
我国农业用地仅占世界总农业用地的十分之一,但是这十分之一的农业用地却正在提供世界上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需求,所以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尤为重要。同时,粮食安全问题存在连带效应,例如我国从1985年开始,因为粮食的供需失衡导致连续五年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光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以能否妥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将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关键。
二、粮食安全的定义和评定指标
(一)粮食安全的定义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了世界粮食大会,第一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1]在随后1996年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大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偏好。[2]
(二)粮食安全的测定指标
一个国家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测量的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将谷物库存占全年消费量的17%~18%作为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最低限度,其中周转率库存占12%,后备储备量占5%~6%。[2]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很多学者认为这个指标已经不足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所以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放弃这一衡量标准,从新提出了包括营养与健康、可利用性和经济获得性等7项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测量指标。[3]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粮食安全中的“粮食”已经由原先的谷物被替换为食品。
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防止粮食安全问题出现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个办法是依靠我国生产,保持较高的自给率,另一个办法就是提高外贸进口量。
(一)依靠我国生产,保持较高的自给率
粮食自给率是评判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标准,粮食自给率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粮食总生产量与该国或地区总需求量的比值。很多学者认为一国或者地区粮食自给率如果能达到95%以上时,则表明该国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很高,如果一国或者地区粮食自给率在90%和95%之间,则表明该国或者地区处在粮食安全的最低线,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低于90%,则表明该国或地区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几率很高。
1.我国粮食自给率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如下:首先,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9107.4万亩,比2013年增加1174.1万亩,增长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41934.1万亩,比2013年增加1281.2万亩,增长0.9%。其次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其中谷物总产量55726.9万吨,比2013年增加457.7万吨,增长0.8%。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在不断增加,但粮食的自给率却已经出现了下跌趋势。[4]
2.影响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的因素
影响一个国家粮食自给率的因素很多,例如耕地面积,不同地区气候因素,以及当地农业发展状况等等。
(1)城镇化加剧农业耕地流失,土地是确保城镇化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和承载空间。随着我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乡镇城区改扩建项目陆续展开,同时城区建设中的保障性住房也大面积开始修建,而这些都需要不断征用农业耕地才能完成。
(2)房地产业促使农业耕地用途变更,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回报远大于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目前我国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一般都是以当地GDP数值为标准的,于是各级政府为了不断刷新GDP数值,大量将农业耕地征用,用以房地产开发。
(3)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土地经营权能否高效、成功的流转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生产的效率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进度。所以我国应不断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例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等。
(二)外贸进口量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我国不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稳定国内的粮食供需均衡,目前我国粮食除了自己生产外,对国外的贸易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1.我国粮食外贸进出口量现状
(1)贸易总量
从贸易总量来看,我国从对外出口粮食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因为2007年国际糧价大幅度上涨导致我国粮食出口猛增后,在2008年国家为了控制粮食出口,对我国粮食出口税收政策做出调整。但与粮食出口减少趋势相反的是我国粮食的进口数量,从2001年开始,除了2002年、2006年出现小幅度降低,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总体正在不断增加。
(2)贸易结构
本文主要分析玉米、小麦、水稻、大豆四种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
①玉米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关于玉米出口补贴的相关政策,使得玉米出口量大幅上升,我国玉米基本保持净出口状态,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我国玉米出口量从07年的492万吨急剧下降到08年的27万吨,跌幅超过了94.5%。随后国家经过宏观政策调整,我国玉米出口量虽不像07年以前那么高,但也在不断增加。但是2014年国内玉米进口总量为262.9万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较2013年减少约19.5%。鉴于2014年年底MIR162转基因玉米限制放开,2015年中国玉米进口量或会进一步增加 ②小麦
我国生产的小麦基本上无法满足国内居民日常消费需求。从数据来看,1990年到2001年,我国一直是小麦净进口国家。从小麦的自给率分析来看,1996年之前和2004年我国的自给率是低于95%,其他年份均没有跌破95%的底线,但是我国小麦一直未达到国家要求的100%的自给率。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297万吨小麦,同比减少46%且2014年我国的小麦进口量创下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2013年的550万吨和2012年的370万吨。而2015年的小麦进口量可能在250万吨到300万吨。。
③水稻
水稻是我国国民的主要口粮,我国水稻在1995~1996年出现净进口状况以外,其它年份均处于净出口状态。同时从水稻自给率方面分析,只有在1994年跌破95%的底线,其他年份均在95%以上。但是2014年大米进口仍保持增长,进口257.9万吨,同比增13.6%。
④大豆
大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油料的主要生产原料,同时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所以我国对于大豆的消费需求日益上涨。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消息称,在2012年我国的进口大豆数量为5838万吨,同比增长11.2%,201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达到了6338万吨,同比增长了10%。而在2015年1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7140万吨,首次突破7000万吨,同比增加12.7%,中国大豆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达85.41%。从产业链上游的种植层面来看,进口规模连续多年激增,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产业的生存。[5]
2.影响我国粮食进口量的因素
(1)饮食结构快速改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高速增加,中国的消费者的饮食结构正在从以前的吃饱向吃好和吃的有营养转变。而不断增家的肉蛋类的需求都需要不断增加动物的数量以及肉蛋类的供给效率,所以对饲料的需求将不断提高,从而加大粮食的需求。
(2)国内粮食价格
我国国内粮食的价格普遍略高于国际市场上同品种价格,例如我国玉米的价格平均高出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的40%。所以这一种悬殊的价格差将导致“替代效应”,当提供某类商品的两个或者多个生产者出现价格差异的时候,在他们所提供的商品质量没有明显差异时,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价格低的。
四、粮食自给率下降,外贸量增加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对我国农产品销售冲击明显
部分农产品我国国内自产的价格和国外进口的价格存在差异,进口价格比国内生产销售的价格低很多,加之由于我国的相关关税过低,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保护本国农产品不受国外农产品伤害的作用。所以市场肯定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品种,于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销售就受到很大冲击,从而影响我国部分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进而制约这部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最后将对我国农业的改革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二)增大我国粮食危机的风险
由于随着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大,本国生产面积,生产率不断下降。如果此时本国生产遭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产量降低,那么我国只能依靠国外的生产来维持本国的粮食供需,这样一方面会造成本国供需紧张,社会发展出现波动,另一方面有可能国外出口国限制或者提高出口价格,此时我国粮食供给将遭到严重波动,同时国家经济也将有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五、针对目前我国粮食供给状况给出相关建议
(一)发挥关税保护作用
关税保护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对外国商品进口征收一定数额的关税。目前国际对农产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水平为62%,而我国的农产品平均关税仅为15.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所以我国应对农产品关税税额进行适当调整,加大对我国国内生产农产品的关税保护。
(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稳定我国粮食自给率
目前我国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同时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限,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现代化水平落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所以农业现代化水平能否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的安全、稳定供给。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農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将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如果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莘.我国粮食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2012.
[2]李广茂.现代化大农业与我国粮食生产以及安全的关系,2010.
[3]徐柠杉.中国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研究,2011.
[4]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粮食产量公告.
[5]中国粮油信息网.进口汹涌,国内大豆产业链迎寒冬-大豆行业分析.
[6]余菲.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仅为世界水平的1/4粮食进出口现状分析.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