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包罗万象集大成
【现象】一、教师教《散步》,在明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读了几分钟后,就让学生分组活动,有的根据文章内容上黑板画画;有的到外面排练节目;有的去上网找资料、找问题……分组活动后,同学们忙了起来,但也有少数学生走走看看,什么也干不了。
二、有位教师在教《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学生怎么也弄不明白“吐丝原理”,于是教师布置学生去图书室或上网收集资料。两天后,师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广泛交流,终于弄明白了什么是“吐丝原理”。
【反思】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强调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使语文走出了“以学科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窄小天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于是,我们开始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欣赏音乐,创作美术作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包罗万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我们不禁产生了疑惑: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有些课怎么看也不像语文课。不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是让学生去讨论一些问题,作些表演,画些画,甚至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
语文课堂引进小品、表演、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给语文课带来了不少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常见老师们花费大量精力设计活动,专注于活动的翻新,于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语文被搁置在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对文本的阐发、挖掘和共鸣。
这样过于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文本阅读,是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
【对策】提倡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须知,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怎样变,语文课的特点不能削弱,“语文味”不能淡化。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刘国正)。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正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他们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发的“一个个宝藏”。教学中,由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脱离语文学科去搞宽泛的综合性学习也是违背新课程要求的。
合作:新课程新课堂的标志
【现象】一教师在教《皇帝的新装》时,问学生:“皇城来了两个骗子,结果皇帝上当出丑,那么皇帝上当的原因是什么?请4人一个小组讨论3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笔者随即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余的只是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着边际地闲聊;有的小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3分钟很快就结束了,教师说:“时间到,现在请回答刚才的问题。”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了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堂的标志了,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这种泛用的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形式,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又在哪里。于是,“课堂为散乱的活动”。
对话交流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对传统教育作了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否则,讨论只能成为闲谈。
当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张志公先生曾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把握文本,这样的合作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学生的讨论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也不能老师叫讨论就讨论,叫停就停。规定时间一到,马上就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合作是虚设的。
【对策】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形式在以班为基础的多样化,是既有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小组合作才是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1、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讨价值的需要讨论的问题,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2、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3、建立机制,教给方法,努力克服盲目无序、无意义、无效率的教学行为,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4、宏观调控,适时引导。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室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滞留于表面形式”。
评价:怎一个“好”字了得
【现象】有位老师在讲《最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韩麦尔先生这天为什么穿得特别漂亮?”一位女生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是个爱美的人。”这位老师说了声“好”,示意她坐下后,又让其他学生发言。最后,他说:“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接着就转入了后面的内容。
【现象】这是一节公开课,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频频用“你真棒!”“真聪明!”“掌声鼓励”,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也不惜大加赞赏。最后在当堂训练时,设计了问题抢答,并宣布表现最好的将有一份小奖品。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热闹异常。
【反思】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以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尝试的信心。
可是,赞扬也得有个“度”。不能为了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明显的模糊之处、不当之处也不予纠正,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知识误区和学科陷阱。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因势利导,拨正和疏导学生的思维通道。
另外,超值的奖励会让学生“迷失自我”,并产生预期奖励的心理,而忽视问题的本身。用小奖品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这不免让人担心,如果没有了奖品该怎么办?与口头表扬鼓励相比,小奖品则带上了物质诱惑的色彩。“物”的参与延长甚至阻止了学生走向自重、自律的发展道路。且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讨论和发言失去兴趣。这样的赞赏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对策】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要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从操作层面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不能简单或粗暴地否定,更不能不作评价,或是笼统地以一个“好”来表达;另一方面鼓励赞扬的同时,还要从发展性的角度去评价,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启迪思维,拓展思路,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
目标:终点不是任务的完成
【现象】一、一位老师在讲《春》“迎春图”中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时,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谚语?”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踊跃发言,一下子说了几十个,并由谚语扩展到说歇后语。再延伸到上网去找更多的谚语和歇后语。结果这一节课原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二、下课前老师总是说:“本课内容到此结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没有了。”教师就释然了。
【反思】许多人总认为我备好的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一节课应该完成我既定的目标,把预设的任务完成才放心,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间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我”的课没上完,“书”没教完,这节课的目标就没达到,就是失败的课。于是在课堂中,许多热闹的场合,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强令终止;教师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的“目标”,“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这是很煞风景的,也是不科学的。教师不应该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既定教案的演绎,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
当然,不等于完成了教案就是完成了任务。“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着眼“无问题教育”是传统教育目标,它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既不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也不利于解决问题。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去发现问题,并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对策】《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触动最大的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目标,而且是长远的目标,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标。缺乏过程就是缺乏了体验,缺乏了实践,知识与技能就难以内化,就削弱了创造力培养的前提。
开放的过程必然要有开放性的目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知识的传授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特别是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应该更为重要。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学大于教”的境界。
丁佐刚,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现象】一、教师教《散步》,在明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读了几分钟后,就让学生分组活动,有的根据文章内容上黑板画画;有的到外面排练节目;有的去上网找资料、找问题……分组活动后,同学们忙了起来,但也有少数学生走走看看,什么也干不了。
二、有位教师在教《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学生怎么也弄不明白“吐丝原理”,于是教师布置学生去图书室或上网收集资料。两天后,师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广泛交流,终于弄明白了什么是“吐丝原理”。
【反思】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强调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使语文走出了“以学科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窄小天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于是,我们开始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欣赏音乐,创作美术作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包罗万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我们不禁产生了疑惑: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有些课怎么看也不像语文课。不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是让学生去讨论一些问题,作些表演,画些画,甚至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
语文课堂引进小品、表演、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给语文课带来了不少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常见老师们花费大量精力设计活动,专注于活动的翻新,于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语文被搁置在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对文本的阐发、挖掘和共鸣。
这样过于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文本阅读,是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
【对策】提倡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须知,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怎样变,语文课的特点不能削弱,“语文味”不能淡化。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刘国正)。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正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他们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发的“一个个宝藏”。教学中,由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脱离语文学科去搞宽泛的综合性学习也是违背新课程要求的。
合作:新课程新课堂的标志
【现象】一教师在教《皇帝的新装》时,问学生:“皇城来了两个骗子,结果皇帝上当出丑,那么皇帝上当的原因是什么?请4人一个小组讨论3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笔者随即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余的只是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着边际地闲聊;有的小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3分钟很快就结束了,教师说:“时间到,现在请回答刚才的问题。”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了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堂的标志了,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这种泛用的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形式,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又在哪里。于是,“课堂为散乱的活动”。
对话交流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对传统教育作了痛苦反思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否则,讨论只能成为闲谈。
当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张志公先生曾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把握文本,这样的合作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
学生的讨论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也不能老师叫讨论就讨论,叫停就停。规定时间一到,马上就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合作是虚设的。
【对策】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形式在以班为基础的多样化,是既有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小组合作才是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1、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讨价值的需要讨论的问题,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2、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3、建立机制,教给方法,努力克服盲目无序、无意义、无效率的教学行为,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4、宏观调控,适时引导。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室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滞留于表面形式”。
评价:怎一个“好”字了得
【现象】有位老师在讲《最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韩麦尔先生这天为什么穿得特别漂亮?”一位女生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是个爱美的人。”这位老师说了声“好”,示意她坐下后,又让其他学生发言。最后,他说:“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接着就转入了后面的内容。
【现象】这是一节公开课,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频频用“你真棒!”“真聪明!”“掌声鼓励”,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也不惜大加赞赏。最后在当堂训练时,设计了问题抢答,并宣布表现最好的将有一份小奖品。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热闹异常。
【反思】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以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尝试的信心。
可是,赞扬也得有个“度”。不能为了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明显的模糊之处、不当之处也不予纠正,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知识误区和学科陷阱。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因势利导,拨正和疏导学生的思维通道。
另外,超值的奖励会让学生“迷失自我”,并产生预期奖励的心理,而忽视问题的本身。用小奖品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这不免让人担心,如果没有了奖品该怎么办?与口头表扬鼓励相比,小奖品则带上了物质诱惑的色彩。“物”的参与延长甚至阻止了学生走向自重、自律的发展道路。且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讨论和发言失去兴趣。这样的赞赏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对策】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要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从操作层面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不能简单或粗暴地否定,更不能不作评价,或是笼统地以一个“好”来表达;另一方面鼓励赞扬的同时,还要从发展性的角度去评价,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启迪思维,拓展思路,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
目标:终点不是任务的完成
【现象】一、一位老师在讲《春》“迎春图”中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时,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谚语?”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踊跃发言,一下子说了几十个,并由谚语扩展到说歇后语。再延伸到上网去找更多的谚语和歇后语。结果这一节课原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二、下课前老师总是说:“本课内容到此结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没有了。”教师就释然了。
【反思】许多人总认为我备好的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一节课应该完成我既定的目标,把预设的任务完成才放心,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间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我”的课没上完,“书”没教完,这节课的目标就没达到,就是失败的课。于是在课堂中,许多热闹的场合,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强令终止;教师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的“目标”,“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这是很煞风景的,也是不科学的。教师不应该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既定教案的演绎,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
当然,不等于完成了教案就是完成了任务。“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着眼“无问题教育”是传统教育目标,它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既不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也不利于解决问题。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去发现问题,并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对策】《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触动最大的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目标,而且是长远的目标,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标。缺乏过程就是缺乏了体验,缺乏了实践,知识与技能就难以内化,就削弱了创造力培养的前提。
开放的过程必然要有开放性的目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知识的传授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特别是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应该更为重要。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学大于教”的境界。
丁佐刚,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