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中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教学脱离实际,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度和积极性低,学生有效学习时间不足,等等问题。通过构建培养平台、创新协同机制可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协同机制;培养模式;MPA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3-0143-0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国家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公共部门管理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然而,MPA人才的培养有着与传统人才培养迥异的逻辑,不能再依赖地方高校单一主体进行。而多方主体协同培养与单一主体培养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元化主体之间面临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使参与培养的各主体能够集体行动,形成合理分工、利益平衡、责任共担的协作机制是MPA人才培养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地方高校在对MPA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时,普遍将公共管理人才定位为在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这种定位并未建立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公共管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存在定位不合实际和定位过于空泛的问题。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合实际,使得MPA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能力要求严重不符,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按照学校培养目标规定的方向发展。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开设和实践能力训练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定位来展开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就使得MPA学生在求学期间学到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学非所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造成人才培养的严重错位。
2.教学脱离实际。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定位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强调地方性知识。然而,从各地方高校MPA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陈旧并缺乏科学性,缺乏地方特色。此外,在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设置了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但大多存在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不足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在实践中多存在将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虚化的情况,该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整个培养环节来看,MPA专业的学生理论空泛而不精湛,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思维缺乏,不能胜任地方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3.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度和积极性低。由于观念阻力、动力的缺乏及合作机制的缺乏,多元培养主体参与MPA培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够。首先是观念阻力,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其他培养主体在观念阻力上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类型的分歧和利益补偿缺乏心理两个方面,地方院校由于应用型专业转型尚未完成,学术型人才培养观念根深蒂固,往往人才培养和地方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于地方政府部门而言,由于地方高校并非直接的人才和科技需求来源,协同培养的利益补偿不明显,因此也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对于地方高校来讲,由于办学实力和水平等因素,缺乏服务地方的胜任力,也不愿积极主动对接地方。其次是合作机制缺乏。当前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缺少对接的平台、对接的机会和对接的时间与空间,各自在自己的组织内部运行,较少有大规模的共建平台。
4.学生有效学习时间不足。MPA教育虽然是全日制培养,但MPA于其他专业硕士相比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在读学生普遍是政府部门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不可能辞职或完全脱离岗位来学校学习,那样也背离了公共管理教育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因而我国MPA学生多是在职攻读,各高校MPA普遍允许学生不脱离原单位,而是采取相对集中的时间来完成教学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时间。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效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三、改革思路与措施
1.基本思路。课题组通过有机协同地方政府部门实践资源,整合校内各教学单位教育资源,构建双层教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解决MPA专业硕士理论与实践能力脱节的难题;通过构建深度协同机制,促进高校与地方政府耦合互动,有效解决了高校“双师型”教师不足、地方政府作为教学主体积极性及参与度低等问题。真正贯通学生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三大环节,实现学生“认知—体验—反思—内化”漸进式的能力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广西师范学院通过构建两种“协作共同体”,搭建了双层教学平台:(1)“校地协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广西师范学院与各地方政府及部门等建立了紧密地合作关系,多个地方政府机构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承担案例教学和实习实践,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真刀实枪”的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场景。(2)“校内整合”搭建理论教学平台,MPA教育中心整合了多个教学部门的教学资源,建立公共管理教学协作共同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优秀教师资源、典型教学案例资源、先进教学理念等,共同参与MPA专业的学生培养。
2.具体措施。(1)教学团队建设。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及协同地方政府各级资深公共管理人员,建成优质、高效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集成力量支持教学。改进师资考核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按照考核应遵循客观性和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本人教学和科研业绩为基础,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根据MPA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科学的判断,全面检验评估教学效果。(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构建突出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结合地方政府丰富的实践条件开发案例教学资源,构建教学资料支持系统,鼓励地方特色教材编写,教材建设评估跟踪制度。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与教学资料体系,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加大教材建设的改革力度,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促进教材建设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系列化。(3)教学方法改革。针对MPA专业的特点,本着定位要准、内容要新、理论要精、实践要强的原则,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全面推进实施翻转课堂。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能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增加案例讨论、社会调查、协助案例开发与追踪等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了参与式、互动式、仿真式的教学方法体系,并将其融入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要求全体MPA教师必须熟悉案例教学方法,每门跟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必须使用2个以上的案例,组织案例讨论课。为了方便MPA案例教学,斥资购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发的“全球案例发现系统”,积极开发案例资源,目前完成了21个教学案例的编写,部分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中心案例库。(4)实践教学建设。大规模建设联合培养基地,突出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与广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政府机构和部门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2014年,我校选择合作基础较好的大化县人民政府作为MPA联合培养基地申报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示范建设项目进行建设。双方按照以高校为主体、以地方政府为依托、以研究生为中心、参与主体多元化、多元主体协同化、合作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灵活化的原则进行共建,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实践成果与改革成效
本项目经过课题组4年的研究和实践,与联合培养基地在广泛领域建立了深度协同,共同完成案例教学、案例开发、科研合作、实习实践等。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网络结构,强化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伙伴关系和协同联盟,建立了跨部门的协同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基地建设有效促进了高校和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MPA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从人才培养的效果看,MPA学生的专业领导力、理论功底、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从MPA专业毕业的东盟国家留学生有的已在越南社科院、司法部,印尼电视台,泰国高校,等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浩,董颖.论“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陈颖.全面协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4).
关键词:协同机制;培养模式;MPA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3-0143-0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国家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公共部门管理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然而,MPA人才的培养有着与传统人才培养迥异的逻辑,不能再依赖地方高校单一主体进行。而多方主体协同培养与单一主体培养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元化主体之间面临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使参与培养的各主体能够集体行动,形成合理分工、利益平衡、责任共担的协作机制是MPA人才培养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地方高校在对MPA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时,普遍将公共管理人才定位为在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这种定位并未建立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公共管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存在定位不合实际和定位过于空泛的问题。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合实际,使得MPA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能力要求严重不符,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按照学校培养目标规定的方向发展。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开设和实践能力训练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定位来展开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就使得MPA学生在求学期间学到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学非所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造成人才培养的严重错位。
2.教学脱离实际。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定位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应该强调地方性知识。然而,从各地方高校MPA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陈旧并缺乏科学性,缺乏地方特色。此外,在各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设置了一定的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但大多存在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不足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在实践中多存在将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虚化的情况,该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从整个培养环节来看,MPA专业的学生理论空泛而不精湛,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思维缺乏,不能胜任地方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3.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度和积极性低。由于观念阻力、动力的缺乏及合作机制的缺乏,多元培养主体参与MPA培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够。首先是观念阻力,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其他培养主体在观念阻力上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类型的分歧和利益补偿缺乏心理两个方面,地方院校由于应用型专业转型尚未完成,学术型人才培养观念根深蒂固,往往人才培养和地方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于地方政府部门而言,由于地方高校并非直接的人才和科技需求来源,协同培养的利益补偿不明显,因此也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对于地方高校来讲,由于办学实力和水平等因素,缺乏服务地方的胜任力,也不愿积极主动对接地方。其次是合作机制缺乏。当前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缺少对接的平台、对接的机会和对接的时间与空间,各自在自己的组织内部运行,较少有大规模的共建平台。
4.学生有效学习时间不足。MPA教育虽然是全日制培养,但MPA于其他专业硕士相比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在读学生普遍是政府部门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不可能辞职或完全脱离岗位来学校学习,那样也背离了公共管理教育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因而我国MPA学生多是在职攻读,各高校MPA普遍允许学生不脱离原单位,而是采取相对集中的时间来完成教学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时间。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效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三、改革思路与措施
1.基本思路。课题组通过有机协同地方政府部门实践资源,整合校内各教学单位教育资源,构建双层教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解决MPA专业硕士理论与实践能力脱节的难题;通过构建深度协同机制,促进高校与地方政府耦合互动,有效解决了高校“双师型”教师不足、地方政府作为教学主体积极性及参与度低等问题。真正贯通学生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三大环节,实现学生“认知—体验—反思—内化”漸进式的能力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广西师范学院通过构建两种“协作共同体”,搭建了双层教学平台:(1)“校地协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广西师范学院与各地方政府及部门等建立了紧密地合作关系,多个地方政府机构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承担案例教学和实习实践,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真刀实枪”的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场景。(2)“校内整合”搭建理论教学平台,MPA教育中心整合了多个教学部门的教学资源,建立公共管理教学协作共同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优秀教师资源、典型教学案例资源、先进教学理念等,共同参与MPA专业的学生培养。
2.具体措施。(1)教学团队建设。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及协同地方政府各级资深公共管理人员,建成优质、高效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集成力量支持教学。改进师资考核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按照考核应遵循客观性和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本人教学和科研业绩为基础,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根据MPA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科学的判断,全面检验评估教学效果。(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构建突出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结合地方政府丰富的实践条件开发案例教学资源,构建教学资料支持系统,鼓励地方特色教材编写,教材建设评估跟踪制度。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与教学资料体系,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加大教材建设的改革力度,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促进教材建设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系列化。(3)教学方法改革。针对MPA专业的特点,本着定位要准、内容要新、理论要精、实践要强的原则,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全面推进实施翻转课堂。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能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增加案例讨论、社会调查、协助案例开发与追踪等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了参与式、互动式、仿真式的教学方法体系,并将其融入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要求全体MPA教师必须熟悉案例教学方法,每门跟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必须使用2个以上的案例,组织案例讨论课。为了方便MPA案例教学,斥资购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发的“全球案例发现系统”,积极开发案例资源,目前完成了21个教学案例的编写,部分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中心案例库。(4)实践教学建设。大规模建设联合培养基地,突出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与广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政府机构和部门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2014年,我校选择合作基础较好的大化县人民政府作为MPA联合培养基地申报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示范建设项目进行建设。双方按照以高校为主体、以地方政府为依托、以研究生为中心、参与主体多元化、多元主体协同化、合作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灵活化的原则进行共建,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实践成果与改革成效
本项目经过课题组4年的研究和实践,与联合培养基地在广泛领域建立了深度协同,共同完成案例教学、案例开发、科研合作、实习实践等。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网络结构,强化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伙伴关系和协同联盟,建立了跨部门的协同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基地建设有效促进了高校和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MPA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从人才培养的效果看,MPA学生的专业领导力、理论功底、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从MPA专业毕业的东盟国家留学生有的已在越南社科院、司法部,印尼电视台,泰国高校,等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浩,董颖.论“政产学”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陈颖.全面协同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