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学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语文教育作为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重视。十八大以来,呼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改革,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理念以及改革趋势的深得人心,无数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贯彻教学改革理念,积极落实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不管对学生还是老师而言,甚至是教学上,语文课堂上都存在着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行为,如何就着语文改革的春风改变这种状态,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低效行为;应对策略
语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字形式进入课堂的表现,它承载的不仅是基本的纲常礼仪、生活常识、为人处世的知识,更多的是发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语文教育应当也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不论是哪个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都存在着“低效”行为甚至“无效行为”,这使得语文教育在教好学生为人处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存在着很多的不利影响。如何解决这种课堂教学低效行为,不仅能将国学文化深入人心,更能将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语文教育教学“低效性”原因分析
1.1 语文内容的低效
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的问题在于,语文课程改革之后,不管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都做了很大改变,但是改革之后的语文教育教学要求,明显不符合语文教学实际,不结合学校、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重视说轻视听、重视解决问题轻视发现问题、重视团队协作轻视个人能力培养,不仅如此,改革之后的语文教育教学虽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内容的排版,但是这种排版之后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材很是新颖但是篇幅过长,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过多,教师课时紧,这就导致了老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把握好学生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更要结合课时拉进度,还要在此期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繁重的目标导致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时间对教材认真研究,不能把握住文章想要灌输给学生的价值点,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不能够有序的、有目的的、有思维的去进行。
1.2 语文教学的低效
传统的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只顾讲解,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老师只知道对着课本照本宣科,只知道灌输给学生语文课本上的之乎者也,只知道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跟完,不在乎学生能学到什么,能做到什么。语文是一门文字与意境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学习浅层意思,更需要学生运用思维思考深层次的意境,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在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学会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思考。另外,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老师在设置课题与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注重三维目标的结合,不应该在教学时对全部学生运用同一种方法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1.3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低效
课堂上的主角不应该是老师,而应该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老师的角色是用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讲解基本知识点,其他的知识,应该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我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着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机会,所以,老师应该把时间与机会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只知道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懂得思考、不懂得解决的现状。
2 语文教学低效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从内容上把握语文教学的高效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在内容上挑三拣四,在教学课程上有的放矢。针对语文改革后语文课程上存在的弊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给予的课程规定,挑一些对学生意义重大,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进行授课,其他的课程,把课堂时间留出来给学生进行讨论以及研究,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既能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又能够进行自我动脑、自我探索、自我解决,培养学生能力。
2.2 从教学上把握语文教学的高效
教学水平能够决定学生对于这一门课的兴趣,所以,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只知道教学,不懂得变通。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材,结合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手段对课程进行教学,当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反转、成组谈论教学等方法增加课堂氛围,课堂氛围也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多种方法,增添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
2.3 从学生层面把握语文教学的高效
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以及对象,所以,老师要着重把握好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传统教学中,学生认为语文课程枯燥无味、不像数学那样具有挑战性,这些认识的来源是因为老师在教学时没有把握好学科的特殊性进行特色教学。所以,要从教学层面使学生树立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就需要老师对整个语文课程进行总体部署,增加课堂氛围、抓好教学方法,实现全体学习语文,全体热爱语文的目标。
3 结语:
语文的素质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能否学好其他学科,更关乎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老师作为语文课堂上知识的教授者以及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应该把握好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将语文教育的内容以及意义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施丽华.对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1).
[2]刘成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言艺术与语文教学[J].科学教育,2009(06).
[3]林晓华,滕春友.“简化”与“诗化”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11).
[4]田明亮.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两种新课型的有益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作者单位
贵州省桐梓县官仓镇响水小学 贵州省桐梓县 563200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低效行为;应对策略
语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字形式进入课堂的表现,它承载的不仅是基本的纲常礼仪、生活常识、为人处世的知识,更多的是发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语文教育应当也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不论是哪个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都存在着“低效”行为甚至“无效行为”,这使得语文教育在教好学生为人处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存在着很多的不利影响。如何解决这种课堂教学低效行为,不仅能将国学文化深入人心,更能将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语文教育教学“低效性”原因分析
1.1 语文内容的低效
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的问题在于,语文课程改革之后,不管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都做了很大改变,但是改革之后的语文教育教学要求,明显不符合语文教学实际,不结合学校、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重视说轻视听、重视解决问题轻视发现问题、重视团队协作轻视个人能力培养,不仅如此,改革之后的语文教育教学虽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内容的排版,但是这种排版之后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材很是新颖但是篇幅过长,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过多,教师课时紧,这就导致了老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把握好学生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更要结合课时拉进度,还要在此期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繁重的目标导致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时间对教材认真研究,不能把握住文章想要灌输给学生的价值点,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不能够有序的、有目的的、有思维的去进行。
1.2 语文教学的低效
传统的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只顾讲解,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老师只知道对着课本照本宣科,只知道灌输给学生语文课本上的之乎者也,只知道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跟完,不在乎学生能学到什么,能做到什么。语文是一门文字与意境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学习浅层意思,更需要学生运用思维思考深层次的意境,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在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学会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思考。另外,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老师在设置课题与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注重三维目标的结合,不应该在教学时对全部学生运用同一种方法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1.3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低效
课堂上的主角不应该是老师,而应该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老师的角色是用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讲解基本知识点,其他的知识,应该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我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着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机会,所以,老师应该把时间与机会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只知道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懂得思考、不懂得解决的现状。
2 语文教学低效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从内容上把握语文教学的高效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在内容上挑三拣四,在教学课程上有的放矢。针对语文改革后语文课程上存在的弊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给予的课程规定,挑一些对学生意义重大,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进行授课,其他的课程,把课堂时间留出来给学生进行讨论以及研究,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既能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又能够进行自我动脑、自我探索、自我解决,培养学生能力。
2.2 从教学上把握语文教学的高效
教学水平能够决定学生对于这一门课的兴趣,所以,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只知道教学,不懂得变通。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材,结合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手段对课程进行教学,当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反转、成组谈论教学等方法增加课堂氛围,课堂氛围也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多种方法,增添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
2.3 从学生层面把握语文教学的高效
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以及对象,所以,老师要着重把握好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传统教学中,学生认为语文课程枯燥无味、不像数学那样具有挑战性,这些认识的来源是因为老师在教学时没有把握好学科的特殊性进行特色教学。所以,要从教学层面使学生树立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就需要老师对整个语文课程进行总体部署,增加课堂氛围、抓好教学方法,实现全体学习语文,全体热爱语文的目标。
3 结语:
语文的素质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能否学好其他学科,更关乎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老师作为语文课堂上知识的教授者以及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应该把握好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将语文教育的内容以及意义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施丽华.对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1).
[2]刘成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言艺术与语文教学[J].科学教育,2009(06).
[3]林晓华,滕春友.“简化”与“诗化”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11).
[4]田明亮.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两种新课型的有益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作者单位
贵州省桐梓县官仓镇响水小学 贵州省桐梓县 5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