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提升语文教育的理想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ng_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问题]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育理想
  [活动地点]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咖啡屋
  [开论时间] 2006年3月20日16:30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统一的课程,她不仅要赋予学生交流、读写等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培养其人文素养和增添文化积淀。语文教改,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的改进,更应该去注重教育的过程,毕竟,知识凝聚与人文扩散是负载于教育者的行为的。随着信息多元与文化变迁,传统的语文教育及其课程标准已不能行之有效地满足师生的需求与社会的期望了。在倡导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解读语文学科文本?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其教育理想呢?
  缘于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与责任,学校教研室召集了小、初、高三个学部的20余名语文骨干教师及部分嘉宾、家长会聚一堂,期许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博弈间,通过教学反思来探讨“语文学科建设及教育理想的构建”。同时,这项活动也是学校校本研修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之一。主持人借用孔子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将此项研修活动命名为“三友学术沙龙”。伴着轻缓的音乐,品着浓郁的咖啡,在和谐的氛围里,直言肺腑地揭示教育弊病,探讨教育方案及教学对策,以期实现“互动滋生友谊,交流创生智慧”的愿景。以下就是“三友学术沙龙”2006年第2期研修活动的访谈内容:
  
  一、闲惑与反思
  
  主持人(两届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特级语文教师李宪熙):欢迎各位嘉宾、家长朋友,以及各学部语文教师来到我们的“三友学术沙龙”……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我校“语文学科建设及教育理想的构建”。现目前,我校已经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读经》,以作课外拓展阅读延伸和弘扬国学之用,反馈是良好的。但鉴于我校的长远生存与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该探索、构想一下语文教育的六年一贯制或十二年一贯制;同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实现语文教育的理想呢?
  苏 林(四川省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应试教育与新课程体系下的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也不能对立。就纯学术性地探讨这一问题的目标价值不大。就如何实现语文教育理想,我个人认为,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目标取向。语文教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尊重汉语言文字及语文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其语文素养或者是文化素养,进而为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问题取向。就是要找出现在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反思予以解决。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满足于40分钟的课堂,更应该加强文学浸泡。这需要学校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的同时,应加强对语文学科乃至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张海英(初中学生家长):我觉得,以前的语文教育太差了,没有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语文课堂上,除了熟悉认识生词、划分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就没有其他的拓展,很没意思。就如“划分段落大意”,本来多么美妙的文章,把它划得七零八落的,失去了原作者对文字赋予的情感诉求,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原来的语文教材也有些偏离生活,没有培养学生如何理解生活、品味生活,相反,是过多地强调意识形态,失去了语文或文学的本真,割舍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厚此薄彼,舍本逐末。
  端 禾(校本研修教研员):最近,我参阅了《语文学习》,有两篇文稿值得我们潜心阅读:于漪的“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和唐晓云的“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语文学习》2003年第4期)。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以一名历经语文教育风风雨雨的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角度,用先进理念审视语文教育,她发现了与新课程标准不适应甚至相违背的许多问题。比如学语文的目的,相当程度是为考而学,教师又不得不为考而教;学习过程尤其是毕业年级,几乎是被机械操练笼罩,学生不读书不体验不积累的,比比皆是;效果不如人意,总体水平不高可想而知,相当数量学生对语文无感情,有的几乎是胸无点墨,一问三不知;喜欢语文的爱好文学的,面对标准化试题往往一筹莫展,个性化发展受到制约。语文教育失落了育人的灵魂,偏离了语文固有的规律,学生不爱学、不会学、学不好,应在意料之中……由于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立竿见影,地位可想而知,这不能不说是悲哀。教师并不愿意这样做,特别是有思想的优秀教师,“置身于考试的旋涡之中,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苦闷”,“不想做一个没有头脑和主见的匠人,可是现实的压力又驱使我机械地服从,去做一些我怀疑的事情,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事情”,“语文,本该是让心灵和意志得到最自由舒展的学科,可是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异化了。它消磨了众多青年师生的时间和青春,更可怕的是,它正在以一种悄悄的,从而也是残酷的方式,把一个个头脑变得标准和麻木……以上于老师所例数的问题,譬如,语文学习“投入高、考试效益偏低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各中小学学校里,我们学校并非不存在,值得反思。这也预示着,为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并奠定其终身发展的基础,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语文课程非改革不可。
  何晓玲(两届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区语文骨干教师):听了上述发言,我深受震颤。是啊!长期以来,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语文教育理想,但感觉是作茧自缚;同时,教了20几年语文,现在觉得真的是不会教了。我坚持基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并一直追求着一种仿似“阳春白雪”的高雅纯洁的语文教学,通过诵读、感悟、涵咏、体味、拓展、积累等诸多方法,也借助于现代多媒体,如课堂引导时介入优美的音乐,需要实物展示时播放华美的幻灯片。我试图让所有学生摆脱“标准化”的语文教育,以其语文本身的多样性、丰富性去适应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但这不能与中考、高考对应,学生考试成绩也不尽人意。我总结发现,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听得懂、考得不好;爱好语文或文学的,则呈现高能低分现象。有的学校要求小学生的语文统考成绩平均分上97分,这滑稽得令人哭笑不得、贻笑大方。而我的有些学生,在演讲、思维、辩论等方面都可谓“才华横溢”,但要求在试卷满分100分中取得80分,也是比较难的了。类比可知,高考语文满分150分,达到130分是多么的难啊!同时,又有多少学生考到了这个成绩呢?例举作文来讲吧,命题作文要求“托物言志”,众多学生思想保守、思维僵化、寻他人足迹走老路,写松树、海燕、梅花、蜡烛等林林总总,都是陈词滥调、老得掉牙的“物”,这能真正反映、折射出学生的“志”吗?而我的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另辟新蹊去写“鹰”,写到了鹰的敏锐机智、强劲的生存能力,文辞优美非中规中矩,观点新颖引人哲思,可评卷教师认为“偏离命题主旨,不适合考试作文”。权且不论评卷教师的偏见,这反映一个令人伤悲的问题:追捧“标准化”,扼杀个性。所以,面对一些爱好文艺的学生,既要保护其积极的思维与对文学的激 情,还得无奈地、反复地强调应试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也就是我在追寻语文教育理想中,扎结的思想疙瘩。
  
  二、研讨与实践
  
  主持人:要解开思想疙瘩,全体师生、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该逐步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才能促进学生多种可能性的个性发展,教师才能从中感受到语文教育理想的实现。那么,各位老师,你们是如何在课堂上体验与实现语文教育的呢?既如何解读语文学科文本?
  赵轶梅(初中语文教师):在应试背景向素质教育转型阶段,我个人认为,教育应令受教育者感到学习的快乐。我语文教育的具体做法有三:第一,回归诗教传统。我是在学生初一年级时就注意激发其对语文的热情,让其爱上诗歌并感受诗的韵美。每日一个学生自行推选一首题材不限的诗歌,研读文字之玄美,体悟作者创作之灵性。后来,从“每日一诗”发展为“每课一诗”。但这一诗教难以维持,鉴于学生文学素养良莠不齐,我一改原来的做法,采用循序渐进的渗透。同时,将每一个学生的“讲学稿”汇集整理,教师协同学生一起来编成诗歌读本。学生也纷纷推选诗歌,推选出的诗歌意境与人文价值也逐渐上一个层次了。第二,语文课堂引入对联教学。这里我运用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即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其中,学生自主地学习,而我仅是教学情境的营造者和课堂组织者。概括起来是:列出对联→教师激发兴趣→研究对比→体悟对联规则→联系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对联→回顾先前经验→感受汉语的魅力。就通过简单的“对联”,同学们能把以前学习过的课文联系起来,运用对联组成规律写出类比对联,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探索新知。第三,无限拓展课堂外延。借助文本、网络、多媒体、报刊引入新的资讯,比如播放《感动中国》等。这样以来,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知识不局限课本,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既培养其人文素质、信息素养,还让他们时刻保持对社会事物的敏感。所以,我对语文学科文本的解读是不局限于对教材本身的,毕竟,语文不是简单的文字或符号系统,是蕴涵了人文与历史等符合要素的“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蒋绍全(初中语文教师):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考试”作为一个中性词,它本身并没有错,而考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语文教育,我坚持课外课堂两条腿走路:课堂→考试;课外→素质。同时,我主张发挥语文教师各自的优点、汇集大家的教学经验,发挥集体效益,做好语文课堂建模工作;当然,每堂课有不同的课型,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有区别的。即便是洋思倡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它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学校、班级或任何学生个体。真正好的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通过倾听文本与心灵沟通来实现的,不是规限于文本解读,而是读作家、读生活、读人文。
  龚益稷(初中语文教师):考试是检验阶段性效果的一项工具,并不是惟一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我主张“合格 特色”。合格即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抓基础字词过关、语文专题讲座、美文鉴赏,同时注重通过<读经)积累国学知识,品读诗歌感受文字之美;特色,便是通过传统节假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感受汉语言文字之美……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只是我坚持“一节课堂一点思想就成功了”。
  柳 波(初中语文教师):从充斥着琳琅满目的经、史、子、集的书店,到呀呀学语的读经声;从望子成龙的悲歌到不断演绎的神童故事。在素质教育演进的进行曲中,作为弘扬国学文化的“读经”烽烟正浓。无独有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们也有“读经”,只是内容不同而已。他们读《荷马》《圣经》《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这些书是精心挑选出来塑造学生灵魂和思想的。学生从这些书中读到的不是永恒的真理,而是人与文本的对立,是一种思考的启迪,培养的是善思者,而不是接受者。这样的读经无疑对我们是有启示的。这不仅让人想起当亚里斯多德的学生问他:“你缘何这么伟大?”他回答说:“因为我有许多不知道的事。”一个人即使遍阅经典却不知思考,不能质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腐生,庸人而已。又怎能“读”出健全的人格,大写的有思想文化的人呢?所以我个人认为:
  “读经”在指导思想上应做到:勿求让少年儿童读出人与文本的对立,应让少年儿童能领略到先哲的思想,还要获得自我判断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与文本对话;不迷信于书,不迷信于师,不迷信于权威。学文不仅要达到领略情境之美、艺术之美,更要在学文中涵养学生性情、怡其心志。“读经”在物资上应做到;编著适合少年儿童读物,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在落实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应增添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文化根基;在编选顺序上,应依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来安排学习内容。力求做到由浅入深,由易至难,而不应采用一般的按照时代先后或文学体裁的顺序来编著;在编选内容上,应不局限于一家一派,也不局限于名家名篇,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取材应以思想健康艺术佳胜为主,即便是孤篇横绝,只要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也应予以编选,力求风格多元;应突出广博性,“博观而约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的也是读书与作文的逻辑关系和读经哲理。
  赵竹然(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我认为应该转变一种观念,即“教师要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要学什么”。通常,教师还有这样的职业习惯:生怕学生学不懂,生怕自己教不会,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授,忽视了与学生互动探讨学习。另外,我想讲的是,一定的教学情境形成了某种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对小学生的大脑皮层状态、智力活动、情绪产生刺激,使之学习时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和兴趣,因而获得不同的学习结果。学习课文时,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即使对课文内容不感兴趣也必须学习。因此,容易带着强迫心理阅读,产生厌倦情绪,阻碍思维活动,导致不用心读书或者阅读不仔细等现象。教师通过创设有趣、活跃的导入情境,增添语言的趣味性,组织小游戏等方式,对课堂气氛进行调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保持一种积极的阅读心态,兴趣盎然地去探求课文的内容,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端 禾:我接着赵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通常发现,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只要给孩子买大量有益的课外读物,或规定孩子每天读多少页书,读几个小时就可以了。其实,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家庭藏书的数量、种类,家庭成员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风格等构成的家庭阅读环境是作用于儿童形成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以及阅读能力的高低的关键因素。家长通过讨论、讲述、争辩、共同朗读等形式与儿童互动式的阅读,儿童能够得到一种被关注的感觉,从而在读书时情绪高 涨,兴趣浓厚,动机强烈。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成就感,不仅促进了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且对学习、心智、语言的发展也大有脾益。教师要给家长讲明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和好处,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要求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同时,现在家庭中大多数家长挂在嘴边的就是“如果考不到什么程度就如何如何”,或直接用金钱来刺激学习。由此,不少家庭的家庭教育走了样。在谈教育理想的同时,我倒觉得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携手来纠正两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轻素质培养,重技能技巧;轻全面发展,重分数成绩。”
  
  三、没想与建构
  
  主持人:综上所述,通过大家对语文课堂教学、“读经”教育、阅读、家庭教育等的解读和剖析后,我们看到,教师们在自我扬弃、自我否定的同时不断地反思与改进语文教育,探索了很多值得借鉴与推广的经验。那么,在新基础课程标准下,我们针对上述语文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应如何去解决呢,又该如何建构适合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语文教育呢,
  杨建平(四川省第二批骨干教师、高中语文教师):高中教学,我主张“单元内分层教学”。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两个班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称作一个教学单元。在同一个教学单元内,把数学、英语两个容易分化的学科单列出来,同步排课、分层教学,我们把这种教学形式称为单元内分层教学。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常常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教学现象;很多地方出现了诸如差异性教学等很多的教学改革尝试,但班额过大、班级内学生层次差异大,课堂教学和个体辅导的时间有限,教师课堂固有的进度意识等客观实际,往往导致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研究教学的针对性,致使差异作为一种资源白白地流失,导致“课内不足课外补”等挤占学生休息、锻炼、娱乐的教学行为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里我仅交流一下关于“单元内分层教学”的初步构想:建立单元内学生的流动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一单元的学生要建立流动机制,形成一个动态、可调控的学生群体,确保学生随时处于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层次,永远有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分层不是分快、慢班,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分层次的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快、慢班,要讲清道理、明确标准、允许学生选择,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永远地放在第一位。条件不成熟暂不调整、学生思想工作做不到位不调整。激励、竞争、合作,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次教学要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给学生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向上意识,让学生做老师的助手,明白“同学成功我成功”“同学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的道理,“一帮一”“一帮几”,让学生在一种互帮互助、和谐奋进的氛围中沐浴人性的光辉,积小善成大善,积跬步致千里。
  李永川(初中语文教师):关于语文教育,我提出两点建议:微观课堂教学抓基础知识、抓成绩;语文课堂与生活外延接轨。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很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也这样认为,语文课上多上少对升学直接作用不大。语文教育或者我们称为“母语教育”,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对于个人而言,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语文将陪伴你的一生。美国在20世纪未曾大规模倡导“阅读挑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构成、公民意识、价值观以及民族凝聚力。其次,通过“国学月”等典型性、时效性与操作性统一的文化活动,把学生的精力与注意力转移到热爱文艺上来,校园生活中进行语文教育;加强文艺社团的阵地建设,如文学社有刊物、活动有场所,从时空上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保障;注重语文的输入输出问题,现实教学中动态少、静态多,适合学生也就不多了,学生追捧“新”“乐”“青春读物”等。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建立语言库,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富有真情实感、文字优美的读物,引导、拓展学生的阅读,以便为课堂增质提效。
  另外,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反思教学,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以促进自我专业发展。也正如于漪所言,“教学是文化底蕴的展现,人格人品的折射”,“如果教师自己对教材没有独到的见解,一知半解,浮在文字表面,不注意独立思考,不下功夫独立钻研,很难想象会上出合格的语文课,更不说能与学生心灵沟通,激发学生旺盛的学语文的求知欲。”“如果教师自身的积累很丰富,就可以在教学上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教学语言不是大白话,它包含文化的和智慧的含量。”同时,语文教学也应坚持“一课必一得”的理念,并能调控整个教学过程,拓展与收缩自如。其次,也往往是教师热血沸腾地设计教学,却效果并不明显;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何才能有效地使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至于社会评价体系,我觉得不能单一依据期末考试或中、高考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语文水平。
  蒲 莉(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摒弃“灌输 训练”教学模式,应把“教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语文教育是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要认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把握,让学生爱语文,让人文精神在其头脑中深深扎根。而语文教师应该有这样一个责任,且不要放弃教育的理想,应站在语文教学基层向往语文教育理想的高度。
  杨庆林(初中语文教师):我觉得,教师应尊重和珍惜学生的学习权利。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家、作品倾心对话。除了常规语文教学外,我还注重给学生开出阅读书目,也常常与学生一起探讨某部作品的细节。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也是对教学水平的提升。
  主持人:今天,小、初、高个三学部的语文教师,还有我们的教研员、家长嘉宾,在这里一起探讨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实践、改革思路,应该说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学术研修活动,同时,也为我们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先前经验。2006年,我们学校还将始终如一地坚持“用教育科研创造教学奇迹,用教学高科技创造教学高效益”的教研理念,以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实践经验和智力支撑。“推进课堂改进计划”“落实现代教育技术工程”“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体系”作为2006年我校教科研改革的三大要务;中小学学科衔接教育的研究,校本教材开发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教师职级制改革等也将稳步推进……教育科研改革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源泉和智力支撑,学科发展也将推进我校教科研发展以及创造教学奇迹。我们执着地相信,2006年的学科建设将在新基础课程体系下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对于语文教育,我们将加强语文学科规律研究与教材文本解读,重构语文教育模型,规范学部的学生社团建设,并以拓展阅读资料、图书馆、书香校园、网络原创文学、文学博客等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互动滋生友谊,交流创生智慧”,“三友学术沙龙”感谢大家的光临指导,并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学校教育科研改革。谢谢大家!
  
  后 记
  
  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是一所兼容并包的现代学校,东辰学人致力于“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他们在追求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通过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学校跨越式发展。
  学者冉云飞向中国民众或有教育良知的人士发出了最强烈的震撼之声,其著作《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严正提出:“中国历来不缺乏伟大的思想,也不缺乏卓越的思想家,但是缺乏新思想结合、扎根的土壤。”东辰学人在孜孜不倦地思考着、体验着、感悟着,并在平凡中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东辰学人是不甘于固守西部教育资源的贫瘠,更不愿意自封精神文化的低俗与平庸;东辰学人高昂的激情、虚心的态度、顽强的奋争,在理论中探索,在实践中体悟……他们通过一种简单朴素的形式,以求“学识相切磋,心力相摩荡”,进而创生教育的生命意义、拓展教师的精神疆域!他们找到了与新思想结合、扎根的土壤!学校成立校本研修中心,启动了青蓝名师工程,开办了教师发展学校;开发了65种校本教材,自行创办了旨在“汇萃国际教育思潮,开阔人文道德视野,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丰富精神价值文化”的《东辰学刊》……
  在校的师生也幸福地感言,“学校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心灵家园和精神领地。”
其他文献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
~~
鸦胆子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莱青虫幼虫蛋白酶的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在10mg/mL浓度处理下,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8~20h蛋白酶比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
地理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这是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不借助于
稻曲病是水稻穗部的重要真菌性病害。本研究分析了13个供试水稻品种每穗稻曲病病粒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的线性关系,根据每个品种线性方程及南方稻区实际情况,得出了田间稻曲病经济
艺术个性在创作中是很重要的,那些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作品,它们生命是不会长久的。古代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曾指出戏曲要“脱窠臼”。他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
陶行知先生于一九二七年三月与赵叔愚合力,在南京市北郊劳山脚下,创办了一所别开生面的试验乡村师范,即后来闻名全国的晓庄师范。晓庄师范创办当时只有十三个学生,一无校舍,二无教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方式快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被喻为现代社会“新四大发明”之一。关于移动支付方式办理预算收入缴库的
课文: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注释:[深]甚,厉害。(初中语文第二册《扁鹊见蔡桓公》第168页注③)按:古代中医理论认为,各种疾病侵害人体,都是从皮肤开始,而后逐步深入的。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工人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