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论述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和类型,并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指出了开放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因为实验室开放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实验室开放必定是一种新的运作模式,要想高效地开展并不是一件易事。从全国高校实验室的开放情况来看,真正把实验室开放落到实处的高校却为数不多。因此,有必要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及其意义
实验室开放,广义地讲是实验室为实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提供时间、空间和设备设施等各种资源和服务;狭义地讲是实验室面向在校学生所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活动的开放。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实验开放应该从时间、空间,人员和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开放。对基础实验室而言,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开放,让学生自由选择做实验的时间和场地,以解决实验课时少,设备少的问题;对专业实验室而言,主要是从人员上、内容上开放,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对实验中心而言,主要是从人员和实验机制上开放。事实上,每种开放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其目的都是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都是为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新尝试。
实验室的开放打破了传统实验死板、教条的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局面,使大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自己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觉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并得以加深和巩固,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思考、不断探索,增强其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和进行科研的意识,促进了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手段和方法。
2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和类型
实验室开放有2种最基本的模式:一是对内开放模式。是在本校范围内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技术人员为主导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常常有综合选修型、科研课题型和自由选题型不同的类型。综合选修型,是面向低年级各专业学生开放,由指导教师拟定实验题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实验室使用多种仪器设备,做多项相关实验,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审查合格后,由实验中心按一定标准出具获得学分证明。科研课题型,是面向高年级学生开放,吸引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学生自由申报,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指导研究工作,同时,向实验中心提供一定研究经费。研究工作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研究工作报告,经课题负责人审查合格后记入学分。自由选择型,是面向校内各专业全体学生开放,学生自定实验题目,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经审查合格后,由实验中心出具获得学分证明,学生凭此和实验报告向学校申请学分。二是对外开放模式。是实验室对外开放,实行有偿服务。这种模式改善了高校与经济分离、社会隔绝等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利于高校发展的局面,为国家增加办学经费投入创造条件,且对外开放增加的经费可用于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对提高实验室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推动作用。从实验室开放的类型来看,也有2种:一是完全开放型。即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这种类型仅适合于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二是半开放型。常采用预约的形式,即学生提前向有关实验室提出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学生人数、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进行安排。
3问题及症结分析
实验室开放本是件既有利于学校,又有利于学生的好事。可是总体来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热情不高,没有起到带动效应。往往起初满怀信心,最后好多参加者无果而终。
实验室开放并不是向学生宣布,学生想做实验只要写个申请即可这么简单。但是许多高校的大部分领导却是这样想的。在他们看来,只要实验室有人开门,所有事情都万事大吉了。好像看书一样,根本用不着其他人员进行辅导。正是这种思想的指导,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也没有配备必要的人员进行管理与辅导,又由于这些学生一般是单独选题,没有合作伙伴,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因无人排忧解难、指点迷津,而半途而废。这种结局通过同学、朋友的传说,就是原先想进实验室的人也打消了念头。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实验室的开放,无形中增大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但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一点加班费,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都一样的现实。教师上课有丰厚的津贴(各校不等),实验人员加班基本上都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这种不公他们只能用冷漠的态度、消极的行动加以回应:能维修的不维修、可以干的不去干,机器设备坏了,学校又没有因实验室开放增加专项费用,却增加了一些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维修不及时也在情理之中,每遇这种情况,学生只能是无奈地停止实验。细想,只要稍加组织与管理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可是现实中,却眼巴巴地出现了。对于决策者来说,好像如同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一样,什么奖金、津贴一分钱都不少。该负责任的不负责任,该奖励的不奖励,该罚的不罚。如此这样,实验人员不用说为实验室的开放出力献策了,他们巴不得实验室不开放呢!
作为学校的领导,应当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要有教育人、服务人的意识,这样才能关注每个细节,每个环节,才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教育,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室开放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件好事,既有益于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益于学生的自我完善,这种教学形式还可挖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潜能,发挥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投身到开放实验室的辅导之中,是展现他们才能很好的机会,也是让他们脱颖而出的良机。本来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实验室这个天地里有所作为,但是,我们高校的许多领导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没有重视这支队伍,仍然让这支队伍在无视中埋没、在无望中消沉、在无为中平庸。
4实验室开放的组织与管理
要想把开放实验室搞得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关键在组织与管理。实验室开放,并不是不要组织与管理,也并不是开了门就能万事大吉的。无组织就是一盘散沙,无管理就会放任自流。加强组织与管理,才会有更大的效果。这里所谈的组织与管理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我们完成可以把那些实验项目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科研小组,进行集体攻关,从而克服孤身作战,缺乏外援的处境。二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组织与管理。即把实验室工作人员动员起来,投身到学生所进行的实验项目的活动之中,为学生指向把航,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仪器调试、维护与保养;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过程的组织与协调等。事实上,既不要学校投资,也不要增加任何经费,只要将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全权负责,并把实验项目作为他们的一项科研活动,其成果由实验室人员与参加学生共同享受,就能够调动起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他们就会精心组织,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实验做成功。
5实验室开放的建议
实验室开放是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创造的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在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动脑、动手,是增强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所思所想不受任何限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案解决同一问题,以求最佳效果,一旦如愿,他们会怀着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奇思妙想,并增加不断探索的动力。
不仅如此,实验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有效。它不仅能够从中得到真知,更能够掌握学习的手段和方法,而习得手段和方法比得到知识更重要。因为,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就等于学到了无穷的知识。它不会因科学的发展而淘汰,不会因知识的更新而过时。正因如此,高校一定要把实验室开放搞好,使其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主战场。
5.1 实验项目开发是实验室开放的前提
在实验室开放状态下,实验项目决定了实验的成败。没有适宜的实验项目,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开放效果。只有充足的实验项目可供学生进行选择,才能满足学生研究的需要。因此,实验室开放首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实验项目的开发,要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并按照年级梯度,逐渐加大难度。当学生申请进行实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根据申请情况,进行分类编组,把具有相同或相近实验项目的同学组织到一起,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在实验指导人员认可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己确定各自的分工和合作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开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时,可及时与同学或指导教师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实验项目的成果,指导教师要对此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最后,将项目的成果(包括实物、软件、数据、资料和总结等)全部进行归档保存或集中展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项目的成功。否则,前途未卜,难以把握。
因此,建议各高校要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在实验室开放前,一定要筹集一定的人力、物力,开发出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建立相应的开放实验室选项库,同时,还要配备适当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的探索活动有正确的引导。
5.2 以人为本是搞好实验室开放的根本保证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探索,自行研究,自我完善和提高。这完全是学生的自我行为,但是,在自我探索中走向成功,多一点关怀与帮助,却是人性的体现。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帮助,多一点指导。显然,“实验室开放,只要开了门,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再者,在实验室开放之时,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有什么不好。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又可以锻炼他们自身,还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各高校把实验室工作人员组织起来,投身到辅导学生的实验活动之中,鼓励他们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事实上,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实验辅导,对他们提高很快,这种学习形式比外出进修、提高学历等方法更见效快。现在的实验室基本上全天都在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辅导,每天就能遇到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而且是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更能见到多样化的问题,几年下来,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远远超过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接触学生比他们少)。细想,一个硕士毕业生真正学专业只不过6~7年的时间,有十几年实验室辅导经历的人员,难道还不如一个刚毕业的硕士生胜任工作吗?可是,我们却只承认学历,不注重能力,这种现实必须改变。否则,实验技术人员的优势就不可能得到发挥,这是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可以说,只要各高校能够把这些人性化的理念体现在实验室的管理之中,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开放实验室完全由他们承担起来,必然会使实验室工作人员释放出无穷的干劲和无比的热情,实验室的开放一定能够搞好!因为他们有开发实验项目的经验,还具有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如果我们不依靠他们,还能依靠谁呢?
参考文献
[1]王涛,钟穗东,张汉平,等.大学生开放实验室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125~127
[2]周明虎,汪木兰,封世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6~8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因为实验室开放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实验室开放必定是一种新的运作模式,要想高效地开展并不是一件易事。从全国高校实验室的开放情况来看,真正把实验室开放落到实处的高校却为数不多。因此,有必要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及其意义
实验室开放,广义地讲是实验室为实验、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提供时间、空间和设备设施等各种资源和服务;狭义地讲是实验室面向在校学生所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活动的开放。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实验开放应该从时间、空间,人员和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开放。对基础实验室而言,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开放,让学生自由选择做实验的时间和场地,以解决实验课时少,设备少的问题;对专业实验室而言,主要是从人员上、内容上开放,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对实验中心而言,主要是从人员和实验机制上开放。事实上,每种开放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其目的都是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都是为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新尝试。
实验室的开放打破了传统实验死板、教条的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局面,使大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自己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觉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并得以加深和巩固,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思考、不断探索,增强其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和进行科研的意识,促进了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手段和方法。
2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和类型
实验室开放有2种最基本的模式:一是对内开放模式。是在本校范围内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技术人员为主导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常常有综合选修型、科研课题型和自由选题型不同的类型。综合选修型,是面向低年级各专业学生开放,由指导教师拟定实验题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实验室使用多种仪器设备,做多项相关实验,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审查合格后,由实验中心按一定标准出具获得学分证明。科研课题型,是面向高年级学生开放,吸引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学生自由申报,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指导研究工作,同时,向实验中心提供一定研究经费。研究工作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研究工作报告,经课题负责人审查合格后记入学分。自由选择型,是面向校内各专业全体学生开放,学生自定实验题目,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经审查合格后,由实验中心出具获得学分证明,学生凭此和实验报告向学校申请学分。二是对外开放模式。是实验室对外开放,实行有偿服务。这种模式改善了高校与经济分离、社会隔绝等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利于高校发展的局面,为国家增加办学经费投入创造条件,且对外开放增加的经费可用于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对提高实验室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推动作用。从实验室开放的类型来看,也有2种:一是完全开放型。即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这种类型仅适合于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二是半开放型。常采用预约的形式,即学生提前向有关实验室提出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学生人数、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进行安排。
3问题及症结分析
实验室开放本是件既有利于学校,又有利于学生的好事。可是总体来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热情不高,没有起到带动效应。往往起初满怀信心,最后好多参加者无果而终。
实验室开放并不是向学生宣布,学生想做实验只要写个申请即可这么简单。但是许多高校的大部分领导却是这样想的。在他们看来,只要实验室有人开门,所有事情都万事大吉了。好像看书一样,根本用不着其他人员进行辅导。正是这种思想的指导,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也没有配备必要的人员进行管理与辅导,又由于这些学生一般是单独选题,没有合作伙伴,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因无人排忧解难、指点迷津,而半途而废。这种结局通过同学、朋友的传说,就是原先想进实验室的人也打消了念头。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实验室的开放,无形中增大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但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一点加班费,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都一样的现实。教师上课有丰厚的津贴(各校不等),实验人员加班基本上都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这种不公他们只能用冷漠的态度、消极的行动加以回应:能维修的不维修、可以干的不去干,机器设备坏了,学校又没有因实验室开放增加专项费用,却增加了一些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维修不及时也在情理之中,每遇这种情况,学生只能是无奈地停止实验。细想,只要稍加组织与管理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可是现实中,却眼巴巴地出现了。对于决策者来说,好像如同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一样,什么奖金、津贴一分钱都不少。该负责任的不负责任,该奖励的不奖励,该罚的不罚。如此这样,实验人员不用说为实验室的开放出力献策了,他们巴不得实验室不开放呢!
作为学校的领导,应当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要有教育人、服务人的意识,这样才能关注每个细节,每个环节,才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教育,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室开放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件好事,既有益于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益于学生的自我完善,这种教学形式还可挖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潜能,发挥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投身到开放实验室的辅导之中,是展现他们才能很好的机会,也是让他们脱颖而出的良机。本来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实验室这个天地里有所作为,但是,我们高校的许多领导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没有重视这支队伍,仍然让这支队伍在无视中埋没、在无望中消沉、在无为中平庸。
4实验室开放的组织与管理
要想把开放实验室搞得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关键在组织与管理。实验室开放,并不是不要组织与管理,也并不是开了门就能万事大吉的。无组织就是一盘散沙,无管理就会放任自流。加强组织与管理,才会有更大的效果。这里所谈的组织与管理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我们完成可以把那些实验项目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科研小组,进行集体攻关,从而克服孤身作战,缺乏外援的处境。二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组织与管理。即把实验室工作人员动员起来,投身到学生所进行的实验项目的活动之中,为学生指向把航,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仪器调试、维护与保养;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过程的组织与协调等。事实上,既不要学校投资,也不要增加任何经费,只要将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全权负责,并把实验项目作为他们的一项科研活动,其成果由实验室人员与参加学生共同享受,就能够调动起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他们就会精心组织,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实验做成功。
5实验室开放的建议
实验室开放是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创造的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在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动脑、动手,是增强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所思所想不受任何限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案解决同一问题,以求最佳效果,一旦如愿,他们会怀着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奇思妙想,并增加不断探索的动力。
不仅如此,实验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有效。它不仅能够从中得到真知,更能够掌握学习的手段和方法,而习得手段和方法比得到知识更重要。因为,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就等于学到了无穷的知识。它不会因科学的发展而淘汰,不会因知识的更新而过时。正因如此,高校一定要把实验室开放搞好,使其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主战场。
5.1 实验项目开发是实验室开放的前提
在实验室开放状态下,实验项目决定了实验的成败。没有适宜的实验项目,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开放效果。只有充足的实验项目可供学生进行选择,才能满足学生研究的需要。因此,实验室开放首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实验项目的开发,要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并按照年级梯度,逐渐加大难度。当学生申请进行实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根据申请情况,进行分类编组,把具有相同或相近实验项目的同学组织到一起,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在实验指导人员认可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己确定各自的分工和合作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开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时,可及时与同学或指导教师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实验项目的成果,指导教师要对此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最后,将项目的成果(包括实物、软件、数据、资料和总结等)全部进行归档保存或集中展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项目的成功。否则,前途未卜,难以把握。
因此,建议各高校要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在实验室开放前,一定要筹集一定的人力、物力,开发出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建立相应的开放实验室选项库,同时,还要配备适当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的探索活动有正确的引导。
5.2 以人为本是搞好实验室开放的根本保证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探索,自行研究,自我完善和提高。这完全是学生的自我行为,但是,在自我探索中走向成功,多一点关怀与帮助,却是人性的体现。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帮助,多一点指导。显然,“实验室开放,只要开了门,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再者,在实验室开放之时,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有什么不好。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又可以锻炼他们自身,还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各高校把实验室工作人员组织起来,投身到辅导学生的实验活动之中,鼓励他们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事实上,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实验辅导,对他们提高很快,这种学习形式比外出进修、提高学历等方法更见效快。现在的实验室基本上全天都在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辅导,每天就能遇到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而且是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更能见到多样化的问题,几年下来,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远远超过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接触学生比他们少)。细想,一个硕士毕业生真正学专业只不过6~7年的时间,有十几年实验室辅导经历的人员,难道还不如一个刚毕业的硕士生胜任工作吗?可是,我们却只承认学历,不注重能力,这种现实必须改变。否则,实验技术人员的优势就不可能得到发挥,这是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可以说,只要各高校能够把这些人性化的理念体现在实验室的管理之中,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开放实验室完全由他们承担起来,必然会使实验室工作人员释放出无穷的干劲和无比的热情,实验室的开放一定能够搞好!因为他们有开发实验项目的经验,还具有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如果我们不依靠他们,还能依靠谁呢?
参考文献
[1]王涛,钟穗东,张汉平,等.大学生开放实验室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125~127
[2]周明虎,汪木兰,封世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