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甘南卓尼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卓尼,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安多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这里是西部重镇,也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卓尼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而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让这里至今保留着独特的习俗。
  不过,由于交通不便,这处秘境很少为外人所知。国庆期间,作者独自一人深入卓尼腹地,溯车巴河而上,从安多古刹前往百年藏寨,一路邂逅了美如画卷的山光水色、静穆幽深的藏传佛教学府,当然,也少不了在探秘旅途中的种种奇遇……
  卓尼是一个藏传佛教圣地。相传,1254年,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受忽必烈诏请赴京,途经此地时,见到两棵奇特的马尾松,便命人在此处建立寺庙,当地藏族称马尾松为“召相”,寺庙和当地的名字都因此而来,现在所称的“卓尼”是“召相”的变音。我找到酒店,扔下背包,挎上相机,直奔安多藏区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名寺——禅定寺,准备一探这里藏传佛教的独特之处。
  禅定寺又名卓尼大寺,始建于1259年,坐落在卓尼县城西北部的台地上,寺院处于群峰环抱之中,俯视着穿城而过的洮河,鼎盛时期,僧侣曾多达5000余人,后屡遭兵祸、文革的破坏,仅剩百余人,现在的禅定寺由第十九代世袭土司杨积庆重建、修缮,在土司统治期间,寺里的主持之位,一直掌握在杨氏家族手中,“兄为土司,弟为寺主”的制度在这里世代相传。
  由于交通不便,山路陡峭,这里游人罕至,即使国庆期间,游客也很少,整个寺庙只有我和从陕西自驾而来的几个人,开车的司机不停地抱怨路况太差。刚到这里时,正赶上僧侣诵经,袅袅的梵音萦绕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们不自觉地放轻脚步,生怕打扰他们原本安静的生活。
  2
  禅定寺→麻路小镇→木多村→先地村→麻路小镇
  我还没回过神来,车就开始提速爬升,我瞬间后倾,摔在座椅上,双手紧紧抓住座椅不敢放,前排手盘佛珠的老人,突然加大了诵经的声音……
  次日一大早我便起了床,天气阴雨绵绵,但没想到,刚吃完早饭,天空就云销雨霁、阳光普照——我笃爱这样的高原气候,安静、舒适又变幻无常。
  按计划,我将赶往麻路小镇,县城内的车站非常冷清,买票后上了一辆破旧的小巴车,车里充斥着刺鼻的腥膻酥油味,前排零散地坐着几位藏民。班车出了卓尼县,驶上碎石土路,一路上颠簸不断。没过多久,一个因施工堆成的大陡坡赫然出现,我还没回过神,车就开始提速爬升,我瞬间后倾,摔在了座椅上,双手紧紧抓住座椅不敢放,前排手盘佛珠的老人,突然加大了诵经的声音,异常的诵经声和着突鸣的马达声,让人直冒冷汗,万幸的是,开车的师傅车技娴熟,有惊无险地驶过了这段陡坡。
  爬上山冈,才发现这是一处宽阔的空地,上面经幡、风马旗随风而动,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我手按相机快门,不想错过任何一处美景。没想到,在我拍得正欢时,突然爬上来三个彪悍的藏族大汉,鬼鬼祟祟地拿着罗网。我忙向他们打招呼,他们用蹩脚的普通话告诉我,他们正要去捕鸟。可我细看那网,分明就是捕鱼的网,在我的印象里,虔诚的藏民是不吃鱼的,我也没敢多问,忙转移话题:“这小山冈是用来做什么祈福仪式的?”带头拿网的大汉顿时不悦,恶声恶气地说了一通,良久我才明白他的话:这破地方是不正经男女厮混的地方。我顿感尴尬,哑口无言,只能目送他们下山。在原地斟酌了一会儿,决定赶快撤离这个小山冈,直奔木多村和先地村。   木多村和先地村坐落在半山坡上,前有波光粼粼的车巴河,后有环列的秀峰。两村相距一公里,由一条山间小路相接,村中散落着挂满青稞穗的架子,构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高原秋日风景线。这两个村子很少受外界打扰,大部分村民不会说汉话,由于我挎着单反相机,被村民们误当成了记者。虽然交流困难,但毫不影响他们的热情好客,为了帮我找到合适的取景位置,村民们欣然地允许我爬上屋顶拍摄。
  天色渐晚,此前答应来接我的司机却爽了约,我开始担忧:如果要在高原上露宿,后果不堪设想。幸好,我遇到了一个骑摩托车的当地人,在得知我的情况后,非常慷慨地将我送回了麻路小镇。
  贡巴寺依山而建,满山肃立的古柏和喇嘛修行的禅房沿着山坡叠加上去,错落有致,村庄与寺院相接,宗教、世俗生活井然相连。环顾此景,如果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看一遭,着实遗憾,于是我决定住一晚再走。
  前往寺庙的途中,恰巧遇见几个中年人,我忙向他们打听住宿,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告诉我,这地方从来没有过宾馆、招待所,我的心情急转直下。曾考虑去寺里借宿,但寺规严格,8—9月僧房不得留宿客人,晚上7—9点念经时,任何人不得在寺院范围内行走。我无计可施,决定到与贡巴寺一河之隔的英加才村碰碰运气。
  在英加才村,我一路询问都未果。就在我绝望时,一位名叫次正的小伙让我跟他走,但路上他依然迟疑不决,不停地盘问我。最后到他家,看了我的身份证,查看了我相机中的照片,确定我是来旅游的,才同意我在他家住一晚。
  此刻,我才有心情远眺贡巴寺,这座金顶红墙的高大建筑雄伟壮观,楼台醒目,殿堂叠耸,金碧辉煌。这座寺庙使用的是殿塔结合的建筑形式,十分少见——底部大殿逐层收窄,大殿顶部成了佛塔的塔基,与漂亮的银色塔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穿过小河,走进寺里,一路上很难看到僧人、游客,贡巴寺共有9个大殿,各殿大门紧闭,幸运的是,走到班禅殿门口时,恰好碰到有僧人开门,我询问可否进去一观,师父微笑地点头。
  师父俗名尕藏苏努,法号释贤,管理着班禅殿。班禅殿的外墙上有1000尊释迦牟尼雕像,蔚为壮观,殿内香炉紫烟升腾,贡台灯火闪烁,四壁坐满佛像,众佛尊容各异,栩栩如生。我被这些逼真的佛像震惊得目瞪口呆,就在这时,释贤师父帮我请上了一炷香,并让我在他的指引下完成了跪拜礼,接着,他还热情地对墙壁上的各尊佛像进行详细的讲解。
  第二天一大早,我从英加才村出发前往尼巴村,刚到村口,就幸运地搭上了一辆皮卡车,开车的是一对中年藏民夫妻,他们都在尼巴村的林场上班。
  尼巴村位于车巴河中游,村寨坐北朝南,清澈的车巴河穿村逶迤而过,将村子分成两半:河的南岸地势平坦,房屋多为后期返修的藏式住宅;河北的房屋全建在山坡上,错落有致,悬空的栈道随处可见,这些栈道的一边依山固定,另一边则依靠圆木支撑,这样的建筑方式不仅解决了人、畜在山坡上往来的交通问题,更扩大了有效的生活面积。
  这些藏式房屋的特色是“外不见木、内不见土”:房屋的外墙用厚厚的泥土建成,起到了牢固、保温和透气的作用;内部全部由木头搭建,牢固、结实、耐用。这些古香古色的藏式建筑已有百年历史,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百年藏寨”。此外,尼巴村还被称为安多藏区的长寿村,村寨里生活着不少百岁老人,其中最长寿的老人曾活到114岁。
  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封闭,这里还保留着独特的婚俗:姑娘出嫁一天后就要回娘家,在娘家住满3年才能回婆家,其间,丈夫可以到妻子家来,这3年内生的孩子,都要留给女方家。这样的婚俗,残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在尼巴村的桥头,矗立着一座嘛呢房,房外廊檐下悬挂着众多的牛头骨,上面用黑漆精心地写满了经文。从骨骼皲裂和灰白的程度来看,这些牛头骨已有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脆弱得似乎忽然就会碎裂、消失。
  嘛呢房外,围绕着玛尼桶,有些大玛尼桶上拴着各色羊毛编织的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系在廊柱上,只要拉动绳子,玛尼桶就会转起来,当地人告诉我,这是专门为老人准备的:老人上了年纪后行走困难,转动大的经桶十分费劲,这样布置后,老人坐在地上,拉动绳子就可以完成转经的心愿了。
  尼巴村的道路两旁立着木架子,上面挂满了沉甸甸的收获——一串串成熟的青稞,将整个村寨映衬得格外古朴、静谧和祥和。村寨两边的山上,森林茂密,空地里分布着大小不等的草地,悠闲的犏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展现出一幅让人惊叹不已的高原农牧风光画卷。
  至此,这次旅行接近了尾声。河流、草场、村寨还有古老的历史——所有一切都在这里交融,那千姿百态的秀色,那融在其中的质朴,都是城市里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这里的美丽、安静、质朴,使其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梵天净土。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技术为高中英语教学打造了一个宽广的平台,给高中英语教学课堂被赋予实质性意义。现代新媒体技术和高中英语学习互相融合,给英语学科的多元化教学引领了方向,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英语思维的培养,从而确保有效性教学,迎合了英语新课改的多重要求。本文从高中新媒体教学的误区,着手分析,阐明了如何走出误区确保新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保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能有效实施。  【关键
杨慎似乎从杯中的泸州美酒和面对的江水中找到了答案,他面对这一江洪浪,一转眼竟已泪流满面,拿起的朱笔似乎如有神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528年的秋天,一个江雾浓浓的早凉天气,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状元杨慎走出船舱,第一次踏上了泸州的沙滩,第一次登上了泸州的码头。  这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奠定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英语开拓国际视野,形成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为以后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英语做好准备。英语阅读教学在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可以为实现这个主要教学目标助一臂之力,因为学生通过英语阅读不仅可以夯实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可以通过阅读中的英语文章来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对世界更宏观和更准确的认知。而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这
150多年前,列强侵入中国,目睹了中国衰败的杨仁山用自家的宅子开办了金陵刻经处,打算以佛法曲线救国,却无意间造就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150多年后,刻经处的12.5万块经版已经成为无法备份的绝版艺术,然而更岌岌可危的是,金陵刻经却已经是两代单传,只剩下马萌清师徒四人……  在南京城淮海路与延龄巷交界处的钢筋水泥丛林中,有这样一个地方:一抹灰墙圈起了六亩三分地,如同青篱隔离了喧嚣与浮华,墙外车水马龙
弶港并无深水港,只是一片广袤的海滩。海滩上没有五彩缤纷的贝壳,只有盐篙、茅草和芦苇。而滩涂上挖出了许多凹槽,供大型渔船入港停泊。  这里的渔船名字千奇百怪,一旦流传开来,便成了渔船的“身份证”,永远不能更改。在不同的工作环节,渔民们会哼唱不同的号子,声音时而悠扬,时而铿锵有力。  龙王寺内有亚洲最大的木雕卧佛,这尊佛像用优质香樟木精雕而成,长38米、高16米。在渔家娶亲的宴席上,四角蛤蜊不可或缺—
剪子弯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山,藏语意为“神羊休息的山口”;隧道修通时,有人充满了遗憾,“以前常埋怨路难走,想到再也见不到山上风景,又开始怀念。”  “刚来见到雪山时,会说‘哇,好美’,现在看到雪山,则会骂一句‘X,好冷’。”  湖南工人徐涛说,冬季施工最大的难题就是缺氧,那就像有人掐住了你的脖子,根本无法呼吸。  理塘县高城镇哈戈村的小甲塔老人对新公路满心期待:“去康定看望孙子一天就能来回,换在以前是
棉花堡是自然赐予土耳其的一个美丽奇迹。  关于这个奇迹的诞生,还有一个浪漫的传说:在希腊神话中,英俊多情的牧羊人恩狄米翁为了与月神塞尼妮约会而忘记了挤羊奶,结果肆意横流的羊奶覆盖了他所放牧的整座丘陵,丘陵也因此变得像棉花一样洁白,形成了神奇的棉花堡。  其实,棉花堡并不出产棉花。“棉花”是指棉花堡的颜色和形状,因为其颜色洁白,远看就像轻柔的棉花团。这座洁白的棉花堡,位于土耳其纺织工业重镇代尼兹利的
【摘要】本文以笔者执教过的教学案例为依托,围绕项目式学习的项目选题(提出问题)、项目设计(规划方案)、项目执行(解决问题)、项目展示(评价反思)四个环节,阐述了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项目式学习设计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以期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项目式学习;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陈醒珍,东莞市茶山中学。  一、引言  项目式学习
在西非的塞内加尔,居住着一个始终以赤裸上身为风尚的族群,包括女性也不例外。这里的女性终生都以生儿育女为己任,在部族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在她们身上,却有着令全球女性都羡慕不已的优点——即使已经50多岁,但乳房依然拥有饱满、坚挺的完美状态。曾经有爱美的女性希望深入这个部族,找到该部族女人保养的“秘密配方”,但一次次无功而返,最后只能无奈地归因为“上帝赋予”——或许是上帝对西非女人皮肤黝黑的补偿,从而赐予
河狸懂得如何防风避雨——它们用泥巴覆盖小屋,等到冬天,泥巴冻结成“外套”,就成了巢穴的一道屏障,可以抵御低温和捕食者。调节水量、控制洪灾、保护水库……看似简单的河狸堤坝,却有着不逊色于人类的水利工程的功效,长久地发挥着良性的调节作用。每一只活着的河狸都是“水利专家”,它们创造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潜力更大的世界,将有助于改造水源,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一个传说:造物主把土地从水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