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应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生活与美术是分不开的,我们把生活比作“土壤”,美术比作“植物”,离开了土壤植物又怎么能“无土栽培”呢?我们的教学,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画成的作品是同一模式的,在长期的训练后,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创造力被压制,美术作品与生活脱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针对所教的班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经过这一段时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美术课堂上的“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术的关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在课堂中精心设计生活情境的创设,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表演、变魔术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的乐趣。例如我在上《大海上的船》一课时,在课前精心设计绘制了一幅大海的淡彩画,并设置了小机关把一个小岛藏在画的后面,授课时用小美人鱼的故事引出小岛,当我“变”出小岛时,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个惊喜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课堂教学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浓缩生活场景,设计环节
  这是行之有效的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别致的小花瓶》的活动体验部分,我设计这样的活动内容:a.布置拍卖会。b.“拍卖花瓶”,请一些同学上台推销“产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瓶)。C.“买花瓶”,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d.评出最佳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片段,并在活动中参与了组织、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这一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后鼓励学生寻找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教学利用废纸盒进行“变废为宝”的创造,点拨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能“变废为宝”的材料。例如在上《制作小相框》《做个存钱罐》《秋天的叶子》等课时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将一物联系到另一物,举一反三,充分展现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特色,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课外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知,从而很自然地学会从生活中提炼艺术创作的精髓。
  二、美术课外的“生活化”
  (一)体验生活,注重观察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观察对于美术创作的作用是很关键的。生活是美术的源泉,观察是创作的途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画的素材。为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且在教学后能有一个反馈,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设计了“小画家日记”,就是通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而发现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物。这不但和其他学科整合到一起,还可以让学生把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生活中发现的美好事物记录下来。由于担心学生年龄小,从没有接触过“日记”,刚开始是由老师设计版面只让学生写内容。后在开题会上经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做了一些改进: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自己动手设计“小画家日记”。学生更喜欢这样的日记了,写的内容也具有极强的灵动性,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有很多不起眼的学生都表现出了不俗的创作灵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版面设计也日趋成熟,尤其对于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有这样的变化真是很不容易。
  (二)美化生活,展示自我
  安排“展示美丽”游戏活动。此项活动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明确学习目的。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计展示活动:
  1.“布置展览会”。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模拟商品交易。如:“水果秀”、“花瓶拍卖会”、“用线画房子画展”等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使学生对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兴趣保持持久的情感热度。并将社会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实践能力。
  2.“打扮环境”。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巧妙构思,制成装饰品、小艺术品。如“秋天的叶子”(利用掉落的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叶子来制作贴画作品)、“别致的小花瓶”(制作花瓶装饰教室)、“精美的相框”(和家长一同布置自己的小房间),让学生获得创作的喜悦。
  (三)融入生活,家庭参与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除语文、数学外的学科得不到家长的重视。为使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这一课题能更好开展,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在课题研究的初期,我设计了“宣传单”,面向家庭宣传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让家长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为体现美术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更多应用于生活中的理念,让美术走进家庭,孩子和家长一起为美化自己的小家做贡献。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关爱家人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开展“我爱我家”活动,结合教科书让学生搜集和父母、亲人的照片,用绘画、制作相框、纸版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之情。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等方法创作绘画作品,并和家长一起装点自己的房间。
  我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发放了“致家长一封信”,对本课题的部分研究进行了一个家庭调查。其中设计了几项问题:“您的孩子和您谈论美术课上的事情吗?”“您看到孩子的小画家日记了吗?”“您觉得他的小画家日记怎么样?”“您对他完成的美术作业有何评价?”“您认为本学期您的孩子在美术方面有无进步?”从家长的关注程度、和孩子的交流、给予的评价、有无进步几方面进行调查,从中发现家长们对美术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总之,把“生活化”教学融入到美术课堂中,要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生活实践从中体验,使艺术创作融入生活的感悟,有创作的原材料,还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习惯、全面提高美术素养,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创作出更真实的,更具有儿童特色又使人感动的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和探索吧!
  作者简介:
  陶圆,现任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已有12年,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扎根于农村美术教学中,积极钻研教材教法,曾多次获得区优秀人民教师称号,2008年参加河北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堂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兴趣 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可见,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很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初中地理课堂优化教学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挖掘教材的内在吸引力,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型图书馆是近年来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学习型图书馆从涵义、特点、与学习型社会的互动、构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综述。
<正>走进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热土。个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的雏形已初现丰姿。 安阳高新区十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
乐活是一种全新的生存状态,是当下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当然这种全新的生活理念也逐渐渗透进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大学生教育有待于以现实为依托,在传输专业知识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课,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我发现如下现象:在课堂上经常遇到学生对教学中给的任务没有兴趣,做作业拖沓;在网络机房上信息技术课时,学生会在下面唧唧喳喳,交头接耳,好像是在讨论问题,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在做一些跟课堂无关的事等等。这些现象都会影响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影响了课堂教学授课状态与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从而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认识世界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产生了马克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是具有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和对外经营权的国有特大型施工企业,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战争年代,这支英雄的部队建成
摘要: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善、认识上的差异、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仍然要面对许多尴尬的局面。  尴尬一:“多功能”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几乎所有农村中学的信息教师都要扮演多种角色,既要是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也要是勤奋的“后勤保障”人员。  尴尬二:实践无法跟上理论,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很多学校还是设备短缺,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学生无法应对本省市组
本学期,我校开始实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
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竞赛也越来越复杂、激烈、精彩,比赛的胜负已经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技战术水平。比赛的临场心理素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