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传播与控制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eng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群体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形成的积怨爆发,如“6·28”瓮安事件;有的是利益群体的集体维权,如“11·3”重庆的哥罢运。但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谣言总是走在政府信息公开之前,谣言的传播恶化了事件发展态势。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的舆论现象,谣言指“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如何正确控制谣言传播,使谣言在政府信息公开下融化与消解,对于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有重大指导意义。
  构建畅通的信息表达渠道。将信息的模糊性减至最低
  1947年,奥尔波特得出一个关于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这个公式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大。相关信息越贫乏,谣言也就越容易发生并蔓延。当重要性与模糊性至少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自生自灭了。从奥尔波特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知道,谣言总是产生在人们认为重要或与自身关系密切的问题上,事件的“重要性”是客观存在的,无法趋向于零。要想及时止住谣言,只能设法将“模糊性”减至最低。当然,构建畅通的信息表达渠道,不仅依靠政府权威信息的下达,也需要民意的上传,切实贯通政府与民意的信息表达渠道,是我们当前紧迫的任务。
  
  政府信息公开。使公权在阳光下运行
  
  从奥尔波特的公式推知。事件的模糊性常常起源于缺乏正式渠道传播的官方信息。瓮安事件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正是信息的不对称和失衡,才使得谣言得以通过非正式途径在社会上呈规模效应传播。具体而言,政府公布信息的有效方式包括发言人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政府信息公开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信息公开应及时。当群体性事件爆发时,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应,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又可以将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第二,信息公开应体现民意。我国现行的信息公开大多是官方模式的“内部资料”,有很浓的官方色彩,官方信息应满足人们对于群体性事件的信息需求。第三,信息公开的方式多样化。在今天的信息社会,政府不仅应该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应该学会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进行信息公开。
  
  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透明度决定公信力,作为社会公器的传媒要想赢得公众的信赖和尊重,就必须要有责任感,把真实当作第一要义,不断贴近、反映真相。当谣言开始蔓延时,媒体应该发挥喉舌作用,帮助政府澄清谣言,还原真相。媒体对抗谣言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议程设置,媒体以“报道事实”的方式将信息提供给受众。从而引起人们对于某个议题的关注,使受众在其影响下形成自己的议程并接近媒介的议程。新闻媒体在报道群体性事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媒体对于负面新闻不应采取回避态度,而应进行公开报道,负面新闻也可以有正面效应:其次,谣言的产生有其客观性,我们不能断言谣言全是虚假的。媒体的责任在于平衡所有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媒体的报道维度应该更为宽阔,不能局限于官方模式的表达,而应该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最后,要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议程互动,从而形成舆论合力。
  
  建立舆情调控机制。对谣言进行预警和控制
  
  反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只有建立舆情调控机制,才能对谣言进行标本兼治的控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舆论监测网络。了解舆情的渠道主要有社会实践调查、信访制度、政民互动、民意调查等。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控制,应当采用系统的科学方法。1、培养民间“意见表达者”。谣言的扩散经常表现出一种对官方渠道信息的不信任,此外,官方单一的“说教”形象和十足的“官”味也易让人们反感,因而即便发育人出来澄清谣言,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人们的信任。所以,在专家、学者以及比较活跃的社会成员中培养民间“意见表达者”,利用其对于民情民意的了解,提升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将民意逐步引向政府和媒体设置的议程,能够达到较好的辟谣效果。2、建立谣言监控中心,对谣言进行预警与调控。谣言监督中心指的是“负责收集、分析及抵制有可能导致社会不安定的谣言”。当群体性事件开始之前或发生时,通过志愿者的情报收集或人们的来电,谣言监控中心获悉可能出现的谣言,然后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或民意调查等方式了解谣言产生的渠道,对其进行预警和控制。同时,还应该建立谣言监控中心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人们发现谣言可以打热线电话到中心确认,但这样辟谣需要逐个进行。传播范围太窄。比较科学的方法是,谣言监控中心发现谣言时,应主动联系新闻媒体,然后媒体进行议程设置开设辟谣专栏,将其纳入当地政府所主张的舆论场中,使其发展为主流舆论。
其他文献
“软实力”一词是近年来在国际关系领域中极其流行的关键词之一,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是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无形的精神力,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信誉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软实力”理论对当今国际政治的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意义上讲,科技、军事力量作为国家的硬实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大学生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环境时,表现出环境适应力差、心理承受力脆弱、学习压力大等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
从“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到被网友调侃为“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从2008年的“5·12"大地震,到2009年5月的全国首例H1Nl流感,再到“6·5”特大公交车燃烧事件,这一年的成都,走得非常艰辛。在2008年年底揭晓的“2008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单中,成都意外地却叉在意料之中地被排除到了名单之外。在HINl流感事件和“6·5”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特别是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
《新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要求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做到我手写我心,这正是体现《新课程标准》对人性的尊重,同时也告诉我们,作文的过程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过程。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还作文教学生命本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积极要素,培养他们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爱上作文。  一、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写作的不竭源泉  在教学中,我常会遇到这样
“宅男”、“宅女”是指在当今社会中,每天都在家里,不出门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群人。他们认为参与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每天可通过媒介来了解外界世界,参与其中。而作为电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报纸在忠实报道社会变迁的同时,版式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播理念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报纸版式的演变    以《洛阳日报》为例,《洛阳日报》1980年复刊,四开四版,当时的版式是一种传统的版式,文章短小精练,标题字号小巧、字体多样,版面以文字稿件为主,图片只起到点缀作用,版式总体风格清秀、素雅。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铅印)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电视传播界在节目改版与创设淘汰、节目评价与编播制作以及广告经营活动中,广泛引入收视率指标。“收视率”一词越来越多地为广大电视受众所
摘要:对外宣传报道作为中国新闻改革的其中一个有机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当前传播活动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对外宣传报道除了要坚持针对性这一关键外,可以利用因特网这个网络平台使海外受众参与传播的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双向传播过程,最终提高对外宣传报道的效果。  关键词:新闻改革 对外宣传报道 传者 受者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摘要:本文通过对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理论的历史语境进行考察,发现德国魏玛时期也曾出现过美国大众文化的形态。在对阿多诺批判美国大众文化的追问中,发现文化工业理论根源于理论家对德国法西斯社会的思考,是对启蒙理性批判的延伸。  关键词:文化工业 历史语境 启蒙理性    自1978年《哲学译丛》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翻译和介绍开始,法兰克福学派至今已经有30年了,而其中的大众文化批判则在进入90年代之后渐渐多起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这场地震,震级之高,破坏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没有预报,没有征兆,不仅是汶川百姓,全国其他地方的民众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这场地震的威力,纷纷跑出房间,寻求权威的答案。这次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权威全面的报道,有效地稳定了局面。安定了人心。    媒体让真实跑在了谣言之前    2008年5月12日1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