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对于尼泊尔政局而言可谓天翻地覆。其中,最大的政治新闻便是反政府武装尼泊尔共产党(毛派)与“七党联盟”组建的临时政府达成了权力分享协定与全面和平协定,这一进展至少在文字上将长达十年的尼泊尔政治动乱画上了句号。尼泊尔政局自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政治进程。
尼共(毛派)的第一步是开始“人民战争”,“从农村包围城市”
2006年2月12日,是尼共(毛派)起事革命的十周年纪念日。这场长达十年的社会冲突至少造成1.3万人的死亡。不仅如此,尼共(毛派)还一直是尼政治体系的最大动荡因素。
尼共(毛派)原属1949年成立的尼泊尔共产党,是尼共不断分裂组合后产生的一个派别。经过1990年声势浩大的“恢复民主运动”之后,尼开始实行君主立宪之下的议会民主制。1990年,尼共(毛派)的前身尼共(团结中心)在第一届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9席,成为继尼大会党、尼共(联合马列)之后的议会第三大党。然而,1995年2月,由于不甘心位处政治权力的边缘地带,该党总书记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即著名的“普拉昌达同志”,“普拉昌达”在尼泊尔语中的意思就是“凶猛”),在左派革命思想家兼学者巴布·拉姆·帕塔雷博士(现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影响并协助下,从尼共(团结中心)中拉出一派,另立新党,即现在的尼共(毛派)。
随后,尼共(毛派)逐步淡出尼政治主流,并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反政府的“人民战争”之路。尼共(毛派)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将“抓农村阶级斗争,抵制议会选举,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战争道路”视为自己当前主要任务,以秘鲁“光辉道路”游击队为楷模,要求在尼建立“具有独立意识形态的国家——人民共和国”。1996年2月12日,尼共(毛派)打响了“人民战争”第一枪。尼共(毛派)的革命斗争很快即在尼边远贫穷的山区展开。尼共(毛派)每控制一地,便迅速构筑起自己的政权体系,如建立“人民法庭”、成立税务机构、组建维护地方治安的联防队、成立合作银行等。此外,他们每到一处都要惩富济贫、扶助农工。因此,尼共(毛派)在其控制地区基本上能获得较大程度的支持。
尼共(毛派)第二步是发动“城市攻势”,“从农村走向城市”
2001年后,随着农村地盘的扩大,尼共(毛派)决定“从农村走向城市”,逐渐加大对首都加德满都河谷三市的武装斗争。尤其是在2001年6月1日尼宫廷血案之后,尼共(毛派)的这一调整表现得尤为明显。尼共(毛派)乘政局动荡尚未安定之际,不断加强对大中城市,尤其是对首都加德满都的攻势。2001年11月23日,尼共(毛派)武装向尼皇家军队(现改称尼政府军)打响了第一枪,他们在尼西部地区打死了40名士兵。尼国王贾南德拉(为尼皇家军队大元帅)于其年11月26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不但将尼共(毛派)定性为非法组织,且正式下令动用一切武装力量镇压尼共(毛派)的武装暴力活动。双方的短兵相接标志着尼社会冲突迅速从“社会治安”转化为“有限内战”。
在此一过程中,尼共(毛派)伤亡惨重,其“城市攻势”效果不彰。与此同时,尼军也无力彻底击溃尼共(毛派)。由于尼共(毛派)武装善于利用地形,且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尼军、警基本上是被动应战。但尼共(毛派)在“城市攻势”过程中发现,其罢工罢市禁令往往更能对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构成致命冲击,而且代价不大。
更重要的是,“城市攻势”的接连受挫使尼共(毛派)从根本上意识到,通过“革命武装”夺权的可能性极其渺茫。原因有二:一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印度(长期以来深受左派激进武装之苦)和美欧等绝不愿看到尼出现一个红色革命政权。而内陆山国的尼泊尔对外依赖严重,尤其易受印度影响,尼所有对外通道都要取道印度;二是尼拥有的正规军有能力保卫大中城市。尼政府军与警力共计11万,虽然他们不能在山区打赢游击战,但完全有能力阻止尼共(毛派)在城市武装夺权。实际上,2002年~2005年间,尼共(毛派)武装与政府军的军事僵持,正说明了这一点。
尼共(毛派)最终选择了“非暴力革命道路”
国内外“不太利好”的环境迫使尼共(毛派)不断反思其武装革命路线,也几度使尼共(毛派)走向谈判桌旁。但国王2005年2月1日的“亲政”是最终促成尼共(毛派)改变其革命路线的最大外部因素。
尼国王的“亲政”在尼政坛引发了深刻的政治生态变化。担心政治命运日益边缘化的尼主流政党2005年6月份组建了恢复多党民主的“七党联盟”。随着主流政党与国王间的政治矛盾与冲突的不断加剧,尼共(毛派)意识到,与民主政党“组建更广泛革命统一战线”,可以共同抗击握有军政大权的国王,有助其增强政治能量,早日打破政治僵局,实现政治诉求。于是,尼共(毛派)主动向尼七党联盟示好,并在印度幕后的大力推动之下(印有意将这支反政府武装纳入尼政治主流),逐渐与其化干戈为玉帛,结成“反国王统一战线”。2005年11月22日,双方在印度新德里达成了12点政治结盟共识。自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渐形成的国王、政党与反政府武装三足鼎立的尼政坛格局被彻底打破。三股政治势力相互角力的格局演变成两大政治阵营的相互对冲。
这种政治对冲的高潮是2006年4月持续18天的“民众抗议活动”。国王被迫“还政于政党”,尼大会党主席柯伊拉腊组建七党联盟联合政府。国王结束“亲政”不但为尼共(毛派)踏入政治主流扫清了道路,而且增强了尼共(毛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革命目标的政治信心。尼新的政治进程自此进入加速阶段。在经过六个月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柯伊拉腊政府与尼共(毛派)先后于2006年11月8日和21日签订了政权分享协定和“全面和平协定” (又称永久停火协定)。2006年11月28日,双方又与联合国安理会签订了武器管理协定。2006年12月16日,双方又就临时宪法最终文本达成了一致。
这些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尼共(毛派)已对通过政治斗争夺取中央政权的“非暴力革命道路”充满了兴趣,且信心满满。
尼共(毛派)的第一步是开始“人民战争”,“从农村包围城市”
2006年2月12日,是尼共(毛派)起事革命的十周年纪念日。这场长达十年的社会冲突至少造成1.3万人的死亡。不仅如此,尼共(毛派)还一直是尼政治体系的最大动荡因素。
尼共(毛派)原属1949年成立的尼泊尔共产党,是尼共不断分裂组合后产生的一个派别。经过1990年声势浩大的“恢复民主运动”之后,尼开始实行君主立宪之下的议会民主制。1990年,尼共(毛派)的前身尼共(团结中心)在第一届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9席,成为继尼大会党、尼共(联合马列)之后的议会第三大党。然而,1995年2月,由于不甘心位处政治权力的边缘地带,该党总书记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即著名的“普拉昌达同志”,“普拉昌达”在尼泊尔语中的意思就是“凶猛”),在左派革命思想家兼学者巴布·拉姆·帕塔雷博士(现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影响并协助下,从尼共(团结中心)中拉出一派,另立新党,即现在的尼共(毛派)。
随后,尼共(毛派)逐步淡出尼政治主流,并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反政府的“人民战争”之路。尼共(毛派)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将“抓农村阶级斗争,抵制议会选举,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战争道路”视为自己当前主要任务,以秘鲁“光辉道路”游击队为楷模,要求在尼建立“具有独立意识形态的国家——人民共和国”。1996年2月12日,尼共(毛派)打响了“人民战争”第一枪。尼共(毛派)的革命斗争很快即在尼边远贫穷的山区展开。尼共(毛派)每控制一地,便迅速构筑起自己的政权体系,如建立“人民法庭”、成立税务机构、组建维护地方治安的联防队、成立合作银行等。此外,他们每到一处都要惩富济贫、扶助农工。因此,尼共(毛派)在其控制地区基本上能获得较大程度的支持。
尼共(毛派)第二步是发动“城市攻势”,“从农村走向城市”
2001年后,随着农村地盘的扩大,尼共(毛派)决定“从农村走向城市”,逐渐加大对首都加德满都河谷三市的武装斗争。尤其是在2001年6月1日尼宫廷血案之后,尼共(毛派)的这一调整表现得尤为明显。尼共(毛派)乘政局动荡尚未安定之际,不断加强对大中城市,尤其是对首都加德满都的攻势。2001年11月23日,尼共(毛派)武装向尼皇家军队(现改称尼政府军)打响了第一枪,他们在尼西部地区打死了40名士兵。尼国王贾南德拉(为尼皇家军队大元帅)于其年11月26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不但将尼共(毛派)定性为非法组织,且正式下令动用一切武装力量镇压尼共(毛派)的武装暴力活动。双方的短兵相接标志着尼社会冲突迅速从“社会治安”转化为“有限内战”。
在此一过程中,尼共(毛派)伤亡惨重,其“城市攻势”效果不彰。与此同时,尼军也无力彻底击溃尼共(毛派)。由于尼共(毛派)武装善于利用地形,且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尼军、警基本上是被动应战。但尼共(毛派)在“城市攻势”过程中发现,其罢工罢市禁令往往更能对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构成致命冲击,而且代价不大。
更重要的是,“城市攻势”的接连受挫使尼共(毛派)从根本上意识到,通过“革命武装”夺权的可能性极其渺茫。原因有二:一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印度(长期以来深受左派激进武装之苦)和美欧等绝不愿看到尼出现一个红色革命政权。而内陆山国的尼泊尔对外依赖严重,尤其易受印度影响,尼所有对外通道都要取道印度;二是尼拥有的正规军有能力保卫大中城市。尼政府军与警力共计11万,虽然他们不能在山区打赢游击战,但完全有能力阻止尼共(毛派)在城市武装夺权。实际上,2002年~2005年间,尼共(毛派)武装与政府军的军事僵持,正说明了这一点。
尼共(毛派)最终选择了“非暴力革命道路”
国内外“不太利好”的环境迫使尼共(毛派)不断反思其武装革命路线,也几度使尼共(毛派)走向谈判桌旁。但国王2005年2月1日的“亲政”是最终促成尼共(毛派)改变其革命路线的最大外部因素。
尼国王的“亲政”在尼政坛引发了深刻的政治生态变化。担心政治命运日益边缘化的尼主流政党2005年6月份组建了恢复多党民主的“七党联盟”。随着主流政党与国王间的政治矛盾与冲突的不断加剧,尼共(毛派)意识到,与民主政党“组建更广泛革命统一战线”,可以共同抗击握有军政大权的国王,有助其增强政治能量,早日打破政治僵局,实现政治诉求。于是,尼共(毛派)主动向尼七党联盟示好,并在印度幕后的大力推动之下(印有意将这支反政府武装纳入尼政治主流),逐渐与其化干戈为玉帛,结成“反国王统一战线”。2005年11月22日,双方在印度新德里达成了12点政治结盟共识。自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渐形成的国王、政党与反政府武装三足鼎立的尼政坛格局被彻底打破。三股政治势力相互角力的格局演变成两大政治阵营的相互对冲。
这种政治对冲的高潮是2006年4月持续18天的“民众抗议活动”。国王被迫“还政于政党”,尼大会党主席柯伊拉腊组建七党联盟联合政府。国王结束“亲政”不但为尼共(毛派)踏入政治主流扫清了道路,而且增强了尼共(毛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革命目标的政治信心。尼新的政治进程自此进入加速阶段。在经过六个月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柯伊拉腊政府与尼共(毛派)先后于2006年11月8日和21日签订了政权分享协定和“全面和平协定” (又称永久停火协定)。2006年11月28日,双方又与联合国安理会签订了武器管理协定。2006年12月16日,双方又就临时宪法最终文本达成了一致。
这些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尼共(毛派)已对通过政治斗争夺取中央政权的“非暴力革命道路”充满了兴趣,且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