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语翻译研究二十年述评

来源 :译苑新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年来,中国手语翻译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主要体现在手语翻译人才培养、职业化发展、手语翻译理论的建设、手语翻译智能设备等方面.回顾手语翻译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手语翻译人才的教育已初步成型,需要提高教育层次,形成完善的本、硕、博教育培养体系;手语翻译职业化水平低,需要开发科学的手语翻译资格认证考试,组织行业协会,进行更多的市场化运作;手语翻译重应用,缺乏理论研究,应尽快借鉴翻译研究的成果,与语言服务的框架相结合,建构手语翻译理论;现代科技的进步,使手语翻译人工智能设备快速发展,可以在做好手语翻译研究的基础上,加大智能设备的投入,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以便聋人更好地与健听人沟通交流,融入主流社会.
其他文献
“视觉心象”指人脑对视觉信息的再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以视觉语法中“叙述过程”“画面大小”“显著值”为观察指标,获取中英双语读者对文学翻译的视觉心象认
本文对“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第一届至第三十届相关资料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具体从历届参赛和获奖情况、参赛原文译文分析、评奖标准和译者要求等方面,总结赛事30年取得的成
押韵材料是研究汉语历史音韵的重要材料.然而,合韵现象的存在给传统的研究带来了困难.通过引入“自由押韵”的概念,我们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三种判断两
本文从语料库词义标注的角度,结合词义自动消歧实验,说明词义义类标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词语义项相比,义类不仅仅是义项的抽象表示,它是具体词不相关的全局性词义信息,在语
作为考察与审视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视域,“来世生命”是进行翻译研究的生命认识论探讨及其建构的重要着力点.“来世生命”必然会关涉“文本生命”概念及其转化而成的“原文生命
《楚辞》作为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楚辞》英译,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和
“三美”原则,是许渊冲先生针对诗歌的美学特征提出的诗歌翻译标准.从“译形”到“译意”,是对翻译性质的认识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如果还能做到韵美,则不仅形美、意美,更
本文通过英汉语料对比,尝试回答两个问题:什么因素影响光杆名词和“这”“那”在有定表达中的使用?“这”“那”是否发展为有定标记?“这”“那”与光杆名词相比,在有定表达
《朱子语类》中有一种“甲对乙言/说”构式,这类构式中的介词“对”表示相对对象.“有对”思维是宋代理学对我国传统辩证思想的重要发展,“甲对乙言/说”惯用语化与相对对象
《近思录》迄今为止仅有陈荣捷英译本.该译本乃学术型翻译之典范,副文本全面、溯源彻底、语言表述精准流畅,呈现了中国哲学特有的话语体系,体现了陈荣捷作为学术型译者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