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修养,重塑教师形象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56914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敬业奉献意识淡化,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差。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放松了教书育人,忽视了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引导。有些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备课,不遵守教学纪律,随意变更教学时间。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不注重为人师表的形象塑造和身正学高的表率作用,把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谋生职业,对教学敷衍了事。
  2.缺乏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术腐败严重。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治学不严谨,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求甚解,教学不认真,科研成果经不起推敲,甚至在个别教师中还出现了剽窃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
  3.不能妥善处理“利”和“益”关系。一些教师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现实追求轻理想追求,少数教师本末倒置,从事“第二职业”或单纯为挣钱,进行一些低水平、同自己业务提高关系不大的兼职工作。有的教师利用学校资源、资金,谋取个人的利益,或是利用学校师资经费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后便“黄鹤一去不复返”等等。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加强师德教育,建设一支思想品德精良、文化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教师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是无声的教科书。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法律、道德、知识、能力、语言以及风度、仪表等方面的修养。我认为要树立教师形象,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为人师表
  我们说教师肩负着民族与国家的重任,受到社会尊重,对于教师本身,应该怎样办呢?首要的是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孔子说过,为政与施教一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其身,如正人何?”大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正人必先正已,“为教师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可见,教师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凡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威力和作用;才能如丝丝春雨,滋润幼苗,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
  汶川大地震中那些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的教师形象,一次次映入我们脑海。张米亚、连蓉、古雪岷、邓霞、谭国强、张春东、李懋、刘忠能……在地震的生死考验面前,他们用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钢筋水泥块体,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铸成了呵护孩子们生命的翅膀。义无反顾地,书写了无私大爱,弘扬了崇高师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是全中国教师的自豪,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的全部含义。
  2.道德自觉
  教师作为公民,首先必须遵守社会的共同道德规范。就教师的道德责任而言,主要表现在:
  (1)熱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教育爱,它表现为对学生的亲近感、理解感和期望感。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取得一种肯定体验,而且会使他们获得自我肯定的自信心,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前提。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通过这座桥,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脉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诲人不倦。自古以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一直被视为教师的美德。其内涵包括:第一,教师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耐心和毅力。这种热情、耐心和毅力是出于职业角色的自觉认识和强烈责任感,是基于热爱学生的感情和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而表现出来的教育态度和职业精神。第二,要主动关心,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实际上,诲人不倦既是一种教育态度,又是一种教育方法,要使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必须从关心了解学生入手。没有关心,就不能达到真正的了解,没有对学生真实的了解,诲人不倦则失去真实的意义而成为教育的一厢情愿。第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来安排教学,使学生各得其所。
  (3)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师的天职,但光教书不育人还不行。应把教书与育人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教学实践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对有特长的学生,要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技术基础课的同时学有专长,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
  其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的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技能、学会生存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理论和实际、学习和操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该清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主体是自身,是教师不能替代的。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主要是他们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教师的责任是通过理智情感的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身成功的能力,帮助每个学生把良好的愿望化为实际的行为。
  3.坚持终身学习
  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还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生奋斗。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教育部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聘用必备条件,这是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种本质维护。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从自身师德抓起,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新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才能更好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其他文献
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大多数研究都着眼于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待工程学,而从工程学的职业规则和特点出发,介绍并阐发它对伦理学的意义及影响,这是工程伦理学研究的一个全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本文从教师如何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据德国《教育点阅报》(Bildungsklick)官网2018年5月13日报道,德国高校科学研究中心(DZHW)近期针对学生高等教育参与度进行了社会调查,接受调查的100个高学历家庭的孩子中有79人获
据俄罗斯联邦现代化数字教育环境官网2019年8月10日消息,俄罗斯联邦基础教育部副部长玛丽娜·拉科娃指出,针对全俄教师和学生的在线课程及服务将汇集于统一的平台。当前,
据法国《星期天报》(Journal du Dimanche)近期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将斥资3700万欧元,在法国巴黎打造一个总建筑面积达9500平方米的国际高教园区,涵盖教学楼、学生宿舍、商业
[摘 要]目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三方面:社会急剧变迁,高校教师职业特殊性,高校教师自身的人格缺陷。因此,应从社会、学校、个人因素出发,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知识结构及转识成智的能力,还应具有健全的情感和人格,而情感和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然而有关课题研究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
铜管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之一.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整体的复合结构.钢材的特性是强度高,具有弹塑性,但易失稳;混凝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目前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加强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注重毕业设计过程控制和强化实践性等几点思考。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其中本科生的培养数量上有大幅度的增加。为了保证培养质量,本科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要求,精心设计,特别是毕业
如何突破《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传统结构,长期以来是高等院校专任教师研究的重大课题、用新教材、新国标、新结构打破传统教材的模式,采取的方法是难点分拆、章节合并、增加实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詈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本文以榆林学院为例,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为主线,论述了“应用型”特色是新建地方本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