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阐述了新课改革形势下的中考化学复习的重要性,落实新课改理念,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就中考化学复习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设想。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考化学复习 复习方法和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掌握化学知识的最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它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详细的整理,把中学课本上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最重要的是通过复习,广大学生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能够较好地参与体会探究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的全面理解,使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学好高中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1]。如何在中考前期复习好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要求?我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经验,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策略,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是关键,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是目的。
在中学化学复习阶段,通过对基本概念涵义的详细分析讨论、分类、对比和建立联系等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因此,复习好“双基”是正确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关键,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一)对比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是在大量化学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并总结得到的结论。化学概念的复习切忌把概念分割或者孤立地理解。复习时如果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就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有些概念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如氧化与还原;有些概念非常近似,如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等等。因此,复习时应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辨析,以便理解概念的实质,巩固新旧知识。
(二)理解法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结论。在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对它们的死记硬背,而应着重抓住概念和原理的本质仔细推敲,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这些概念,才有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如氧化物的概念要抓住“两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关键词;催化剂的概念要抓住“一变”“二不变”等核心内容,只有经过这样的分析和讨论,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三)网络法
化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从属、并列、交叉、对立等多种关系,在中考化学复习时不仅要讲清概念的内涵,而且要根据概念的作用、类别、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化学知识的构成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将它们逐步纳入全部概念的网络中,使每一个概念的特点,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在概念的网络图中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概念,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整理都可以各自形成一个小系统。然后将各小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大的概念网络系统。这样就获得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它们也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和常用的术语。在历年的中考考试成绩中,化学用语的失分率一直普遍较高,这是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对化学用语的规范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复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感官认识化学用语与物质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名”与“实”的互现,以便形成正确的联想,通过反复讲练结合,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二、强化典型实验内容的复习,促进学生提高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简单仪器的使用,二是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和基础知识。另外还有三大重要气体的制取、几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装置和物质的检验、鉴别等。
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中考命题,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验问题解决的综合过程[2]。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方案进行正确的处理,做出推断和问题的迁移,以此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广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不少,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和典型实验,有针对性地复习强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一)联系实际法
化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程,有着学科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化学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能力的训练[3]。复习化学实验时,要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结合教学内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分析和讲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懂得如果今天没有学习好这些知识对将来的生活和生存会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逐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中学化学教学中这样的内容非常多,只要我们留心,则随处可见:如缓慢氧化、老化、燃烧、浓度的概念、溶解的原理、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火炉取火应该如何防止煤气中毒、如何配制农药、怎样防止环境污染等。还可以讲一些典型的实际例子:如北方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应用的温度对食盐和纯碱溶解度的影响的原理进行的。要防止钻牛角尖,漫无边际地随意联想。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联系训练的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性质、制法、用途的相互联系,这样对比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很好联系的过程,必将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展览复习法
为了弥补课堂复习及平时实验教学的不足,在总复习后期举办小型展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展览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包括实验操作图示、常用仪器及性能说明,典型实验装置、物质的样品及制取方法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中学化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录像片。如果学生要求则可以多次播放,达到使学生真正理解的效果。
(三)探究法
逐渐向新教材和新课标过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尝试运用探究式复习方式。比如在进行物质鉴别与推断及探究的復习中,可以采用开放实验室的策略,为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学习和提高化学学习能力提供方便。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由教师确定若干命题,由学生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若干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导学生不断完善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不但强化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这样帮助学生在中考前期对化学实验进行复习,就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和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4]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中学化学规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面积地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2]姚新平.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
[3]李显作.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永恒的主题[J].化学教育,2005,S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考化学复习 复习方法和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掌握化学知识的最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它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详细的整理,把中学课本上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最重要的是通过复习,广大学生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能够较好地参与体会探究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的全面理解,使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学好高中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1]。如何在中考前期复习好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要求?我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经验,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策略,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是关键,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是目的。
在中学化学复习阶段,通过对基本概念涵义的详细分析讨论、分类、对比和建立联系等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因此,复习好“双基”是正确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关键,通过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一)对比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是在大量化学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并总结得到的结论。化学概念的复习切忌把概念分割或者孤立地理解。复习时如果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就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有些概念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如氧化与还原;有些概念非常近似,如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些概念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等等。因此,复习时应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辨析,以便理解概念的实质,巩固新旧知识。
(二)理解法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结论。在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对它们的死记硬背,而应着重抓住概念和原理的本质仔细推敲,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这些概念,才有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如氧化物的概念要抓住“两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关键词;催化剂的概念要抓住“一变”“二不变”等核心内容,只有经过这样的分析和讨论,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三)网络法
化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从属、并列、交叉、对立等多种关系,在中考化学复习时不仅要讲清概念的内涵,而且要根据概念的作用、类别、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化学知识的构成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将它们逐步纳入全部概念的网络中,使每一个概念的特点,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在概念的网络图中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的概念,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整理都可以各自形成一个小系统。然后将各小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大的概念网络系统。这样就获得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它们也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和常用的术语。在历年的中考考试成绩中,化学用语的失分率一直普遍较高,这是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对化学用语的规范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复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感官认识化学用语与物质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名”与“实”的互现,以便形成正确的联想,通过反复讲练结合,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二、强化典型实验内容的复习,促进学生提高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简单仪器的使用,二是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和基础知识。另外还有三大重要气体的制取、几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装置和物质的检验、鉴别等。
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中考命题,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验问题解决的综合过程[2]。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方案进行正确的处理,做出推断和问题的迁移,以此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广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不少,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和典型实验,有针对性地复习强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一)联系实际法
化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程,有着学科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化学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能力的训练[3]。复习化学实验时,要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结合教学内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分析和讲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懂得如果今天没有学习好这些知识对将来的生活和生存会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逐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中学化学教学中这样的内容非常多,只要我们留心,则随处可见:如缓慢氧化、老化、燃烧、浓度的概念、溶解的原理、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火炉取火应该如何防止煤气中毒、如何配制农药、怎样防止环境污染等。还可以讲一些典型的实际例子:如北方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应用的温度对食盐和纯碱溶解度的影响的原理进行的。要防止钻牛角尖,漫无边际地随意联想。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联系训练的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性质、制法、用途的相互联系,这样对比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很好联系的过程,必将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展览复习法
为了弥补课堂复习及平时实验教学的不足,在总复习后期举办小型展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展览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包括实验操作图示、常用仪器及性能说明,典型实验装置、物质的样品及制取方法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中学化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录像片。如果学生要求则可以多次播放,达到使学生真正理解的效果。
(三)探究法
逐渐向新教材和新课标过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尝试运用探究式复习方式。比如在进行物质鉴别与推断及探究的復习中,可以采用开放实验室的策略,为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学习和提高化学学习能力提供方便。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由教师确定若干命题,由学生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若干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导学生不断完善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不但强化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这样帮助学生在中考前期对化学实验进行复习,就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和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全方位的改革,“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4]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中学化学规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面积地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2]姚新平.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
[3]李显作.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永恒的主题[J].化学教育,2005,S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