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内发发展和外源发展两种类型,本研究基于乡村教师达成内发发展和外源发展,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探讨了从实现乡村教师四个层面的获得感上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内发发展 外源发展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关怀伦理视阈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SJ B692。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研究;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研究(2015NUISTZSA01)。
作者简介:周亚芳,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科长,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屈家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20
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是从国家层面指导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该计划围绕乡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师资来源、生活水平、编制职称等方面,激励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乡村教育的条件将得到较大的改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以地域冠名的乡村教师俨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提倡的“服务农村下基层”、“送教下乡强基础”等号召。乡村教师是无奈之选还是临时跳板?乡村教育又能否成为教师人生追求的一方净土?乡村教师的动力何在,发展路在何方?如何让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自觉”主动发展?本文拟就此展开阐释。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内发发展与外源发展
(一)内发发展
内发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最早来自于《内源发展战略》一书中,认为“发展应该是基于文化特色产生于组织内部,是为人类服务的”。日本学者鹤见和子认为“内发性发展是指实现人类共通目标的一种途径、模式。”本文认为内发发展指的是乡村教师自身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发展,即“我要发展”。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乡村教师的主体发展意识、自我调适能力、自我行动过程等,通过自觉规划、调控和反思其专业发展,促进乡村教师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二)外源發展
所谓外源发展,指的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的诱导和调节,是一种外源性的、被动式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牵引与推进,即“要我发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源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策、社会认可、学校评价、学生期待等方面。在国家层面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在社会层面,在展示优秀乡村教师的高尚精神风貌的同时,更重要是的吸引全社会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学校层面制订的管理策略、实施程序、绩效制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可望等势必影响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内发发展与外源发展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对内因起一定的加速或延缓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
由此可见,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内发因素与外源因素是相互冲突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动力要素。一方面,内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源和依据,外源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外源动力将根据内发动力的变化而变化。再者,外源发展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外界的拉动,忽视了乡村教师自身的内驱力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导致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缺失。因此,只有规避内发因素与外源因素的冲突,达成内发发展与外源发展的统一,才能实现乡村教师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乡村优质教师流动较快
我国目前有乡村教师330万 ,由于乡村教育条件和工资待遇与城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乡村教师岗位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普遍偏低。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工作基本属于良心活。 根据2013-2014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36.7%的乡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77.1%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的农村任教。乡村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缺乏机制上的保障,教师在个人提升和物质回报等方面都遇到了种种限制,在身份和影响力等方面一直徘徊在教育体制的边缘地带,内在发展的动力也相对不足。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调往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校。
(二)乡村师资队伍层次堪忧
乡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所带科目偏多、教研水平偏低、教师数量偏少、职业倦怠偏重、专业背景不匹配等问题。不思进取、混日子的老师多。随着“特岗计划”、“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实施,一些县城学校截留了大量的优质师资,只有少部分教师 分配至乡村学校。这些教师由于缺乏与农村学校天然的地缘与人脉联系,对农村儿童和农村学校往往“无心恋战”。乡村教师无奈的选择和应对谈何专业发展。
(三)乡村教师提升机会较少
当今社会是全民学习的社会,尤其对于教师,只有不断吸取知识,才能在专业上有长进,进而保障教学质量。目前看来,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课程资源、教育经费、教育智力等方面较县城学校有明显的差距。乡村教师的培训、交流和进修的机会远远少于县城的学校。更值得关注的是,乡村学校教师能参与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的面上培训。
三、构建内发与外源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勿庸置疑,乡村教师现实困境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专业发展。然而,我们亦无须悲观。乡村教师也正是在“陷入困境——摆脱困境——陷入新困境——摆脱新困境”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乡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困境,更多是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困境。笔者拟立足物质、声誉、文化及事业四个维度寻求解决之道,以期实现乡村教师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一)实现乡村教师物质上的获得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灵魂依存的必要工具。教师虽然甘于清贫,但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应有起码的生活保障以确保教师的人格尊严。元代学者许衡说过: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妨 。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说到“一位报酬偏低的教授不得不要么离开大学,要么——或许是无意识地——使自己屈从于校外的津贴工作” 。乡村教师如果报酬偏低,他们要么无法安心工作,要么就会离开教师队伍。
所以,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就要不断改善其相关待遇,实施可持续性的关怀政策,逐步减轻农村教师的多重压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潜心育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实现乡村教师声誉上的认同感
教师声誉是指教师的声望、名誉及信誉,是教师在学生、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总体印象 。提及乡村教师,呈现给我们的往往是一个个“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美好教师形象,将其比喻为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为春蚕——“春蠶到死丝方尽”,这些说法放在乡村教师身上再恰当不过。现如今,这些美丽的光环似乎在一个个被质疑。特别是近几年来,关于教师不端行为的新闻不时被披露和曝光,“酒污水效应”难免会波及乡村教师。怎样重塑乡村教师的形象,需要乡村教师群体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塑造高尚师德形象;丰厚知识底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需要社会宣传典型人物,弘扬“教师精神”。只有当乡村教师有了好的声誉,其职业身份、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才会无形提高,更激发他们反哺乡村教育事业的热情。
(三)实现乡村教师文化上的融合感
所谓“融合”,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体现在心理、情感、结构、行为等方面的融合。有的学者从群体关系维持的角度指出了“融合”的含义,认为融合是一种能够使成员留在所在群体中的力量或者结果 。文化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城乡文化丰富多彩,理应兼容并包、并存与交融。然而,特别是出身城市投身于乡村教育的教师,他们的言语无不透露着对乡村生活的不适应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面对乡村物质生态、风俗习惯、文化差异的突然转变,这些乡村新教师短时间会难以接受,也许还会充满排斥心理。
因此,实现乡村教师文化上的融合对于树立其主体责任、促进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四)实现乡村教师事业上的成就感
在一个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忘却自我的时代,以至于我们一些教师淡忘了教育理想的初心、偏离了教师教育的轨道。当下,学校的实干家少了,伪教育家多了,他们以教育管理者的身份、打着培养教师的旗号,“服务”教师教学提升、“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些“作为”的背后是什么?也许是为了某些人的名利铺路,对于教师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是一种干扰,这样的学校环境如何让教师宁静而致远?笔者有幸访谈了大学里的一位资深教授,他表示,“厌倦了学校的阿谀奉承、阴奉阳违,许多时候宁愿选择归隐,享受教育的清净与纯洁”。教师内发发展的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性和创生点,只有当教师形成自主发展意识,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和高效。正是这方净土与这份挚爱,使得乡村教师职业成就感真正体现。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外源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更需要教师自觉主动的提升与发展,没有教师的热情与主动投入和高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隐性的创造性劳动的激发必然是教师自身“我要发展”的诉求。因此,消除外源发展与内发发展的边界,构建和谐统一与内外对接联动机制,对于实现并强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感,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2.
龚春燕、冯友余.名师成长“九力”: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人民教育.2011(18).60-62.
新华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解读.http://www.xinhuanet.com/talking/20150618a/index.htm.2015-06-18.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http://www.cssn.cn/gd/gd_rwdb/gd_zxjl_1710/201412/t20141222_1452037_3.shtml.2014-12-22.
徐超富.大学的多维审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美]亚伯拉罕·佛莱克斯纳著. 徐辉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杭州:浙江出版社.2001.
吴宝席.教师声誉遭遇“滑铁卢”的原因及对策.思想教育观察.2014(1).48.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3.27.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内发发展 外源发展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关怀伦理视阈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SJ B692。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研究;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研究(2015NUISTZSA01)。
作者简介:周亚芳,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科长,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屈家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120
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是从国家层面指导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该计划围绕乡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师资来源、生活水平、编制职称等方面,激励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乡村教育的条件将得到较大的改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以地域冠名的乡村教师俨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提倡的“服务农村下基层”、“送教下乡强基础”等号召。乡村教师是无奈之选还是临时跳板?乡村教育又能否成为教师人生追求的一方净土?乡村教师的动力何在,发展路在何方?如何让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自觉”主动发展?本文拟就此展开阐释。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内发发展与外源发展
(一)内发发展
内发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最早来自于《内源发展战略》一书中,认为“发展应该是基于文化特色产生于组织内部,是为人类服务的”。日本学者鹤见和子认为“内发性发展是指实现人类共通目标的一种途径、模式。”本文认为内发发展指的是乡村教师自身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发展,即“我要发展”。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乡村教师的主体发展意识、自我调适能力、自我行动过程等,通过自觉规划、调控和反思其专业发展,促进乡村教师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二)外源發展
所谓外源发展,指的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的诱导和调节,是一种外源性的、被动式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牵引与推进,即“要我发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源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策、社会认可、学校评价、学生期待等方面。在国家层面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在社会层面,在展示优秀乡村教师的高尚精神风貌的同时,更重要是的吸引全社会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学校层面制订的管理策略、实施程序、绩效制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可望等势必影响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内发发展与外源发展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对内因起一定的加速或延缓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
由此可见,在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内发因素与外源因素是相互冲突的,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动力要素。一方面,内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源和依据,外源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外源动力将根据内发动力的变化而变化。再者,外源发展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外界的拉动,忽视了乡村教师自身的内驱力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导致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缺失。因此,只有规避内发因素与外源因素的冲突,达成内发发展与外源发展的统一,才能实现乡村教师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乡村优质教师流动较快
我国目前有乡村教师330万 ,由于乡村教育条件和工资待遇与城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乡村教师岗位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普遍偏低。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工作基本属于良心活。 根据2013-2014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36.7%的乡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77.1%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的农村任教。乡村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缺乏机制上的保障,教师在个人提升和物质回报等方面都遇到了种种限制,在身份和影响力等方面一直徘徊在教育体制的边缘地带,内在发展的动力也相对不足。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调往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校。
(二)乡村师资队伍层次堪忧
乡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所带科目偏多、教研水平偏低、教师数量偏少、职业倦怠偏重、专业背景不匹配等问题。不思进取、混日子的老师多。随着“特岗计划”、“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实施,一些县城学校截留了大量的优质师资,只有少部分教师 分配至乡村学校。这些教师由于缺乏与农村学校天然的地缘与人脉联系,对农村儿童和农村学校往往“无心恋战”。乡村教师无奈的选择和应对谈何专业发展。
(三)乡村教师提升机会较少
当今社会是全民学习的社会,尤其对于教师,只有不断吸取知识,才能在专业上有长进,进而保障教学质量。目前看来,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课程资源、教育经费、教育智力等方面较县城学校有明显的差距。乡村教师的培训、交流和进修的机会远远少于县城的学校。更值得关注的是,乡村学校教师能参与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的面上培训。
三、构建内发与外源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勿庸置疑,乡村教师现实困境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专业发展。然而,我们亦无须悲观。乡村教师也正是在“陷入困境——摆脱困境——陷入新困境——摆脱新困境”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乡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困境,更多是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困境。笔者拟立足物质、声誉、文化及事业四个维度寻求解决之道,以期实现乡村教师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一)实现乡村教师物质上的获得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灵魂依存的必要工具。教师虽然甘于清贫,但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应有起码的生活保障以确保教师的人格尊严。元代学者许衡说过: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妨 。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说到“一位报酬偏低的教授不得不要么离开大学,要么——或许是无意识地——使自己屈从于校外的津贴工作” 。乡村教师如果报酬偏低,他们要么无法安心工作,要么就会离开教师队伍。
所以,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就要不断改善其相关待遇,实施可持续性的关怀政策,逐步减轻农村教师的多重压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潜心育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实现乡村教师声誉上的认同感
教师声誉是指教师的声望、名誉及信誉,是教师在学生、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总体印象 。提及乡村教师,呈现给我们的往往是一个个“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美好教师形象,将其比喻为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为春蚕——“春蠶到死丝方尽”,这些说法放在乡村教师身上再恰当不过。现如今,这些美丽的光环似乎在一个个被质疑。特别是近几年来,关于教师不端行为的新闻不时被披露和曝光,“酒污水效应”难免会波及乡村教师。怎样重塑乡村教师的形象,需要乡村教师群体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塑造高尚师德形象;丰厚知识底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需要社会宣传典型人物,弘扬“教师精神”。只有当乡村教师有了好的声誉,其职业身份、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才会无形提高,更激发他们反哺乡村教育事业的热情。
(三)实现乡村教师文化上的融合感
所谓“融合”,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体现在心理、情感、结构、行为等方面的融合。有的学者从群体关系维持的角度指出了“融合”的含义,认为融合是一种能够使成员留在所在群体中的力量或者结果 。文化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城乡文化丰富多彩,理应兼容并包、并存与交融。然而,特别是出身城市投身于乡村教育的教师,他们的言语无不透露着对乡村生活的不适应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面对乡村物质生态、风俗习惯、文化差异的突然转变,这些乡村新教师短时间会难以接受,也许还会充满排斥心理。
因此,实现乡村教师文化上的融合对于树立其主体责任、促进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四)实现乡村教师事业上的成就感
在一个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忘却自我的时代,以至于我们一些教师淡忘了教育理想的初心、偏离了教师教育的轨道。当下,学校的实干家少了,伪教育家多了,他们以教育管理者的身份、打着培养教师的旗号,“服务”教师教学提升、“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些“作为”的背后是什么?也许是为了某些人的名利铺路,对于教师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是一种干扰,这样的学校环境如何让教师宁静而致远?笔者有幸访谈了大学里的一位资深教授,他表示,“厌倦了学校的阿谀奉承、阴奉阳违,许多时候宁愿选择归隐,享受教育的清净与纯洁”。教师内发发展的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性和创生点,只有当教师形成自主发展意识,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和高效。正是这方净土与这份挚爱,使得乡村教师职业成就感真正体现。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外源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更需要教师自觉主动的提升与发展,没有教师的热情与主动投入和高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隐性的创造性劳动的激发必然是教师自身“我要发展”的诉求。因此,消除外源发展与内发发展的边界,构建和谐统一与内外对接联动机制,对于实现并强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感,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2.
龚春燕、冯友余.名师成长“九力”: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人民教育.2011(18).60-62.
新华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解读.http://www.xinhuanet.com/talking/20150618a/index.htm.2015-06-18.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http://www.cssn.cn/gd/gd_rwdb/gd_zxjl_1710/201412/t20141222_1452037_3.shtml.2014-12-22.
徐超富.大学的多维审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美]亚伯拉罕·佛莱克斯纳著. 徐辉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杭州:浙江出版社.2001.
吴宝席.教师声誉遭遇“滑铁卢”的原因及对策.思想教育观察.2014(1).48.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