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与“圆”(前者为方,后者为圆)的关系。
  
  一、约束与调动——应是“从圆到方”
  怎样“从圆到方”辨证地处理约束与调动的关系呢?关键在于“从圆”两个字。“从圆”就是强调“调动”,凡事从调动着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约束化为无形约束,寓约束于调动之中。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教职工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他们才会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所以,要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
  
  二、服从与协调——应是“以圆促方”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要求下级服从,强调教职工听话;另一种是讲究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我们认为后一种才是正确的态度和理想的境界,这就是“以圆促方”。
  “以圆促方”处理好人际关系,应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忠诚于教育事业,培养“四有”新人,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标,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
  要注意维持心理平衡。必须真正做到爱护教职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虑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也不能耍手段、搞权术,做表面文章。
  
  三、使用与培养——应是“圆中求方”
  对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要研究对人的使用和培养。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即“圆中求方”。
  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体制。必须确立“素质教育首先是对教师素质的教育”的观念,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之中,使学校把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一起抓。
  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重点来抓。
  
  四、求同与存异——应是“小圆大方”
  在做人的工作时,经常会碰到求同存异这个问题。所谓“小圆大方”,即在细节问题和局部问题上允许存异,在原则问题和全局问题上必须求同。
  一所学校,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同意见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本的问题在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一些人;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允许存异。作为管理者,平时要注意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讲究管理艺术,处理事情能“小圆大方”,造就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既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
  总之,管理者要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可能出发,站在改革的前沿阵地,不断学习、更新自我,在时代精神以及“三个面向”方针的感召下,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虽然我们搞的是小学教育,但我们要有大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要有超前意识和未来意识,使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发展规划,才能育出“面向未来”的有用之才。
其他文献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
期刊
目前,城乡差别在教育领域日盖扩大,学校的发展改革步履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体制极大地制约着校长行使办学的自主权。农村中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是自上而下的计划模式,作为校长,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派出的基层干部,完全服从于行政命令、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等教育改革举措难以有效实施。  2、地区差别和经济地位低下使许多优秀的教师外流,由于教育与其他一些行业的经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写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它启示我们,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将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中,教师还应当是一个学习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应当跟学生一起去学习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任务是向学生输出知识。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早已知晓,学生的困难在他看来并不是困难,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获得数学过程和结果,从而全面地分解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和谐 民主 合作    农村中学,特别是“普九”后的乡镇中学,小学毕业生100%升入初中。他们不仅年龄相差大(5至6岁),基础相悬更是天文数字(0分到满分)。要在
期刊
幼儿阶段是为人的一生打好基础的启蒙时期,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然而,当前的幼教工作从观念到方法都存在着严重缺陷,与素质教育要求极不相符,新世纪急切呼唤幼儿教育必须实现深刻的变革。    一、转变观念,调查师资结构  长期以来,在人们思维定势中,视幼师为女性的专利,非女性莫属,导致极端的师资构成危机,使我国的幼儿教师进入了清一色女性的新时代。“阿姨”情感细腻、有耐心,而且大多擅长歌舞,适应幼儿多方
期刊
根据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扩大教学空间的要求(详见本刊2008年第五期),供学生学习的方案即学案已悄然而至。它不仅可替代教案、教材(课本可看成参考书或范文)和练习册等,而且可以从根本上将教学的立足点完全移到学生方面来,从而实现在大幅度减轻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学案师生共用,可按课时或章节分别印发给学生,也可装订成册,一次性发给学生。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会将一些学科学案的样本分别展示出来
期刊
构建和谐的师生交流平台,既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更容易亲近老师。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及学科特点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
期刊
体育游戏深受小学生喜爱,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数游戏带有故事情节和竞赛因素,并将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融为一体,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经常进行游戏教学,可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等优秀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对方的能力和信心,巩固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技术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特点,使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体育游戏之中,既发展
期刊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正处在成长过程中,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班级动态管理的含义     动态,即变化发展的状态。班级动态管理就是在制定统一的目标和一定的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班级每月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定
期刊
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当今学校的管理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即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教学。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适应了当前的几种需求,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验证:    一、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特别是针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每个角落,而什么样的东西对青少年的诱惑力最大呢?不难回答,针对相当部分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