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教师教育“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并提出了教师教育的三个领域的目标:“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强调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项目学习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因为“项目教学考虑四类学习目标:获取和建构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和基本技能,增强重要的智力和社会意向,以及发展有利的情感”。[1]
一、项目学习及其优势
项目学习,即基于任务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也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指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以真实的问题和任务做驱动,通过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信息渠道的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在个人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而不是他人灌输的。项目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实践体会及其经验反思在学习中的作用。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把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因此,项目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项目学习关键在于要依据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理念,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设计相关项目任务,鼓励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炼出知识概念,反思理解教育原理,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需要说明的是,项目学习鼓励和其他教学方法整合在一起使用。
项目学习与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1)项目学习是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2)项目学习的前提是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理解意义;(3)项目学习依靠真实而复杂的问题驱动,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项目学习依赖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支持,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5)项目学习既重视学习的过程,也重视学习的结果,过程学习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能够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二、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项目设计思路
1.项目设计原则和项目学习要素
巴克教育研究所提出指导项目设计应遵循六大法则:真实性、学术严谨性、学以致用、积极的探索、与成年人的联系、评价的实际应用。[3]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项目设计遵循以下法则:
(1)真实性的任务——选择的项目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且选择的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技能;
(2)教育学、课程理论的支持——项目以教育学课程论等理论知识为背景或以此为目标,项目要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3)经验的学习与意义的建构——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知识建构,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运用到教育教学实际中;
(4)探究的方法——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领域,运用多样的方法获取信息和资料,并学会运用调查、访谈、人种志等多种研究方法;
(5)协作与沟通——项目的学习要与一线教师或者家长取得合作或者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要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6)项目成果评价——有完善的项目管理措施和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项目学习四要素包括:内容——关于教师知识的学习内容;活动——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活动;情境——模拟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作品——项目学习的成果。
2.教师教育课程学习项目和设计思路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视域下的项目学习,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个理念为指导,围绕教师教育三大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会”的目标设计学习项目:
第一,基于“教育信念与责任”的目标学习项目设计思路。
“教育信念与责任”的具体目标是“三观”教育,即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并要有相应的行动。
(1)关于“学生观”目标的学习项目思考。从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经历思考问题,并确定项目。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①教师在自我成长路上的影响故事;②名人成长故事中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③儿童成长案例搜集与反思研究;④家长为什么择校择师,你如何看待择校问题,如何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⑤儿童是怎么开始学习的;⑥如何评价一个学生。
(2)关于“教师观”目标的学习项目思考。好教师是怎样炼成的:①故事:名师成长故事;我见习实习的故事;我听到看到的教师的故事;②优秀教师成长案例与启示;③教师职业规划;④家长对教师满意度调查;⑤学生对教师评价调查;⑥好教师的衡量标准。
(3)关于“教育观”目标的学习项目思考。关于教育是什么和教育目的的思考:①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②教育的理想和愿景;③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④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史;⑤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
第二,基于“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习项目设计思路。
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包括教育学生和发展自我两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专业课程来设计,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做项目:①语文课程的概念,如何开发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④某一主题的阅读教学策略;⑤某一体裁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⑤某一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评价研究。 第三,基于“教育实践与体会”的目标学习项目设计思路。
“教育实践与体会”的目标包括观摩、参与、研究教育的实践与体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教育见习、实习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学生可带着项目、带着思考进行教育实践,诸如:观课——观察评价表的设计,学生活动课设计方案,学科教学方案的设计,主题班队会的设计方案;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单元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小课题研究项目——可以带着“三观”问题的思考,也可以带着对学科教学方法的思考,设计研究项目,围绕项目主题,设计问卷、访谈提纲,最后形成项目研究报告。
除教育见习和实习之外,师范生还可以通过模拟课堂、课外演练、社团活动、课堂学习等方式进行教育实践与体会的学习。
三、项目学习的实施
项目学习的步骤:项目设计——项目启动——项目分工——项目学习——成果汇报。以“班级管理”的课程为例展开项目学习。
1.项目设计
项目的设计可以根据主题,通过头脑风暴,找出问题,归类分析,确定项目。如“班级管理”课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设计任务:(1)班主任每天要做哪些事?怎么做?(2)班主任每学期要做哪些事?怎么做?(3)班主任每学年要做哪些事?怎么做?(4)班主任需要哪些技能?如何提高?(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管理哪些事情?需要哪些技能?(6)当下班主任遇到的棘手问题有哪些,怎么解决?(7)社会对班主任工作有哪些正面或者负面报道?你如何看待?如果是你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8)班级文化建设,等等。
以上内容可以作为学期的大项目来做。小组选好项目后,还需要对以上开放性的基本问题继续思考,头脑风暴,再去思考支撑基本问题的单元问题。如对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项目还可以分解为:(1)师生打招呼;(2)对迟到的处理;(3)课间操的管理;(4)课堂纪律的管理;(5)课间十分钟管理;(6)对旷课和逃学的处理等。以上问题可以作为子项目再分给小组或者个人。
2.项目启动
在项目学习中,项目的启动可以采用很多方式:课堂讨论、现场参观、阅读一篇文章、听一位嘉宾讲座,或是某个活动,或者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或者模拟一个教学场景,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并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中。
以“班级管理”课程中的迟到问题处理方法学习为例,可以通过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如何处理迟到的问题。”然后进行头脑风暴,找出单元问题:①学生为什么会迟到,并搜集学生迟到的案例;②对学生迟到处理的方法。
通过这些具体项目的学习,达到以下几个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理解学生;通过对迟到问题的分析处理,学习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学会有效管理班级的方法。
3.项目分工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启动项目,吸引学生进入真实任务的学习中。师生可以共同梳理任务或者项目,根据项目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倾向和能力,学生自愿组成项目学习小组或者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特长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为3—4人为佳。大课题也可以人数多些,但最好不超过8人。
如对于处理学生迟到的项目任务可以分解为:学生迟到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迟到问题?优秀班主任处理迟到问题的案例。你的老师曾经用过的方法,并搜集其他教师的方法,并分析评判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你的经验(曾经被处理的体验和经历或者你处理迟到问题的案例),学生迟到该不该惩罚,怎么惩罚?
项目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解任务,并分配任务,制定项目计划书,包括时间流程、任务分配、学习交流主题。教师指导并备案。
4.项目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献查阅、新闻调查、网上搜索、田野调查、访谈问卷、人种志研究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探究,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互相交流学习收获,探讨交流疑难问题,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依据中期项目监督表,通过学习笔记、日志、访谈记录等文件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
5.成果汇报
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对项目和小组及其个人进行考核评价。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的成果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交流论文、实物模型、幻灯演示稿、网页等。成果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在成果交流中,参与人员除了任课教师和学生,也可以聘请其他评委教师、学校领导,还可有校外来宾,如家长、其他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等。
成果展示可以包括:小组项目策划书、项目汇报总结;小组汇报PPT文稿;小组成员个人学习汇报稿,可以是一小组搜集的案例及其说明,可以是小组解决办法汇总报告,可以是小品或者故事,或者一份关于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
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一是可以考查学生对学习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提升了学习自信心,三是锻炼了学生的总体策划和口头书面的交流技能。
项目的评价可以由教师或专家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评价和其他小组参与共同完成。
总之,项目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实践和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在行动中,在合作中,在互动中,在反思中,协商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和学习者身份的过程”。[4]使教师教育“由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由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由理论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5]
参考文献:
[1]丽莲?凯兹,西尔维亚?查德.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M].胡美华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6.
[2][3]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第二版)[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9-40.
[4]陈振华.教育知识建构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196.
[5]钟启泉.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作者单位:海南省琼台师专中文系)
(责任编辑:刘福才)
一、项目学习及其优势
项目学习,即基于任务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也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指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以真实的问题和任务做驱动,通过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信息渠道的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在个人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而不是他人灌输的。项目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实践体会及其经验反思在学习中的作用。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把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因此,项目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项目学习关键在于要依据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理念,根据课程学习内容设计相关项目任务,鼓励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炼出知识概念,反思理解教育原理,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需要说明的是,项目学习鼓励和其他教学方法整合在一起使用。
项目学习与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1)项目学习是基于真实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2)项目学习的前提是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建构知识,理解意义;(3)项目学习依靠真实而复杂的问题驱动,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项目学习依赖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支持,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5)项目学习既重视学习的过程,也重视学习的结果,过程学习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能够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二、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项目设计思路
1.项目设计原则和项目学习要素
巴克教育研究所提出指导项目设计应遵循六大法则:真实性、学术严谨性、学以致用、积极的探索、与成年人的联系、评价的实际应用。[3]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项目设计遵循以下法则:
(1)真实性的任务——选择的项目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且选择的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技能;
(2)教育学、课程理论的支持——项目以教育学课程论等理论知识为背景或以此为目标,项目要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3)经验的学习与意义的建构——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知识建构,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运用到教育教学实际中;
(4)探究的方法——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领域,运用多样的方法获取信息和资料,并学会运用调查、访谈、人种志等多种研究方法;
(5)协作与沟通——项目的学习要与一线教师或者家长取得合作或者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要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6)项目成果评价——有完善的项目管理措施和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项目学习四要素包括:内容——关于教师知识的学习内容;活动——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活动;情境——模拟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作品——项目学习的成果。
2.教师教育课程学习项目和设计思路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视域下的项目学习,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个理念为指导,围绕教师教育三大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会”的目标设计学习项目:
第一,基于“教育信念与责任”的目标学习项目设计思路。
“教育信念与责任”的具体目标是“三观”教育,即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并要有相应的行动。
(1)关于“学生观”目标的学习项目思考。从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经历思考问题,并确定项目。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①教师在自我成长路上的影响故事;②名人成长故事中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③儿童成长案例搜集与反思研究;④家长为什么择校择师,你如何看待择校问题,如何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⑤儿童是怎么开始学习的;⑥如何评价一个学生。
(2)关于“教师观”目标的学习项目思考。好教师是怎样炼成的:①故事:名师成长故事;我见习实习的故事;我听到看到的教师的故事;②优秀教师成长案例与启示;③教师职业规划;④家长对教师满意度调查;⑤学生对教师评价调查;⑥好教师的衡量标准。
(3)关于“教育观”目标的学习项目思考。关于教育是什么和教育目的的思考:①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②教育的理想和愿景;③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④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史;⑤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
第二,基于“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习项目设计思路。
教育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包括教育学生和发展自我两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专业课程来设计,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做项目:①语文课程的概念,如何开发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④某一主题的阅读教学策略;⑤某一体裁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⑤某一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评价研究。 第三,基于“教育实践与体会”的目标学习项目设计思路。
“教育实践与体会”的目标包括观摩、参与、研究教育的实践与体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教育见习、实习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学生可带着项目、带着思考进行教育实践,诸如:观课——观察评价表的设计,学生活动课设计方案,学科教学方案的设计,主题班队会的设计方案;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单元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小课题研究项目——可以带着“三观”问题的思考,也可以带着对学科教学方法的思考,设计研究项目,围绕项目主题,设计问卷、访谈提纲,最后形成项目研究报告。
除教育见习和实习之外,师范生还可以通过模拟课堂、课外演练、社团活动、课堂学习等方式进行教育实践与体会的学习。
三、项目学习的实施
项目学习的步骤:项目设计——项目启动——项目分工——项目学习——成果汇报。以“班级管理”的课程为例展开项目学习。
1.项目设计
项目的设计可以根据主题,通过头脑风暴,找出问题,归类分析,确定项目。如“班级管理”课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设计任务:(1)班主任每天要做哪些事?怎么做?(2)班主任每学期要做哪些事?怎么做?(3)班主任每学年要做哪些事?怎么做?(4)班主任需要哪些技能?如何提高?(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管理哪些事情?需要哪些技能?(6)当下班主任遇到的棘手问题有哪些,怎么解决?(7)社会对班主任工作有哪些正面或者负面报道?你如何看待?如果是你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8)班级文化建设,等等。
以上内容可以作为学期的大项目来做。小组选好项目后,还需要对以上开放性的基本问题继续思考,头脑风暴,再去思考支撑基本问题的单元问题。如对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项目还可以分解为:(1)师生打招呼;(2)对迟到的处理;(3)课间操的管理;(4)课堂纪律的管理;(5)课间十分钟管理;(6)对旷课和逃学的处理等。以上问题可以作为子项目再分给小组或者个人。
2.项目启动
在项目学习中,项目的启动可以采用很多方式:课堂讨论、现场参观、阅读一篇文章、听一位嘉宾讲座,或是某个活动,或者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或者模拟一个教学场景,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并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中。
以“班级管理”课程中的迟到问题处理方法学习为例,可以通过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如何处理迟到的问题。”然后进行头脑风暴,找出单元问题:①学生为什么会迟到,并搜集学生迟到的案例;②对学生迟到处理的方法。
通过这些具体项目的学习,达到以下几个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理解学生;通过对迟到问题的分析处理,学习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学会有效管理班级的方法。
3.项目分工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启动项目,吸引学生进入真实任务的学习中。师生可以共同梳理任务或者项目,根据项目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倾向和能力,学生自愿组成项目学习小组或者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特长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为3—4人为佳。大课题也可以人数多些,但最好不超过8人。
如对于处理学生迟到的项目任务可以分解为:学生迟到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迟到问题?优秀班主任处理迟到问题的案例。你的老师曾经用过的方法,并搜集其他教师的方法,并分析评判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你的经验(曾经被处理的体验和经历或者你处理迟到问题的案例),学生迟到该不该惩罚,怎么惩罚?
项目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解任务,并分配任务,制定项目计划书,包括时间流程、任务分配、学习交流主题。教师指导并备案。
4.项目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献查阅、新闻调查、网上搜索、田野调查、访谈问卷、人种志研究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探究,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互相交流学习收获,探讨交流疑难问题,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依据中期项目监督表,通过学习笔记、日志、访谈记录等文件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
5.成果汇报
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对项目和小组及其个人进行考核评价。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的成果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交流论文、实物模型、幻灯演示稿、网页等。成果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在成果交流中,参与人员除了任课教师和学生,也可以聘请其他评委教师、学校领导,还可有校外来宾,如家长、其他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等。
成果展示可以包括:小组项目策划书、项目汇报总结;小组汇报PPT文稿;小组成员个人学习汇报稿,可以是一小组搜集的案例及其说明,可以是小组解决办法汇总报告,可以是小品或者故事,或者一份关于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
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一是可以考查学生对学习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提升了学习自信心,三是锻炼了学生的总体策划和口头书面的交流技能。
项目的评价可以由教师或专家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评价和其他小组参与共同完成。
总之,项目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实践和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在行动中,在合作中,在互动中,在反思中,协商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和学习者身份的过程”。[4]使教师教育“由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由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由理论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5]
参考文献:
[1]丽莲?凯兹,西尔维亚?查德.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M].胡美华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6.
[2][3]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第二版)[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9-40.
[4]陈振华.教育知识建构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196.
[5]钟启泉.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作者单位:海南省琼台师专中文系)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