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乏情感态度目标培养是目前教师培训中最普遍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情感态度的学习是一个塑造情感态度的过程,具体到教师培训中就是教师在接受培训前后,对待所学知识、能力的态度,以及是否愿意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运用它们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培训中,除设计好“知识”这条显性课程线外,也要铺设好“情感”这一隐形课程线,以便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参训教师的“情”与“意”,达成较好的培训效果。笔者就本人曾参加与组织过的培训案例,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想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破冰——打开情感沟通的渠道
【案例一】培训的第一个半天,班主任组织我们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先是在培训手册的扉页,画下自己的手形,在大拇指位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接着带着这个手册收集签名,以十分钟内收集到的名字多者为胜。教室的气氛瞬间火热起来,原来拘谨的我们因为这个命令,顾不得脸面四处活动,当班主任宣布停止时,才意犹未尽地回到自己的坐位。这时,班主任问谁的签名在二十个以上,有三位同学举手,老师请这三位同学来指认自己收集到的签名的同学分别坐在哪里,那三位同学顿时傻眼了。而我们则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感到和同学的关系亲近了不少。
一般情况下,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各个地方,对于培训之初的相互交流常有矛盾心理:一方面因为陌生,有封闭、防备和自负的心理,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阅历、文化背景的差异,又有希望交流、吸取他人所长的渴望。这种矛盾心理如果不立即加以调适,则很容易向封闭、沉默的方面转化,不利于后继学习,即使培训结束时,彼此也还是“熟悉的陌生人”。因此,针对学员的心理需求,在培训的开始,打破其思想上的“坚冰”非常重要。
所谓“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熟悉与不信任,就像有一层坚冰阻挡了彼此间的交流,而“破冰”是通过适当的活动打破冰层,拉近学员之间的距离,把原来陌生的学员变为互相合作、互相信任的培训伙伴,甚至是以后一生的朋友。破冰活动,不单单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契机、一次融合、一次心灵之旅。
二、小组——固定情感联结的纽带
【案例二】在破冰之后,班主任让我们从1~8报数,相同数字的人坐在同一组,这样全班50个人分成了6组。老师布置了任务:给自己的小组定组名、口号、组徽,再派一位成员上台解释。这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家群策群力绞尽脑汁,完成后越看越得意!后来听了其他组的介绍,发现个个都很有创意。大家不由得感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些任务看似与本次培训关系不大,但身处其中感觉大不一样:一是有了归属感,对接下来的培训更加期待了;二是因为有了小组的分工合作,对班主任随后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感觉心里有底了。看来分组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加速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不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教师培训中都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与个人独立学习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小组合作学习为小组成员相互沟通、补充、支持与配合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拓展视野;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促使成员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对小组的共同学习负责,更有利于督促个人学习;再次,个人在公开场合暴露自己需要勇气,其他成员也是评估自己的一面镜子,因而个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生的变化更容易保持下去;最后,在新课程中,强调学生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但对从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来说,指导他人学会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师培训中,让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学习”,这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三、任务——加强情感沟通的平台
【案例三】这次班主任布置给各组的任务很多,但很具体。比如制作学习简报,哪一组制作哪一天的学习简报、什么时间完成、小组内由谁来完成等在手册上都已设计好,我们小组很快地对各项任务进行了分工,这样每个人在培训期间要做些什么事心里都非常清楚。而且手册上很明确地写清楚了优秀学员、优秀小组的考核办法,我们组里大家互相鼓气,要争取优秀小组。那段时间,为了完成任务,我们不停地交流、互相探讨,在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
现代培训理论认为,要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学员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培训学习中。“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旨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培训目标转化成具体的任务,把培训内容有机地安排在每个任务之中,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促使学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地思考与探索,走出“听听很激动,听完后一动也不动”的培训困境。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不同经历和经验的学员之间会有更深入的交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员的潜能,使培训效果得以更大的提升。
运用“任务驱动”策略需要注意任务的布置、执行和监控等问题。
首先是任务的布置。任务是手段,不是目的,任务的设计、编写必须紧密围绕并服从于培训目标;应落实到具体,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任务内容要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要合理地设置任务数量,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等极端情况;要考虑任务的过程性和连续性,为培训前、中、后各环节确定系列任务。
其次是任务的执行。“任务驱动”策略明确提出“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方面,普遍认为合作学习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员的参与程度、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在培训者的组织与引导下,培训中通过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促进学员主体参与培训活动并有效完成任务,是学员执行任务的一种有效方法。
最后是任务的监控。一方面,人往往有惰性,需要外在的约束与激励,即使成人也不例外,因此需对培训任务建立量化的任务评估标准,通过积极的、连续的任务监控体系,对学员形成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有效地保证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持续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也能从培训任务的完成率、完成质量等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从中提取出改进与完善培训工作的重要信息,把培训任务监控与评价培训工作的改进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林德曼曾说过,成人教育“不是从课程入手,而是从铸造成人的生活情境和经历入手”。在培训中应有意识地营造学员的情感参与——策略性分组、建立交流机制、搭建参与平台等,使参加培训的学员成为主动平等的交流者、积极的参与者和问题解决策略的贡献者。深度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有效地将这种情感和学习形式迁移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培训真正成为教师的加油站。希望有更多的培训者来重视和艺术地铺垫培训中的情感暗线,让教师培训的课堂更多地充满激情和智慧。
一、破冰——打开情感沟通的渠道
【案例一】培训的第一个半天,班主任组织我们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先是在培训手册的扉页,画下自己的手形,在大拇指位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接着带着这个手册收集签名,以十分钟内收集到的名字多者为胜。教室的气氛瞬间火热起来,原来拘谨的我们因为这个命令,顾不得脸面四处活动,当班主任宣布停止时,才意犹未尽地回到自己的坐位。这时,班主任问谁的签名在二十个以上,有三位同学举手,老师请这三位同学来指认自己收集到的签名的同学分别坐在哪里,那三位同学顿时傻眼了。而我们则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感到和同学的关系亲近了不少。
一般情况下,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各个地方,对于培训之初的相互交流常有矛盾心理:一方面因为陌生,有封闭、防备和自负的心理,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阅历、文化背景的差异,又有希望交流、吸取他人所长的渴望。这种矛盾心理如果不立即加以调适,则很容易向封闭、沉默的方面转化,不利于后继学习,即使培训结束时,彼此也还是“熟悉的陌生人”。因此,针对学员的心理需求,在培训的开始,打破其思想上的“坚冰”非常重要。
所谓“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熟悉与不信任,就像有一层坚冰阻挡了彼此间的交流,而“破冰”是通过适当的活动打破冰层,拉近学员之间的距离,把原来陌生的学员变为互相合作、互相信任的培训伙伴,甚至是以后一生的朋友。破冰活动,不单单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契机、一次融合、一次心灵之旅。
二、小组——固定情感联结的纽带
【案例二】在破冰之后,班主任让我们从1~8报数,相同数字的人坐在同一组,这样全班50个人分成了6组。老师布置了任务:给自己的小组定组名、口号、组徽,再派一位成员上台解释。这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家群策群力绞尽脑汁,完成后越看越得意!后来听了其他组的介绍,发现个个都很有创意。大家不由得感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些任务看似与本次培训关系不大,但身处其中感觉大不一样:一是有了归属感,对接下来的培训更加期待了;二是因为有了小组的分工合作,对班主任随后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感觉心里有底了。看来分组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加速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不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教师培训中都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与个人独立学习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小组合作学习为小组成员相互沟通、补充、支持与配合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拓展视野;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促使成员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对小组的共同学习负责,更有利于督促个人学习;再次,个人在公开场合暴露自己需要勇气,其他成员也是评估自己的一面镜子,因而个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生的变化更容易保持下去;最后,在新课程中,强调学生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但对从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来说,指导他人学会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师培训中,让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学习”,这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三、任务——加强情感沟通的平台
【案例三】这次班主任布置给各组的任务很多,但很具体。比如制作学习简报,哪一组制作哪一天的学习简报、什么时间完成、小组内由谁来完成等在手册上都已设计好,我们小组很快地对各项任务进行了分工,这样每个人在培训期间要做些什么事心里都非常清楚。而且手册上很明确地写清楚了优秀学员、优秀小组的考核办法,我们组里大家互相鼓气,要争取优秀小组。那段时间,为了完成任务,我们不停地交流、互相探讨,在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
现代培训理论认为,要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学员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培训学习中。“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旨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培训目标转化成具体的任务,把培训内容有机地安排在每个任务之中,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促使学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地思考与探索,走出“听听很激动,听完后一动也不动”的培训困境。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不同经历和经验的学员之间会有更深入的交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员的潜能,使培训效果得以更大的提升。
运用“任务驱动”策略需要注意任务的布置、执行和监控等问题。
首先是任务的布置。任务是手段,不是目的,任务的设计、编写必须紧密围绕并服从于培训目标;应落实到具体,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任务;任务内容要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要合理地设置任务数量,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等极端情况;要考虑任务的过程性和连续性,为培训前、中、后各环节确定系列任务。
其次是任务的执行。“任务驱动”策略明确提出“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方面,普遍认为合作学习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员的参与程度、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在培训者的组织与引导下,培训中通过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促进学员主体参与培训活动并有效完成任务,是学员执行任务的一种有效方法。
最后是任务的监控。一方面,人往往有惰性,需要外在的约束与激励,即使成人也不例外,因此需对培训任务建立量化的任务评估标准,通过积极的、连续的任务监控体系,对学员形成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有效地保证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持续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也能从培训任务的完成率、完成质量等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从中提取出改进与完善培训工作的重要信息,把培训任务监控与评价培训工作的改进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美国成人教育专家林德曼曾说过,成人教育“不是从课程入手,而是从铸造成人的生活情境和经历入手”。在培训中应有意识地营造学员的情感参与——策略性分组、建立交流机制、搭建参与平台等,使参加培训的学员成为主动平等的交流者、积极的参与者和问题解决策略的贡献者。深度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有效地将这种情感和学习形式迁移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培训真正成为教师的加油站。希望有更多的培训者来重视和艺术地铺垫培训中的情感暗线,让教师培训的课堂更多地充满激情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