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单纯地掌握知识,而是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一、用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应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亲自体验与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的知识。而学生参与的时机、参与的形式和过程以及参与的有效程度,对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测量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在学生认知了长方形的特点后,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折纸等方法进一步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由于学生采取了多种动手操作的方法,从多角度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科学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大胆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也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巩固。
又如,在按教材中的要求学习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讨论除了剪拼成长方形来推导,还可不可以把它剪拼成其他图形来推导呢?这样学生在推导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圆面积的知识之后,再让他们小组讨论,动手剪拼。有的学生就想剪拼成三角形来推导,有的学生甚至想把它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来推导。这样一来,学生人人动手,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到亲自参与而获取新知识的快乐。
二、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主体性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要让学生真正把数学学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才能将学到的数学用于生活。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
如在教学“比轻重”中,解答让学生比较气球和皮球的轻重,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大的不一定重”这一结论。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善用生活经验,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一课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出了一道综合题:4位老师带6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成人票每张12元,学生票每张6元,10人以上可以购团体票,每张7元。他们需要买多少张成人票?多少张团体票?多少张学生票最合算?最少需要多少元?对于这样熟悉的问题,学生解答非常踊跃,提出各种方案,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意识,利用了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用生活经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用学生的认知能力关注学习情感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而今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研究如何“减负增效”时,我们发现自己过于关注教师的怎么教,而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学习对象的积极情感因素。试想如果学生是处在一种消极、应付的学习状态,那他们的学习负担就一定是重的。学生们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的失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有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上来,有的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做得不好或做错等。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打击;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些赞美,少些讽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用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个性发展
把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学生主体活动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享有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具有更广阔发展和选择的空间。
现在很多数学教材内容注重多元化的解题思路,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对于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例如,在解答这样一题:“周长是2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有可能是多少?”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解答,相互交流,创造出多种解答方法,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答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用这样的语言提问,“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解答方法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吗?”这样能为学生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创作条件。
再如,解答“把2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求大长方形的周长”这道题时,学生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独有的个性,从不同角度想出了各具特色的算法,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不同学生独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较好地得到发挥,并从求异向创新发展。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放手给学生做,改变包办式教学,这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立足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善于合作、敢于超越的学习品质,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一、用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应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亲自体验与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的知识。而学生参与的时机、参与的形式和过程以及参与的有效程度,对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测量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在学生认知了长方形的特点后,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折纸等方法进一步证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由于学生采取了多种动手操作的方法,从多角度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科学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大胆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也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巩固。
又如,在按教材中的要求学习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讨论除了剪拼成长方形来推导,还可不可以把它剪拼成其他图形来推导呢?这样学生在推导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圆面积的知识之后,再让他们小组讨论,动手剪拼。有的学生就想剪拼成三角形来推导,有的学生甚至想把它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来推导。这样一来,学生人人动手,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到亲自参与而获取新知识的快乐。
二、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主体性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要让学生真正把数学学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才能将学到的数学用于生活。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
如在教学“比轻重”中,解答让学生比较气球和皮球的轻重,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大的不一定重”这一结论。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善用生活经验,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一课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出了一道综合题:4位老师带6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成人票每张12元,学生票每张6元,10人以上可以购团体票,每张7元。他们需要买多少张成人票?多少张团体票?多少张学生票最合算?最少需要多少元?对于这样熟悉的问题,学生解答非常踊跃,提出各种方案,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意识,利用了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用生活经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用学生的认知能力关注学习情感
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而今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研究如何“减负增效”时,我们发现自己过于关注教师的怎么教,而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学习对象的积极情感因素。试想如果学生是处在一种消极、应付的学习状态,那他们的学习负担就一定是重的。学生们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的失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有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上来,有的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做得不好或做错等。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打击;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些赞美,少些讽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用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个性发展
把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学生主体活动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享有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具有更广阔发展和选择的空间。
现在很多数学教材内容注重多元化的解题思路,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对于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例如,在解答这样一题:“周长是2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有可能是多少?”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解答,相互交流,创造出多种解答方法,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答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用这样的语言提问,“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解答方法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吗?”这样能为学生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创作条件。
再如,解答“把2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求大长方形的周长”这道题时,学生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独有的个性,从不同角度想出了各具特色的算法,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不同学生独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较好地得到发挥,并从求异向创新发展。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放手给学生做,改变包办式教学,这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立足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善于合作、敢于超越的学习品质,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和谐、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