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叙事类文章占了较大的比重。本文从“叙事类文章的主要特征”“叙事类文章的实施流程”“叙事类文章的实施要点”三方面具体阐述挖掘和转化“叙事类文章”独特育人价值的路径、方法,以帮助师生共同形成“类结构”的意识,使教师能以这类课型所独具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来重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这种课型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其独特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精读 细节 人物形象 方法结构 读写迁移 文体知识
在现行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文章占了较大的比重。夏丏尊和刘薰宇的《文章作法》中提出了“叙事文”的概念:“记述人和物的动作、变化,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称为叙事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叙事类文章”指的就是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作品。而本文所说的“叙事类文章教学”则指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育人价值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组,以师生和生生的多向、多维、多层互动为载体,分析、鉴赏、探究某篇具体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活动。
一、“叙事类文章”的主要特征
1.人不离“事”,事不离“人”。
叙事,就是讲故事。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包括事件、情节、人物和场景等。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我们究竟是强调人物,还是强调情节?这一方面取决于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以塑造角色为目标,还是以描述行动为目标;另一方面取决于阅读的选择——认为作品中的人物的功能主要是“行动中的人物”,还是“人物的行动”。因此,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应呈现出“人不离事,事不离人”的特征,在了解内容梗概的基础上,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握行文的思路和结构,明确人物和事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经历作品中“人物经历”的同时,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种种表现,在反复阅读中逐渐走进人物的内心,揣摩人物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用整个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
2.以“像”感人,以“情”动人。
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用整个心灵和文本进行的一次深度对话。从人文的角度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过程。这一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从而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使其获得审美体验。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教学对话过程则呈现出了典型的“以‘像’感人,以‘情’动人”的特征。这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决定的——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已有所发展,但基本还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习惯与文本中的丰满而鲜活的形象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入境动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由我们的教学内容决定的——叙事性文章中大都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影像”,大都将细腻丰富的情感化于字里行间。深入理解叙事类文章的内涵,深刻感受叙事类文章中的人物,就必须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借助文本中的这些“像”和“情”,让阅读教学对话过程成为一个情感场。
3.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从理解其主旨出发,兼有欣赏一些精彩章节或词句的要求,或者从文章的构思、情节安排等角度去做一些探索。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愈加要遵循这样的一种基本规律。一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抓住叙事类文本的线索或脉络,了解故事的梗概,初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引导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抓住事情的重点,揣摩重点语段或字词表达的情感,了解叙事类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能从重点语段或字词表达中加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产生意义上的前后联系,并感悟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叙事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应提倡先“入”后“出”。先引导学生一头扎入,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文章的境界,充分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迅速形成新的意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二、“叙事类文章”的实施流程
1.节点一:定向话题,产生期待。
从阅读心理过程看,阅读总是从一种主观愿望或客观需要开始,因而兴趣和注意是阅读的开端。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也应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在这个节点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文章的内容,创设恰当的话题情境,缩短他们在原有经验和新授内容之间的距离,打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知识之间的壁垒,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情感反差,使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故事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当然,由于叙事类文章的类型颇多,因此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定向话题,以求实效。教师可以用同一主题作为定向话题,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和情感,使其主动进行相同认知和相似情感的迁移;也可以用作者或背景资料作为定向话题,充分交流相关资料,使其不仅能依据各自的知识、阅历作出相近、相异的解读,而且更加具备他人或历史的眼光;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推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中的主动探究精神。
2.节点二:理文顺脉,感知内容。
叙事类文章内容的安排都有线索可寻。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读叙事性文章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文章主旨。
这个节点是学生感知事情发生、发展过程之初始阶段。这个阶段要求教师抓住每篇叙事类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线索安排,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初感文章内容之时,提取出线索的相关标识(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人物的出没等),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对故事的来龙去脉进行“抽象”。这样一个“抽象”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产生意义上的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情感变化发展等也就清晰了,从而为联系上下文的深读细究奠定基础。 3.节点三:入情入境,说人解事。
叙事类文章不仅具有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和具有丰富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具体可感的人物,还有具体描写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场景)。有些场景恰恰是我们走进人物内心、理解事件的关键。因为任何一篇叙事类文学作品在叙事时都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得以向前发展。
作为叙事类文章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借助于文本中的具体语句,通过对事件的还原和创造,人物形象的复原和丰富,文本事件和人物活动背景的感悟和体验等,让学生结合生活的体验、感悟,带着个性和丰富性走入文本中的具体形象或影像,从而积极构建出阅读的“意象”,读出“言外之意”,深入领悟文本的内涵。
4.节点四:读写迁移,活化积累。
学生在阅读叙事类文本的时候会本能地被曲折新鲜的故事情节、具体生动的故事场景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去关注学习材料本身对于他们写作的“范例意义”。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发展性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首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文字中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个过程侧重于理解——理解事件和人物的典型意义。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教材中的写作因素,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表达方法,安排必要的时间和可能的语用实践,活化学生的阅读积累。这是一个从思想到内容的分析过程,这个过程侧重于运用。
5.节点五:拓展延伸,丰富体验。
课堂教学更多指向于“精读”,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发现并形成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获得语用实践智慧的过程。而课外阅读则是“博览”,教师在叙事类文章教学时,应该善于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结合当下学习的文章,适时、适度地开展主题类(或文体类)拓展阅读,使学生能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从叙述内容、表达形式、文章主题等方面策划相应的课外读书活动。这种主题式(或专题式)的课外拓展阅读,能使一篇篇灵动鲜活、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孩子们继课文学习后的又一道精神大餐。一次主题拓展阅读就像是种植一株榕树,课文是榕树主干,与主题相关的作品就是枝枝叶叶,其中的每一个作品都可能成为一条须根,只需加以“灌溉”,又能散发枝叶。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就培植了一片茂密的“文学丛林”。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以上的五个节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应该,也必须存在诸多的变式,以适应不同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有的叙事类文章,特别是叙事类散文的行文线索比较隐晦,此时教师大可不必在“定向话题,产生期待”这一节点之后安排“理文顺脉,感知内容”这一教学环节,因为作者行文线索的确定和安排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抒发内心情感所需。此时教学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入情入境,说人解事”这一节点,让学生围绕着文本的内容,尝试对事件进行还原和创造。对人物形象进行复原和丰富的时候,学生也就在进行着阅读的“意象构建”。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对作者行文线索安排的感知,尽管还没有进入到理性认知层面,然而这一充分展开的教学过程必然会衍生出另一种教学效应——逐渐认识到作者行文线索安排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和事理说明的重要作用。
三、“叙事类文章”的实施要点
1.强调文本精读,满足实际需要。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着其在阅读一篇篇叙事类文章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关注故事情节,这样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无法达成此类课型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应该强调文本的精读。
①精读具体场景。
叙事类文章中的场景是我们走进人物内心、理解事件的关键之一。一旦文本中出现具体的典型场景的时候,教师应该有这种专业敏感,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场景的感悟加深对此情此景中事情发展的必然性和人物内心的丰富性的理解。
②精读矛盾冲突。
人物性格是在矛盾冲突的具体展开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断鲜明的。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式,紧紧抓住文本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精读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还原事件,认识人物,丰富自我的阅读感悟。
③精读典型言行。
由外表揣摩人物内心,是每一位读者最常采用的方式。读懂特定背景中人物的言行,读出言中之情、言外之意,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在此类课型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学生能力提升点。
④精读细节描写。
细节是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构成环境的必要手段,它可以使艺术形象更加真实和丰满,更具有质感。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细节,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这些极其精彩、笔触细腻的语言的过程中,走进作品,走进人物内心,从而产生更加真切而细腻的感受和体悟。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应处理好“漫读”与“精读”的关系。倘若文章每一可以精读之处均安排精读,则课堂也就失去了节奏之美。
2.掌握文章线索,选准教学落点。
叙事类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随着年级的升高,叙事类文章的结构会越来越复杂。有些文章中甚至有多条线索,只有理清了线索,文章的结构、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才能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线索之后,选好适当的切入口,给学生的阅读打开一个突破口。因此教师在规划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应该符合文本本身的起承转合,要么抓住情感发展线索,进行前后对比;要么依托情感发展线索,精读行进中的具体影像;要么抓住文本核心,引导学生抓住内容的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并形成意义上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了解表达方式,感知文体知识。
叙事类文章主要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这里让学生了解表达方式,感受文体知识,绝不是在课堂中孤立、抽象地教授,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前期的精读,感悟到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这一自我领悟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体验之后,才能自我建构出对于文体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在长期、反复的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上升为对文体知识的理性认知。
因此,教师在教学叙事类文章的时候,应在教学流程安排上尽量体现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在学生已经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设计匹配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饶有兴致的学习情景中去探究不同表达方式的运用及表达效果。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更能使其逐渐将对文体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转化到自己的表达中来,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的能力。
4.丰富多彩内涵,实现美育功能。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大量的叙事类文章都充满着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理性。与其他类型的文本相比,叙事类文章由于其独特的叙事性,最有利于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最有利于借助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使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类和自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必须承担起这类文本最重要的育人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观照,从而生发自己的思想。只有在学生通过活跃的精神运作之后,才会真正理解和内化文本语言,进而发展情感和智慧,并在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将自己精神空间中零散的、漂浮不定的东西转化成为完整的、可视可闻的、可以触摸的精神之花。
注:本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关键词】精读 细节 人物形象 方法结构 读写迁移 文体知识
在现行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文章占了较大的比重。夏丏尊和刘薰宇的《文章作法》中提出了“叙事文”的概念:“记述人和物的动作、变化,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称为叙事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叙事类文章”指的就是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作品。而本文所说的“叙事类文章教学”则指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育人价值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组,以师生和生生的多向、多维、多层互动为载体,分析、鉴赏、探究某篇具体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活动。
一、“叙事类文章”的主要特征
1.人不离“事”,事不离“人”。
叙事,就是讲故事。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包括事件、情节、人物和场景等。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我们究竟是强调人物,还是强调情节?这一方面取决于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以塑造角色为目标,还是以描述行动为目标;另一方面取决于阅读的选择——认为作品中的人物的功能主要是“行动中的人物”,还是“人物的行动”。因此,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应呈现出“人不离事,事不离人”的特征,在了解内容梗概的基础上,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握行文的思路和结构,明确人物和事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经历作品中“人物经历”的同时,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种种表现,在反复阅读中逐渐走进人物的内心,揣摩人物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用整个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
2.以“像”感人,以“情”动人。
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用整个心灵和文本进行的一次深度对话。从人文的角度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过程。这一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从而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使其获得审美体验。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教学对话过程则呈现出了典型的“以‘像’感人,以‘情’动人”的特征。这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决定的——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已有所发展,但基本还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习惯与文本中的丰满而鲜活的形象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入境动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由我们的教学内容决定的——叙事性文章中大都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影像”,大都将细腻丰富的情感化于字里行间。深入理解叙事类文章的内涵,深刻感受叙事类文章中的人物,就必须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借助文本中的这些“像”和“情”,让阅读教学对话过程成为一个情感场。
3.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从理解其主旨出发,兼有欣赏一些精彩章节或词句的要求,或者从文章的构思、情节安排等角度去做一些探索。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愈加要遵循这样的一种基本规律。一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抓住叙事类文本的线索或脉络,了解故事的梗概,初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引导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抓住事情的重点,揣摩重点语段或字词表达的情感,了解叙事类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能从重点语段或字词表达中加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产生意义上的前后联系,并感悟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叙事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应提倡先“入”后“出”。先引导学生一头扎入,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文章的境界,充分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迅速形成新的意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二、“叙事类文章”的实施流程
1.节点一:定向话题,产生期待。
从阅读心理过程看,阅读总是从一种主观愿望或客观需要开始,因而兴趣和注意是阅读的开端。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也应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在这个节点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文章的内容,创设恰当的话题情境,缩短他们在原有经验和新授内容之间的距离,打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知识之间的壁垒,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情感反差,使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故事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当然,由于叙事类文章的类型颇多,因此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定向话题,以求实效。教师可以用同一主题作为定向话题,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和情感,使其主动进行相同认知和相似情感的迁移;也可以用作者或背景资料作为定向话题,充分交流相关资料,使其不仅能依据各自的知识、阅历作出相近、相异的解读,而且更加具备他人或历史的眼光;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推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中的主动探究精神。
2.节点二:理文顺脉,感知内容。
叙事类文章内容的安排都有线索可寻。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读叙事性文章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文章主旨。
这个节点是学生感知事情发生、发展过程之初始阶段。这个阶段要求教师抓住每篇叙事类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线索安排,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初感文章内容之时,提取出线索的相关标识(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人物的出没等),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对故事的来龙去脉进行“抽象”。这样一个“抽象”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产生意义上的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情感变化发展等也就清晰了,从而为联系上下文的深读细究奠定基础。 3.节点三:入情入境,说人解事。
叙事类文章不仅具有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和具有丰富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具体可感的人物,还有具体描写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场景)。有些场景恰恰是我们走进人物内心、理解事件的关键。因为任何一篇叙事类文学作品在叙事时都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得以向前发展。
作为叙事类文章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借助于文本中的具体语句,通过对事件的还原和创造,人物形象的复原和丰富,文本事件和人物活动背景的感悟和体验等,让学生结合生活的体验、感悟,带着个性和丰富性走入文本中的具体形象或影像,从而积极构建出阅读的“意象”,读出“言外之意”,深入领悟文本的内涵。
4.节点四:读写迁移,活化积累。
学生在阅读叙事类文本的时候会本能地被曲折新鲜的故事情节、具体生动的故事场景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去关注学习材料本身对于他们写作的“范例意义”。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发展性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首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文字中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个过程侧重于理解——理解事件和人物的典型意义。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教材中的写作因素,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表达方法,安排必要的时间和可能的语用实践,活化学生的阅读积累。这是一个从思想到内容的分析过程,这个过程侧重于运用。
5.节点五:拓展延伸,丰富体验。
课堂教学更多指向于“精读”,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发现并形成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获得语用实践智慧的过程。而课外阅读则是“博览”,教师在叙事类文章教学时,应该善于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结合当下学习的文章,适时、适度地开展主题类(或文体类)拓展阅读,使学生能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从叙述内容、表达形式、文章主题等方面策划相应的课外读书活动。这种主题式(或专题式)的课外拓展阅读,能使一篇篇灵动鲜活、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孩子们继课文学习后的又一道精神大餐。一次主题拓展阅读就像是种植一株榕树,课文是榕树主干,与主题相关的作品就是枝枝叶叶,其中的每一个作品都可能成为一条须根,只需加以“灌溉”,又能散发枝叶。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就培植了一片茂密的“文学丛林”。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以上的五个节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应该,也必须存在诸多的变式,以适应不同的叙事类文章的教学。有的叙事类文章,特别是叙事类散文的行文线索比较隐晦,此时教师大可不必在“定向话题,产生期待”这一节点之后安排“理文顺脉,感知内容”这一教学环节,因为作者行文线索的确定和安排完全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抒发内心情感所需。此时教学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入情入境,说人解事”这一节点,让学生围绕着文本的内容,尝试对事件进行还原和创造。对人物形象进行复原和丰富的时候,学生也就在进行着阅读的“意象构建”。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对作者行文线索安排的感知,尽管还没有进入到理性认知层面,然而这一充分展开的教学过程必然会衍生出另一种教学效应——逐渐认识到作者行文线索安排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和事理说明的重要作用。
三、“叙事类文章”的实施要点
1.强调文本精读,满足实际需要。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着其在阅读一篇篇叙事类文章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关注故事情节,这样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无法达成此类课型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应该强调文本的精读。
①精读具体场景。
叙事类文章中的场景是我们走进人物内心、理解事件的关键之一。一旦文本中出现具体的典型场景的时候,教师应该有这种专业敏感,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场景的感悟加深对此情此景中事情发展的必然性和人物内心的丰富性的理解。
②精读矛盾冲突。
人物性格是在矛盾冲突的具体展开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断鲜明的。在叙事类文章的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式,紧紧抓住文本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精读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还原事件,认识人物,丰富自我的阅读感悟。
③精读典型言行。
由外表揣摩人物内心,是每一位读者最常采用的方式。读懂特定背景中人物的言行,读出言中之情、言外之意,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在此类课型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学生能力提升点。
④精读细节描写。
细节是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构成环境的必要手段,它可以使艺术形象更加真实和丰满,更具有质感。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细节,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这些极其精彩、笔触细腻的语言的过程中,走进作品,走进人物内心,从而产生更加真切而细腻的感受和体悟。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应处理好“漫读”与“精读”的关系。倘若文章每一可以精读之处均安排精读,则课堂也就失去了节奏之美。
2.掌握文章线索,选准教学落点。
叙事类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随着年级的升高,叙事类文章的结构会越来越复杂。有些文章中甚至有多条线索,只有理清了线索,文章的结构、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才能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线索之后,选好适当的切入口,给学生的阅读打开一个突破口。因此教师在规划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应该符合文本本身的起承转合,要么抓住情感发展线索,进行前后对比;要么依托情感发展线索,精读行进中的具体影像;要么抓住文本核心,引导学生抓住内容的几个方面展开教学,并形成意义上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了解表达方式,感知文体知识。
叙事类文章主要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这里让学生了解表达方式,感受文体知识,绝不是在课堂中孤立、抽象地教授,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前期的精读,感悟到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这一自我领悟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产生了丰富的体验之后,才能自我建构出对于文体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在长期、反复的阅读实践活动中逐步上升为对文体知识的理性认知。
因此,教师在教学叙事类文章的时候,应在教学流程安排上尽量体现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在学生已经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设计匹配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饶有兴致的学习情景中去探究不同表达方式的运用及表达效果。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更能使其逐渐将对文体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转化到自己的表达中来,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的能力。
4.丰富多彩内涵,实现美育功能。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大量的叙事类文章都充满着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理性。与其他类型的文本相比,叙事类文章由于其独特的叙事性,最有利于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最有利于借助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使叙事类文章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类和自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必须承担起这类文本最重要的育人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观照,从而生发自己的思想。只有在学生通过活跃的精神运作之后,才会真正理解和内化文本语言,进而发展情感和智慧,并在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将自己精神空间中零散的、漂浮不定的东西转化成为完整的、可视可闻的、可以触摸的精神之花。
注:本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