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海林先生曾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表达情意的言语活动,语文课是以言语为对象进行的一场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表面看起来既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又有学生热热闹闹的合作探究,语文教学的确是比课程改革之前有较大进步,但是这样的课堂就是完美无瑕的吗?在思考中,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还是应该着力言语习得,在凸显语文本味的课堂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在朗读凸显“读”味
俗话说,熟能生巧。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不仅可以起到以读代讲的作用,而且在反复朗读的情况下,文本中的语言也会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在表达时出口成章、一鸣惊人,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习得了语言,有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海底世界》一课时,课文第三段主要向读者介绍了海底动物各自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在这里,文中主要以排比句的形式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在阅读教学时,怎样才能使学生既习得排比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模仿动物声音的朗读方式,反复朗读,进而读出趣味,熟读成诵,逐渐把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内化在自己头脑中。这样一来,在学生以后遇到相似情境的描述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在无形中被激活。这时,学生在描写时定会出口成章,言语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据文本语言中特殊的表达方式——排比句这一语言形式,让学生着力于言语习得。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句子中有许多象声词,教师就根据文本特点,注重让学生反复朗读、模仿读。这样一来,在绘声绘色的模仿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读出了兴趣,习得了语言,可谓是一举多得。
咀嚼揣摩体现“品”味
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表面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其实,每个字、每个词等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才得来的。如果教师对这些关键独特的词语句子置于不顾,那么,学生将很难真正领会文章所要体现的意蕴与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及有特色的句段反复咀嚼揣摩,从而使学生在品味中既习得语言,又凸显出语文课语味浓浓的特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槐乡五月》一课时,文中主要描写了槐花飘香的日子给村民们带来的无法诉说的快乐。其中,为了表现槐花香,文中曾有这样的描写:“中午,桌上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在这儿,作者一连用了三个表示花香的词语,那么,它们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呢?只有引领学生深入品味才能明白其内涵。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领会到作者遣词用语的讲究,习得语言,笔者让学生就这几个词语反复咀嚼揣摩,并说说自己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经过比较揣摩,学生感受到了这三个词语表示香的程度一个比一个浓,同时也隐含着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里了,经过比较揣摩以后,学生不仅习得了语言,也学会了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关键词语、句子非得揣摩才能习得其精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语意思既有接近,又有不同,因此,教师着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词语的咀嚼揣摩上,这样的言语习得飘雪无痕,润物无声,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以致用中的“练”味
学习各科教材的终极目标是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运用,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是帮助学生从学习语言文字到学会运用,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本着学以致用的目标,极力挖掘文本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从而帮助学生尽快习得语言,提升语用能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课文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秋天到了,北大荒原野上热闹非凡的情景,这段话主要通过拟人化的语言描述把原野上大豆、高粱等植物的特点描写得生动形象,惹人喜爱。在教学时,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学以致用,让学生的学为自己的用服务呢?笔者主要让学生仿照着文本中的结构范式写一写身边秋天到来时的情景,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景物变化写出了生动形象的句子,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由衷地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由此可见,言语习得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极力挖掘文本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引领学生真正触摸文本,在语言的世界中徜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言语习得的目标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言语习得虽然不是语文学习阶段的全部任务,但是,只有关注言语习得,才能真正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知识,扎扎实实的提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立足语文本味抓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精髓,从而让学生在自然朴实无华的教学中真正喜欢上语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在朗读凸显“读”味
俗话说,熟能生巧。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不仅可以起到以读代讲的作用,而且在反复朗读的情况下,文本中的语言也会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在表达时出口成章、一鸣惊人,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习得了语言,有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海底世界》一课时,课文第三段主要向读者介绍了海底动物各自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在这里,文中主要以排比句的形式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在阅读教学时,怎样才能使学生既习得排比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模仿动物声音的朗读方式,反复朗读,进而读出趣味,熟读成诵,逐渐把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内化在自己头脑中。这样一来,在学生以后遇到相似情境的描述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在无形中被激活。这时,学生在描写时定会出口成章,言语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据文本语言中特殊的表达方式——排比句这一语言形式,让学生着力于言语习得。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句子中有许多象声词,教师就根据文本特点,注重让学生反复朗读、模仿读。这样一来,在绘声绘色的模仿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读出了兴趣,习得了语言,可谓是一举多得。
咀嚼揣摩体现“品”味
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表面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其实,每个字、每个词等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才得来的。如果教师对这些关键独特的词语句子置于不顾,那么,学生将很难真正领会文章所要体现的意蕴与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及有特色的句段反复咀嚼揣摩,从而使学生在品味中既习得语言,又凸显出语文课语味浓浓的特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槐乡五月》一课时,文中主要描写了槐花飘香的日子给村民们带来的无法诉说的快乐。其中,为了表现槐花香,文中曾有这样的描写:“中午,桌上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在这儿,作者一连用了三个表示花香的词语,那么,它们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呢?只有引领学生深入品味才能明白其内涵。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领会到作者遣词用语的讲究,习得语言,笔者让学生就这几个词语反复咀嚼揣摩,并说说自己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经过比较揣摩,学生感受到了这三个词语表示香的程度一个比一个浓,同时也隐含着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里了,经过比较揣摩以后,学生不仅习得了语言,也学会了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关键词语、句子非得揣摩才能习得其精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语意思既有接近,又有不同,因此,教师着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词语的咀嚼揣摩上,这样的言语习得飘雪无痕,润物无声,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以致用中的“练”味
学习各科教材的终极目标是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运用,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是帮助学生从学习语言文字到学会运用,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本着学以致用的目标,极力挖掘文本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从而帮助学生尽快习得语言,提升语用能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课文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秋天到了,北大荒原野上热闹非凡的情景,这段话主要通过拟人化的语言描述把原野上大豆、高粱等植物的特点描写得生动形象,惹人喜爱。在教学时,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学以致用,让学生的学为自己的用服务呢?笔者主要让学生仿照着文本中的结构范式写一写身边秋天到来时的情景,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景物变化写出了生动形象的句子,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由衷地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由此可见,言语习得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极力挖掘文本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引领学生真正触摸文本,在语言的世界中徜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言语习得的目标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言语习得虽然不是语文学习阶段的全部任务,但是,只有关注言语习得,才能真正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知识,扎扎实实的提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立足语文本味抓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精髓,从而让学生在自然朴实无华的教学中真正喜欢上语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