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散文中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情节,蕴含着细腻复杂的情感,读来使人备受感动。针对散文文体进行教学,不应将重点放在作者所描述和记叙的客体之上,比如父亲的形象、我的性格特点等,而应更多的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对作者主体情感的体悟,借助作者独特的字句章法和表达方式来体认作者的所思所感,由此,笔者把握了三点有关该课的教学价值,分别是插叙手法的情感表达作用,“花”的双重暗喻作用,不可忽视的成长主题。
关键词:《爸爸的花儿落了》;形式;内容;教学价值
作者林海音曾在《城南旧事(序)》中说到“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可见《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所蕴含的是作者一生中最为独特和复杂的情感。齐邦媛教授认为林海音能够成功地写下她的童年,并且使之成為永恒,是由于她“选材和叙述有极高地契合”,这一点启发了笔者在对该课进行教学解读时,既要关注该文“言语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情,也要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确定该课的教学内容。
一、插叙手法的情感表达作用
该文中有一条十分鲜明的时间线索,即小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有始及末。课文第一部分的回忆即由小英子佩戴在衣襟上的夹竹桃所引起,由此回忆起了因病重未能出席典礼的父亲以及父亲对“我”严中有慈的教育和嘱托。当思绪重新回归现实,毕业典礼的钟声已然响起,由眼前钟声忆起父亲爱花的秉性。接着当毕业典礼进行时,由韩主任上台发言,使小英子回忆起曾在父亲的鼓励下独自去陌生的银行给叔叔寄钱这件往事。当毕业典礼终于结束时,作者赶回家后听闻了父亲病逝的消息。可见,全文中从头到尾完整地发生的事情是“毕业典礼”,而所有回忆性的情节像一颗又一颗的珠子,纷纷穿缀在这条标注着明确时间点的线绳上,这就是记叙的一种方法——插叙,正是由于插叙手法的运用,才使得故事情节不会显得零散杂乱,并且穿插的内容又丰富了父亲的形象,也传达出了在深沉父爱影响下“我”的成长变化。
那么笔者不禁思考,文中并未有作者直抒胸臆的笔墨,可是却能处处感受到“我”对父亲的担忧和挂念,作者为什么没有在文中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像在播放电影片段一般,断断续续的穿插一些故事情节?作者采用插叙的手法来记叙是否还有其他作用?
正常情况下,小学生参加毕业典礼本该是对六年小学生活的追忆,或者是面对即将独自上台发言而感到紧张,但是实际上,作者在毕业典礼上却不断回忆起种种往事,其实这些往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一些与父亲有关的回忆,“我”坐在台下,注意力却无法一直集中,任何一个细节,或是一句话,都可以使作者将眼前之景与往昔琐事联系起来,不断引发作者的思绪。哪怕一朵别在衣襟上的夹竹桃,也使“我”想起了妈妈的叮嘱和爸爸的期盼,让“我”在脑海里重现了病重中的爸爸。也会由几声钟响和外面的阴天,联想到爸爸养的花,由韩主任的发言回想到“爸爸曾不拿我当孩子”的事。相比而言,在全文中,具体描写当时毕业典礼的文段比作者穿插进入的情节要少得多,这是作者故意为之的吗?笔者认为作者之所以在短暂的毕业典礼上多次往返于现实和回忆之间,皆源于作者担忧父亲焦虑到无法安定平静的心情,即使“我”年幼,不谙世事,但是对于父亲却有着一种来自心底的牵挂,甚至作者都无法说得清楚。总之,在文中作者之所以多次使用插叙手法,不仅是为了拓宽讲述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被作者无法自知及自制的情感所牵引,正是这种在不经意间触及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才更显得至真至深,感动人心。
二、“花”的双重暗喻作用
课文中多处有“花”做点缀,且该课以花开篇,落花结尾,首尾呼应。课文开篇便点明陪伴作者参加毕业典礼的不是家人,而是被妈妈摘来别在她衣襟上的夹竹桃,借妈妈的话语来委婉的说明夹竹桃是父亲的象征,既然父亲无法亲自出席毕业典礼,那只好由他亲手种的夹竹桃来见证作者的小学毕业。同时,直至课文结尾处,当“我”回到家中发现院子里垂落的夹竹桃,以及散落在石榴树大盆底下的几个小石榴,像极了在旁嬉戏玩耍的幼小弟妹们,然而因为缺少爸爸的照料,夹竹桃与石榴尚且如此,更何况失去了爸爸的我们呢?这样一来,读者就不仅仅从情感的层面上,更从意境的层面上达到与作者的共鸣,感受到了花落的凄凉与作者的忧伤。
并且“花”作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其间包含着双重的寓意。课文中描写了父亲是一个爱花之人,平日里对花悉心照料,可见父亲是一个柔情之人,尽管小英子被父亲追打,父亲的打骂却是一种粗暴严厉的爱,在打骂之后他前往学校为小英子送去夹袄和铜板,没有安慰疼惜的言语表达,但是细读可知夹袄和铜板并不是一定要送去的,父亲只是在痛打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感到不放心,甚至有些愧疚又追去了学校,而这样一个高大的父亲无法在幼小的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同时又是一个将爱暗含于心里的父亲,“借花的柔性来调和爸爸性格中的刚性,使爸爸的严厉和慈爱和谐协调地发展”。文章中花儿在父亲身体健康时生命力旺盛,当父亲生病无暇照看它们时它们也如同父亲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逐渐凋落,以此来看文中的花儿其实是父亲的化身,同时也是父亲的生命之花。另外,文中的“花”仍可解读为是作为子女的“我”,父亲是一个爱花养花之人,而“我”正是在父亲用心的栽培下成长起来的,花儿的生长需要经历风雨,正如如今的“我”即将要经历失去父亲的人生,作者说道:“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花开花谢是花儿一生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花谢不仅代表一个生长周期的结束,也意味着花儿的成熟,课文结尾散落在地上的小青石榴也象征着年幼的弟弟妹妹们,而负责捡起这些小青石榴的正是刚刚落地成熟的小英子。
从全文来看,“花”不仅指代爱花的父亲,也用来比喻为作者自己,其间所连牵着的不仅是父亲的教育对“我”终生的影响,更是“我”与父亲今生割舍不断的生命与亲情。作者经历生死离别等诸多事情后开始逐渐长大并变得成熟,爸爸的英子长大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年幼胆怯的小孩子了,在经过父亲的种种教育与磨练之下,小英子变成了父亲所期待的样子——一个勤奋,勇敢,有担当。爸爸花一般的生命凋落了,可是“我”在经受父爱的灌溉之后,优良的品质和精神在“我”的身上得到了延续,父亲对“我”的影响是一生的,也是永恒的。“花是爸爸的化身与花是我的象征就融为一体了”,父女深情便流穿在生命的长河之中,不息不止。 三、不可忽视的成长主题
七年级的学生处于和文中小英子相同的年龄阶段,也会面临成长中的很多问题和矛盾。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丰富且复杂,不仅有些情感是属于作者独有的,也会有一些是大部分孩子都可能会遇到和经历的,因此,作者在成长中的情感变化,学生们基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引發共鸣,从情感体悟的角度而言,这一点符合该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正是编者选取该文的原因。
对于英子来说,她在童年里遇到的最大的变故是父亲的离世,倘若说在爸爸去世前所有的离别都是在为成长铺路,那么爸爸的离世已经主动将小英子推上了长大的路,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完成了真正的蜕变。正如林海音所言:“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我13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所该负的责任”。可见英子与童年的别离是与父亲永世的分离一齐完成的,这就为小英子的成长蜕变披上了更为沉重的外衣,这一点是与其他同龄孩子的成长经历所不同的。并且在听闻父亲去世的事实时,年幼的英子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却表现地格外镇静,作者没有具体向读者展示父亲去世后“我”的生活状况,仅在结尾处有一句小英子内心的默叹,“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是一种将悲痛硬生生吞下去的坚强,这种面临困难硬着头皮去闯的方式不正是父亲生前于英子的教诲吗?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父亲去世后,作者的生活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却负起了家庭的重任,且作为家中长女也在帮助母亲抚养并照顾家中五个年幼的弟妹。
作者在原本哀伤的情绪下有着对于长大的矛盾心情,而这样的心情不分地域和年代,现代此年龄段的学生依旧处于渴望长大与畏惧长大的矛盾中,这也是本文能引起学生们共鸣的地方。小学毕业典礼是一个象征着与充满过去六年回忆的童年做告别的仪式,年幼的英子要与昔日朝夕相伴的老师同学们分别,离开熟悉的环境前往不可知的未来对于任何年龄的人而言都是伤感又畏惧。小英子唱了五年送别的《骊歌》,如今离开的人是自己,对于人生唯有别离多的感触才更加苦涩。不仅老师鼓励小英子去长大,在她童年记忆里,宋妈、兰姨娘、蹲在草地里的人与她的每一次分别都给予了她长大的嘱托,而这些人也随着童年的消逝渐渐失去了影子。这充满忧伤和痛楚的离别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这样的代价又促使了英子心灵的成长,最终只好“在难以割舍的爱与猝不及防的离别中迈出了成长的步履,无奈地与自己的童年挥手告别”。
关键词:《爸爸的花儿落了》;形式;内容;教学价值
作者林海音曾在《城南旧事(序)》中说到“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落。”可见《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所蕴含的是作者一生中最为独特和复杂的情感。齐邦媛教授认为林海音能够成功地写下她的童年,并且使之成為永恒,是由于她“选材和叙述有极高地契合”,这一点启发了笔者在对该课进行教学解读时,既要关注该文“言语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情,也要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确定该课的教学内容。
一、插叙手法的情感表达作用
该文中有一条十分鲜明的时间线索,即小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有始及末。课文第一部分的回忆即由小英子佩戴在衣襟上的夹竹桃所引起,由此回忆起了因病重未能出席典礼的父亲以及父亲对“我”严中有慈的教育和嘱托。当思绪重新回归现实,毕业典礼的钟声已然响起,由眼前钟声忆起父亲爱花的秉性。接着当毕业典礼进行时,由韩主任上台发言,使小英子回忆起曾在父亲的鼓励下独自去陌生的银行给叔叔寄钱这件往事。当毕业典礼终于结束时,作者赶回家后听闻了父亲病逝的消息。可见,全文中从头到尾完整地发生的事情是“毕业典礼”,而所有回忆性的情节像一颗又一颗的珠子,纷纷穿缀在这条标注着明确时间点的线绳上,这就是记叙的一种方法——插叙,正是由于插叙手法的运用,才使得故事情节不会显得零散杂乱,并且穿插的内容又丰富了父亲的形象,也传达出了在深沉父爱影响下“我”的成长变化。
那么笔者不禁思考,文中并未有作者直抒胸臆的笔墨,可是却能处处感受到“我”对父亲的担忧和挂念,作者为什么没有在文中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像在播放电影片段一般,断断续续的穿插一些故事情节?作者采用插叙的手法来记叙是否还有其他作用?
正常情况下,小学生参加毕业典礼本该是对六年小学生活的追忆,或者是面对即将独自上台发言而感到紧张,但是实际上,作者在毕业典礼上却不断回忆起种种往事,其实这些往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一些与父亲有关的回忆,“我”坐在台下,注意力却无法一直集中,任何一个细节,或是一句话,都可以使作者将眼前之景与往昔琐事联系起来,不断引发作者的思绪。哪怕一朵别在衣襟上的夹竹桃,也使“我”想起了妈妈的叮嘱和爸爸的期盼,让“我”在脑海里重现了病重中的爸爸。也会由几声钟响和外面的阴天,联想到爸爸养的花,由韩主任的发言回想到“爸爸曾不拿我当孩子”的事。相比而言,在全文中,具体描写当时毕业典礼的文段比作者穿插进入的情节要少得多,这是作者故意为之的吗?笔者认为作者之所以在短暂的毕业典礼上多次往返于现实和回忆之间,皆源于作者担忧父亲焦虑到无法安定平静的心情,即使“我”年幼,不谙世事,但是对于父亲却有着一种来自心底的牵挂,甚至作者都无法说得清楚。总之,在文中作者之所以多次使用插叙手法,不仅是为了拓宽讲述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被作者无法自知及自制的情感所牵引,正是这种在不经意间触及心灵最深处的情感,才更显得至真至深,感动人心。
二、“花”的双重暗喻作用
课文中多处有“花”做点缀,且该课以花开篇,落花结尾,首尾呼应。课文开篇便点明陪伴作者参加毕业典礼的不是家人,而是被妈妈摘来别在她衣襟上的夹竹桃,借妈妈的话语来委婉的说明夹竹桃是父亲的象征,既然父亲无法亲自出席毕业典礼,那只好由他亲手种的夹竹桃来见证作者的小学毕业。同时,直至课文结尾处,当“我”回到家中发现院子里垂落的夹竹桃,以及散落在石榴树大盆底下的几个小石榴,像极了在旁嬉戏玩耍的幼小弟妹们,然而因为缺少爸爸的照料,夹竹桃与石榴尚且如此,更何况失去了爸爸的我们呢?这样一来,读者就不仅仅从情感的层面上,更从意境的层面上达到与作者的共鸣,感受到了花落的凄凉与作者的忧伤。
并且“花”作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其间包含着双重的寓意。课文中描写了父亲是一个爱花之人,平日里对花悉心照料,可见父亲是一个柔情之人,尽管小英子被父亲追打,父亲的打骂却是一种粗暴严厉的爱,在打骂之后他前往学校为小英子送去夹袄和铜板,没有安慰疼惜的言语表达,但是细读可知夹袄和铜板并不是一定要送去的,父亲只是在痛打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感到不放心,甚至有些愧疚又追去了学校,而这样一个高大的父亲无法在幼小的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同时又是一个将爱暗含于心里的父亲,“借花的柔性来调和爸爸性格中的刚性,使爸爸的严厉和慈爱和谐协调地发展”。文章中花儿在父亲身体健康时生命力旺盛,当父亲生病无暇照看它们时它们也如同父亲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逐渐凋落,以此来看文中的花儿其实是父亲的化身,同时也是父亲的生命之花。另外,文中的“花”仍可解读为是作为子女的“我”,父亲是一个爱花养花之人,而“我”正是在父亲用心的栽培下成长起来的,花儿的生长需要经历风雨,正如如今的“我”即将要经历失去父亲的人生,作者说道:“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花开花谢是花儿一生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花谢不仅代表一个生长周期的结束,也意味着花儿的成熟,课文结尾散落在地上的小青石榴也象征着年幼的弟弟妹妹们,而负责捡起这些小青石榴的正是刚刚落地成熟的小英子。
从全文来看,“花”不仅指代爱花的父亲,也用来比喻为作者自己,其间所连牵着的不仅是父亲的教育对“我”终生的影响,更是“我”与父亲今生割舍不断的生命与亲情。作者经历生死离别等诸多事情后开始逐渐长大并变得成熟,爸爸的英子长大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年幼胆怯的小孩子了,在经过父亲的种种教育与磨练之下,小英子变成了父亲所期待的样子——一个勤奋,勇敢,有担当。爸爸花一般的生命凋落了,可是“我”在经受父爱的灌溉之后,优良的品质和精神在“我”的身上得到了延续,父亲对“我”的影响是一生的,也是永恒的。“花是爸爸的化身与花是我的象征就融为一体了”,父女深情便流穿在生命的长河之中,不息不止。 三、不可忽视的成长主题
七年级的学生处于和文中小英子相同的年龄阶段,也会面临成长中的很多问题和矛盾。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丰富且复杂,不仅有些情感是属于作者独有的,也会有一些是大部分孩子都可能会遇到和经历的,因此,作者在成长中的情感变化,学生们基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引發共鸣,从情感体悟的角度而言,这一点符合该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正是编者选取该文的原因。
对于英子来说,她在童年里遇到的最大的变故是父亲的离世,倘若说在爸爸去世前所有的离别都是在为成长铺路,那么爸爸的离世已经主动将小英子推上了长大的路,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完成了真正的蜕变。正如林海音所言:“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我13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所该负的责任”。可见英子与童年的别离是与父亲永世的分离一齐完成的,这就为小英子的成长蜕变披上了更为沉重的外衣,这一点是与其他同龄孩子的成长经历所不同的。并且在听闻父亲去世的事实时,年幼的英子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却表现地格外镇静,作者没有具体向读者展示父亲去世后“我”的生活状况,仅在结尾处有一句小英子内心的默叹,“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是一种将悲痛硬生生吞下去的坚强,这种面临困难硬着头皮去闯的方式不正是父亲生前于英子的教诲吗?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父亲去世后,作者的生活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却负起了家庭的重任,且作为家中长女也在帮助母亲抚养并照顾家中五个年幼的弟妹。
作者在原本哀伤的情绪下有着对于长大的矛盾心情,而这样的心情不分地域和年代,现代此年龄段的学生依旧处于渴望长大与畏惧长大的矛盾中,这也是本文能引起学生们共鸣的地方。小学毕业典礼是一个象征着与充满过去六年回忆的童年做告别的仪式,年幼的英子要与昔日朝夕相伴的老师同学们分别,离开熟悉的环境前往不可知的未来对于任何年龄的人而言都是伤感又畏惧。小英子唱了五年送别的《骊歌》,如今离开的人是自己,对于人生唯有别离多的感触才更加苦涩。不仅老师鼓励小英子去长大,在她童年记忆里,宋妈、兰姨娘、蹲在草地里的人与她的每一次分别都给予了她长大的嘱托,而这些人也随着童年的消逝渐渐失去了影子。这充满忧伤和痛楚的离别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这样的代价又促使了英子心灵的成长,最终只好“在难以割舍的爱与猝不及防的离别中迈出了成长的步履,无奈地与自己的童年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