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压力”在小学游泳教学“雏鸟首飞期”的增益效果研究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提出并界定了“朋辈压力”“雏鸟首飞期”概念,建构了“朋辈压力”架构。针对小学游泳教学中出现的非技能缺失学习停滞现象,从促进学习真实发生、干预的准备、干预的实施、干预后的評价四个方面探讨“朋辈压力”的合理性和增益效果,指出游泳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层面,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尽快走出技能学习停滞期,平稳过渡到进阶难度的练习阶段。
  关键词:朋辈压力;心理;小学;游泳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5.001
  收稿日期:2021-03-30
  作者简介:邵晗琛(1980-)男,浙江嘉兴人,本科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1 研究目的
  1.1 案列
  案例1:习泳启蒙课的第一节课学习憋气时,有学生虽已经将口鼻完全没于水中,持续时间可长达十余秒,但在教师要求将头部完全浸没于水中,视线直视池底时,学生却始终踟蹰不前,久久不愿将整个头部完全浸没。
  案例2:有的学生在自由泳分解练习进阶到完整练习时陷入停滞期。如:水中行走模仿换气练习、单侧手持浮板不划手换气练习、单侧划手换气练习均表现良好,基本达成分解练习的教学目标,但在转入到手脚配合换气的完整练习时,始终不敢做出标准换气动作,表现出水中姿态倾斜角度变大,腿部水花逐渐消失,划水效率低下且动作变形,换气头部抬离水平位置,游行中自行放弃等。
  1.2 产生的原因
  从上述游泳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动作,但在教材难度进一步提升时,不能顺利过渡,出现停滞期。为什么在掌握了基础动作,分解练习动作已达到预设目标的条件下,有些学员在进阶难度练习时还是陷入会做却不做,会做而不敢做的困局?
  1.2.1 水环境的特殊性放大了心理因素对技术的影响游泳作为操作性极强的体育教学项目,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将技术内化为技能。最后所谓的学会游泳,其实质只是完成了数个分解练习目标后的汇总,故游泳教学非常注重分解练习质量的达成。陆地环境中的体育教学,分解练习的动作质量不达标,完整动作往往亦呈现动作质量不高的现象。而游泳教学中,分解动作质量不达标,标志着水性不达标,如果强行进入进阶难度的练习,呈现出的是不会,没有连续性可言。
  此外,人体在水环境中受到浮力影响,支撑感缺失,初学者往往感到重心不稳,缺乏安全感。由于在水中常呈直立姿态,胸廓受到水压较大,呼吸不畅,引发畏惧心理。初学者受到自身泳技储备量较少的限制,水中活动容错率低,缺乏自主应对意外状况的能力,故在向新异进阶难度练习过渡时,动作技术完成质量受心理因素支配较多,难以将已掌握的技术完全用到下一个环节练习中[1]。
  1.2.2 过度依赖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学情差异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技能缺失型停滞期的增益效果是明显可靠的。但很多学员已经学会技术动作或基础分解练习达成度较好的前提下遭遇停滞期,这样的停滞期就不能简单粗放地将技术熟练度的提升作为唯一解决途径。每个学员可能不同练习、不同时间段、次数不等地遭遇这样的非技能缺失型停滞期,造成教学班个体差异性极大,传统的堆砌练习次数的方法显得力不从心[2]。
  鉴于此,在小学游泳教学中引入“朋辈压力”和“雏鸟首飞期”概念,探讨“朋辈压力”对小学游泳教学中非技能缺失型停滞期是否带来增益效果。
  2 概念的界定
  2.1 朋辈压力
  朋辈压力是指同辈(与自己年龄、地位、所处环境相似的人)取得的成就给自身带来的心理压力,或害怕自身主观行为产生的不利后果而被同伴排挤,也可以指在同伴尤其是异性前展示自身良好能力的期望。
  2.2 雏鸟首飞期
  “雏鸟首飞期”原指幼鸟在羽翼已具备飞行能力之后的首次离巣飞行。文中用来特指习泳学员在体能技能已经达标,由于心理因素遭遇困境,迟迟无法进入进阶难度练习的非技能缺失型停滞期(以下简称为首飞期)。
  3 朋辈压力在游泳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朋辈压力在游泳教学中的实施是指对停滞期的学生施加适当的朋辈压力,激发其原始的团体意识和竞争本性,使其为了遵守团体社会规范而改变态度、价值观、行为,最终表现为放弃因恐惧而产生的对进阶难度练习的主观排斥,战胜恐惧心理,主动练习尝试(图1)。
  3.1 朋辈压力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3.1.1 学习动机功利化
  学习的内驱力并不是传统的知识输入,而是为了解决真实问题进行的输出式学习,是为了用而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特质,更多的是真实任务或情景下的个体适应性行为。游泳教学中,为应对学生首飞期停滞,教师希望:通过施加朋辈压力,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学生脱困;学生的感受:教师给了一个更加功利化目标:跟上集体,不要落后,赢得比赛,在团队中担当责任,在同伴面前闪耀光芒。在这些功利化的目标驱使下,恐惧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比起教师的循循善诱,朋辈压力更能使学生主动克服恐惧尝试进阶难度的练习。
  案例3:男同学小明,已经学会了蛙泳,能够在25米泳池中独立游行。在泳池两端可以休整的前提下,小明可以纵贯25米泳池游10趟以上。在离岸边较近的水域,可以独立踩水超过1分钟。表明他已经具备踩水和蛙泳的能力。但是他不敢在泳池中央踩水,踩水累了之后切换成蛙泳动作立刻变形,换气划手和腿部动作不再协调,节奏无序,造成下沉。心理的恐慌加上肌肉的僵硬加速了身体下沉,虽然会踩水和蛙泳,却不能在水中自救,一旦碰到突发情况,放弃已会技能,憋气闷头至岸边。传统的重复练习蛙泳和踩水方法无法帮助其走出困境。
  反思:该案例并非因技能不熟练导致的恐惧进阶练习,单纯地加大练习量和重复次数,效果不明显。此时,教师应该从心理层面帮助其脱困:创设比赛、游的真实情景,通过朋辈压力施加,促使其在好胜心、竞争意识的驱使下,激发学练动机,将原本已经掌握的技能串联运用激活,自动展现出完整的水中自救技能。   措施:通过设定比赛,比比谁呆在水中的时间久,激发学生长时间在水中运用蛙泳和踩水技能的欲望,找到蛙泳和踩水切换使用的稳定点。踩水30s+蛙泳至泳池中间+踩水30s+蛙泳至终点比赛,以此倒逼学生游离池岸,进入泳池中央区域,自主进入自救情境。因为是比赛,在更快抵达岸边的动机驱使下,学生自主做出踩水之后保持蛙泳腿蹬伸充分的技术动作,保持一定的游速。游速的提升降低了换气的难度,让手部动作变形的可能性变低。通过真实的比赛情境,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链接,自主构建真实运用的学习能力。
  3.1.2 任务驱动真实化
  首飛期要解决的问题,与其说是提升技能,倒不如解释为激活能力——将已掌握的技能整合串联运用的能力。能力成长孕育在真实环境中,虚假环境培养不出能力。首飞期学生面对指令性要求已较难向前迈出步伐,只有让其忘记技术要求,运用真实的情景,真实的任务,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游戏比赛,真实的团队合作来驱动学生克服恐惧,主动尝试,即实践和学习互换次序——先实践,后学习。首飞期的学生主要失去了实践能力,进阶实践能力。原维度的反复实践对他们意义不大,这时候需要用真实的任务来转移他们的动机注意力,利用朋辈压力性质的任务倒逼,激发学生被动应激能力,迫使其主动尝试实践,反复实践,树立信心。主动将已学技能整合串联激活,形成新的进阶能力,应对和摆脱朋辈压力。朋辈压力性质的任务驱动带来的知识点学习是被动的,但是通过学习知识来解决问题摆脱朋辈压力动机是主动的。
  案例4:有的同学已经会憋气,能手扶浮板憋气自主站立,但一直存在头部不能完全浸没水中,手脱离浮板不敢尝试自主憋气及水中站立。看似其是水中憋气技能有待提高,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水中稳定性控制能力缺乏信心。手持浮板已经可以站立,说明维持水中姿态稳定的能力已经形成。
  反思:是否能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情景施加朋辈压力,使其主动实践,主动构建已有的技能链接,主动学会学习。
  措施:创设真实情景任务——水底捡硬币,真实比赛——水底捡硬币比赛来倒逼学生主动尝试实践。水底捡硬币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定的额度捡硬币,水底散落一元、五角、一角面值的硬币若干,教师要求的面额不是整数,如任务需要捡3.7元,学生不但会不得不憋气,头完全没入水中,而且因为要识别硬币面额来完成任务,也就倒逼其在水下停留一段时间,为尽快完成任务,学生减少上浮换气的次数,增加水中憋气时间和下潜深度,达到让其忘却心理恐惧,为完成任务主动运用所学技能。捡硬币比赛,趣味性更强,学生学练兴趣更高,不用识别面额,水中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适合刚刚学会憋气的学生。
  3.1.3 能力迁移无痕化
  从心理层面利用朋辈压力进行干预,使学生在尝试自主克服恐惧的同时,习得能力也具有了跨界迁移的能力,即为了摆脱朋辈压力而主动调动已有知识来解决未知领域问题的能力。现实的任务、情境、问题、比赛都是真实的,真实的问题就不是人为设计用来考察单一学科单一知识点的问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单一学科的问题,学生为了解决这样的真实问题,只能调动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可考察学生多学科知识协同联动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之后,因其输出式的学习方式,虽然获取的知识是一样的,但在朋辈压力的驱使下,学生其实是在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这种行为本身是主动的、多样的、个性的。朋辈压力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尝试实践,当他们脱离首飞期时,主动的学习行为充满着对多元技术的自身理解,这样的知识会转化成烙印化的能力,在新情境中有迁移运用的可能,即切换场景和任务时已具备检索和调用能力。能够在多情景中迁移的能力,必定经过总结,这是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迁移,也就是高通路的迁移。
  案例5:有些同学已经具备憋气能力和自主站立能力,但还是不敢轻易离开岸边自由行走,通过水球比赛,强化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愿望,迫使其主动跟随队伍在水中前行,途中出现抢夺、防守、进攻时会出现身体重心失衡的情况。但对胜利的渴望让其自主憋气、漂浮,甚至为了快速接近球,开始自发使用划手、打腿等还没有习得的技能。这种自主整合的技术,在以后的划手打腿进阶练习中,都可进行迁移。此外,水球的团队配合,以多打少,局部建立优势,累积优势转化为胜势的体育学科思维,还能在其它运动项目中跨界迁移,成为其烙印化的原生能力。
  3.2 朋辈压力干预的准备
  3.2.1 停滞期模型习泳教学中的停滞期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图2)。
  第一种类型是对技术动作不理解的阶段,表现为动作不规范,水中姿态违反生物和流体力学规律,学习陷入停滞期。这是典型的技能缺失型停滞期模型,这一时期要加强正确动作示范,对技术精细讲解,适量引入理论辅助理解动作结构原理,对学生的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进行双重刺激。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要提高陆地模仿练习的比重,帮助学生剔除水环境对动作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
  第二种类型的停滞期表现为陆地模仿练习动作结构正确,水中表现为动作不协调不到位,学生有积极的练习愿望,在可行范围内维持了较高的练习量。该模型可归纳为技能生疏型停滞期,常规有效的解决方法:引入辅助器械,如浮板、浮袖、浮力棒、呼吸管等来降低换气难度,提升练习连贯性,增加练习次数,提高动作熟练度;增加针对性强的分解练习,加大练习密度。
  第三种停滞期为“首飞期”停滞期。学生基本功已扎实熟练,因心理因素,在进阶难度的练习中陷入停滞。由于是非技术因素,增加技术操练次数效果不明显,所以施加朋辈压力于技术操练中,借助同伴和集体力量对个体行为正向激励,帮助学生脱离停滞期。游泳教学中,学生遭遇停滞期时,教师先要正确诊断其模型类型,再安排学生反应最敏感的练习,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3.2.2 朋辈压力介入时机
  教学中,学生对前一技术表象已有正确而完整的认知,反复操练后,动作技能的发展进程已从泛化阶段过渡到分化阶段时,教师可尝试朋辈压力介入。此时的介入不宜过于密集,防止学生在朋辈压力的不断驱使下忽视动作质量,对技术的定型产生负向迁移的影响。动作技能的发展进入到巩固阶段时,朋辈压力处于黄金介入期。此时来自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较小,朋辈压力对学员心理因素的干预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图3)。   3.2.3 朋辈压力施加量度的把控
  为确保朋辈压力对首飞期的干预产生可靠的增益效果,需要对其施加的量度进行科学调控。适度合理的朋辈压力,旨在通过利用人类遵守社会团体规范的从众本能,或在竞赛中害怕因自身孱弱而影响团队的集体荣誉感,或因同辈取得的成就而被激发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来改变其态度、价值观、行为,达到战胜恐惧心理,放弃主观意志,做出顺应朋辈的行为选择。虽然其表象看似是屈从朋辈压力后的被动状态,但内核是个人自信心逐漸积累的过程。但是,不科学的量度反而会产生劣变效应。一方面,差距过于悬殊,超过首飞期模型追赶能力,或介入密度过大的朋辈压力,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恐惧和朋辈的双重心理压力下,个人自信心遭受不可逆的打击,丧失习泳兴趣和动机,甚至放弃习泳。另一方面,过于表浅的朋辈压力达不到刺激学生的效果,学生过度自信,专注力下降,失去准确的自我定位,对进阶难度认知产生偏差,致使进阶练习受阻(图4)。
  3.3 朋辈压力干预的实施
  3.3.1 任务单式练习,增加练习密度
  运用朋辈压力处理首飞期模型时,教师可采用任务单式练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增加练习密度。例如,布置“遵守交规”的任务单,规定学生在泳道中靠右侧游行,形成“回”字形队形,并规定前一个同学出发游行8米后(有标志物提示),后一个同学方可出发。表面上看,任务单是为了灌输规则意识,使游行学员互不影响,保持练习连贯性,实则是利用朋辈压力对首飞期模型进行施压。所有学生都在完成任务,首飞期模型意图为了维持“团队地位”而无暇顾及恐惧心理,被动参与到练习中。此时的朋辈压力作用时间不是点状的,而是线性化的持续作用。学生刚开始迫于朋辈压力仓促被动练习,肢体不协调,随着练习密度的加大,恐惧心理逐渐减退。首飞期模型的专注力可更多地放置在动作本身,提升动作质量。
  如果单纯安排学生完成固定组数的练习,受缺乏监管、恐惧心理及惰性因素的支配,很多同学是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练习的。没有大量的练习作为支撑,从技术和心理上为进阶难度练习做好准备,容易遭遇首飞期。当通过“遵守交规”任务单施加朋辈压力时,学生的参与动机被动提升,不会在两头休息区休息过久,为了整个队伍的有序练习,也不允许自己休息太久。大量的被动练习叠加后,学生转而出现主动参与学练的热情,顺利过渡到进阶难度环节。
  3.3.2 比赛游戏练习,助推无痕化
  在憋气课中,首飞期模型通常表现为学生口鼻已没入水中,但脖颈僵硬,不敢将头完全浸入水中。此时,教师可尝试“捡硬币”游戏无痕化助推学生尝试将头没于水中。游戏时,教师将若干硬币撒入池底,规定硬币捡得多者获胜。要捡到池底的硬币,学生必须将头完全没入水中,甚至跳起来使身体沉得更深。用比赛游戏的方法施加朋辈压力,激发了处于首飞期模型学生的练习兴趣、动机,在好胜心的驱动下,学生完成首次自我挑战和超越。
  不同的游戏比赛可产生不同属性的朋辈压力(表1)。
  3.3.3 小组合作练习—朋辈压力的叠加
  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优秀生和首飞期模型学生搭配成一个小组,互助合作练习。通过优秀生对首飞期学生形成首层朋辈压力,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第二层朋辈压力。组内朋辈压力是缓和的,对模型主要起引领作用,使其在平和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尝试战胜恐惧;组间朋辈压力的竞争属性较为尖锐和功利,对模型起鞭策和助推作用。叠加的朋辈压力施于激励模型,使其屈服于朋辈压力而做出适应性行为变化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图5)。
  3.4 朋辈压力干预后的评价
  3.4.1 评价标准可视化
  在施加朋辈压力后,评价标准要更加适合游泳的项目特征。如:远度比赛中,受制于听觉能力降低和视觉范围减小,尽量减少语言及陆上标志物的使用,多用可视化的标志物作为参照物;俯卧泳姿练习时多采用水下泳道线、水下瓷砖、水下可沉底的标志物作为评价远近的标准;仰卧泳姿时采用天花板上的标志点或线作为参照。
  3.4.2 评价标准精准化
  技能评价时,评价标准应尽量做到精准化描述。精准化的评价对首飞期模型的第二信号系统可形成稳定的增益性刺激,纷繁复杂的评价标准则让学生的专注力分散,形成不了稳定的条件反射(表2)。
  4 总结与展望
  在小学游泳课程中,有效构建“朋辈压力”的策略,丰富了面对首飞期模型的教学方法与应对手段。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游戏及任务引导,积极探索,努力解决问题。合理运用朋辈压力,学生学习兴趣高,处于学习瓶颈期时,有更强的信心去面对。学生在技能习得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逐渐成为善于思考、善于竞争、善于反思和善于探索的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强调项目化学习理念的当下,思考朋辈压力在常态教学课中的迁移运用,对常态课的学生停滞类型加以归纳,尝试运用朋辈压力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一玉.运动心理学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2004(02):48-49.
  [2]陈团结.运用运动心理学提高儿童游泳教学效果[J].游泳,2002(03):28-30.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体育说课的基本内容,并分析体育说课的七个要素,举例说明了教材分析和教学流程,指出了说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为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说课;教学技能;中小学体育教学;说课比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5.019  收稿日期:20
期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拉丁舞青少年女子六人组的编排经验进行总结,深入研究该组别比赛时的队形及其动作编排“千篇一律”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队形变化及其动作编排的构想和实践,为拉丁舞女子六人组的编排爱好者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拉丁舞;女子六人组;队形变化;动作编排  中图分类号:G80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5
期刊
摘 要:为厘清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特征为中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改革找到启示,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最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中保健领域部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要求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对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改革的建议:(1)细化健康课程目标,提高不同学段的学习针对性;(2)明确健康教育内容,构建本土特色的健康教育体系;(3)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建立全方
期刊
摘 要:“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指出:“教会”是学校体育的目标,体育教师是“教会”的前提条件,场地器材是“教会”的物质基础,时间是“教会”的重要保障,教材是“教会”的重要载体;“勤练”是“教会”的重要途径,体育课是“勤练”的主阵地,要多法提高学生的学练时间和学练积极性,课外的“勤练”和校外的“勤练”是重要的补充;“常赛”是“勤练”的催化剂,也是评
期刊
摘 要:篮球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之一,其发展在我国体育业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小学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节点,是构建体育强国的重要步骤。激励理论在中小学篮球训练的运用,具有提高兴趣,增加训练热情,挖掘潜能,创新训练方式等作用。探索激励理论在中小学篮球训练中的运用策略,为提高中小学篮球训练质量水平,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理论;中小学;篮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2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描述性研究法对我国体育教学幼小衔接阶段的实际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幼儿园在体育活动课中的教学质量不佳,且家庭、幼儿园、小学三方对幼儿衔接小学阶段体育锻炼不重视,从而导致了孩子在小学体育中缺乏兴趣,随即带来课堂教学效果不如意,最终难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研究认为家、园、校三方共同积极配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学龄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体育生活。
期刊
摘 要:为促进五邑地区校园足球的发展,开展五邑侨乡校园足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五邑地区13所中学的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如下困境:1)教育部门和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足球课时设置不足;2)缺乏足球专修教师,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简单;3)校园足球队训练非常规化,仅为应付比赛而临时组建;4)足球训练队训练内容单一,仅对技战术进行训练
期刊
汉籍英译大热,吸引着国内学者涉足该领域。不可否认,汉籍英译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英语国家的传播与交流。《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长期以来,大量的海内外学者和译者分别从文学及文化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对比。在本次研究中,作者将以许渊冲先生1993年《诗经》英译本为例,重点研究在关联顺应模式在该版本隐喻翻译中的表现,以求获得诗词隐喻翻译中的几点启示。
  关联—顺应模式由中国学者杨平在2001年提出。该理论建立在斯伯博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和维索尔伦所提出的顺应论的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功能性训练的概念释义、历史发展、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功能性训练的概念本质、应用转向、研究与应用局限、未来展望。研究认为:1)功能性训练经历了从物理治疗领域到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转变;2)功能性训练尚存在研究对象不足、实证研究不足、专项整合不足以及盲目推崇等问题;3)未来功能性训练在物理治疗、运动训练两大领域的应用将由上升期过渡至平稳期,但在体医融合、军民融合等领域的发展将进入
期刊
摘 要:从推拉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动机与需求规律,基于文献综述编制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推-拉-阻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福州大学城5所高校的90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动机的推力包含“健身健美”“社交与学习”;拉力包含“舒压放松”“锻炼特质与服务”和“外部效应”;阻力包含“个人阻碍”和“设施与能力阻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