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H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职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这一现状,提出强化职校学生英语教学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现状 积极性 自主参与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已转向“从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衡量教学质量,从而使得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发展”,因此,应培养有正确价值观、良好心理素质、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其中外语素质的要求也从过去的会读、写提高到听、说、读、写、译全面开花的复合型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分析问题的原因,在实践中探讨解决的办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职业中等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其职业特点要求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教育,所学、所教应紧密联系实际,要有用、实用。要达到这个目标还存在种种问题。教师方面:有些教师把应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教学变成了英语语言知识讲授课、语法分析课、应付等级考试做题课;有些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还有些老师把英语实践教学简单地认为是分组朗读、听听磁带、角色扮演等等,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分析,没有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毕业后还是不能开口讲英语,不能动手写英语,更不能与人交流。学生方面:学生的英语程度差别很大,成绩优秀的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日常会话,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而成绩差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更谈不上要他们讲英语、写英语、读英语、译英语了。多数学生到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混张文凭以便就业,他们不愿意下功夫,更谈不上吃苦,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活动被动应付,课堂交流不畅,课余时间不主动朗读,日常用语交流少,大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导致了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困境。
  
  三、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加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为学生塑造合格的未来的职业英语素质,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英语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面临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解决问题时应综合考虑,解决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因素更好地解决问题。
  1、分层教学和体验学习相结合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的素质逐年下降,个体差异在增大,学生的各科成绩相差较大,尤其是英语这门基础文化课。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编班,把学习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对于那些学习程度较差而愿意学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实用的口语教材,教给他们一些日常的会话,使他们能进行简单的交谈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程度较差又不愿意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选修别的课程来替代英语课,开设一些感兴趣的课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所长。“体验学习”途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者”的单一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信息提供者,帮助者,支持者”等多种角色,以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重要的方式,搭建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之间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二者的结合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内动力的有效手段。职校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结合英语的学科特点,可以适当加大听、说、读的练习比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说英语,大胆地说,不怕出错,教师加以指导并及时做出评价。
  同时,还可以“寓教于乐”,英语实践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创设语言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在这个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中,既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又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背景,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可利用e-mail, MSN等方式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还可以选取一些话题让学生从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感兴趣的相关材料,也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为中心进行角色扮演。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后学习的自主性。
  3、进行直观教学,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观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实践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形成,和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它给学生提供实际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实际理解的顿悟,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发挥眼、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传媒系统的基本操作程序,具有电子备课、多媒体设计、制作课件并进行教学的能力,充分利用语音室的功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其次,从教学管理方面来说,要有针对性地抓好电教课的研究工作,通过操作、商讨、交流,不断总结、完善,用新成果装备教学,把现代传媒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直接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营造一种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课堂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在参与型的课堂中,学生具有旺盛的学习动力,主动进行交流并积极自我评价。所以,教学内容只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笔者在上“Freedom Fighters ”时,因为马丁. 路德 . 金和曼德拉都是黑人,我便问:“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 ”学生回答:“I sometimes play basketball with friends. I like it very much.”我继续问:“ Do you know the famous player who is a black man? ”学生回答:“ He is Jordan.”我再问:“ Would you like to know some more famous person who are black ? This lesson we’ll learn them.”因此,这种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通过表达、沟通、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掌握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大环境
  一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二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说创办英语广播电台,让学生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并对不同的节目进行评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如口语大赛、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以及一些英语晚会。这些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在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氛围,扩展学以致用的空间,为整体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 鲁子问. 中学英语教育学[M ].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罗晓杰. 英语教学与研究[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 刘润清.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 王路. 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探讨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育. 2006
  (作者单位:402289重庆市重庆工商学校)
其他文献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可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易发现数学问题的,只有用数学的眼光才能看到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却与之有关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
期刊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
期刊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的教学中,各类知识的衔接非常紧凑,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关性,因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只要学生掌握前面学习的基础知识,以相应的学习知识的迁移或方法的类推来学习新知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小学四年级数学内容,略谈类推法的应用。    一、类推法在大数的认识教学中  在四年级的教学中,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主要是教育学生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形成了许多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然而实践证明,不论何种特色教育教学,其实际效果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发现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
期刊
“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提出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等论断都是在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大家的共识。如何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本文就多年的教学实验,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谈一点体会。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上按照“例题——解答——习题”这样
期刊
一、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最初的数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总之,能够让儿童的感官所接受,这时,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并且使我们进入儿童的思维世界。”这就是说,数学教学充满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
期刊
农村有许多教学资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加以利用,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农村小学,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增加了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在枯燥乏味的数字和数学关系中,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实际上,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处于生活的
期刊
教师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容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意识,从而获得创新成果。  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立足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寓创新意识于数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是数学教师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走进了数学课堂。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应当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通过探究,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