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新课程已经实施数年,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是新课,什么样的课是旧课?我们自己在教学中做得如何?这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思考。我们教师可以自查,看自己在教学中是否贯彻了“六种意识”,是否贯彻了新课程理念。
一、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目前,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鲜明,不知道课堂教学要围绕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目标。我们要明白: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总用旧的目标评价新课堂。传统的教学的目标要求是“识记、理解、应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落实“三维目标”,即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认为,一些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过程,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不够,这就是目标意识缺失的重要体现。
二、主体意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探索权还给学生,把创造可能还给学生。过去我们判断一节课好不好,主要看教师个人的基本功,看教师对知识讲得透不透、深不深,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因此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看学生是否学会和会学。只管教不管学的教师,绝对不是好教师。那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第一,学情调查。上课是为学生上,是为学生服务,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教学必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教学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大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要采用批评的语言,态度要和蔼,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迁就学生的错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问题意识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就是以问题作为知识教学的纽带,把学习看做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切记一点:能否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如果问题设计得过高、过深、过空,远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很难回答上来。在这次教学展示活动中我就感到,有些教师问题提得巧,问题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回答得就很好;但有些问题过大,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就难以回答。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过于直白,过于简单,问得过大、虚、空、远。这样就可能导致教师虽然提出问题,但学生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就是假问题。我们在提问题的时候要思考问题是否巧妙,是否让学生有话说,有话能说。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要做到:其一,问题要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二,问题的提出要层层递进,由浅到深,步步为营。其三,问题要来源于学生,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其四,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情况下,教师怎么办?一些教师往往急着告诉学生,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使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能力就难以培养。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只有学生自己思考得到的,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因此作为教者,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要让知识恢复生命,恢复活力,让学生去感悟,往往比我们单纯讲要好得多。
四、资源意识
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时代感比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时政材料、媒体、诗歌、案例、视频、歌曲等。如何使用好各种资源呢?这在教学实践中是教师普遍头疼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使用资源、设置的情景材料和自己所要讲的问题关联性不大,有些牵强附会,这就启示我们,在使用资源中,要注意:其一,针对性要强,使用的资源要围绕主题服务,要能说明问题,不能离题太远;其二,材料要注意典型性,能直奔主题。
五、整合意识
新课程告诉我们,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整理,这是我们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我们的实践中,一些教师只会教教材,不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结果常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老是埋怨新教材,消极面对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应该依据教材,把各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最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六、学科意识
历史学科的功能就是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历史观。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过程,特别是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本末倒置的,忘记了历史课的根本。历史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人性的殿堂。让历史的课题教学更出色,让历史教学更有实效性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特别期待的。我们教师要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指导理念,积极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去学习;我们要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实现师生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以期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精彩,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责编 张亚欣)
一、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目前,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鲜明,不知道课堂教学要围绕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目标。我们要明白: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总用旧的目标评价新课堂。传统的教学的目标要求是“识记、理解、应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落实“三维目标”,即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认为,一些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过程,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不够,这就是目标意识缺失的重要体现。
二、主体意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探索权还给学生,把创造可能还给学生。过去我们判断一节课好不好,主要看教师个人的基本功,看教师对知识讲得透不透、深不深,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因此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看学生是否学会和会学。只管教不管学的教师,绝对不是好教师。那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第一,学情调查。上课是为学生上,是为学生服务,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教学必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教学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大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要采用批评的语言,态度要和蔼,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迁就学生的错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问题意识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就是以问题作为知识教学的纽带,把学习看做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切记一点:能否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如果问题设计得过高、过深、过空,远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很难回答上来。在这次教学展示活动中我就感到,有些教师问题提得巧,问题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回答得就很好;但有些问题过大,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就难以回答。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过于直白,过于简单,问得过大、虚、空、远。这样就可能导致教师虽然提出问题,但学生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就是假问题。我们在提问题的时候要思考问题是否巧妙,是否让学生有话说,有话能说。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要做到:其一,问题要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二,问题的提出要层层递进,由浅到深,步步为营。其三,问题要来源于学生,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其四,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情况下,教师怎么办?一些教师往往急着告诉学生,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使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能力就难以培养。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只有学生自己思考得到的,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因此作为教者,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要让知识恢复生命,恢复活力,让学生去感悟,往往比我们单纯讲要好得多。
四、资源意识
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时代感比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时政材料、媒体、诗歌、案例、视频、歌曲等。如何使用好各种资源呢?这在教学实践中是教师普遍头疼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使用资源、设置的情景材料和自己所要讲的问题关联性不大,有些牵强附会,这就启示我们,在使用资源中,要注意:其一,针对性要强,使用的资源要围绕主题服务,要能说明问题,不能离题太远;其二,材料要注意典型性,能直奔主题。
五、整合意识
新课程告诉我们,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整理,这是我们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我们的实践中,一些教师只会教教材,不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结果常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老是埋怨新教材,消极面对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应该依据教材,把各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最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六、学科意识
历史学科的功能就是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历史观。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过程,特别是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本末倒置的,忘记了历史课的根本。历史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人性的殿堂。让历史的课题教学更出色,让历史教学更有实效性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特别期待的。我们教师要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指导理念,积极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去学习;我们要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实现师生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以期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精彩,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