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之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同时能展示物理学科的思维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作为教者,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结合起来,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内在价值
1.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符合物理学科特点,能有效展现物理思维活动的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材中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非常抽象难懂的,有不少物理实验,在现有的学校实验室里很难完成。如果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课堂上不能做的物理实验,可以将抽象为化直观、形象,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比如,在讲解粒子散射实验时,如果教师仅停留在教材实验的讲解上,那么学生就很难想象,更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教材中的实验,将原子物理部分链式反应内容通过课件来模拟展示,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会更容易些。再如,在讲解布朗运动实验时,用投影仪将布朗运动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分析放大后的现象,这样教学效果会更佳。其实,电场、磁场、分子运动、原子核衰变、链式反应等知识点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将网络上很多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补充给学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最新的备课资料,寻找难度适合学生的,突出教学目标的物理习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育论坛与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扩大教学信息的来源渠道,提升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而又比较抽象深奥的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难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热情不足。因此,不少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如果能创设出相应的物理情景,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变得形象生动,将图画、音频、视频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讲摩擦力时,学生容易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物体相对滑动的动画或视频,并在动画或视频中显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两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和各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方向,把抽象的摩擦力方向问题形象具体化,可加深学生对“相对运动”概念的理解。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1.切勿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代替教师的指导
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使用泛滥,使某些课堂教学演变成视频播放课,忽视教师的作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2.切勿本末倒置,产生教学负效应
多媒体技术能提供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以及音频等给学生展示丰富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应该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等角度出发,突出教学内容和目标。因此,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3.切勿用多媒体模拟,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许多物理学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应让师生亲自实践。多媒体模拟实验,只是那些在现实教学中无法完成的实验。
总之,多媒体技术将图、声、色等融为一体,将物理学中的抽象知识具体、形象、生动化,以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龙.浅议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43-44.
[2]琚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物理课堂[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4):60-61.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内在价值
1.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符合物理学科特点,能有效展现物理思维活动的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材中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非常抽象难懂的,有不少物理实验,在现有的学校实验室里很难完成。如果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课堂上不能做的物理实验,可以将抽象为化直观、形象,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比如,在讲解粒子散射实验时,如果教师仅停留在教材实验的讲解上,那么学生就很难想象,更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教材中的实验,将原子物理部分链式反应内容通过课件来模拟展示,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会更容易些。再如,在讲解布朗运动实验时,用投影仪将布朗运动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分析放大后的现象,这样教学效果会更佳。其实,电场、磁场、分子运动、原子核衰变、链式反应等知识点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将网络上很多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补充给学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最新的备课资料,寻找难度适合学生的,突出教学目标的物理习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育论坛与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扩大教学信息的来源渠道,提升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而又比较抽象深奥的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难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热情不足。因此,不少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如果能创设出相应的物理情景,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变得形象生动,将图画、音频、视频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讲摩擦力时,学生容易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物体相对滑动的动画或视频,并在动画或视频中显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两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和各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方向,把抽象的摩擦力方向问题形象具体化,可加深学生对“相对运动”概念的理解。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1.切勿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代替教师的指导
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使用泛滥,使某些课堂教学演变成视频播放课,忽视教师的作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2.切勿本末倒置,产生教学负效应
多媒体技术能提供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以及音频等给学生展示丰富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应该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等角度出发,突出教学内容和目标。因此,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3.切勿用多媒体模拟,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许多物理学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应让师生亲自实践。多媒体模拟实验,只是那些在现实教学中无法完成的实验。
总之,多媒体技术将图、声、色等融为一体,将物理学中的抽象知识具体、形象、生动化,以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龙.浅议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43-44.
[2]琚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物理课堂[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4):60-61.
(责任编辑易志毅)